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现代社会太过嘈杂,许多人都对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无比向往

而在日本的深山老林里,有一座私人美术馆,把“桃花源”从书文搬进了现实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它的设计师就是获得过普利兹克奖,被誉为“最后一个现代建筑大师”的贝聿铭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或许有些同学对这个名字比较陌生,但你一定听说过他的作品——法国卢浮宫金字塔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作为苏州望族之后,贝聿铭在苏州狮子林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光,所以他虽在美国学习建筑,但作品中却蕴含了东方传统元素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在苏州的拙政园与忠王府之间,有一座虽设计现代,却与古典园林融为一体的建筑,那就是苏州博物馆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以其精巧的设计成为苏州旅行必去之地,同时也是所有苏州人的骄傲,而它的设计师正是贝聿铭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1917年出生的贝聿铭,现在已101岁高龄了,自1988年起,贝老就不再接大项目了,但有一个人却让他更改了这个决定

一天,日本神慈秀明会的创会会主小山美秀子,找到了贝聿铭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她创办的宗教有着“人间天国”的理想,相信天地间美的东西可以陶冶情操

于是从世界各地搜罗艺术品,希望更多的人通过艺术感受世界的真善美

小山女士因曾邀请贝聿铭先生,为其设计神慈秀明会胜地的钟塔塔楼而结缘

这次有了兴建美术馆的念头,第一个就想到了贝老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美术馆的选址相当一流,位于日本滋贺县甲贺市信乐町桃谷山区,那里有日本最大的湖泊琵琶湖,四周群山环绕,南面的信乐一带至今仍保持着,千百年来淳朴的民风和传统的耕作方式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在去往美术馆的路上,层峦叠嶂、田陌纵横,难怪贝老第一次去的时候不禁大呼:“这就是桃花源”,他随即向小山女士提出“桃花源记”的设计构想

两人一拍即合,于是便有了这座世外桃源般的建筑——美秀美术馆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与古文中“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相对应,造访者要先经过一条约500米的

两旁种满了樱花的道路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接着就来到了一条隧道,长达200多米,蜿蜒曲折,看不到尽头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这个山体隧道是美秀美术馆最妙的设计,在这之前的规划是在山间,造一条盘旋而下的公路,但贝聿铭为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选择打了这样一条山体隧道,反倒更加符合“桃花源”曲径通幽的意象了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走到隧道深处,眼前豁然开朗,美术馆的主体终于展现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而在隧道和美术馆之间,还有一段斜拉吊桥,44根放射状的银线向天空展开,虽然工程难度颇高,但大大增加了美感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从远处看,吊桥就像是漂浮在森林之中,活像一幅现实版的山水画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美秀美术馆被称为“世外桃源”,可不仅仅因为它隐没于云雾山林之间,更因为这座建筑的80%都埋藏于地下,只留20%露出地面,这是由于地上为自然保护区,贝老这样的设计既解决了地理问题,还兼具抗震的效果,可谓一举两得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美术馆的外立面严格对称,屋顶是日式传统造型,与两旁依次上升的松树相结合,有一种庄严宁静之感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几何的巧妙运用是贝老万年常用的手法,比如屋顶上的三角形和菱形,其实这些都是天窗,类似的元素在苏州博物馆里也同样可以看到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大门特意设计成两扇半圆,透过其看来时的隧道,犹如在观看一幅水墨画,极具中式韵味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老的名言,这句话在美秀美术馆里也体现的淋漓尽致,阳光自玻璃天窗倾泻而下

淡金色的百叶加以过滤,避免阳光直射的同时能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看似繁复的几何钢结构框架,其实都是多次精密计算的结果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对于一些特殊的藏品,比如这尊具有希腊雕塑审美特征的燃灯佛立像,贝老特意设计了高挑的层高以及开高窗,让自然光可以照拂到燃灯佛的头上,符合其光明的象征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馆内还有很多设计的小心思,例如用三百年的榉木做成的长凳以及随处可见的几何图形、玻璃、钢结构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有人说在美秀美术馆身上,看到了苏州园林的影子

那是因为美术馆在空间配置上,带着“移步换景”的趣味

随着参观者的移动,展现不同的景致,从而体会不同的意境,别有一番禅意在其中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除此之外,美秀美术馆还带有一种“乌托邦式的美学”,当下雨时,馆内会提供统一的绿伞供游客使用,以维持整体的美感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正是因为这样辛勤的服务与管理,使得美术馆虽开幕十多年,却一点也没有因为时间的流动,而留下任何老旧的痕迹

依然那么精致,那么美好,也难怪贝老在接受采访时表明,美秀美术馆是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101岁的美籍华人,设计过巴黎卢浮宫,又把桃花源搬进了日本

现实中的乌托邦虽不存在,但小编仍希望这座人间桃花源,能给每一位造访的“武陵人”,带来心灵的宁静与慰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