03.02 华南师大4000研究生云端上思政第一课

“疫情中,全国各地共青团组织和广大青年面对疫情主动’出列’,积极行动,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青年突击队和生力军。”3月2日,华南师大正式“线上开学”,4000余名全日制研究生齐聚云端,同上战“疫”思政第一课。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当代青年使命担当》专题讲座中,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国胜变身“主播”,通过云平台进行话题发起、随机提问、开放式问答等,与学生进行空中互动。

华南师大4000研究生云端上思政第一课

今天,华南师范大学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云升旗”仪式。

深入挖掘疫情防控中生动、鲜活的育人元素

“新冠肺炎疫情终将会结束,青年人的使命继续前行。”胡国胜的话语引发华南师大心理学院研究生王冬深深的思考,让他更加深入了解和认识此次疫情的情况,以及疫情中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为了“烹饪”思政第一课这道正能量“大餐”,该校研究生院和马院强强联合,周密准备,悉心布置,发挥学校网络思政优势传统,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和参与度,让思政课“有味道”“有营养”。

“虽然现在不能去学校,但是在家里就能享受学校提供的线上思政课程。”华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胡梦蝶现在湖北十堰家里,“不仅老师讲得精彩,同学们也很活跃,纷纷在评论区发表湖北加油等言论,让我特别感动”。

开学延期,如何保证思政教学不延期、思政育人不打折?“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学校高度重视新学期思政第一课。”华南师大党委书记朱孔军介绍说,该校研究生院以网络育人平台为抓手,努力实现集体网络教研、理论教学不断线等,把疫情防控等作为思政课教学内容新的增长点,深入挖掘疫情防控中生动、鲜活的育人元素,着力提高线上教学的针对性,加强教学内容创新,发挥好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关键课程作用。

据介绍,华南师大研究生院计划从开学日到战“疫”胜利日,通过分专题解读、在线互动、读书笔记等方式,引导研究生不间断学习,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疫情防控中的家国情怀、生命安全、职责使命、规则法治、志愿服务等对国家社会发展的意义所在,领悟作为当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华南师大4000研究生云端上思政第一课

2020年3月2日,华南师范大学网络开学第一课。

所有课都上出“思政味”

在当日的线上研究生英语课,华南师大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陈璧云老师选用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顾问萨古鲁的讲座视频,传递“隔离病毒不隔离爱”“要同情心不要歧视心”的情怀。

华南师大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联动共振。该校不仅通过马院专门对研究生开展思政教育,研究生院还与外文学院合作,让研究生借助学习强国等平台,进行英文的思政学习。英语学科等其他学科共挑思政担,所有课都上出“思政味”,演奏好课程育人“交响乐”,让研究生这种“高才”在寓教于乐中,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华南师大研究生院还联合学校计算机学院,借助“学者网”平台开设思政专题进行交流学习,全面做到疫情影响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停课。该平台原来作为导师线上进行科研指导平台,由于目前师生时空距离比较远,为了更好发挥导师作为专业思政领路人的作用,该校着力用好这个平台,除了线上教学外,还在线下生活中对学生进行不断线连续指导,努力实现全方位全时空思政教育。

在科研创新中涵养爱国情 研究生团队创建100多门在线课

华南师大还切实践行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发挥好导师作为专业思政带路人作用,让所有教师都挑起“思政担”,引领学生专业成才、精神成人。

为保证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有效推行,学者网创建人、计算机学院院长汤庸带领研究生团队发挥专业优势,打造“学者网课程平台+在线会议系统”模式,让研究生在品德熏陶中练就真功夫,在科研创新中涵养爱国情。该团队已为中山大学等多所省内外高校新创建100多门在线课程,课程日均登录量达到2000人次以上。

在引路人带领下,学生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疫情防控的战场变为了思政课教育的课堂。“当下处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华师和学院需要我们,我们当然义不容辞。”华南师大2019级传播学专业硕士生袁颖琳主动请缨,加入学校高校在线教学支持服务志愿者团队,负责在线教学平台应用、教学视频摄制、微课制作等方面的技术咨询与辅导工作。

近段时间,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率先组建170余人的高校在线教学支持服务志愿者团队。团队成员以在读研究生为主力军,他们担任了对口各学院和高校的志愿服务小组中的19个小组长。他们还作为7个技术服务群的核心骨干成员,带领团队编制了面向师生的各技术平台培训指南和微课,在知行合一中,践行初心使命,实践能力和家国情怀同生共长。

据介绍,为了保证在线教学的有序进行、效果良好,华南师大网络中心不仅专门提供网络平台资源支持,进行在线教学压力测试等。该中心还帮助教师开展线上教学“实战演练”,助力教师提升线上教学能力。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林霞虹 通讯员杨柳青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高鹤涛 通讯员杨柳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