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现在餐饮外卖行业发展趋势如何?

小曾83622822


目前主要的外卖平台为美团和饿了么,在2017年底,二者之和的市场份额已占到87.5%。市场高度集中,基本维持两强争霸的局面,饿了么与美团的背后分别有阿里和腾讯作支撑,在激烈的竞争格局下,两家平台目前并无合并的可能。虽然今年滴滴强势登陆上海开展外卖服务,但还未成规模。

新技术助力外卖餐饮

目前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配送等各项新兴技术将逐渐成为可能,强大的智能算法将提升用户体验度,实现精准营销,无人配送可以提升配送效率,各项科技将突破贸易壁垒,压缩外卖成本。

用户规模稳定增长

中国在线餐饮外卖的市场规模增速持续放缓,但市场规模的上探空间依然很大,现在的在线餐饮外卖平台应将重点放到对用户存量的挖掘、配送效率的提升、客户服务体验的增强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

应寻求差异化发展

目前在线餐饮外卖平台之间业务同质化严重,难以拓展新业务。各大平台应在正餐以外拓展新的消费品类。例如,除了餐饮外卖配送外,美团外卖还提供超市货品、生鲜果蔬、甜点饮品、鲜花蛋糕等不同品类的配送服务。饿了么通过设立“新零售项目部”对接线下门店。

外卖配送效率应增强

外卖配送效率的增强,对各大平台间的竞争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外卖平台的人工配送限时措施已大大提升派送效率,但仍存在就餐高峰时期配送人手不够或交通状况等各类突发因素,未来应结合智能设备,使用无人机、机器人等提升配送效率,迎合持续增长的外卖需求。


华尔街见闻


简单的说,餐饮外卖行业在扩大,从传统的快餐外卖像功能更丰富更全面的外卖方向发展。

1、智能化

常订外卖的朋友有没有发现,当你订购某一家某类的时候,或者说常订购某一产品时候,曾经订购的商家以及同类店铺会优先展现,这就是外卖行业像智能化推荐发展的趋势。

2、从快餐向正餐发展,网购年夜饭悄然兴起。

外卖的起源源于对快餐的需求,特点是快、简单、方便。但是这些年外卖行业的需求发展,早就超出了这一需求。根据饿了么与美团的数据,这两三年,春节期间外卖增加很快,可以看出外卖已经开始进军正餐席位。

春节年夜饭外卖市场成为春节消费中一个潜力较大的消费热点,保守估计,市场规模大约达到14亿,有望成为各商家、酒店、外卖平台争夺的“蓝海”!

3、形式更加多样,半成品销售走俏。“新零售”的趋势让外卖流量更大

如今生活节奏快,自己在家做,嫌麻烦,但是又想自己下厨,所以半成品的外卖悄然兴起。尤其是春节临近,半成品年夜饭外卖,水涨船高。

除此之外,“新零售”这个词,让餐饮行业再次发声地震级别的动荡,无论餐饮大佬跟互联网大佬们再怎么解释的清晰,作为底层的餐饮从业者依然云雾环绕,看不清。虽然不知道这个“餐饮新零售”究竟是怎么样的操作,但是可以看到的是,外卖所代表的线上流量与物流配送,会再次发挥重要的作用。

餐饮外卖行业将借着“新零售”的东风,拓展到更广的领域与更深的层次。


小微创业


网民规模为在线餐饮外卖提供用户基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网络餐饮呈现爆发式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尤其年轻人热衷于“叫外卖”。7亿多“手机族”的生活基本需求,与日益完备的互联网服务紧密结合。网上外卖已经成为网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环。截止201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02亿人,2018上半年新增网民数量为2968万人,与2017年相比增长3.8%,互联网普及率为57.7%。其中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88亿人,2018上半年新增手机网民数量为3509万人,与2017年相比增长4.7%。值得一提的是,在手机网民占网民数量的比重持续攀升,2018年占比已高达98.3%。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8上半年网上订外卖用户规模为36387万人,与2017年末的34338万人,相比增长2049万人,占整体网民比例为45.4%,与2017年末增长0.9%。

数据来源:cnnic、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手机网上订外卖用户规模方面,2018上半年中国手机网上外卖用户规模为34359万人,与2017年末32229万人,相比增长2130万人,占整体网民手机网民占比为43.6%。

数据来源:cnnic、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监管加码,保障外卖食品安全

今年1月1日起《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实施,这是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和《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之后,国家对于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专门性规章,对于网络餐饮服务的监管、平台主体责任落实、入网餐饮商户和配送要求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目前,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积极落实《办法》,适应新业态、运用新技术审慎监管。

严查“双重标准”,平台要落实监督责任,确保线上线下餐饮服务同标同质。平台要加强对入网商家经营行为的抽查和监测,确保线上线下餐食服务同标同质。目前在上海、北京、厦门等地,美团的餐厅食品安全市民评价大数据系统“天眼”定期报送监测到的重点风险商家数据,发现违规商户,立即下线并配合政府监管部门处罚。

严控“配送污染”,平台要落实配送责任,确保送餐人员个人卫生,容器、餐具、包装等无毒、清洁。百度外卖要求配送员无犯罪记录,并持健康证上岗;外卖餐品需使用封口贴;升级配送设备,实现恒温配送;同时,联合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分会发布了《外卖配送服务规范》团体标准。

保障食品安全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保障外卖食品安全仍需监管部门、外卖平台、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以及广大消费者等多方共同努力。

2018年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突破2500亿元

近年来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但是随着外卖市场的逐渐普及,增速有所放缓,预计未来两年增速仍然能保持在20%左右。2017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达到2070.6亿元,增长率为25%。随着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的逐渐成熟,预计2018年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2500亿元。

随着互联网加速发展及支付方式的普及,在线餐饮外卖已经基本全面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目前,在线餐饮外卖市场竞争已进入下半场,企业间的竞争已不单纯局限于配送实力和商家资源的竞争,企业信用也发展成平台竞争重点。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中商产业研究院


对于这个问题,艾媒咨询分析师对于认为在线外卖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

人工智能技术渗透,成竞争力的着力点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互联网餐饮外卖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提高外卖配送效率、降低运力成本。未来在线餐饮外卖行业的技术渗透将越来越深入,技术和资金将是不可或缺的支撑条件。

重视并优化服务品质,提升用户体验

目前,外卖行业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增长速度趋于稳定,用户将从增量转向存量。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未来在线餐饮外卖平台将从服务多样性方面着手,如完善配送体系、加强外卖人员素质、拓展周边服务、打造贴心服务等,考虑到用户选餐难的问题,可优化平台管理系统,根据用户喜好推荐商家菜品,提升用户体验。

用户消费升级,市场挖掘潜力大

由于外卖订餐习惯的潜移默化,在线餐饮外卖市场用户规模巨大,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也向高品质转变,未来在线餐饮外卖平台不再只限于餐饮业,开放全品类会有更大的市场,而新兴的高品质消费群体,将会是一个利好的细分市场。

线上线下全渠道运营,融入新零售

以往,在线餐饮外卖平台的竞争,主要集中在线上。如今,随着新零售的发展,外卖平台只靠“一条腿”走路必定走不远,未来在线餐饮外卖平台要打通线上线下业务,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

“懒人经济”加速外卖市场发展

随着“懒人经济”影响力逐渐扩大,在线餐饮外卖平台服务与平台营销匹配度不断优化,有利于激发更多的潜在“懒人”,未来在线餐饮外卖市场仍有望进一步扩大。

经济效益、生态保护和社会责任结合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外卖消耗的一次性餐具,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同时外卖行业的安全问题频频出现,未来外卖平台在追求经济效应的同时,应注重生态环保,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如饿了么推出可食用筷子积极响应生态环保理念,有利于增强社会好感度。

以上内容选自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上半年中国在线外卖市场监测报告》,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报告的主要内容:

2018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预计超2400亿元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每年保持两位数扩张速度,2017年外卖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大关,2018上半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已超1250亿元,预计2018年全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430.0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经过近几年外卖服务的普及,其市场发展已进入稳定增长期,在线餐饮平台竞争重点应从增量转向用户存量的挖掘,逐步转移到配送效率、服务体验、食品安全的优化。

在线餐饮外卖覆盖用户规模规模进一步扩大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用户规模较2016年增长19.1%,达到3.05亿人,预计2018年将达到3.55亿人。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线餐饮外卖用户增长速度趋于稳定,市场仍未饱和。

超四成用户使用在线餐饮外卖平台APP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四成用户使用外卖APP,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线餐饮外卖已经成为消费者的用餐习惯。

午晚餐是用户使用外卖平台APP高峰期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用户使用外卖平台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午餐和晚餐时间,另外,有用户选择在下午使用外卖平台点餐,这得益于在线餐饮外卖平台的全品类开放,例如下午茶、甜点等。

85%用户每周至少点一次外卖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38.9%的用户一周内使用外卖平台的频次为3-7次,39.8%的用户使用频次为1-2次。

超过五成用户根据自己喜好选择餐品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过五成的受访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点餐,另有16.6%的用户会考虑距离和人气因素,10.9%和10.0%的用户分别会选择亲朋好友的推荐和平台首页的推荐,而关注商家优惠券和活动的用户仅有6.6%。

近四成用户愿意承担低额配送费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39.8%的受访用户接受1-3元的配送费,34.1%的用户能够接受4-6元的配送费,而对待配送费的态度方面,46.4%和42.7%的用户分采取避免配送费高的商家和加购商品达到免配送费的条件的方式,减少自身承担的配送费。

超八成用户关注商家满返代金券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过八成的受访用户在点餐时会选择有满返代金券的商家。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满返代金券有利于商家吸引用户,能够达到很好的引流效果。

用户对红包功能使用率较高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32.7%的用户会经常在点餐结束后分享红包,35.1%的用户经常会点开红包链接领取红包,有时会分享红包及领取红包的用户超过半数,红包功能使用率较高。

近半用户认为红包功能提供优惠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针对在线餐饮外卖平台的发送红包功能,将近一半的受访用户认为获取红包可以更优惠,只有少部分人对收到红包功能持消极态度。

优惠券、红包影响用户选择行为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线餐饮外卖平没有红包或优惠券的情况下,达49.3%的受访用户会选择更换其他外卖平台,用户粘性不高,优惠活动成为用户选择行为的一个重要考量。

用户主要因外卖质量对外卖平台服务不满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48.3%的受访用户表示对在线餐饮外卖平台服务最不满的类型是商品质量,如包装不佳、外卖不卫生等,另外,考虑配送质量、商家环境质量和售后质量的用户分别有24.2%、18.5%和6.6%,食品安全是广大消费群体的最大关注点。

服务态度恶劣是用户对外卖骑手主要不满原因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对外卖骑手服务不满因素的调查中,过半用户认为送餐时间超时和服务态度恶劣是主要因素,配送效率和服务是用户对外卖服务衡量的因素。

用户最关心食品安全和服务态度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针对当前在线餐饮外卖平台,超过50%的受访用户建议从食品安全和服务态度方面提升。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线餐饮外卖平台应严格审查商家资质和食品安全,紧抓顾客服务,提升用户满意度。


艾媒咨询


之前在一家外卖总部做售后主管,主要做产品培训操作,指定当地营销方案,反正和外卖相关的都要做我来说一下我对外卖的一些看法!第一呢就是烧钱,外卖平台前期的补助几乎全是代理商自己讨腰包补助,花完钱你还不知道有没有效果,顾客的二次消费你根本拿不准,第二,推广简直费劲!新的外卖平台进入你眼前的三座大山压的你根本喘不过气来,你要是得罪一家,那工作实在是难开展!第三骑手你根本就招募不到,工资高了你受不了,工资低了不如去别的平台,这又回到了烧钱的这一个话题了,第四商铺入驻,好的商家根本不理你那一套,什么补贴我跟本不要,一个平台的单子就足够我忙的了,现在有三个了你还要来一个没必要,差的商家倒是好进可出不了单啊!总结下来就一个字,钱!!!而且你花完钱大部分都没有效果,补贴再补贴,永远在补贴,一直到你没钱你都连三成成功机会都没有,代理商一直在轮换一直在补贴!知道有一天,可能第八个可能第十个代理商才可能真正能赚到钱吧!


饭饭的一生


作为餐饮行业龙头企业的员工来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外卖市场历经电话订餐网站订餐到现在的APP订餐,已经发展成为百亿级别的市场,可以说外卖市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消费者互联合网化,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城镇化带来的人口聚集效应等等。二、餐饮品牌的吸引消费者的除了菜品口味还有环境。服务。价格等等,而餐饮外卖消费者得到的体验只剩下口味,之后就是价格。由于各平台提供的外卖服务差别不大,所以消费者做出决策的依据就主要就是在品牌口碑和产品价格两要素之间作出平衡。目前最新的趋势是垂直领域的专业APP的出现比如瑞幸咖啡。三、互联网给餐饮行业从业者带来了轻资产实现网络化的机会,过去通过重投资实现销售网络占有市场的成本大福减轻,并且网络铺开的速度也大大加快,餐饮从业者应该利用好这一时机实现从1到N的变化,创造更多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