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看待董明珠所说:哪怕投资500亿,格力也要把芯片研究成功?

Mr_Dash


我很尊重董明珠,但对于这个说法和做法,我觉得董的战略有问题。

董要做手机,到现在也没看到格力手机;

还要造车;

现在还要做芯片;

而且还要投500亿。

格力有一种钱多了,不知道做什么的感觉。

格力家电已是老大,利润高,业务多,但格力如何在主营业务发展良好的情况下,不错过下一个机会是格力必须解决的问题,要不然可能成为手机行业中华酷联,面对小米,除了华为,基本没有还手之力。

但做手机,造车,都不行,现在又要做芯片,就算做出来,真的是核心技术吗?真的能做为空调行业的竞争的关键吗?

如果和阿里,或华为联合搞,会不会更合适,有效呢?我想答案是一定的。

我们不能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也不能闭门造车,什么都要自己亲自做。

事了了:matt

我们在软件开发、互联网高级人才服务、互联网转型辅导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如果您有这些需求,关注联系我们,让您的创业、转型更有把握。


事了了


我很欣慰董小姐可以加入中国芯的制造,但是很抱歉,我对格力制造芯片的能力表示怀疑!

我国芯片制造作为薄弱环节被美国重点突破,制造了中兴制裁事件,让国人充分认识到芯片制造的重要性。据悉,阿里巴巴集团和华为公司已经走在芯片设计的前头,但连华为的芯片,都仍然需要台湾台积电进行芯片制造,因为中国大陆缺乏10nm以下的芯片制造工艺。在这关键时刻,董明珠率领格力,豪言投资500亿补上芯片制造的环节,无愧中国本土的民族制造企业,必须给亲爱的董小姐赞一个!


但是,格立进行芯片制造还面临重重困难:

格力成为民族制造业,离不开董明珠的功劳。但是很多人会有疑问,董明珠是个不懂技术的销售人员,如何把格力空调做得那么好?仅仅靠的是营销?其实,这些都离不开前格力董事长兼总经理朱江洪的功劳。

朱江洪先生1945年出生于广东珠海,1970年毕业于华南地区最强的工科院校——华南工学院机械系。1992年,他进行了格力电器公司组建,出任总经理。2001年4月至2012年5月任格力电器公司董事长。在任期间,是他一手抓好格力空调的技术质量关,创新空调技术,一路过关斩将把格力空调的技术推到世界顶级。而且,也正是他当初慧眼识英雄,顶住董事会其他人的压力,提拔董明珠为格力的经营部部长,负责格力空调的营销。可以说,一直以来,若没有朱江洪的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和把关能力,任凭董明珠营销能力再强也是白搭。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2年朱江洪先生退休后,格力进行的业务多样化战略从来没有成功过,包括手机和新能源汽车等业务拓展都没有成功。很明显,董小姐作为销售人员,并不懂技术,不能和朱江洪先生一般研究技术难点,并沉下心来把技术难关一个个突破,过好产品的质量关!


现在,芯片制造是比空调制造、手机组装和新能源汽车组装还要难得多的工艺,需要材料、化工和精密制造等50多个行业2000-5000个工序才能完成,极其复杂。失去坐镇后台的朱江洪,董明珠能否真正以自己当家的姿态,克服技术创新和技术把关的难点,取得第一次胜利,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天佑董小姐!


数说社会


  • 格力电器今年可谓是风波不断啊。因为之前格力电器一直是每年都会有分红的。而且分红金额很多。但是,今年就是个例外。格力电器的业绩非常好。非常亮眼。没想到,在公布业绩的当天却遇到跌停。主要原因就是不分红。
  • 一方面,格力电器之前涨幅过大,需要时间来消化获利盘。如果去年格力电器没有怎么上涨,相信不分红也不至于跌停。可能还会涨停。市场就是这么奇怪。高位个股利好就是利空。低位个股利空就是利好。

  • 另一方面,长期坚守白马股的价值投资者出于各方面的原因也需要分红。持有的股数不变,但可以从投资中获得一些现金分红,也可以用来其他的消费支出。这是很正常的。所以不分红那天格力电器遇到港资的大举出货。

  • 格力电器不分红的原因就是要做芯片。如果从长远的目光来看,这样的举动是非常明智的。看看中兴通讯最近的情况就知道了。在这点上,我要支持董阿姨。只有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格力电器一直在强调核心技术。最核心的技术当然是芯片了。

  • 我有一个同学,他现在就在外资的芯片公司上班。他说开一个非常小的芯片模具就要几千万。成本是非常高的。因此格力电器加大成本做芯片是情有可原的。我同学的芯片公司基本上是供不应求的。不象其他的产品,都是在满世界找客户。芯片公司大部分都是客户自已找上门。我同学是销售经理,对国内象长虹这些公司都是配额的。可见芯片公司有多吃香。我同学的芯片公司还算是小公司了。如果大的芯片公司,可想而知是多么的牛逼。

  • 因此,芯片已经到了刻不容缓要解决的问题了。董阿姨有实力,有资金,做事有执行力。相信她会成功的。


股海重生2015


董小姐又玩嗨了,但放眼中国企业,除了华为,还真没人能说这么有底气的话。


董小姐有句话非常扎眼睛:我没理由做不成。显然是觉得格力这些投入一定能做成芯片,真不知道哪里来的迷之自信。

尽管格力的发明专利长期位居中国企业前列,2017年专利授权量第七,是唯一上榜的家电企业。这绝对可喜可贺,但这些专利和芯片空调变频芯片无关。


可以说长期以来,格力空调的变频芯片完全依赖进口,格力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再看看中兴近来的遭遇,倘若哪天格力因为芯片被禁售,这家年营收1400多亿的巨头何去何从?所以芯片研究是必然。


而且这类变频芯片技术相当复杂,如果真正研究成功,不仅能用于空调,还能用于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行业,这个市场体量上万亿。

董小姐能说出这话,况且还取消2017年的股票分红,就是为了把钱投入到芯片研究中,可见格力高层相当重视。


但是还得脚踏实地,2017年英特尔在半导体研发上的支出为130亿美元,同年高通支出34亿美元,这些还不包括修建厂房、引进设备的巨额资金。

所以董小姐这么说,投入看似很多,落实到实践中则是杯水车薪。但至少格力走出第一步,而不是像某些企业仍然沉迷在幻想中。


“好空调,格力造”,以后也许就成了“好芯片,格力造。”


科技纵横论


任何创新成果的取得都是需要巨大投入的。

董明珠说“哪怕投资500亿,格力也要把芯片研究成功”,说明格力是计划真做。

当然,很多人认为芯片行业迭代快、风险大,格力贸然进入可能会遭遇很大挑战。

但事实上,即使同等风险,不同企业来做可能面临的实际风险还是有差距的。

芯片只是特定商品的组成部分或部件,因此,芯片做出来给谁用、用在哪,是最核心的所在。

格力做芯片最大的好处,就是格力旗下有各类电器产品,包括空调等,而智能家电或智能电器是产业的趋势,简单说,未来的家电产品中都需要有不同型号、性能或应用的芯片。

因此,格力愿意自己做芯片,那么,对于其掌握未来智能家电的主导权,确实意义重大。

当然,任何新投资或新投入,都需要评估好风险,尤其是自己做,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购买同类产品,产品的节奏也要把握好。

以手机行业为例,在华为麒麟芯片量产前,华为旗下的智能手机用的也是主流芯片厂商的产品,只有自己的芯片产品性能稳定了,才在一些机型中使用了自有芯片。

相信格力的自有芯片之路也不会跑太偏。


李俊慧


董小姐是营销出生,最大的能力是什么?对热门事件的高度敏感,投500亿做芯片, 很可能是董小姐既与雷军打赌十个亿后,又一次事件营销。

格力需不需要制造芯片?

其实我一直没有搞明白的是,董明珠到底是要制造芯片还是设计芯片。因为这完全是两码事。一般的公司,属于芯片设计公司。芯片设计完了以后交给晶圆制造公司譬如SMIC去制造,然后交给封测公司封装测试就可以了。高端芯片哪怕如NVIDIA,华为的海思也是走的这个模式。说到底,晶圆制造是超级巨大的投入,一年数亿乃至数十亿美元的支出都是很正常的。而如果是芯片设计,那么就完全是两回事了,其主要的开销就是工程师的工资开销以及流片等费用,相对制造来说,投入要小的多。

另外对于家电来说,其实很多低端的芯片完全就可以满足要求。一个普通电饭煲里,可能装个小小的51核的几毛钱的MCU就可以满足功能要求。稍微高端一点的,带个电机控制,带个WIFI,互联网接入功能的,那么普通的32位核的控制芯片也可以,成本也就几块钱的事。但如果说要满足如自动驾驶这类高端AI,或者手机芯片这种高集成度的芯片,价格就要贵的多。因为无论是计算能力,集成度,抗静电打击,发热控制,稳定性要求都要高的多。

还有一点,就是芯片的销量或者使用量的问题。如果是低端芯片,或买或自己设计都可以。但如果是高端芯片,请了一大堆价格不菲的高级工程师做研发,如果芯片出来以后没有一定的量,那基本上是没法覆盖研发成本的。

格力要做什么样的芯片?

从董明珠的口风来看,如果要投入上百亿人民币做芯片,我感觉她要做的应该是芯片制造了。国内如SMIC在28nm以上都有还不错的代工性价比,完全无需担心被国外掐脖子,作为家电类芯片的制造完全是搓搓有余。但如果要做10nm以下的芯片,台湾的台积电也可以给到不错的代工性价比,而且其在南京也在投入新的晶圆厂,可一个给到有力的支持。

所以这里面我感觉比较纳闷的就是董明珠到底要做什么样的芯片,到底要用在哪个领域?如果这些信息不明确,我就非常担心格力是否会步其做手机的后尘,做出吃力而不讨好的事

董明珠是事件营销的高手!

董明珠一直自诩卖空调出身,销售高手,对热门事件高度敏感。一直做空调芯片用不着每年百亿的投入;做手机、电脑的高端芯片每年百亿投入又远不够。所以我相信这又是董小姐一次对“中国芯”的事件营销。“掌握核心技术”、“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砸巨资,中国芯”其实都是迎合时事热点的营销宣传,“挖人”、“骗子”则是针对对手的碰瓷宣传,和雷军打赌十个亿,更不用说,是董小姐和雷军联合导演的一场大戏,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看得津津有味而已。


总之,无论后面这500亿是不是要花,怎么花,董小姐都已经成功了,至少大家的认知里,格力是可以制造芯片的公司了,至少,格力这个关键词,在各大热搜榜一路飙升了!


博鳌绩效论坛


央视2台财经记者前不久专访了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她表示格力要长期持续发展,必须要掌握核心技术,也就是芯片技术。董明珠表示哪怕花500亿,格力也要把芯片研究成功。在科技日报昨天主办的科学传播沙龙上,有记者就格力500亿造芯的问题询问了中国工程院士倪光南,后者表示希望格力投入(芯片产业)。

6月21日,科技日报社主办了“是什么卡了我们的脖子丨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科学传播沙龙,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也应邀参加了活动,并发表了演讲,提到了中国目前在半导体芯片领域的情况。有记者询问了他对格力董明珠宣布500亿造芯一事的看法。

在采访中,倪光南表示他看到了报道,当然是希望他们能投入,但是对于这些公司,这些大的公司,如他演讲中所说,芯片制造投资是很大的,生产线要几百亿,可能对他们(指格力)来说也是很大的投入,另外回报周期也很长,所以他希望他们投入。

与格力宣布造手机之后没多久就有格力手机问世的情况不同,董明珠宣布格力造芯之后一直没见到后续报道,如倪光南院士所说的那样,芯片制造投资巨大,生产线建设要几百亿投入,对格力这样的公司来说也是个极大的负担,慎重一些到不让人意外。

另外,格力董明珠只是宣布造芯,至于格力到底造什么芯片还没有定论,如果是搞台积电那样的晶圆厂,这跟格力的业务八竿子打不着,风险极大,如果是研发空调等电器所用的主控芯片、电子元件等等,这样倒是符合格力“掌握核心科技”的宣传,依托格力自身的需求,格力造芯还是有可能的。


超能网


董小姐既有任性的习惯,更有任性的经历与“资格”——只是,做事不是靠任性就能成的。

这里说董小姐再次搏眼球不过是其任性的再次表现,原因很简单:

一、大家都关注的芯片自主,是指高端核心芯片。而董小姐说的用于空调的芯片,算不算高端?现在用的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是不是需要自己再研发?怎么算研发成功?这些问题,即使董小姐不屑回答,大家也可以自行去理解。

空调属于相当成熟的工业品了,除非董小姐要研发出能直接与卫星联网且空调自动开启时间属于国家级秘密的高档空调,否则空调里需要用到什么级别的芯片、这些芯片是否国产、是否需要空调厂自己研发,都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二、如果真是高端核心芯片的话,研发投入是巨大的,区区3年500亿对于从0开始连研发人员都没有的新人是杯水车薪的不够!

韩国三星在西安刚建成的存储芯片生产基地(只是存储芯片、只是生产基地)投资规模是1400亿;高科技企业华为积累几十年后开发芯片的投资是每年100亿(开发一个型号就15亿)。

那么,虽然有很多制造专利,但至少还不能算芯片领域高新技术企业的格力,3年500亿的投资搞芯片,够么?

三、我们看到,除了空调系列产品外,董小姐之前搞的手机,除了她自己不承认失败外,没人敢承认成功了;董小姐玩命也要搞的电动汽车,投入也上百亿+一年多了,按董小姐准备投资芯片研发的节奏,是该能看到成果的阶段了,大家看到了什么?

四、格力空调到底要不要自己搞芯片,其实和格力空调要不要自己建钢铁厂、自己建油漆厂、自己建电线厂的道理一样——你做的是大众市场的成熟日用消费品,就没必要不断的新增鸡肋一样的高科技功能,通过行业合作分工不断降低成本才是盈利的方向。

五、是格力需要研发芯片,还是董小姐需要研发芯片/投资高科技这样的事业转型?

这方面不多说,拭目以待吧。


总之,董小姐是越来越敢放炮,敢投资(花谁的钱?),敢冲在版面或镜头的最前面。

而这些,恰恰是一个企业家(?)失去创造力和真正社会价值、开始沦为明星的表现。


理得心安


有决心,有勇气,敢于迎难而上,而不是躺在功劳簿上坐享!有规划,有担当,企业的脊梁。无思想,无抱负,安于现状,企业就会失去创新的动力,就会失去过往的辉煌,懂大姐有雄心有壮志非比常人思想,女红妆更胜多少儿郎…

懂大姐投资芯片研发找对了方向,天时地利人和,人心所向。芯片研发一直是国人的期待,全面的向往,国内每年进口的芯片比进口石油的支出还多,可见芯片需求是多大体量,而且中国还在迅猛的发展,更需要太多的芯片进口量,中国企业制造,越是进步,越是高端,越会受到芯片制造领域的限制和影响,偌大的中兴,只因美国的一纸禁令,全受影响。芯片领域的全面研发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即使没有别人限制,但没有自己的核心,产品也会大而不强,没有差异,何谈竞争力?何谈进步?发展创新是企业进步的永恒的主题…

得人心者得天下,董大姐给企业带来财富,为企业有能力再投资创造更多辉煌,也给国民带来更好的产品享受,给国家带来财富营收,中国需要这要的企业越多越好,每年决心投资 100亿,先满足自己,如果发展顺利再乘胜追击,无论是自己的空调芯片,冰箱芯片,电饭煲芯片,净化器芯片,工程机器人芯片,汽车芯片等潜力无比,中国芯片,中国的急需,国家也正在大力扶持!适逢其会,天时地利人和,如果再加以资金的到位,你不想成功都难!董大姐的英雄果敢,气魄胆略,思想见的果然非同一般,每天投资就是1000万也值…

懂大姐,民族工业的脊梁,肩负着自家空调发展的使命,也肩负着芯片发展的担当,你一定要取得成功,无论投资多少钱,芯片领域取得成功就是胜利,做出表率,鼓舞带动其它企业,让中国的芯片制造业,全面研发,全面走向辉煌…

格力,核心技术的代表!格力,掌握核心科技!格力,董大姐,我顶你!


力通科技论坛


事实上,对于核心科技这个问题,董明珠看的还是要比其他大佬清楚得多,因为格力就是这样一步用核心科技走出来的。

董明珠,天生就应该与技术为伍。

其实在之前,我们了解董明珠,除了格力的核心科技之外,那就是与雷军的打赌,以及格力所造的手机。

董明珠其实到了今天,她可能也不太明白,为什么用做空调的办法来做手机就是成功不了。



这是因为手机发展到今天,你已经很难用单一的维度来衡量它,比如我们队手机评测的时候,硬件部分很重要,但他也只是局部,我们还将从拍照水平,设计工艺,材质,握持感,以及系统的优化能力,还有所谓的价格问题!

而董明珠在造手机的时候完全没有考虑这么多,制造一部手机很容易,但优化到极致,是很难的,宝宝果对材质的优化对系统的优化,对设计的优化。

董明珠的手机并没有成功,并不代表董明珠不能在芯片行业里成功!因为芯片行业里要求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技术,核心技术!



因为以董明珠的性格,她还真是有一股拼命三郎的劲儿,铁娘子也不是浪得虚名,甚至夸张一点的说,她天生就是应该与技术为伍,虽然她频频发言也为格力做了诸多的广告!

芯片行业,需要持续的投入,这是我们最大的疑问?董明珠能做到?

事实上,对于500亿投资来说,我们是相信的,因为以格力今时今日的财力,500亿很多,但分批次投入也不是不可能。



但问题就是在于这个持久力上,我知道,无论是高通,联发科等等,芯片的行业积累,都是几十年以上,包括半导体行业,我们要技术规格实行追赶,一方面我们要响应市场上的需求。

这对于芯片行业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如何能保证技术上不落后而同时又能获得市场上的成功,这才是一个芯片行业能够活下去的根本。

我们看到华为麒麟芯片的成功,就是这样的方式!客观的来说,麒麟芯片在综合性能上还是相比于高通,三星以及苹果差一点,但这并不是代差,在麒麟芯片中GPU部分是比较薄弱的,事实上,高通也并不强,空也是在收购了AMD的GPU部分之后,都补齐了GPU的短板。



华为芯片就是在工艺上首先实行追赶,再到并驾齐驱,再到超越!从工艺上的落后到如今,工艺上的相同,到如今的ai加持,麒麟芯片堪称完美的转身!

布局芯片行业很简单,如今的投资也很简单,但像华为这样的历程就很难,华为旗下的手机一年一亿部以上的销量,就保证了芯片能够被充分消化,再进行二次投资,二次研发!

普通企业所制造的芯片,如果没有厂商采购,那就只能靠投资开持续输血,长此以往,肯定是背离我们的初衷的!



所以,任重而道远,我们希望,董明珠不是说说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