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诗词的作者是谁?

用户609973116588


看到这一句词,是不是想到了三国演义,战乱频发,群雄逐鹿的时代?

这首诗也是三国演义电视剧的主题曲,深沉豪放,慷慨激昂!

1 公元1524年,杨慎因得罪嘉靖皇帝被发配到偏远的云南服兵役,被押解到湖北江陵边时,看到江上渔夫樵夫饮酒作乐,谈笑风生,感慨油生,写下这首词。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是杨慎版本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

杨慎,明三才子之首,明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才华横溢,因嘉靖皇帝继位,宗族问题,父子俩得罪了皇帝,杨慎与苏轼一样命苦,远谪偏远,被发配云南,直至终老。

2 与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有同,有不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化用了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身在赤壁古战场,想起三国英雄已逝,感慨历史沧桑,愐怀古代英雄人物,感叹时间飞逝,物是人非。

杨慎却在感慨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英雄落难,终如东流水,成为历史的尘埃。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句词与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异曲同工。荣辱成败,转眼即空,只有青山长在,绿水长流,夕阳落下又回来,年复一年,循环往复。杨慎经过这次贬谪,也看淡了仕途,时间易逝,唯自然永恒,又何必纠结于功名利禄,营营名声?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这句话化用了苏轼《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与白居易《琵琶行》“今年欢笑复明年,春风秋月等闲度”的诗句。

任凭历史沧桑变化,任凭岁月蹉跎向前,无论英雄还是凡人,终究化为尘埃,还不如做个渔夫樵夫,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乐个逍遥自在!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与苏轼“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相比,一个潇洒,一个消极!

苏轼感叹自己与周瑜相比,年老体弱,功业无成,喝酒消愁,凭吊古代英雄。

杨慎羡慕向往闲淡的生活。一杯酒,两个老友,春风,秋月,畅饮为乐,笑谈古今。这样的渔夫是“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这样的樵夫是“才穿远林去,已在孤峰上”,高洁的隐士!

任它惊涛骇浪,任它是非成败,宁静淡泊,浊酒一杯,一笑了之。这种潇洒与豁达,闲适与超脱的胸𦡞,恰是杨慎悟出的人生态度,向往的人格自由!


一绿浮芳


“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作者是明代诗人杨慎,题为《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成为《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全词如下: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1488年—1559年)。是四川新都人。少时聪颖,11岁能诗。明正德六年(1511年),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众臣因“议大礼”,违背世宗意愿受廷杖,杨慎谪戍云南永昌卫,居云南30余年,死于戍地。

杨慎的这首词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

词的开首两句令人想到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历史的进程,用后浪推前浪来比喻英雄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

然而这一切终将被历史的长河带走。“是非成败转头空”是对上两句历史现象的总结,从中也可看出作者旷达超脱的人生观。“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和夕阳象征着自然界和宇宙的亘古悠长,尽管历代兴亡盛衰、循环往复,但青山和夕阳都不会随之改变,一种人生易逝的悲伤感悄然而生。

这首词以超越的眼光来看历史兴亡、人生成败,是中国文人一种常见的历史观人生观,毛宗岗父子将其放在《三国演义》篇首,非常贴合《三国演义》的内容,与其融为一体,于是这首词也随《三国演义》一起流传千古。1994版电视剧《三国演义》还将其作为主题歌歌词,使得这首词更为大众熟知。

答者:谢小楼


谢小楼



答:“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词出自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杨慎的作品《临江仙》。

为什么有人会对此表示出怀疑呢?

因为这首词出现在了《三国演义》卷首,而《三国演义》成书于明朝初年,其作者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杨慎却属于明中叶人。

即:比杨慎早生了一百多年的罗贯中怎么可能把杨慎的《临江仙》贴在了《三国演义》卷首?

事实上,把《临江仙》贴在《三国演义》卷首的,乃是为《三国演义》作评点的清朝人毛宗岗父子。

说起明朝才子,很多人第一反应会想起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等所谓的江南四大才子。

但和杨慎相比起来,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等人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有明一代共二百七十六年,横绝一时的才子仅有三人:解缙、杨慎、徐渭。

杨慎一生涉猎广博,经史、诗文、词曲、训诂、音韵、哲学、金石、书画、天文、地理、生物、医学无所不通,其中又以文学影响最大。

《明史•杨慎传》对杨慎的评价是:“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杨)慎为第一。”

明思想家李贽在《续焚书》中对杨慎推崇备至,说他足以“流光百世也”。

胡薇元也在《岁寒居词话》中说:“明人词,以杨用修升庵为第一。”

纪晓岚则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评论说:“(杨)慎以博洽冠一时,其诗含吐六朝,于明代独立门户。”

国学大师陈寅恪称:“杨用修为人,才高学博,有明一代,罕有其匹。”

杨慎从小聪明,七岁跟随母亲习读唐人绝句,十一岁学写近体诗,十二岁拟作《吊古战场文》,中有“青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青苔之骨”奇句,他的叔父兵部侍郎瑞红看了,激赏不已,复命拟《过秦论》,其祖父读而自矜谓:“吾家贾谊也”。

杨慎十三岁随父入京师,沿途写有《过渭城送别诗》、《霜叶赋》、咏《马嵬坡》诗等,其《黄叶诗》,轰动京华。当时茶陵诗派的首领、内阁首辅李东阳“见而嗟赏,令受业门下”,亲切地呼之为“小友”。

正德六年,杨慎蟾宫折桂,在殿试中一举夺魁。

读卷官刘忠、杨一清称其殿试卷“海涵地负,大放厥词”。

杨慎才情盖世,运气却不好。

他遇上了偏执不可理喻的嘉靖帝,在大礼仪之争中受到廷杖,并被谪戍边地云南,永不赦免。

杨慎在云南呆了三十多年,创作了大量作品。

据传他生平著作约有四百余种,几百年来虽散佚不少,存留下来的依然有两百二十多种。

这其中,有一部《廿一史弹词》。

《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就出自《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

该词以史喻兴亡,抒人生感慨,慷慨激昂,豪放中含婉约,高亢中见深沉,字字珠玑,句句精华。

笔者幼时未读《三国演义》之前,偶见读高年级的姐姐书包里收藏有一书,书名为《几度夕阳红》,单单书名这五字,瞬间便被征服,觉得字间运用之精妙、散发之意境,妙不可言。

后来才知道,此五字乃该书作者琼瑶取自杨慎之《临江仙》。

顺带再说一下,除了《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被后人移用成《三国演义》开卷词,《廿一史弹词》第四段说三分两晋中的《西江月》,也被后人移用成《东周列国志》开卷词,该词云: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

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

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覃仕勇说史


作者杨慎,一个人生跌宕起伏,绝对有故事的悲情人物。

杨慎是明朝状元,由于其父杨廷和时任明朝庭首辅,被质疑为“关节状元”。

但杨慎绝非“水货”,他做官京城,才高八斗,盛气凌人,曾斥责荒诞的“豹房”皇帝武宗“轻举妄动,非事而游”,但武宗依旧我行我素。杨慎怨愤,称病告假,辞官归里。

武宗死后,世宗继位,授杨慎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杨慎经常大言不惭给皇帝讲课,惹得鸡肠小肚的朱世宗生怨,由于他盛气凌人,也引起同僚们反感。

后来,由于朱世宗(藩王背景)要将自己的生父母追封帝后,引起明朝史上著名的“大礼议”之争。杨填不识时务,坚决反对,并带头“死谏”。惹得世宗皇帝兽性大发,庭杖群臣,并将肇事头子杨慎贬官逐出京城,流放云南。

杨慎在云南仍不消停,他关心地方百姓疾苦和关注边患威胁,曾多次给世宗皇帝上书提建议表忠心。但无奈世宗皇帝记仇且长寿,最终将杨慎碌碌无为的耗死在云南。

杨慎在晚年写了这首《临江仙》,道出了他对人生的感悟,既有对失去的辉煌岁月追思;“清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又有对现实的无奈和惆怅消极;“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

由于电视剧《三国》热播,选取了这首《临江仙》作为主题歌,杨慎这个失败的风云人物才重新浮出水面,为后人所熟悉。

杨慎虽不是在官场混的料(与杜甫相似)。却是大学问家,对经、史、诗、文、词曲、音韵、金石、书画无所不通,对儒学、理学和心学也有深入硏宄和独到见解。


(杨慎传世书法)

就诗歌创作而言,他造诣颇深,意思既直白,但功力又深厚。试举一首,

《出郊》

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

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谌人


是明朝三大才子之首的杨慎。

不过这首词一开始不是写三国这段历史的,杨慎因为当年的“大礼议事件”严重得罪了嘉靖皇帝,结果后半辈子都是在云南永昌卫过的。

没办法,只能游山玩水,写诗作词也抒发内心苦闷了,他晚年写了《廿一史弹词》来综评各代历史。

其实说三国的历史原文是第四段,说三分两晋,有两首西江月。

西江月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西江月

豪杰千年往事,渔樵一曲高歌。乌飞兔走疾如梭,眨眼风惊雨过。

妙笔龙韬虎略,英雄铁马金戈。争名夺利竟如何,必有收因结果。

而《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首一开始是杨慎给“秦汉史”写的综评。

而且,当时杨慎自身的身世也很悲凉,估计写这首词也有自伤身世的意味。


国史拾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曲《临江仙》杨洪基那浑厚优美的嗓音演唱出来,通过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热播,让无数听众为之沉醉,也让无数观众记住了《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词。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一词的作者,是明代文学家杨慎。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成都人,明代三才子:杨慎、解缙、徐渭之首,其父是东阁大学士杨廷和。1511年,杨慎高中状元,任翰林院修撰。1524年,杨慎因“大礼议”事件,被嘉靖皇帝处以廷杖。

“大礼议”事件是明朝的大事件,因为明武宗无子,临终遗诏传位于堂弟朱厚熜,是为嘉靖皇帝。嘉靖登基后,为父亲的尊号问题与朝臣闹起了矛盾,大臣以大学士杨廷和为首,要求嘉靖尊武宗为亲兄长,那么嘉靖只能称自己的父亲为叔,嘉靖不同意,结果酿成一场长达数年的争斗,最后以嘉靖武力镇压、安排锦衣卫逮捕反对的大臣、处罚四品以上官员停俸、五品以下官员廷杖,取得胜利为结局。杨慎是杨廷和的儿子,属五品以下官员,结果被打得皮开肉绽,而且,当场被廷杖打死的官员达16个。

杨慎受廷杖后,还被削夺官爵,贬至云南永昌卫。他到达云南后,在云南呆了三十几年,四处游历,足迹遍布云南各地,吟诗作赋,写了大量描写云南的诗词,还写了一部《廿一史弹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书中《说秦汉》的开场词。

此词借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基调慷慨,情绪悲壮,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见深沉,读起来让人感到荡气回肠,为词中精品、文学佳作。由此可见,好作品都是人在经历人生痛苦、生死炼狱后喷薄而出的,既是感情的碰撞,也是内心的撞击,“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最后都归于强大内心的淡定豁达。

嘉靖三十八年(1559),杨慎死于云南贬所,享年72岁。


帝国的脸谱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阙脍炙人口的《临江仙》是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开篇词,但其作者并不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而是明代中期文人杨慎。

杨慎是状元出身,但一生不得志,长期流放云南,后死于流放之所。这阙《临江仙》是杨慎在云南谪戍期间所作,出自其《廿一史弹词》。关于杨慎的身世及命运,很多朋友都做了很好的回答,在此不再赘言。

明代才子杨慎画像

走笔至此,也许会有朋友提出疑问:《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氏,而杨慎却是明代中期人,比罗贯中晚了100多年,罗贯中如何引用他的词?

其实这事说起来非常简单,《三国演义》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间刊刻的,名字叫《三国志通俗演义》,这个版本叫“罗本”或者“嘉靖本”,杨慎就生活在嘉靖年间。又过了100多年,到了清代康熙年间,有个叫毛宗岗的才子将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重新修订一番,使文字更加精炼,故事情节更加紧凑,这就是我们今天读到的《三国演义》。杨慎这首《临江仙》就是毛宗岗此间加到书中的。

其实,应该感谢毛宗岗老先生,是他让我们读到这首绝妙好词;更要感谢《三国演义》,没有小说的传播,这首《临江仙》也许会永远默默无闻。


民国年间那些事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词的作者,是明代嘉靖年间的文学家杨慎。

不过,杨慎虽然写了这首词,但其实并不出名。后来,清初文学批评家毛宗岗在评刻《三国演义》的时候,把这首词放在全书的最前面。这样一来,这首词便随着《三国演义》的家喻户晓,它也变得非常有名了。

而且因为这首词所描写的意境,和《三国演义》所展现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相得益彰,让这首词具有了十分高远的跨越时空的意义,成为一首千古名词。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书法)

不过,就算没有《三国演义》的推动作用,《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本身也是一首写得冠绝古今的词,而且词作者杨慎的一生,也可以称得上是这首词的一个真实写照。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为什么说《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一首冠绝古今的绝妙好辞?

之所以说这首词是绝妙好辞,是因为里面讲到了一种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王朝社会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帝王争霸史,一部权力斗争史。开国初期,所有的诸侯都在争夺皇位。等到某一个诸侯从乱军中杀出,实现平定天下以后,事情并没有完。这个开国皇帝的子孙们又开始为谁能够继承皇位,享受那至高无上的权力大打出手。到了帝国的中期,皇位的继承问题不再是主要矛盾的时候,那个失去了约束力的皇帝开始腐败。而大臣们外戚们宦官们又开始争权,开始专权。到了王朝晚期,各种矛盾又都爆发起来。皇帝昏庸,大臣专权,藩镇割据,农民起义,最终王朝灭亡。王朝灭亡后,又进入了乱世。世界的一切又重新来过,朝代轮回又开始了。

以上就是王朝社会的现实状况。

杨慎在《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里,提出了另外一种价值观。他认为,所有这一切功名利禄、权力争斗,都是虚无,最终不过是小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没有任何意义,更不值得去追逐。不变的只有青山,只有东升西落的太阳。这才是一个永恒的时空。所以,与其争名逐利,不如退隐山林,与渔樵为伴,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这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态度。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正是表现了这样一种时空观和价值观,所以成为古今少有的好词。

(杨慎剧照)

二、为什么说作者杨慎的一生是他所写词的真实写照?

杨慎是杨廷和的儿子,官宦之后。

他的人生一开始就充满戏剧性。他参加会试,因为表现非常出色,阅卷老师一致决定把他的卷子放在最上面,点为第一名。谁知道烛花不慎掉下去,把上面他的卷子给烧了。结果,第一名就这样泡汤的。这对他来说,是多么巨大的残酷打击。可是,后来当他参加殿试的时候,依然因为成绩出色,被选为状元。这对他的人生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大悲大喜。

杨慎当官后,担任的是翰林院编修。本来以为可以大展宏图,没料到厄运却朝他走来。正德皇帝不务正业,杨慎多次劝说,正德皇帝不听,杨慎对朝政失望,辞官归故里。

不过,好在贪玩的正德皇帝终于把自己给玩坏了,落水受重伤,不治身亡。作为首辅的杨慎父亲杨廷和,利用一个多月的空档期,力挽狂澜,革除了正德皇帝造成的多种积弊,并且把正德皇帝的堂弟朱厚熜选为皇帝,也就是嘉靖皇帝。

(嘉靖帝剧照)

嘉靖皇帝继位后,杨廷和、杨慎父子本来以为自己可以因此有所作为,实现政治抱负。谁知道嘉靖皇帝是个权力欲非常强的人,他一上台,就极力摆脱杨廷和,利用“大礼议”,对杨廷和进行打击。而杨慎自然也受到迫害,被嘉靖皇帝关进监狱里,两次被打得死去活来,然后又把杨慎充军云南。

嘉靖皇帝在位一共进行了六次大赦,但没有一次饶过杨慎。甚至还派人监视杨慎,只要听说杨慎吃得跑得,嘉靖就不高兴。

杨慎最后死在戍所,终身没能回乡。

杨慎虽然官场失意,但是他因此写了非常多的优秀作品,成为明代了不起的大文豪。


张生全精彩历史


“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词,调名《临江仙》,写得雄壮又洒脱。词的开头脱胎于杜甫《登高》“不尽长江滚滚来”诗意和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意改写而成。

气势澎湃,不可一世。

继而,又以“是非成败转头空”,述说古往今来,多少英雄成败,尤如大浪淘沙,转眼成空,随后发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感叹。

我们再看下阕,借久历人世,惯看世态炎凉的江上渔樵,酒中闲话,谈古论今,却又以看破红尘,一笑了之的超然态度来看待古往今来,写得何其潇洒。

不过,还是有苏轼赤壁怀古的影子。

值得我们赞叹的是,这首词全篇没有直接点名任何一位历史人物,也提及任何一件历史事件,但是,我们仿佛觉得,任何一个历史的大事变都能配合这首词的吟诵,这就是真正的大手笔吧。清空而不觉浮泛,潇洒而又涵深沉。

特别老版《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的播放,更让这首《临江仙》着实火了一把,并且一直火到现在,而片头所说的词作者杨慎,确实不大为人知晓。

其实,这词是经毛崇岗、杭永年之手,把明代大学者杨慎的词引来作为《三国演义》的书前导言。

这首词出自杨慎的《历代史略词话》,即《廿一史弹词》,全篇词话共分十段,亦称《十段锦词话》,每段有不同词调的开场词、收场词各一首,中间为诗和十字句的唱辞。

这首《临江仙》为词话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其收场词为《西江月》。

  

我们再来看看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弘治元年生,正德元年状元及第,实实在在是一位大才子,官经筵讲官。

但是耿直的杨慎,在嘉靖年间因为直谏忤旨,被明世宗廷杖谪戍云南永昌,随后他多有感愤,最后客死他乡。他熟读经史,善写诗文,尤好词曲。著作丰富,有《升庵集》《升庵长短句》《陶情乐府》等传世。

杨慎的《历代史略词话》,融史于词,以词说史,把远古至元代的几千年历史纳入通俗说唱文学之中,可谓一大创举,开“弹词”之前例,树以词论史之楷模。 


大先生的故纸堆


这个问题最大的疑惑点在于,有人会误以为作者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实际上这首词的词牌是《临江仙》,作者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杨慎。

明朝第一才子

提到明朝才子,世人受影视文学作品影响,大多只知唐伯虎而不知杨慎,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

明朝有三大才子,分别是杨慎与解缙、徐渭,这个称号可是有足够含金量的,其中又以杨慎为首。

三大才子各有所长,解缙同学负责主持编纂了《永乐大典》,被称为博学第一;徐渭同学诗词书画样样精通,要命的是作为一个文人,他居然还精通兵法,堪称多才第一;杨慎嘛,人生第一大乐事就是读书,人称无数不读,所以他称得上是博览第一。


杨慎其人

杨慎是个申通,12岁写一篇《古战场文》,惊艳了一个时代。24岁顺手拿了个状元,正式步入仕途。现存诗2300余首,其中多以思乡为主题,这……完全是“作”的。

像杨慎这种有才又正直的人,在官场上通常没有啥好果子吃,朝中树敌也就罢了,杨同学觉得不过瘾,指着嘉靖皇帝鼻子就是一顿骂街。嘉靖是一个何其自负的皇帝,心想你骂街是吧?老子让你扑街——先打一顿板子,再流放云南。这一去就是30年,再也没回来过,最后身死戍地。你要让我在外地呆30年,我也天天发朋友圈思乡。

捎带提一嘴,杨慎身为明朝三大才子,当然也只有才女能配得上他,其夫人黄娥女士,乃是蜀中四大才女之一,真是才子佳人,羡煞旁人啊!

滚滚长江东逝水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在云南闲着没事儿,除了看书就是写作,在此期间他写了《廿一史弹词》,简单来说就是给每一段历史写了一篇歌词。

这首《临江仙》是《廿一史弹词》的第三篇,实际上是写的秦汉,后来毛宗岗父子评注《三国演义》时把这首词作为开篇词,就这么传了下来。所以后人容易误会,把词作者当做《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

无独有偶,《弹词》的第四段 说三分两晋西江月,被冯梦龙同学在写《东周列国志》的时候放在开篇,又被后人误以为词作者是冯梦龙。

真是乱七八糟,朝代错乱、词作者错乱、书作者错乱,就不能让后人省点心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