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英国为什么没有一部成文的宪法?

酷潜


答题人不太同意提问者暗含的命题。

世界上不一定非得出现《宪法》字样,才能说有宪法。比如说,作为大陆法系的代表,德国也并没有注明“宪法”字样的德意志宪法,其正式名字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并且明确这不是正式宪法,最初指出“此基本法在德国民众以自由意志制定宪法之生效之日失去效力”。尽管没有以宪法之名,但是该基本法一直是德国的宪法性文件,并且根据最近若干年的反馈来看德国已经失去制定正式宪法的基本冲动了。

回到英国,它本属于英美法系,当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文宪法的国家时,英国已经横行世界若干年了,这也暗含,英国实际上是非成文宪法的老司机。英国的宪法性文件包括《大宪章》跟《权利法案》等,作为英美法系的特色,英国还有若干宪法惯例。

特别要强调的就是《大宪章》,诞生于1215年,它致力于限制君主权力,保护贵族和民众的基本权力,这也是英国贵族与民众用鲜血与抗争换来的一步宪法,虽然1215年签订,但是其实行经历了若干曲折反复,伴随着若干战争、谈判与权力争斗,其中,最为著名的也影响其他国家的应该是“无代表权不纳税”与“王在法下”,它在人类史上初步确立了法治与自由的基本原则。

《权利法案》源自于1689年,它很简短,但是很震撼,它在英国确立了议会地位高于国王,司法权独立于王权与政府的基本原则,实际上将英国过往虚置,并且以法律权利代替了君主王权,宣告英国正式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宪政民主国家。


南大毛维准


按常理来说,一个国家政治秩序的建立大概是这样:首先确定共同的价值观,然后根据共同价值观确定《宪法》,再在《宪法》的基础上建立政府,以及之后一整套法律、制度。

在现代国家中,《宪法》是根本大法,是一个国家的基础。

美国就是这样,1781年美国第一部《宪法》生效,美国是第一个制定成文宪法的国家,也成为很多国家模仿的对象。

但是英国没有宪法,更准确点说,英国没有成文宪法。

实际上,英国是不成文宪法,具有宪法性质的分散的相关法律文件,以及长时间形成的惯例,这构成了英国宪政的基础。

历史原因

从1215年《大宪章》起,到20世纪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再到今天,英国不成文宪法已经有近800年的历史。

历史上,英国曾经尝试建立成文宪法,这个时间比美国成文宪法还早:17世纪英国内战后,克伦威尔执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1653年颁布《政府约法》和《施政条例》两部宪法。但是,这一成文宪法导致了独裁,最后君主制复辟,克伦威尔的尸体被挂上绞刑架。共和制失败,成文宪法在英国没有实现。

习俗、惯例

英国人喜欢经验主义,他们不愿精确设计国家制度,不愿在形而上学的空洞概念里争来辩去。

经验主义认为真理是在经验积累过程中逐步呈现的,法律上也叫惯例法。

这种惯例几乎没有法律依据,有效就自动成为法律,无效就淘汰。没有宪法,英国的国家政策比其他国家更为灵活。

性格、观念

在英国人眼里,美国是群乡巴佬。英国人天真地以为从形而上学的抽象概念出发,能把国家搞好,是小儿科、过家家游戏。因此,就算后来很多国家纷纷效仿美国制定自己的《宪法》,英国也始终没有为自己搞一部《宪法》。

英国自《大宪章》以后的近800年间,保持了政策连续。这个过程没有从头开始的《宪法》,而是根据需要修修补补,就这样,它也成为了世界强国。

所以说,成为世界强国,没有固定模式,只有适合本国的模式。


英国英鸟


英国不但有宪法,而且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行宪政的国家。只是英国是不成文宪法的典型代表,其宪法性规范在散见的宪法性文件中,如《自由大宪章》,巜权利请愿书》,《王位继承法》等等。一定要把宪法和《宪法典》区别开来,规定国家国体和政体的法律性文件都是宪法。如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宪法,宪法修正决议案也是宪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等也是宪法。总之符合以下三个特征就是宪法:一,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专制制度不存在宪法。二,宪法是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体现,没有超阶级的宪法。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只规定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一般性法律规范不写在宪法中。而是通过普通法律进行规范,这是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


SirJanzen


您好,英国只是没有成文的宪法典,但有很多宪法性文件、宪法惯例等等的东西在执行国家根本法的职能,这些东西就是实质意义上的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