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她笔下的爱情千姿百态,20多年却只对一个男人动心

世界上只有两种可以称之为浪漫的情感。一种叫相濡以沫,另一种叫相忘于江湖。我们要做的是争取和最爱的人相濡以沫,和次爱的人相忘于江湖。”张小娴是平和而温暖的,而这种平和温暖,也贯穿在她的人生中。

她笔下的爱情千姿百态,20多年却只对一个男人动心

《娴言娴语》一写就是八年

张小娴的写作生涯,并没有什么曲折故事。读大学那会,她就半工半读,曾在TVB、亚视当编剧,为她的言情库算是奠定了基础。

1992年,因为与编剧好友在车站的一次偶遇,她跟着参加了一个香港电影编剧家协会的成立会议,糊里糊涂成了协会委员。

后因协会经费紧张,编剧们开始轮流给《明报》专栏执笔以赚取稿费。写了两篇后,《明报》编辑主任就找到张小娴,问她是否愿意代替一位正在滑雪无法写稿的作者写一个专栏。

她笔下的爱情千姿百态,20多年却只对一个男人动心

这一写就是8年。专栏开始叫做《娴言娴语》,后改成《贴心感觉》。“从没想过以写作维生,要不是当天和那位朋友在车站相逢,我的人生也许会是另一个故事。”

至于张小娴的个人生活,更是简单得让人不敢或者说是不愿相信。读者和粉丝们总是在好奇地想象,一个写爱情如斯的女人,会经历过什么样的爱情?

用平静给爱情保鲜

张小娴的爱情,到来的并不早。因为中学读的女校,校规非常之严格,整个中学期间,张小娴没谈过一次恋爱。

但她始终保有天蝎座的敏感与清醒。她曾在接受采访时坦然地说,初恋是个错误,而爱情终究是要分开的。

在爱情里,她这样评价自己:“我爱一个人的时候,从来不是盲目的。我爱的人,虽然也是我的宝贝,但我清楚地知道他有多好,又有哪些缺点。我如此爱他,并不是因为看不到他的缺点,而是我明白这个世界只有有限的完美。”

她有一个相处了20多年的男友,过着平静的感情生活,却一直没有结婚。

她笔下的爱情千姿百态,20多年却只对一个男人动心

说起生活里的细节,张小娴说,以前我不懂得怎么吃鱼,他(男友)每次就会把鱼的脸颊夹给我吃,说最好吃的就是那个地方了。

这么多年来,一直这样。“现在的女性都比较独立自我,我觉得一位男士要和一个女生在一起也挺不容易的,其实最美好的爱情就是,两个自我可以相互包容。”

也许因为太懂爱,也太懂婚姻,她选择了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爱情的生命。

在《朗读者》里读哭自己

去年3月,张小娴受邀参加央视节目《朗读者》的录制,并在节目中朗读了自己的散文代表作《爱情的餐桌》。

这篇让很多人泪目的散文选自张小娴的经典散文集《谢谢你离开我》。张小娴坦言:“这本书出版以来,看哭了很多读者,可我没想到,有一天,我也读哭了自己。”

录节目的那晚,现场坐满了观众,张小娴站在舞台上。

她笔下的爱情千姿百态,20多年却只对一个男人动心

当读到“要是可以,我要一直跟你吃到永远,看着我们彼此在餐桌上渐渐凋零,眼睛老了,看不到账单上的小字,胃口小了,只能吃那么一点点,牙齿终于也掉光光了”的时候,张小娴热泪盈眶。

“因为我想起去年8月离世的父亲,想起我和他吃的最后一顿饭。爸爸生平最喜欢的就是吃,生命最后的日子,却连一口饭也吃不到。

我一直很庆幸,那个周末我扛着他出去吃了一顿饭,那是我和爸爸的最后晚餐。童年时,我常常跟着爸爸上馆子吃饭,而今,爸爸走了,我也有些年纪了。

父女、夫妻、恋人,无论这辈子的缘分有多深,无论陪伴有多长,也总有离别的一天。生与死的味道,爱与亲情的味道,我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

关于爱情你应该要问张小娴

金庸说,关于爱情,你应该要问张小娴。有次,张小娴去金庸家做客,发现他正在读自己寄给他的《三个A Cup的女人》,还为结局感动不已。

凭借小说处女作《面包树上的女人》走红文坛,张小娴成为继亦舒之后香港最受欢迎的言情女作家。

《荷包里的单人床》、《我这辈子有过你》、《那些为你无眠的夜晚》、《你终将爱我》、《致遗忘了我的你》……几乎她的每本书都成为畅销书,《那年的梦想》、《红颜露水》等还曾被改编成影视剧。

她笔下的爱情千姿百态,20多年却只对一个男人动心

作为全世界华人的爱情知己,张小娴深刻洞察人性,以小说描绘爱情的灼热与冰冷,以散文倾诉恋人的微笑与泪水。那些带着疗愈、安抚特质的句子有时也像她的喃喃自语。

“人活着就是苦乐参半,可能痛苦比快乐的时候多,所以你希望在亲密的人、甚至一个萍水相逢的人身上获得一点温暖,或许是一句话、一个眼神、拍拍你的肩膀,我希望我可以找到温暖,我的读者也可以找到。”

会煽情但不矫情,有悲伤但不悲愤,懂幽默却不低俗。用细腻的洞悉直击心扉,酸楚里依然看得到希望,感慨而不沉重,警示却不偏执。

张小娴笔下的爱情,是现实里的爱情,你能找到自己,也能宽慰自己。

哪怕有一千种分手的方式,一万个痛苦的理由,笑过哭过之后,质疑过什么是一生一世之后,你依然敢于一头扎进爱里,依然愿意选择相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