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滿34周後醫生就不保胎了是什麼原因?

成朝利


你好,非常高興為你解答問題,目前在教科書以及在臨床上,對於早產兒的標準是:37周之前,娩出的胎兒,屬於早產兒,37周以後分娩的胎兒,算足月兒,分娩屬於正常分娩。


孕34周是還沒有足月的,如果子宮收縮強度不是很大,又沒有羊水早破,沒有宮內感染,沒有產前子癇,沒有胎兒宮內缺氧,沒有胎盤早剝,沒有出血等等,還是可以用藥物抑制宮縮,儘量保胎到孕滿37周,這樣對胎兒比較好。

孕滿37周就已經是足月妊娠,胎兒發育成熟,出生後發育成長,抵抗力等會比較好的,所以沒有上述種種情況,還是先住院保胎比較好的。

直到現在為止並沒有這種規定,孕34 周就不可以保胎,孕34周胎兒還未足月,儘管胎兒的心肺和其它器官也基本發育成熟,但畢竟此時還是嫩了點,分娩算是早產。原則是能保儘量保,以爭取胎兒心肺發育的更好。

如果孕34 周醫生不建議保胎肯定是有原因的,不過也不要過於擔心,現在兒科醫生的技術和設備都有很大的發展和進步,34周的寶寶交給他們已經沒有問題了,何況,如果寶寶發育的好還不一定需要送給新生兒科醫生呢。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陳慶華大夫


今天翻頭條無意翻到這條問題,關於這個問題,我來講講我的觀點。

第一,關於早產的問題,國內指的是妊娠滿28周到36+6周間分娩者。國外有些是妊娠20周到36+6周,有些是妊娠24周-36+6周。即上限是一樣的,下限不一樣,隨著科技的發展,下限越來越低。早產(我國)又分為早期早產28-31+6周,中期早產32-33+6周,晚期早產34-36+6周。早產根據終止的目的不一樣,分為自然早產和治療性早產。自然早產想當然就是自己發動早產了,而治療性早產或許大家不瞭解,我科普一下,就是因為孕婦及胎兒的原因採取終止妊娠而發生的早產。比如孕婦重度子癇前期,嚴重心臟病,胎兒生長受限,羊水過少等情況。


第二,講講早產兒容易產生的併發症,主要就是呼吸窘迫綜合徵(胎肺不成熟引起的),新生兒壞死性結腸炎,腦癱,新生兒腦室內出血,敗血症等情況。其中呼吸窘迫綜合徵最常見,因為一旦胎兒脫離母體,靠呼吸來生存,如果肺部不成熟,呼吸就有問題,往往容易窒息。

第三,我來回答一下為什麼34周就不保胎了這一說法,這是前幾年的事情了,以前認為34周以後一般胎兒肺部就成熟了,但據統計還是有一部分胎兒出生後肺部沒成熟(約10%),從而導致了早產併發症的出現,所以指南就又改動了,變成35周,而且強調如果是妊娠期糖尿病的或是醫療情況差的醫院可以根據自己情況,適當延長保胎期限,最近(2017年底美國ACOG美國婦產科協會指出37周前出生的胎兒,儘量在宮內予地塞米松或倍他米松促胎肺成熟)。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循證醫學在不斷進步,人類認知能力在改變。講到這裡我再補充下知識量,晚期足月妊娠是39周。這以後胎兒的成熟度才是最好的。


第四,講講為什麼保胎,保胎就是在為胎兒爭取肺成熟的時間。一般需兩天,促進肺成熟的要有地塞米松針跟倍他米松針。保胎藥有阿託西班,硝苯地平,利托君,吲哚美辛栓,硫酸鎂針等,一般保胎時間不超過48小時。

結論不管信息的改變,宗旨不變保胎就是為了促進胎兒的胎肺成熟。


產科俞醫生


懷孕滿34周後醫生就不保胎了?的確有這麼回事。但是現在已經改了,改成懷孕滿35周之後不再建議保胎。

為什麼懷孕滿34周之後,醫生就不建議保胎了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原因1:孕34周後,胎兒發育基本成熟

1,懷孕34周胎兒發育指標:胎重約2.3公斤左右;胎長大約43釐米;雙頂徑約在8.61±0.63釐米;股骨長6.62±0.43釐米;腹圍平均值28±2.55釐米。




2,懷孕進入34周,大多數胎兒已經頭下腳上呈頭位姿勢,準備接受分娩的考驗了。頭位的概率大約是95%左右。如果你是初產婦,孕34周時胎兒已經入盆了;但如果是經產婦的話,可能會晚一點。

3,孕34周的胎寶寶,大腦腦幹功能已經非常發達,心肺功能等各項器官發育基本成熟。孕34周之後,胎兒的工作基本上就是儲存脂肪,為出生之後抵禦體溫下降作準備了。


原因2:孕34周後,可能會面臨如下窘境

1,子宮頻繁收縮;

2,胎兒缺氧:比如羊水混濁、胎兒臍帶繞頸等等。

3,出血見紅,胎盤早剝;

4,宮內感染,或者羊水早破;

5,孕媽妊高症,產前子嫻等等。

孕34周之後,如果出現以上症狀,那麼代表胎兒和孕媽的風險正在增加。此時,如果繼續保胎就不明智了。即使使用藥物或打針保胎,效果也不一定就好。讓寶寶提前出生,反而是最安全的做法。


原因3:滿34周分娩的胎兒,成活率很高。

據統計資料顯示:我國早產兒(孕28~37周)的成活率是在80~88%左右。隨著近年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早產兒的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

懷孕滿34周之後,已經非常接近37周足月兒了。此時醫生對胎兒不再繼續保胎,讓寶寶在媽媽肚子裡能多呆一天,就多呆一天。不能呆,就提前出生,沒什麼大不了的!

總結一下:懷孕滿34周或者滿35周後,醫生不再繼續保胎,肯定有醫生的道理。當然,如果能堅持到寶寶37周足月更好!“醫者仁心”,我們還是應該相信醫生的建議。

祝你好孕!心想事成!


爸爸不講理


滿34周後醫生就不保胎了是什麼原因?

其實保不保胎並不是絕對的,叮麻一鄰居姐姐從懷孕早期就一直住在醫院保胎,到37周左右才分娩,可以說整個孕期都是在醫院度過的;而叮麻同事大姐,孕期肥胖過度,妊娠糖尿病、高血壓各種情況,孕晚期醫生不僅要求控制飲食,還要求住院保胎,但是她自己沒去只是每週定時去醫院檢查打保胎藥,也是三十七八個周的時候分娩的。

事實上,保胎與否主要還得看胎兒發育情況、孕媽媽情況以及當地的醫療水平來決定。

對於有些媽媽滿34周後不保胎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幾點:

1.滿34周的胎兒心臟和肺的發育已經完成,雖然屬於早產兒,但是按照目前的醫療水平來說,已經很大程度的保證早產兒的存活率。

有資料統計,在現代醫學技術支持之下妊娠期長度與存活率之間關係大致為:23周17% ,24周39%, 25周50% ,26周80% ,27周90% ,28-31周90-95% ,32-33周95% ,34+周存活率與足月寶寶幾乎一樣

2.滿34周的胎兒,可能會遭遇羊水渾濁,胎兒發育受限,胎兒缺氧等問題,盲目的保胎的話不僅無法解決問題,可能還會 引起意外的發生。

綜上兩個因素,醫生會建議媽媽們順其自然,而不是盲目保胎。

當遭遇早產徵兆的時候,孕媽媽們就醫檢查治療,遵醫囑即可,除非醫生檢查媽媽跟胎兒各方面良好,可以保胎;否則千萬不要為了想要寶寶足月而強制性要求保胎,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影響!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我會繼續跟大家分享更多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๑>؂

叮麻育兒


導讀:滿34周後醫生就不保胎了是什麼原因呢?
在我國,至少孕滿37周後生產的寶寶,才算是足月兒,孕34周不保胎生產,算是早產兒,朋友問的“滿34周後醫生就不保胎了是什麼原因”問題,沒有前提條件,還不好說, 如果只是發生輕微不規律的宮縮,還是可以使用藥物來抑制的,至少儘量拖延到37周後生產,胎寶寶身體各器官會更加成熟,產後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更好,能減少生病的機會。
也有些情況是保胎不了,比如孕婦出現產前子癇,胎寶寶出現缺氧現象,胎盤早剝等情況,就是醫生想幫保胎,也是保不了的,就好比我下面這位朋友的情況。
我這位朋友,那時候她懷孕已有41周了,在一個醫院裡做了三次B超孕檢,胎兒的大小相當於三十五六週,由於偏小太多,朋友不放心,又到另一家公療醫院找一位資深醫生幫做B超,這一次看得比較仔細,時間也比之前長,檢查出胎兒大小相當於34周,這一次的偏差更大,醫生讓我這位朋友回去買保胎藥保胎兩週。
雖然我這位朋友懷孕41周了,但是寶寶依然還沒入盆,在等待做B超的時候,腹中有些脹痛,很有規律,初次懷孕的朋友沒有意識到這是宮縮,買完保胎藥,回到家正想吃保胎藥,此時羊水持續性破了,只好到醫院,不到2小時,寶寶就出生了。
重點提示:醫生是根據孕婦具體情況來幫孕婦保胎的,並不是想保胎就能保胎的。
今日話題:你覺得孕滿34周後醫生就不保胎了是什麼原因?

【一個最有耐心的親子共讀諮詢師,寫得好辛苦喔,點贊私信1可獲得微號,送你價值398的親子共讀手冊。】


格格巫育兒


懷孕28周到32周分娩叫早產,懷孕37-42周為足月產,如果都沒有併發症和合並症,當然儘量讓孩子呆到足月分娩更好,這樣小寶寶成熟了,瓜熟蒂落比較好養。

但有時候妊娠會出現併發症,比如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壓疾病,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等。這時候這些併發症可能危及母兒的安全,是繼續保胎還是終止妊娠,這時候就要權衡利弊。


比如28周單位胎膜早破,雖然保胎會有感染的風險,但還是要冒點風險繼續保胎一段時間,哪怕只有一週,出生後胎兒的存活機率會更大。但如果是一個34周以後的胎膜早破,因為34周胎兒基本能存活,這時候如果繼續保胎要冒感染上午風險,但如果34周生下來,小孩子的存活可能性已經非常大,繼續保胎反而冒著寶寶被感染的風險,所以34周以後就不建議保了。

剛才舉得例子是胎膜早破的例子,其他產科併發症如妊娠高血壓疾病 中的子癇前期也一樣,當34周後繼續妊娠比終止妊娠風險更大時,醫生會建議不保胎。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解答,更多科普知識,可點擊右上角,關注蔡珠華大夫,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


蔡珠華大夫


懷孕的過程其實充滿了風險,無論是對媽媽還是對寶寶。很多媽媽在懷孕期間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先兆性流產或者早產先兆。一般來說有這樣的先兆就需要早產或者是保胎了。有的媽媽就發現了,自己過了34周後去醫院做保胎的時候,醫生居然建議不要保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為什麼34周後醫生就不建議保胎了

這裡有兩個原因。

雖然說早產寶寶的標準是37周,但是34周時候寶寶也已經發育的差不多了。就算是這時候早產了,出生後在現在的醫療條件下可以好好的存活。而且保胎的時候會碰上各種問題,相比較而言還是自然為好。

另一個原因就是34周後,經常會發生羊水渾濁,胎兒發育受限,胎兒缺氧等問題,說實話這些問題都不是很好解決,一個操作不當還容易造成意外。所以面對34周以後的媽媽,醫生一般是建議順其自然,不要盲目的保胎了。

34周出生的寶寶情況

有的媽媽們會擔心,就算是34周了也還是早產啊,寶寶是不是會有危險啊?其實沒必要這麼擔心的。出生對寶寶來說最重要的是肺功能要發育完成,而34周的寶寶肺功能已經完全發育完成了,就算是出生後也不會有呼吸方面的問題。就算是有別的問題在現如今的醫療水平下也是不用擔心的。

綜上34周的時候胎兒的發育基本完成了,各種器官都已經發育完成,這時候出生的寶寶一般都可以正常存活,相比較而言保胎的意義就沒有那麼大了。


開心爸爸的日記


這個問題,要具體的看。

先從胎兒來說,現在在臨床上,對於早產兒的標準是:37周之前,娩出的胎兒,算早產兒,37周以後分娩的胎兒,算足月兒,分娩屬於正常分娩。

那麼,喲鞋孕婦到了34周,發現身體出現了一些異常,到醫院想保胎,醫生都不建議孕婦保胎治療呢?

一個原因是,34周之後,最容易發生的問題諸如羊水渾濁,胎兒發育受限,胎兒缺氧,這些問題也都不容易解決的,而且,容易出現意外,所以有上述問題,醫生會建議順其自然,不盲目的保胎治療。

有些產婦就問了,你都說了,37周分娩出得嬰兒才算足月兒,34周出生的胎兒,會不會發育不良,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呢?

這種擔心是不存在的。因為,一般情況下,懷孕34周後,胎兒的各種器官尤其是肺功能已經發育成熟了,晚的到38周左右就也完全發育成熟了。 加上現在的醫療水平也很高,這個時候出生的胎兒,和足月兒差不多,不會存在身體健康問題。

當然了,在這段期間,也不是絕對不干預的。如果孕婦宮縮頻繁,不太規律,醫生也是會進行一些藥物治療的,比如注射硫酸鎂抑制宮縮,讓孕婦注意休息,少活動等。

總之,經過了十月懷孕,到了34周,孕媽們基本上功德圓滿了,這個時候,就看胎兒自己了,他要是願意早出來,就早出來,不願意出來,就晚出來,孕媽們不用擔心,所有出生的嬰兒都會是健健康康的。

99.9%孕產婦都關注的小紅姐,一鍵關注,即刻了解懷孕寶典、分娩攻略,安全順產分分鐘。


小紅姐的產房故事


滿34周後醫生就不保胎了是什麼原因?

滿34周後,醫生建議保胎還是不保胎,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定,保胎的情況也是有的,如果條件允許,醫生還是會建議保胎的。

什麼情況下34周不能保胎

有些情況,到了34周醫生就不建議保胎了。

比如有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雙胞胎、破水、胎盤老化、臍帶打結、臍帶脫垂、宮內感染、胎盤早剝、胎盤前置、大出血、宮內缺氧。

這些情況下,胎兒不能得到充足的營養和養分供應,會有生命危險,產婦也會出現危急情況,全面考慮,還是提前分娩比較好。

現在的醫療條件非常完善,34周出生的胎兒也完全可以存活。雖然出生的時候體重比較輕,不能自主呼吸、保溫能力比較差,需要住保溫箱,但是等到一兩歲,寶寶的各項發育指標就會趕上足月的孩子。

有的情況是需要保胎的

除了上述關係到產婦和胎兒危險的情況意外,出現一些突發的情況,不會危急產婦和胎兒的生命健康,醫生還是會建議產婦保胎的。

有孕媽媽給我留言說:

她34周去產檢,發現宮口已經開了3指,羊膜外露,醫生當時還說再有2天就生了。結果用了預防早產的藥,住院治療2周,宮口竟然閉上上了,回家一直臥床保胎,結果都37周多了也沒啥動靜,估計到40周生都有可能。

所以34周出現要生的跡象,只要身體條件允許,也是有可能要保胎的。畢竟34周的胎兒還不是足月兒,出生後花費的費用比較高、身體的各項機能也不如足月兒的強大。出生後,需要家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對孩子對大人都是很大的考驗。

總之,滿34周後醫生就不保胎了是什麼原因?是限於產婦和大人有生命危險的情況,如果沒有危險,能保胎則保胎。

新晉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青雲計劃獲獎者,獲多平臺原創邀約。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凝媽悟語


其實也沒那麼絕對,如果孕媽媽出現宮縮頻繁,不太規律,醫生也會根據孕媽媽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藥物治療並讓孕媽媽注意休息,少活動。


記得我表妹在懷孕34周多的時候就出現了肚子發硬發緊,到醫院產檢後,醫生說這是先兆早產的預兆。嚇我我表妹淚珠嘩嘩的掉,著急忙慌的問醫生該怎麼辦?醫生卻淡定的說“順其自然就行。只要注意胎動,多休息就了。”這時我表妹聽了就急了,以為是醫生要放棄的意思。後來聽醫生說才明白…… 滿34周後醫生不保胎的原因是什麼呢?

在醫學臨床上,早產兒的標準的是37周之前娩出的嬰兒才算早產兒;37周後娩出嬰兒是足月兒! 到孕34周後,如果出現羊水渾濁、胎兒發育受限、胎兒發育缺陷這些問題醫生就算保胎也是沒用的!如果只是一般的宮縮頻繁、不規律,那麼醫生會進行藥物治療的!

懷胎十月,胎兒一般在孕34周各個器官都發育成熟了,孕媽媽的任務也就完成了,如果這個時候寶寶出來也不會影響生命的。現在隨著醫療水平的進步,就算寶寶早產了,也不會存在健康問題的。
文海撈夢話育兒:已出版作品《走過花開的石林》;一孩之媽,專注育兒話題。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感謝您的閱讀、點贊與轉發,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探討,感恩遇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