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我发现我的211根本比不上外省的二本三本,我该怎么办?

郁一文


看了关于您这个问题的几个回答,我认为都还没有说到您之所以产生这种想法的根源。作为高校教师,我想从专业和三本学校出国机会及就业方面与包括您在内的大学生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的本质。我个人认为您产生这个想法最大的根源应该是来自于您的新闻专业就业率不甚满意及对同学的描述没有认真分析导致的错觉。

首先,我个人认为您对于自己的211比不上二本、三本院校的想法来源于您一个三本同学向您炫耀他的状况而引发。从您听到某个人的一些未经证实和不知内情的说法就会得出您的211不如二本、三本的结论可以看出您还是一个心智不全的孩子。在您的成长经历中应该是没有受过挫折教育。从小您应该学习成绩不错,而且属于“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老师、家人也一直以您为傲。造成了您没有足够的社会阅历。考上了211大学后,自认为感觉不错,您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但到校后,在很多同样优秀的学生中,那种鹤立鸡群的感觉在逐渐淡化。面对高校中的种种与过去想法不同现象的不满意和失落感也日益增加,也为自己所学新闻专业的前途在担忧。在这种情况下,放假回家的您遇到了您也许在心底里看不起的一个三本同学,他向您描述了他的“美好前景”,您不加思考信以为真,所以得出了自己211学校不好的结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认为您的结论是以偏概全,而且您同学描述的信息有误导您的成分所致。您同学说他们的三本院校有出国机会还有奖学金,这种描述应该是有很大的误差或他也是不太了解内情所致。他的出国机会应该是指的对外合作办学形式的联合培养或交换生、短期访问。如果您同学当初高考考的是对外合作办学的话,应该是各个学校普遍存在的招生方式。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国内学习两年或三年,最后的几年在国外院校学习。这种方式不是所有人都有出国机会的,在出国之前要经历一些托福或雅思类的语言考试,达到XX分才有资格到国外就读。这种形式由于两校有合作关系,一般情况下国外院校就读的学费比其他学生有一些优惠。有些不知名的院校为了吸引学生就读,把优惠以奖学金的方式广而告之。如果您同学上的不是对外合作办学形式的话,最大的可能是国外院校与一些合作院校达成的交换生项目。这种项目只有1个学期或1年时间,以文化交流为目的,是没有毕业证的。或者甚至就是一些短期二个月内的访问项目。这两种形式,也是因为有互惠互利的协议在先,在外的学费比较少。或者是学生自己不需要负担、自己负担的只有食宿费。一些学校也把节省的费用当成奖学金来宣传。这些项目也是需要外语考试成绩以及选拔考试竞争。实际上这些项目211学校都有,而且还比二本、三本学校合作的院校档次要高很多。也许您是今年的新生,只要您注意学校的公告,以后这样的机会在211院校有许多。如果您也想参与这些项目的话,及早准备即可。

下面从专业和就业的关系谈谈您的结论。您说您同学说毕业可以很容易到中关村,您认为三本的就业机会比您的学校好。这也是一个不求甚解的结论。中关村也有各种各样的职业,也存在就业质量高低与发展前景高低之分。如果您的同学是学习计算机、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类专业的话,到中关村找个一般的诸如卖电脑、维修、测试、销售类岗位确实比较容易。但这种岗位一般情况下起薪不会太高、发展前景也有待观察。

您的专业为新闻,我个人认为这是您产生211不如三本的最直接原因。虽然您在211院校,但是文科专业不如理工科好就业这是多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由于文科专业办学不需要太多的投入。各个学校都在加大文科办学力度和招生规模。而社会恰恰根本不需要大规模的新闻专业毕业生。目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媒体日趋微缩,招聘新人少之又少。在供远远大于求情况下,导致985院校部分文科的毕业生都困难重重,更不要说其他院校。这个结论可以从每年的本科专业红黑榜上得出结论。我估计您也应该听到、看到您学校新闻专业的就业问题,所以在听到三本同学可以很顺利到中关村就业而产生的失落感、挫败感是何等强烈。但是并不是说学新闻专业的您就此已无路可走。如果您将来立志考研到一个更好的院校,在专业上有一些出类拔萃的成果或能力的话,一些要求较高的就业单位并非就永远关上了大门。比如公务员、自媒体、企业宣传部门等机会都是新闻专业毕业生可以去角逐的。

以上是我对您想法的个人见解,但愿对您有所帮助和启发。如果认为我的推理有道理,欢迎点赞、转发和关注。如有不同看法,请留言探讨。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社会热点,希望通过探讨,引起更多的在校文科学生和家长的关注并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化解。


高教及考研领航专家


对于你这个问题,真不知道说你什么好。人生的道路才刚刚开始,你还有许多的美好需要体验,这些都需要你自己去面对,去争取,去竞争。

从两个学校的层次上你是完败他,但从你们两个人的心态上看,你的同学是完胜你。上大学后有的学生会奋起,有的同学会沉沦,不要考虑那么多,每个人的能力和专长都是不同的,你只要不断强化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出路肯定是不错的。

不要总听别人说,不要总看一些表面的问题,你要学会去分析,去总结,去解决问题。你可以看一下本校的就业质量报告,看看校园招聘的企业范围和各企业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同时,也可以看一下你同学的学校的就业质量报告,做一个对比。

不要否定自己,相信自己。

欢迎评论交流。


高考前哨站


首先对你的观点极度不认同。

第一、你怎么敢断定江苏的211比不上北京的三本?

我是江苏人,对江苏的大学也熟悉一二。在211学校之中,哪怕最不大受人待见的矿大,实力也很强。只不过因为地处徐州,不在南京或者是苏州(苏大),无锡(江南大学),给它减分不少,并不是学校不好,并不是让你学不到知识。

第二、你认为你同学的学校有奖学金,有出国机会,工作不用担心。

我问你一句,难道这一切都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不努力学习,不去争取,会自动有奖学金吗?学不到知识,一事无成,用人单位会招这样的人吗?

第三、你的攀比心理太严重,却没有注重提高自身能力。

人说“母校虐我千百遍,我视母校如初恋”。你如此地看不起自己的学校,这种心理尤其让人齿冷。如果自己的父母没有别人的父母有钱,你是不是看不起自己父母?自己的祖国没有别的国家发达,你是不是看不起自己的祖国?

我们要生活得积极,向上。今日母校哺我学识,他日我为母校增光。有本事学出点名堂,为你的学校扬名,总比在这里自怨自艾好千百倍。

醒醒吧,少年!


迅儿妈妈宇儿娘亲


看到题主的问答很感兴趣,因为你的经历跟我朋友的经历很像:他在上海某211高校,学的也是新闻传播。所以我想先回答你的问题,再分享一下他的历程。

  • 什么叫比不上

211不仅是个数字,它的后面是国家重点的扶持,每年无数的教育资金投入,最实际的是,很多招聘企业都要求985或者211大学。从这些看,211学校哪点比不上你所说的那些学校。

虽然国家近年来也很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一些学校也进步很快,但短期看来,211大学是有优势的,“双一流”也一样。

  • 因人而异,因地而异

需要注意的是,好的学校也有差生,一般的学校也能够培养出非常杰出的人才,从中国众多企业家的出身可见一斑。这些杰出的学生,善于抓住一切机会,在学校里参与社团管理,申请出国机会,利用学校创业扶持等等。而那些表现差的学生,无疑安于现状,封闭自己。

我一直以来的观点都是,读大学,选择城市甚至比选哪个大学更重要。因为一个好的城市,各类实习、就业机会更多,学生眼界也会不一样,这或许可以回答你,为什么北京的同学看起来发展很好。

  • 事在人为

同样是新闻传播专业,我的那个同学的遭遇与你完全不同,他是班长,也是学院的学生干部,课余阅读大量书籍,涉猎经济学、消费心理学、历史学等。当别人都忙于找实习时,他仍然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

在校招中,他收到了国内一线房地产企业、通讯企业、快消企业、家电企业、汽车企业等行业的超过10份offer,待遇也相对较高。

英雄不问出身,态度决定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