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認識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滇南糧倉” 勐海縣

勐海縣,位於雲南省西南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西部,地處東經99°56′- 100°41′、北緯21°28′-22°28′之間。東接景洪市,東北接思茅市,西北與瀾滄縣毗鄰,西和南與緬甸接壤。國境線長146.6公里。東西橫距77公里,南北縱距115公里,總面積5511平方公里,其中山區面積佔93.45%,壩區面積佔6.55%,最高海拔2429米,最低海拔535米。總人口331850人(2010年),政府駐地勐海鎮。

勐海縣是聞名中外的“普洱茶” 的故鄉和中國產茶最早之地,有著1700年前的野生“茶樹王”以及星羅棋佈的古茶樹群。四季適宜水稻生長,盛產優質米,自古有“滇南糧倉”之稱,是國家級糧食生產基地和糖料基地。

認識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滇南糧倉” 勐海縣

勐海縣

勐海縣主要旅遊景點:

1、景真八角亭

景真八角亭,中國古代佛教建築,是西雙版納的重要文物之一。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景真寨,距縣城14公里。因這座亭子在景真地方,人們通常稱它為景真八角亭,在傣語中,大意是舉行宗教儀式的地方。

八角亭是一座建在山丘頂部的佛亭,呈八角磚木結構。亭高21米,有31個面,32個角,牆面上31幅由象、獅、虎等組成的浮雕頗像一組畫廊。亭外壁鑲嵌著鏡子和彩色玻璃,奇光異采使亭子更瑰麗,亭基之上的亭室寬6米,高2.5米,室內有24面牆壁,牆上用金粉繪有許多圖案。亭頂為木結構呈錐形攢尖頂式的多層屋簷,12根10米長的橫樑撐起10層別緻的八角形樓閣,面鋪平瓦,如魚鱗覆蓋。八個亭角上都塑有金雞、鳳凰和色彩鮮豔的異卉奇葩雕刻。亭最頂端是蓮花華蓋及一杆風玲,微風傳過,一片悅耳之音。這造型精美的佛亭,就掩映在枝繁葉茂的百年菩提樹下。

認識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滇南糧倉” 勐海縣

景真八角亭

2、打洛森林公園

打洛森林公園位於西雙版納勐海縣曼景山,是1997年開放的一個邊境公園。佔地1500畝。園內有兩條界河流經,四座界碑屹立。公園依山傍水,原始森林密佈,風景自然優美。

園內主要景觀景點有:熱帶原始森林、獨樹成林、密林瞭望塔、森林動物園、橡膠園、熱帶果園、情人谷、中國遠征軍抗日遺址、國境線探秘、邊界展覽館、界河竹筏跨國漂流、沙灘娛樂場院、民族篝火晚會、情人島日光浴、溜索飛渡、區特博密林槍戰、原始村寨尋跡。民俗活動有:江上潑水、傣女沐浴 、江中游泳及捕魚、民族歌舞表演,參與三跺腳、拉勐舞、團結舞等集體舞,盪鞦韆、丟包、放高升、放孔膽燈、賽龍舟、趕擺集市、林林不夜城、民俗展覽等。

打洛森林公園自然景觀豐富,民族風情沈鬱,邊界異國情調獨居,夜間民族文化生活更堪稱一絕,天天過年,夜夜趕擺,遊人無不交口稱讚。

認識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滇南糧倉” 勐海縣

打洛森林公園

3、曼短佛寺

曼短佛寺,位於雲南省勐海縣境內,據史籍記載,此佛寺始建於公元950年,距今已有1049年,是小乘佛教傳入後建的最早佛寺之一。佛寺整體由大殿、戒堂、彭房、僧舍、佛塔和"窩蘇"(八角亭)等建築群組成。主體建築大殿闊4間,寬約10米,深8間,長約18米。大殿是拍梁、穿鬥結合的樑架結構,重簷歇山式屋頂,上下兩簷都是五面坡。平面佈局不用簷柱,四面偏廈是牆抬梁,牆體與簷口間設有斜撐。殿內外的構件上均有龍、鳳花卉等圖案的雕刻裝飾,形象逼真,原始古樸。曼短佛寺的建築造型和裝飾藝術集中地體現了傣族古代建築技術和歷史文化的精華。

認識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滇南糧倉” 勐海縣

曼短佛寺

4、勐邦水庫

勐邦水庫位於距勐海縣城23公里的勐遮壩子東南面的勐邦盆地,素有“天鵝湖”之稱,壩高25.43米,總庫容2300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4.5萬畝,是勐海縣20世紀50年代末群眾投工投勞修建的中型骨幹水利工程。

到勐邦,不僅可以欣賞自然美景,而且還可以領略傣家獨特的風土人情。水庫庫區上游有一個50餘戶人家的傣族村寨——勐邦寨,傍水而居。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這裡的傣家人個個都好水性,人人都是劃竹筏高手,一腳踩上竹筏,只見木漿輕輕一點撥,就駛出老遠,在水波中盪漾,宛若水上行走,自如快捷,這一景象在勐海其它地方是見不到的。湖光山色,傣風民情渾然一體,一道風景天然自成,使人如臨人間仙境。 勐邦水庫已建設了賓館、餐廳、遊道,配備了腳踏遊艇等旅遊服務設施。

認識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滇南糧倉” 勐海縣

勐邦水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