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确认过眼神,你是在我家门口放炸弹的人

以憧憬未来的婚礼开场,以生无可恋的炸弹袭击结束。

《凭空而来》(In the Fade),

确认过眼神,你是在我家门口放炸弹的人

送上了2018年最为残酷的人生物语,它是欧洲新时代的惨烈浮世绘。

《凭空而来》开场是傲慢的,浪漫到无理取闹,醉心于爱情之中。

努里,这位有着土耳其血统的德国移民,从牢房里走出,监狱中人人为他欢呼,阳光洒满牢狱,他失去了自由,但这一刻他拥有了一切。

确认过眼神,你是在我家门口放炸弹的人

就像背景歌曲《my girl》里唱到的那样:I've got sunshine on a cloudy day When it's cold outside I've got the month of May 。

在牢房的另一头,等待他的是一场简单温馨的婚礼,他的爱人卡佳穿好了婚纱,他们早早就各自带上了戒指,一个拥吻击败了时间和地域的隔阂。

确认过眼神,你是在我家门口放炸弹的人

这是《凭空而来》最为温暖的一幕,之后,我们看到了悲剧的萌芽生根,看到了幸福的人被暴力揉捏到不成人形。

幸福不会凭空而来,但恶却会悄然而至。

影片一开始,就以疾驰而过,险些撞伤母子两人的汽车隐喻了危险的突然性。

确认过眼神,你是在我家门口放炸弹的人

故事的激励事件是残酷的,

几年之后,卡佳有了可爱的儿子,努里出狱有了新的“干净”事业。短暂的告别想不到是生离死别。

炸弹袭击摧毁了卡佳的家庭,摇碎了她的梦。

袭击中,努里和儿子双双去世,卡佳痛苦无比,如坠地狱。

确认过眼神,你是在我家门口放炸弹的人

但警察来到家中的第一句话,竟然是问其丈夫努里是否有伊斯兰宗教信仰,甚至在之后搜查了她的家。

依靠当时的记忆,她清楚的回忆起一个可疑的女人,警察抓捕了她,双方在法庭上展开了一场无比揪心的公正审判。

《凭空而来》有着清晰的三幕结构,

第一幕,家庭。

我们看到了卡佳从幸福美满到家破人亡,

我们看到了一个女人在同时遭受丧子和丧夫之痛下的脆弱与无力。

第一幕的镜头总是微微晃动,那是卡佳遭受巨大悲痛后不停微颤着的心,是导演无时无刻不在输出的焦虑,是使得观众陷入不安的一种煎熬。

《凭空而来》的空镜头华丽中带着血腥的,静寂中藏着烈火,

靠毒品麻醉自己,陷入沉思,在儿子的床上哭泣,一个下坠镜头,卡佳躺着浴缸里,双手手腕涌出的鲜血很快染红了整个浴缸里的水。

响起的电话干扰了她的思绪,暂时把她从地狱门口拉了回来,电话的另一头是警察,他们告诉她,“凶手抓到了”。

第一幕展现了女主人公卡佳的脆弱,

第二幕将继续撕裂她的理性,刺痛她的悲伤,这一幕名叫:公正。

可讽刺的是,公正总是会缺席。

第二幕都围绕卡佳与疑犯的公堂对垒展开,双方你来我往,都没有占据绝对的优势,对方的律师避重就轻,混淆视听,企图逃脱罪名。

确认过眼神,你是在我家门口放炸弹的人

这一幕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场景是法医条例清晰,毫无“人性”,完全理性的叙述卡佳儿子和丈夫的死亡原因,从眼球融化到身体身体四分五裂。

确认过眼神,你是在我家门口放炸弹的人

镜头以面无表情的法医为前景,后面是失魂落魄,逐渐崩溃的卡佳。这大概是年度最不忍直视的对比场景之一,导演就是要让人看到处于旋涡之内和情景之外的两种人的不同状态,

对比之下,伤痛放大,悲伤逆流成河。

公堂上的拉锯让卡佳倍感疲惫,复仇之心完全寄托在了公正的裁决上。

通过法庭的梳理,我们得知,杀害卡佳家人的凶手是一对德国夫妻,他们崇拜法西斯,加入了新纳粹组织,企图以暴力方式消灭非纯正血统的德国外来移民。

确认过眼神,你是在我家门口放炸弹的人

在法庭上,整个组织严密,相互包庇,律师竭尽所能,踏破底线为其开罪。卡佳的律师义正言辞,在诸多证据推理下斥责了对方的谎言,就连在场的同堂听众都鼓掌叫好。

可公正需要讲求确凿的证据,虽然证据都指向两位嫌疑犯,但关键证据无法落实,加上卡佳有着吸毒的背景,让她的供词收到了质疑,最后,法庭不得不宣判夫妻两人无罪。

确认过眼神,你是在我家门口放炸弹的人

舆论哗然,卡佳对法律和公正失去了信任。

第三幕名为,大海。

每一幕都以家庭录像的方式作为引子,用曾经幸福的过往提醒着现实的苦痛。而第三幕的开头埋下了威力最为巨大的炸弹式伏笔。

录像中,儿子骑着丈夫的肩膀上,撒着娇让卡佳加入他们的海边游戏,卡佳一开始拒绝,最后挨不住丈夫伙同儿子一齐的召唤,只能踏步走向了海中。

公正的审判结束之后,卡佳独自来到了嫌疑犯曾经去过的希腊,她希望收集证据,跟踪他们的同伙找到了两人藏匿于蔚蓝海边的沙滩箱车上。

她模仿两人的手法制造了高压锅炸弹,

确认过眼神,你是在我家门口放炸弹的人

第一次,她手软了,把放置好的炸弹又拿了回来;

两个微妙的慢镜头后,

确认过眼神,你是在我家门口放炸弹的人

卡佳再次来到海边,背上了炸弹包,开门上车,玉石俱焚。

在上车之前,镜头短暂的给到了卡佳的双眼,稍作停留,没有刻意的打破第四面墙,而是保持了与角色的距离,但这种克制,不过数秒的停留却成为了全片最为激荡和凶猛的片刻。

确认过眼神,你是在我家门口放炸弹的人

开头与结尾的震撼对应,善与恶以相同的姿态“凭空而来”。

镜头上摇,烈火燃烧着数秒,背后是平静的大海,正义与邪恶模糊了界限。

《凭空而来》送上了一个死局式的结尾,受害人成为了凶手,正义被邪恶感染,最终也只能依靠暴力。

确认过眼神,你是在我家门口放炸弹的人

虽然律师不断打来电话,告诉卡佳不要灰心,他已经准备好了上述的材料;虽然第一次卡佳的善意和良心提醒了她不要以暴制暴,

可从愤怒到麻木,从祈求公正到无心留恋,她最终选择了“以牙还牙”,烈火焚身,炸裂箱车的一刻,

无爱可诉,寒枝雀静,天上再见。

《凭空而来》是

土耳其裔导演法提赫·阿金给欧洲社会送上的一击重锤,一剂猛药,

影片的重点并不在新纳粹产生的社会结构以及司法制度对其的无能为力上,而是在第三幕中,卡佳无可奈何的选择复仇的必然性上进行了主题闭合。

再一个又一个“两难”抉择中,在人性和兽性,理智与情感的拉扯中,卡佳最终同归于尽的死结,让影片以“三观”极为不正的方式落幕。

离经叛道的是,如此残忍的落幕,却是以最为明亮的光影和场景作为背景,仿佛只有在复仇成功之后,天空才开始放晴,万物方获得了平静。

确认过眼神,你是在我家门口放炸弹的人

就像在回忆性叙事中录像里一样,女主角卡佳用自杀式复仇的方式完成了与家人的团聚,一起去到了可以包容一切的大海之中。

那里即是坟墓,又是家园。

新纳粹在欧洲的崛起,引发了《凭空而来》的导演法提赫·阿金的愤怒和无力,他觉得在社会结构和法理道义的双重困境下,只有暴力才能解决少数人群在欧洲社会的各种症结。

长期生活在欧洲德国的土耳其移民尚且如此,那么近年来涌入欧洲的各国难民,他们真的又能融入欧洲社会吗?

片中,卡佳的丈夫死亡之后,从警察到丈夫的父母都质疑着他们欧洲人身份,其父母希望把卡佳丈夫的骨灰带回土耳其下葬,因为那里才是他们的家乡。

卡佳奔回房间,狠狠的吸食了毒品,回到客厅,拒绝了这个合理却又无理的要求。

而一旁卡佳的母亲也应声回答,他也是我的“孙子”,而决口不提卡佳的丈夫,甚至在其后认为是“那个男人”连累了卡佳,让她承受了如此大的悲伤和苦痛。

从个人到群体,从家庭到社会,影片清晰的展示了融合的不成功,以及人际之间的断裂。

最可怕的不是类似新纳粹式的暴力,

而是来自人们内心深处的隔阂。

确认过眼神,你是在我家门口放炸弹的人

《凭空而来》凭借“大逆不道”的主题获得了第75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提名金棕榈奖,

女主角,卡佳的扮演者,德国演员黛安·克鲁格摘下了戛纳影后桂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