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古人是如何过冬的?会不会冻死人?

自然卷小美


中国古代冷不冷呢?这要看具体是在哪个时期了。

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经历了四个寒冰期。

第一次在西周前期,那时候文字记载的资料不多。

第二次在公元初到公元600年,也就是西汉到隋朝时期。

第三次在宋朝,是公元1000年到1200年左右。

第四次比较出名,明朝中期到清朝末期,持续了五百年,被称之为是明清小冰期。以至于很多人都在假设,如果明朝时期没有碰上小冰期,结果会不一样吗?

寒冰期的时候经常出现极端天气,连日暴雪什么的。

有多古籍上都记载着,冻死民众,冻死牛马等等。


那么古代人是怎么过冬的呢?

主要是分成了几个部分吧。

一个是建筑抗寒。

利用火墙、火塘、火炕、地炕等等方式抗寒。

还有一个比较奇特的方式。

“椒房殿,在未央宫,以椒和泥涂,取其温而芬芳也。”《三辅黄图》

用花椒和泥土糊墙。在《甄嬛传》有提到过。

另一个就是借助外物御寒了。

穷人的话选择比较少一些,穿丝、麻、葛等材质做成的衣裳,用灶灰等等方式取暖。

还有个比较惨的。

宋国有田夫,常衣缦缊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纩狐狢。顾谓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之,以献吾君。” ——《列子·杨朱》

大体意思就是穷的只有一件衣服了,只能晒太阳取暖。

有钱人的话选择的就多了。

先不说穿的衣服啥的,有的是。

还有使用木炭的,是的,生活在底层的人民一般只能做卖炭翁,想用木炭也费劲。

还有熏炉,手炉,脚炉,也就是现在的暖手宝了。

此外还有吃寒食散御寒的,也就是五石散。不是啥好东西就是了。

还有喝酒御寒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吃火锅御寒的,还是鸳鸯锅……

然后还有一些少儿不宜的御寒方法,我们好孩子就不说了,咳咳。

“岐王少惑女色,每至冬寒手冷,不近于火,惟于妙妓怀中揣其肌肤,称为‘暖手’,常日如是。……申王每至冬月,有风雪苦寒之苦,使宫妓密围于座侧,以御寒气,自呼为‘妓围’。” ——《开元天宝遗事》

悠然布衣


这个很有意思,这里说的古人应该是还没有空调和暖气之前吧,实际上这个情况直到我国建国后都还存在。就像是我的老家,89年才通电,那么到现在也没有几家人是用空调的,那你说会不会冻死人呢?饿死的听过,目前,除了喝醉了酒掉冰冻池塘的最后一名呜呼的,真正冻死的还真没听过。而在大草原上,到现在也没谁用个空调啊,甚至连暖气也没有啊,那可是动不动就零下几十度,可除了大雪封山或者特大灾害,也没听说随时冻死人啊。所以,问古人是如何过冬的,会不会冻死人,只要看看现代某些地方的人怎么过冬的就够了。还真不需要兴师动众的来考古。


以我的老家,赣南山区为例,从古至今,大家过冬的方式几乎都没怎么变过,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穿多点,盖厚点,还有带个竹火笼到处晃荡,可以烤手脚,可以烘干衣物,可以暖被窝。就是下图这样的,这个携带方便,简直就是文物级别的贴心暖手宝。我们从小到大都人手一个。

再看看我老婆的老家,大西北黄土高原,冬天也是够冷的,但是人家发明了一个“大炕”啊,底下烧火,床上一家人一窝,吃饭、睡觉、聊天、待客都在上面,一窝一个冬天,也冷不到什么。再实在不行,屋子中间烧一个炉子,放上一壶水,既可以喝,又可以直接做暖气了。这些正常人间基本都能做到,除非特殊情况,要不热也不至于冻死。

再看看大草原上,大草原上,游牧民族,通电不容易,即使有也是个太阳能的,只能供应照明,功率再大点或许可以维持冰箱和电视的。但带着空调逐水草而居还是没听过。你看人家,一个牛粪粑粑全部搞定,这个厉害。

还有爱斯基摩人,更厉害了,直接拿冰块做房子,简直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冰房子铺上厚实的皮毛被褥,不透寒风,安逸的,一家人待在里面,也是安逸的很。


李艺泓


除人之外,你见过其他的动物穿衣服吗?没有。它们冬天冻死了吗?也没有。古人(指上古)就象动物一样没衣服穿,但也没有冻死。原因就是他们在没衣服穿之前,天生有一种抵御严寒的能力。而且懂得在寒冬季节居住在洞穴里,也懂得用火驱寒。后来,随着衣服的发明,这种抵抗严寒的能力不断退化,到最后不得不依赖衣服保暖,否则,就会冻死。

俗话说:“多衣多寒。”,你穿得越多越是怕冷。我记得小时候因为穷,没衣服穿,再冷的天都是穿一条单裤、两件单衣,结果,也过来了。如今过冬时,各种棉衣、棉裤、棉鞋,还感觉冻得要命。不是现在比以前变冷了,而是优裕的生活使人退化的结果。


开心快乐206821601


古人的冬天更冷,冻死人?那是必须的,连动物都不会幸免。

尼采查阅资料,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就曾经绘制了一张古代各个阶段和现代对比的气温差,看完我不禁庆幸自己没有穿越过去。

从图上可以看出一共有四个寒冷期,其中北宋期间最冷。北方那边的读者朋友看了不服气了,你不要看零下那么点,人家古人艰苦啊,尤其是苦人家。现在在穷么至少买得起棉袄大不了多穿几件。那时候的穷人如果是战乱时期那更加是衣不裹体了。冻死的不是少数,依我之见古代人口少也是跟气温有关系的。


说道这里我们来看看古人的防寒小诀窍吧!


衣物

古时候棉花是舶来品,不是人人都穿得的,到了明朝后期才普遍了起来。大家知道明朝有个富商沈万山,他就是专门搞进出口的。而中原本土的就是丝绸、麻布。有钱人冬天穿的是貂皮或者羊毛,穷人就只能穿麻布衣服了。古人的防寒衣物当然不止衣服,他们也有手套、帽子、棉靴、甚至他们的做工不比我们现代的差。在马王堆墓葬里面就出土了露出半截的手套即半截手套,他们额头也会有一个里面填充棉花的长条裹在额头上。如红楼梦中的女眷们。男子的冬帽我们从《延禧宫略》中可以看到令妃给乾隆制作的冬帽。虽然只是盖住了脑壳,脖子里也不会露出来。冬天的衣领多是动物毛做的。




取暖设备

秦朝时期,宫廷有火墙壁炉,所谓火墙即把墙壁做成空心的,然后有一个火道。太监们就在屋外的隧道里面生火,暖气就会在屋里了。我想这样做会不会很容易就走火呢?壁炉就是直接放在屋内的,烧炭取暖的。需要人照看,还要开窗通风不然很容易窒息。在笔者看来都是不安全的取暖方式。还有迷你型的暖炉,抱在怀里的那种就像现在的暖手袋吧。感觉还是有点危险不小心会烫伤。


到了汉代,笔者觉得更加奇葩,用花椒和泥土涂抹在墙壁上墙壁铺满锦绣。怪不得叫椒房殿,原来如此啊。。。还有地上铺满毛毯,真是奢侈。所以只有贵人住的宫殿才有这样的配备。不仅如此,炭的分量也是按照品级分配的。清代乾隆年间的标准:皇太后120斤,皇后110斤,皇贵妃90斤,贵妃75斤,公主30斤,皇子20斤,皇孙10斤。这里看到一般般的妃子连炭都没。为啥皇子和皇孙那么少?是让他们不要太娇贵么?




饮食

冬天来点热能量吃吃就暖和了,古人也有火锅呢,

火锅在清朝是著名的宫廷大菜,涮食的菜品也非常丰富,其中以羊肉、鹿肉、狗肉为主。乾隆皇帝就曾在乾清宫筵宴宗室,举办1550桌的宫廷火锅宴。古人还是挺会享受的。

乾隆曾说:论吃火锅没人吃得过朕。看看他某日的餐单就知道了

乾隆三十年正月十六早膳,第一个菜便是燕窝红白鸭子南鲜热锅,当天晚膳的第一个菜,是燕窝鸭子热锅,正月十七日早膳,第一个菜燕窝肥鸡鱼脍,晚膳第一个菜是野鸡热锅,正月十八日早膳,第一个菜是炒鸡大炒肉炖酸菜热锅,晚膳第一个菜是莲子八宝鸭子热锅。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一年,乾隆皇帝大约吃了200多顿火锅……


以上笔者说的都是皇帝和贵族,最后再来说说贫苦的百姓如何过冬?

杜甫作为一个诗人,曾经在冬天的早上因为太冷而作诗一首: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想想就得哆嗦。一句哀叹,就是那个年月里,多少穷人家冬天愁苦的缩影。衣服就是破衣服一件一件往上加,得干活,不干活就没米吃。冬天里能啃上几口热馒头已经是奢侈了,家里是直接烧柴火的,小孩总是要暖和点的。被子也是缝缝补补的一家人都挤在一起暖和。

所以每个时期都有贫富差距,而古代的冬天更能体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无不体现了穷人在冬天面临的死亡的恐惧。


尼采广寒宫中坐


其实什么事都难不倒伟大的劳动人民,对于寒冷的冬天,自然有许许多多的好法子来抵御严寒。


因此一般如果不是家境极其贫寒,甚至没有遮风挡雨之所或是其他特殊情况,冻死人的情况出现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小的。

至于在寒风刺骨的冬天如何过冬,别急,我们来了解一下。

过冬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建筑御寒

现在大家所说的北方的火炕,就是其中一种。此外还有火墙、火塘等,方法原理都差不多,都是利用炭火燃烧将热力传输到室内,以达到升温保暖的效果。

在传统的西欧建筑里,都会有壁炉,这也是类似的取暖方法。

在古代宫廷或是大户人家里,还会设有暖阁,“阁”如其名,这样的小隔间非常暖和,也是热气升温原理。

仔细想想,这些和我们现在所用的空调原理是很相似的。不过热力的来源不同,古人是以火取暖,我们是借助电力取暖。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新颖的建筑御寒方法,用花椒和泥,并由此糊墙,西汉未央宫皇后所住的椒房殿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相传花椒具有芳香味道,可以保护木质结构的宫殿,有防虫保暖的功效,还寓意多子。

还有住在北极地区的爱斯基摩人,也就是因纽特人,他们的房屋就是一个抗寒神器。

爱斯基摩人的房屋全是用冰块搭建的,听上去这样的冰屋能抗寒,根本就是在胡说。其实并不然,它利用的是冷气下沉,热气上升的原理。

即在入口处打地基,将冷气引入地基。而人体蒸发的热气,在冰屋内会形成循环,由此保证冰屋内的温度,从而达到抗寒的目的。若是再在冰屋内安一个火炉,保温效果会更好。

第二种是借助外物御寒

这里的“外物”是指像手炉,脚炉这一类的东西。比如《红楼梦》里就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放在室内的有火盆,便于提升室内温度。

除此以外,还有手炉脚炉汤婆子等等,这些都是利用热传递的原理,借助外物来保暖。

这些手炉脚炉大多制作精美,基本上是富贵人家独有,一般小户用的都是汤婆子。其实这样的暖手宝多种多样,主要原理都是一样,只不过有不同的构造和名称。

忧国忧民的大诗人白居易有两首诗,恰好提到三种御寒的方法。


一首诗是著名的《卖炭翁》,提到了贫穷卖炭翁为富有人家提供取暖所用的炭,炭就是很好的加热燃料,火盆里烧的就是它。

还有一首“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首《问刘十九》提到了两种方法,一是小火炉,也就是这里所说的借助外物御寒,而“新醅酒”呢就是另一种御寒方法了——饮食御寒。

这第三种方法——饮食御寒

这就更普遍了,古时饮酒可以御寒。因此我们看不同的古代的小说中,总能看到在冬天的夜晚,屋外冷风萧瑟,一群英雄好汉聚在一起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情形。

这是一种最简单,又最豪迈的御寒方法。著名的中医食疗也有不错的御寒方法,比如多吃羊肉,狗肉,山药,桂圆,枸杞,人参,辣椒等等。

中医认为这些食物都是可以温中健脾,御风寒,补身体的。渐渐地,出现了火锅这种吃法,最终风靡至今。

当然了,还有一些稀奇古怪不堪入耳的方法。诸如“妓围,肉阵,暖玉鞍,香肌暖手”,采用的几乎是“人暖人,人挡寒”的方法,极其不公平不平等。这里就不做具体介绍了。


总而言之,古人过冬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万变不离其宗,有的极具创新思想。虽然历史上也曾出现过零下几十度的低温,但冻死人的情况还是在少数。


史之策


说起古代过冬,可谓层出不穷!穷人有穷人的过法,富人有富人的方式。

自猿人时期以来,老祖宗就知道用草衣兽皮御寒,虽说钻木取火费时费力,但是在劳动力低下,死亡率高的年代里,已经是很高级的过冬方式。当然了,大多数还是选择群居,用身体自身产生热量,群居在一起,达到取暖的作业,但是对食物囤积的要求比较高。



说的都说到猿人了,这已经不是古代这么简单的。

那么说起古代。在中下层平民的过冬方式吗?那就很简单了,就是一个字儿,忍着。在棉花被在汉朝被引进中原的时候,发现其不仅有观赏作物而且还有较强的保暖功能,所以将它填充到的衣物里。当然,柳絮也是一种很好的保暖物品。(24孝里好像有个穿柳絮衣服的,这就显示柳絮也是被作为一种棉衣填充物的),当然,在家中就好说了,白天从外边拾材,晚上烧。夏天囤积干燥易燃物,冬天烧。



至于,富人则更高贵些,炭火木材是最常用的。暖手炉,取暖炉,都是炭火。衣服则穿的棉絮丝绸,还得再身披一个斗篷,保暖效果极好。富人在冬天基本是不用愁会被冻死的。

总之,车到山前必有路。人类的智慧不可小觑。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过冬的文化已经久久流传。身在新时代的今天,温饱已经不是问题,我们要做的是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白白说历史


自猿人时期以来,老祖宗就知道用草衣兽皮御寒,虽说钻木取火费时费力,但是在劳动力低下,死亡率高的年代里,已经是很高级的过冬方式。当然了,大多数还是选择群居,用身体自身产生热量,群居在一起,达到取暖的作业,但是对食物囤积的要求比较高。

棉花传入中国的历史在公元前二世纪或更早一些,棉花及棉纺织品已经传入中国。但是在宋以前,大 约有一千余年之久,棉花的种植始终是局限于边疆的少数民族之间,而未在中原地区 广泛传播。 在较远的古代,我国人民的衣服原料主要是丝、麻和葛。御寒的衣物被褥也是用这些材料做成,里面可以充塞一些动物家禽的羽毛。

古代的有钱人采用的取暖手段更加巧妙。一般的小康之家不用火炕,他们采用“地坑”,就是在房屋的一侧或两侧的廊下或檐下挖一条数尺深的烧火坑,坑内砌烟道,砌筑的烟道在室内地面下往复盘旋,使灼热的烟气为大型方砖铺砌的地面烘热,保证室内采暖。“地坑”其实与现在的“地暖”类似,这种手段既无烟气污染,又可免去煤气中毒之虞,同时热气流自地面上升,室内供热十分均匀,是一种比较高明的供暖措施。


兜兜里有花花



红蓼5084564509184


古代人取暖普遍都是用火炉,条件好的用木碳取暖,条件差的用树木取暖,(南方人用的是火坛,在火坛内先放进谷壳之类的,上面再盖上一层草木灰火),就是这些取暖方式,既简单,效果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