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果園提升必備(三):數據記錄儀及其運用

果園提升必備(三):數據記錄儀及其運用

繼續上一篇的話題。水果的最終品質或者生長過程是在環境中進行的,一般來說,環境因子主要是溫度(空氣及土壤,分別影響著枝葉花果和根系的生長)、溼度(影響著蒸發,根系水分的吸收等)、土壤水分的多少,光照條件等。瞭解果園這些環境因子的變化過程,對於水果種植更加精準是非常有幫助的。我個人認為在對於種植結果的原因分析中,需要加入環境因子的數據,從而使過程更加準確。

由數據記錄儀獲得的數據的應用在下一篇中介紹,下面介紹下我在大棚枇杷果園數據收集使用的儀器,這是一款定製的自動記錄儀器,共4個數據探頭,1個為空氣溫度探頭,1個為空氣溼度探頭,2個土壤水分探頭。使用2個土壤水分探頭主要是考慮枇杷裂果原因在於水分(這裡我已經排除了種子敗育引起的裂果),因此對於15釐米和25釐米二個土層分別進行了記錄。

果園提升必備(三):數據記錄儀及其運用

(可以實時顯示相關的數據,並且可以導出數據)

數據記錄儀採用乾電池供電,可以自動探知和按時間記錄保存數據,我只需要過3個月或半年去把數據導出來就可以了(儀器可以貯存10萬個數據)。

果園提升必備(三):數據記錄儀及其運用

(系統是XP的,感覺沒有適用於Win10系統有點遺憾)

對於不同的果園,根據影響水果品質最重要的因素出發進行儀器的數據收集設計我認為還是很重要的。記錄儀可以安裝溫度的探頭,這個探頭可以收集不同類型的溫度(溫度的傳感製作相對來說比較容易),空氣溼度的探頭及土壤水分的探頭,當然如杭州託普他們可以給你定製小型氣象站,如果你願意還有空氣流動速度等。我個人認為記錄儀一般情況下1個溫度,1個溼度和1個土壤水分的收集探頭就可以了。當然你可以增加到2個或更多個的各類探頭,就如我使用的儀器進行定製一樣,這樣你可以把溫溼探頭掛在不同的高度等地方,你也可以去測土壤的溫度等。當然我的定製儀器沒有土壤溫度這一項,但如果你是限根栽培或者說是控根器種植,那麼土壤溫度的變化就變得很重要,因為控根器的情況下土溫變化比較大,而根系活性對溫度敏感。而地面種植時土壤在20釐米的深度時溫度就變得較為穩定,一般情況下如果根系分佈廣而深,那麼在生長季早晚溫差這種變化對於正常的地栽水果就沒啥影響,也就失去了觀察的必要性。

果園提升必備(三):數據記錄儀及其運用

果園的環境因子數據記錄儀器使用時需要放置在整個果園較為典型的區域或單株上,一般使用2-3個,當然最好能多放幾個(主要是價格比較貴),相當於試驗過程進行多次重複,數據的準確性和價值就更高。

果園提升必備(三):數據記錄儀及其運用

(與果樹記錄標籤結合始用)

因此我個人認為一個優質果園,需要對果園自身的環境變化因子進行系統的記錄,不僅可以為總結分析提供最基礎的資料,也是未來進行數據交換的重要內容。

有了這些數據後,需要應用並提高果園技術改進的針對性,雖然這些內容在我的文章《換種思路種水果》最後二篇中有提及,(換種思路種水果(八)共享與創新)但我認為還是有必要再來談談如何結合農事記錄、果園記錄標籤和環境因子的連續變化數據來分析果園的技術應用方法,如何來改進和提升果園管理的方向,並開展技術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