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虾稻共作模式投食是投在沟渠里好还是田块里好?

手机用户23571944447


虾稻共作模式投食在沟渠里好还是田块里好?

在农村,稻田养虾成了新时尚,农民朋友越来越喜欢。稻田养虾,既收稻,又收虾,一举两得。小龙虾是杂食者,水草和小动物都它的食物。农民致于食物投放在稻田哪个位置,众说分分,各自有各自的说法。


农民养小龙虾投食要即时定时,不然,它们互相残杀。在食物缺乏的时候,它们相互争头,相互蚕食,大虾吃小虾。小虾在脱壳前或脱壳后,虾体弱小,很可能被大虾吃掉。所以,农民在投食时,一定要超量投放,避免没食时,互相残食,造成虾数减少。

小龙虾习惯深水休息,浅水觅食。它是杂食性动物,以水草类食物为主食,另外也食水里小动物、螺丝、旁蟹、小鱼虾和投放的碎片动物肉。现在,农村的农民试投红薯藤、白菜和各种野草,都能食用。所以,农民养殖龙虾,食物广贬。



一般有经验的农村农民在稻田养龙虾,把稻田周围挖大约一米宽的深水沟,作为龙虾生活区。农民投放食物就放在水沟与稻田边缘地方,方便龙虾觅食。食物每天要多放点,一天食用不完为好,但也不能太超量了。农民多投是避免缺食时,龙虾互相残杀。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鄂东三农


虾稻共作在我们洞庭湖区有不少年了。虾稻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稻田的经济效益。

我来谈谈我们那里虾稻共作的一些经验技巧。

一,龙虾很会打洞,一般24小时左右可以打洞20-30公分,最深打洞可以有1米深。所以稻田的田埂要么要拓宽,要么要采取彩条布埋田埂里的措施,以防龙虾从田埂打洞逃走,也防止稻田里水份流失。

二,要做防逃措施。龙虾很会攀爬,所以田埂四周要用比较滑的水泥瓦片做成防逃网。水的进出口要用网孔很小的钢丝网固定好,钢丝网上当同样做好防逃措施。

三,水草投放。很多人认为稻田里有那么多水草不需要投放,其实对龙虾来说投放水草很有必要。水草既可以做食物用,又可以作龙虾休息脱壳所用。看水沟里水草多少决定投放频率,基本一个月可以投放一次。

四,适时投放饲料。一般在稻田水沟都会设有不少的浅水台,这个是用来投放食物的。这个平台有个好处就是你可以看得出投放食物后龙虾的食用见量。吃多少,剩多少一看一清二楚,就可以适时调整投放量了。这个平台既可以是田埂下挖后做成的浅水台,也可以用网固定在平常水下约5-8公分处。

对于题主所问食物投放在水里还是田块里,如果你没有上面那样的平台,建议你投放在离水很近的地上。这样方便你看龙虾取食量。并且有些吃不完的也方便清理走,放水里不知道取食情况,如果没有吃完还容易腐烂,量多的话搞坏水质。


洞庭清水塘


虾稻共作模式投食是投在沟渠里好还是田块里好?

虾稻共作目前潜江模式还是比较成熟的。

系统的学习了潜江的虾稻共作模式,小龙虾投食是投在沟渠还是田块里好?

这个要看是幼虾还是成虾。

幼虾。

因为潜江模式的幼虾培育池是建在稻田中间的,因此幼虾投食是在稻田中间的培养池内。

成虾。

成虾投食是在田埂边的平台浅水区。

饲喂投食技术来自潜江虾稻共作模式技术规程,鸣谢。


农村老俗话


虾稻模式,如果投喂饲料,肯定是投在田块里的平台比较好,因为小龙虾是昼伏夜出的动物,白天基本上在环形沟里,每到晚上就会爬到田里的平台上去觅食!

共作模式,在全国来说,还是湖北潜江,监利,洪湖等地的方式比较成熟,也值得大家去学习借鉴一下他们的经验!

小龙虾目前已开始发现了缺钙和肠炎,请广大养殖户们做好防治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