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史前有哪些凶猛的海洋怪獸?

創意風向標


從寒武紀到現在,地球經歷了5億多年的歲月,海洋中的兇猛怪獸也不斷在變化,從節肢動物到軟體動物再到脊椎動物,許多霸主都在史前海洋中各領風騷,但最終又走向滅絕。下面舉一些距離現在時代久遠的古生代的兇猛海洋怪獸。

寒武紀——奇蝦

寒武紀的海洋中,最兇猛的捕食者莫過於奇蝦了。它有一對帶柄的巨眼,一對分節的用於快速捕捉獵物的巨型前肢,美麗的大尾扇和一對長長的尾叉。25釐米直徑的巨口可掠食當時任何大型的生物,口中有環狀排列的外齒,對那些有礦化外甲保護的動物構成了重大威脅。這是一種攻擊能力很強的食肉動物,它的個體最大可達2米以上(當時其它大多數動物平均只有幾毫米到幾釐米),是已知最龐大的寒武紀動物。

△奇蝦

奧陶紀——巨型鸚鵡螺

巨型鸚鵡螺不光有堅硬的貝殼,而且有強而有力的長長的觸手,使得它的攻擊範圍和捕食範圍更廣,這十分有利於掠食。而且,這些鸚鵡螺的成體長度普遍可以超過10米,可以說是制霸了奧陶紀的海洋。

△巨型鸚鵡螺

志留紀——翼肢鱟

翼肢鱟是志留紀最大的板足鱟類之一,是水中生活的捕食動物,體長超過3米,具有鋒利的口鉗,它們與蜘蛛、蠍子和鱟有親緣關係。化石證據表明它們已開始侵入淡水及陸地。

△翼肢鱟

泥盆紀——鄧氏魚

鄧氏魚身體長約11米,重量可達6噸,咬合力可達5噸,被視為泥盆紀時代最大的(海洋)獵食者,同時也是寒武紀到泥盆紀時期出現過的最大的食肉硬骨魚類。其頭部與頸部覆蓋著厚重且堅硬的外骨骼,雖然是肉食性魚類,但無牙,代替牙的是位於吻部的頭甲贅生,如鍘刀一般,非常銳利。其主要獵物是有硬殼保護的魚類及無脊椎動物,是當時的頂級掠食物動物。

△鄧氏魚

石炭紀——胸脊鯊

胸脊鯊的背部有一個怪異的鰭狀物——背鰭,因為只在雄性身上發現,故而可能是性炫耀的一部分。它大小與現代鯊魚類似,一般在近岸的淺水區遊弋並覓食,食物包括小魚、甲殼類和頭足類動物。

△胸脊鯊

二疊紀——旋齒鯊

旋齒鯊的牙齒從大到小,內捲成環狀螺旋形齒,猶如銑刀般,極富切削感,看上去令人不寒而慄。多年來,人們所能見到的只是它奇妙的、螺旋排列的牙齒,真正完整的骨架當前還沒有發現。而問題也就出在這些牙齒上,打自發現那年起,旋齒到底於鯊魚的哪個位置的爭論便持續迄今。因為無論是現生的鯊魚,還是其它脊椎動物,都沒有任何一個種類發現長有這種旋齒。

△旋齒鯊

在史前的海洋中,各形各色的生物多種多樣,遠不止舉的這些例子。想要了解更多的史前海洋生物,可以看看BBC的紀錄片《與巨獸同行》系列。你會發現,這些早已灰飛煙滅的動物,竟然重新活靈活現地呈現在面前,還是人類最兇猛啊!


侏羅紀瓦力


還記得尼斯湖水怪嗎?

尼斯湖水怪雖然並不存在,但它的創意源泉確實是一隻史前海洋猛獸——蛇頸龍。

或許因為名稱,許多人都會誤以為蛇頸龍屬於恐龍。

其實蛇頸龍在分類上不屬於恐龍所在的恐龍總目,而是屬於鰭龍超目。

蛇頸龍的長脖子雖然不能團成環,獨特的習性,還是能組合出很多有趣的捕食技巧。

例如團體捕食,它們能夠兩三隻一起,用長脖子驅趕魚群,將魚都趕到一起,如同魚漩渦,然後再慢慢地吞食。

它們游泳的姿勢倒是很好猜測。

根據模型重現蛇頸龍游泳時的姿勢,動作和企鵝、烏龜相似,就像在海里飛翔般。

但蛇頸龍游泳速度也不驚人,模型估計的速度大概在0.4米/秒~2.5米/秒之間,與企鵝的速度都還有段距離。

也有猜測認為蛇頸龍的長脖子可以像蛇一樣地,伏在地下,待獵物路過再猛地襲擊。

這些都是蛇頸龍的進攻手段,不過別看它毫無“海洋霸主”的威猛,它在其他猛獸誕生之前確實威風過……

對,只是威風過。

滄龍、霸王魚出現後,它的時代就過去了,靠著長脖子欺負小動物的日子不復存在。

在速度快、咬合力強的對手面前,脖子更是成了非常致命的弱點。

不過好在,在大浩劫面前,大家都成了過去。

雖然打不過,但是結局是一樣的


SME科技故事


遠古時期是一個巨獸橫行的時代,不僅陸地上生物體量巨大,即便是在深深的大海里,也有很多巨大的海洋生物存在。

對人類來說,史前時期的海洋,是一個充滿著危機的禁地。

如果那些動物一直生活到人類時期,那麼人類很可能沒有辦法駕著小船駛向遠方。

因為這些動物的攻擊性太強了,它們難以像鯨魚那樣友好的對待人類。

史前生物鄧氏魚。

鄧氏魚由於特殊的牙齒結構,所以不願意去捕食那些大型海洋動物。能夠一口吞下的小型海洋動物是它們的最愛。

但是不要以為這些獵物的體型有多小,實際上鄧氏魚眼中的小型海洋動物和人類也差不多大,因為鄧氏魚夠大。

據估計,一條成年鄧氏魚幾乎有一輛公共汽車那麼大。鄧氏魚在狩獵時,可以在0.2秒的時間內完成一次嘴巴的開合。而在這0.2秒的時間內,巨大的壓力變化,會讓動物被輕易的吸倒鄧氏魚的嘴中。

假如它們還存在於海中,當一個人正在海中游泳的時候,只要鄧氏魚悄悄游到身後張開嘴,這個人就會被鄧氏魚吸到了嘴裡。

巨大的海蠍子

與鄧氏魚相比,海洋中的海蠍子可能更讓人恐懼一些!

畢竟鄧氏魚可以在0.2秒鐘讓一個人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但是如果生活在3億多年前的海蠍子仍然在海底生存的話,那麼如果遇到了這種動物,人類被這些動物攻擊,可能要痛苦的多了。

長達三米的海蠍子平時隱蔽在海底,它們為了防止獵物發現自己,會用海沙將自己身體覆蓋起來。

當獵物出現在周圍的時候,海蠍子迅速伸出巨大的螯鉗將獵物夾住,然後將獵物撕碎。。。


動物百科知識


叫不上來名字怪獸

雖然史前巨獸們的名字都叫不上來,但是我覺得可以大膽設想一下。這會不會是外星人,把地球作為他們的試驗場,將各種各動物在地球上進行繁衍摸索。最後我們人類成功存活下來,並且成為外星人的比較成功的試驗品。但是據說我們也被限制不能衝出太陽系。


【也許就是外星人培養的】

史前巨獸,也許就是外星人培養的小白鼠。畢竟小白鼠在螞蟻嚴重那就是巨獸,因為體積差距太大了。

所以我們可以想象,外星人會不會也把史前巨獸在地球做實驗呢?因為可能外星人不會吧這樣危險的的動物,放在他們自己的星球進行實驗。就像我們的小白鼠都是在實驗室環境下進行實驗的,這既是為了安全,也是為了實驗結果的有效性。

具體是哪些巨獸,我問了一下度娘,看著這個說的比較不錯,分享給你供參考。摘自鍍鉻世界之最網的信息。



張敬醫


十、薩斯特魚龍是種魚龍類,生存於三疊紀晚期的加州與墨西哥等地,是三疊紀中晚期分佈最廣泛的魚龍類,囊括了一大堆千差萬別的品種,體長几米到十幾米都有,主要以魚類為食。

九、達克龍是地蜥鱷科下的一個屬,體長4-5米,牙齒有鋸齒,側向扁平,是地蜥鱷科動物。在海鱷類中,達克龍是唯一牙齒呈鋸齒狀、側向扁平,類似殺人鯨,具備強大的咬合力,採猛烈撕咬獵物身體的方式。

八,海霸龍身長12米,頸部有65個脊椎骨,長度約為6米,佔了身長的一半,長長的頸部有助於它的快速獵食活動。

七、 幻龍是遠古時期鰭龍類的一種,屬三疊紀時期動物,據今達2.43億年,體型最大的可達6米,長有銳利的牙齒,捕食各種魚類。

六、海王龍屬於滄龍科海王龍亞科,是滄龍類的一類,是一種巨大的肉食性動物,與恐龍在同一時期生活,體長約15-17米,體重在10噸左右。是白堊紀海中頂級的捕食者,它的獵物包括魚類、小個體滑齒龍、小型的滄龍類、蛇頸龍類。

五、這種史前海怪體長近9米,現代近親物種是逆戟鯨和大白鯊,極為兇猛,超過95%的海洋生物都是它的獵物。

四、長頸龍是種生存於中三疊紀的爬行動物,身長約6米,特點是極長的頸部,頸部長3米,比身體與尾巴相加還長,主要以海洋中的魚類為食。

三、 滑齒龍是一種海洋爬行動物,在侏羅紀晚期,身長12-15米,體重50-150噸,生性殘暴,除了同類,它會吃掉途中遇到的任何生物。蛇頸龍、魚龍,還有烏賊等一見到滑齒龍就會趕快逃命。

二、滄龍是中生代海洋中最大的頂級掠食者。滄龍的極限體長21米,重33噸左右。雖然它在白堊紀中晚期才出現並且迅速繁衍,隨後又和恐龍一起滅絕了,但卻是窮兇極惡,把比它歷史早遠得多的上龍類趕盡殺絕。

一、巨齒鯊,這種鯊魚平均17米長,60噸重。最大的記錄是21米,重達100噸,有史以來最大的鯊魚,也是有史以來最兇猛的海洋捕食者。


創意風向標


距今3.7億~3.6億年,

泥盆紀魚類霸主,鯊魚獵手————鄧氏魚。

鄧氏魚是一種盾皮魚,它身體的某些部位,包括頭部覆蓋著盾甲,嘴裡沒有牙齒,只有兩片能像剪刀那樣相互切合的鋒利的骨質齒板,下頜擁有強大的咬合力,任何處於齒板間的東西都會被切成兩段,使它捕食其他的大型動物的效率得到提高。

沒有牙齒意味鄧氏魚無法咀嚼,所以它只能將大塊肉團整個吞下。鄧氏魚的胃有時會難以消化那種大肉團,只能將其吐到海底。泥盆繫上統地層經常能見到這種吐球化石。


侏羅紀恐怖骷髏爬行者


海洋生物最繁盛的時代是奧陶紀 被稱為魚類時代 他們的遺蹟一般都因為地殼運動 原來的海底變成了陸地 在陸地上發掘出他們的遺蹟

遠古海洋生物

第一名:滄龍滄龍生活在白堊紀末期,與著名的霸王龍同屬一個時代,當霸王龍稱霸陸地的時候,滄龍也正在海洋中稱霸。滄龍有很多種類,其中最大的長達18米,生性兇猛,群居。以鯊魚,劍射魚,古海龜,甚至是其他的滄龍為食。如果在白堊紀末期的海洋裡,還有比遇到一隻滄龍更危險的事,那就是遇到他們一家子。 第二名:平滑側齒龍平滑側齒龍生活在侏羅紀(1.55億年前——1.45億年前)的海洋裡,這是地球上曾經存在過的最大最危險的猛獸。最大可長到25米,海洋中任何其他種類的生物都可能成為它的食物。由於平滑側齒龍游泳速度比不上滄龍,相對危險性降低。 平滑側齒龍愛吃鯊魚。 第三名:巨齒鯊從名字上就知道這種生物擁有巨大的牙齒。巨齒鯊生活在距今400萬年前溫暖的海洋裡,那時的人類祖先剛學會直立行走。巨齒鯊長達15米,以大型鯨類為食。在冰河世紀到來時,由於鯨類轉移到兩極水域。失去食物的巨齒鯊滅絕了。 第四名:械齒鯨(龍王鯨)械齒鯨生活在距今3千6百萬年前的撒哈拉沙漠,不過那時還是溫暖的海洋。械齒鯨長達18米,以其他鯨類和大型鯊魚為食,甚至雖漲潮潛入沼澤以始祖象為食。在聖嬰現象加劇,

南極大陸

出現冰川后,失去食物的械齒鯨慢慢滅絕。 第五名:鄧氏魚這種滿頭盔甲的變態魚類生活在距今4億5千萬年前的泥盆紀,統治了海洋大約5千萬年。鄧氏魚體長大約9米,體重4到5噸,有兩三頭大象重。鄧氏魚的頭部盔甲大約有5釐米厚。鄧氏魚以其他種類的盔甲魚為食。 第六名:杯椎魚龍杯椎魚龍生活在2億3千萬年前的三疊紀,那時剛剛出現第一隻恐龍——腔骨龍。長達8米。 第七名:鸚鵡螺 鸚鵡螺生活在4億五千萬年前的奧陶紀,長達十米 另外 劍射魚 最高泳速達到 60公里/小時這種巨大的魚隨時準備出擊 時代:晚白堊紀 8千7百萬-6千5百萬年前 天敵:如Cretoxyrhina之類的鯊魚 食性:肉食 典型體長:長6米 簡介; 劍射魚有暗藍色的背部和銀亮的腹部,作為它對上方和下方的偽裝色。一頭有利刃般的牙齒,一頭有強勁的尾巴,這樣的組合使它成為一種強大的追擊型的獵人。劍射魚巡航在大洋的水面下。它捕食其它的大型魚類,包括整吞2米長的大魚,並準備撲向在水面的海鳥,如一隻漂浮的黃昏鳥。然而最重要的是,劍射魚是一位偉大的游泳家,速度可以達到或超過當時海洋裡的任何東西。它也許能夠躍出水面,同時幫助自己驅除皮膚上的寄生蟲。然而它並不是無敵的。一旦受傷,它那巨大的尺寸就意味著它很容易被發現,併成為鯊魚的犧牲品。 胸脊鯊 一個怪異的鰭狀物使這種早期鯊魚顯得與眾不同 時代:3億7000萬-3億4500萬年前從晚泥盆紀到石炭紀 天敵:鄧氏魚 食性:肉食 典型體長:長0.7-2米 簡介:胸脊鯊在大小上與現代鯊魚類似,除了它不可思議的背鰭——呈燙衣板的形狀,—只在雄性身上發現,故而可能是性炫耀的一部分。背鰭的頂端被粗糙的、齒狀的鱗所覆蓋,與胸脊鯊口鼻部的皮膚相呼應。這是否用來模仿一個巨大的嘴,使這種生物顯得更可怕呢?胸脊鯊一般在近岸的淺水區遊弋並覓食。它的食物包括小魚、甲殼類和頭足類動物(如菊石)。有證據表明胸脊鯊可能是遷徙的,回到某個特定地點進行交配、繁殖。它一定能遊得很快,雖然不能快到足以躲避一條飢餓的鄧氏魚。 利茲魚 時代:晚侏羅紀 1億6千5百萬-1億5千5百萬年前 天敵:滑齒龍、地棲鱷、弓鮫 食性:肉食 典型體長:長27米 簡介:利茲魚是一種巨大的魚,能使海洋中所有其它動物都顯得矮小,但它是一位溫和的巨人,靠小蝦、水母和小魚這些浮游動物過活的。它可能緩慢地遊過大洋的上層水體,吸入滿滿一口富含浮游生物的水,然後通過嘴後部巨大的網板把它們篩出來。它的進食習慣類似於現代的藍鯨,藍鯨也只靠浮游生物過活。它們可能作長距離的旅行,尋找世界的某個地區,在那裡有浮游生物因季節原因聚集成一大團濃稠的營養湯。利茲魚所生活侏羅紀的海洋仍是一個危險的地方,儘管它身軀龐大,卻沒有專門防禦措施抵禦掠食者,比如滑齒龍和地棲鱷。一次攻擊未必能殺死成年的利茲魚,幾個掠食者卻能造成致命的傷害。 大洋龍 時代:白堊紀晚期距今8500萬~6500萬年前 典型體長:長3~4米 長頸龍 尾巴被咬時也可以自己斷開它們則趁機逃跑 時代:三疊紀晚期距今2.35億-2.1億年前 典型體長:長 6米 幻龍 一種獵食獸

水陸兩用

的殺手 時代:三疊紀距今2.4億-2.1億年前 典型體長:長3-4米 薄片龍 一種可以利用長脖子發起突然襲擊的海生動物 時代:白堊紀晚期距今8500萬-6500萬年前 典型體長:長15米 巨型羽翅鱟 (海蠍子) 第一種從水中移居到陸地,並知道如何蛻殼 時代:奧陶紀 4億6000萬-4億4500萬年前 典型體長:長1-2米 古海龜 這種巨大的海龜能活到100歲 時代:晚白堊紀 7500萬-6500萬年前 典型體長:長4.6米 黃昏鳥 時代:白堊紀晚期 分佈:

美國堪薩斯

州 發現地層:上白堊統

海相沉積

尼奧布拉拉白堊層 食性:魚類

ChaiZeMin


又一篇有錯誤的文章,首先是滄龍,滄龍是頂級掠食者,但絕對沒有那麼前,主要是它體重相對較低,18米30噸,就巨齒鯊的堂弟丘布特擬噬人鯊比滄龍小五米但體重也能匹敵滄龍了。還有就是滑齒龍,簡直就是來搞笑的,滑齒龍真實數據才6米3噸不到,體重還不如大白鯊。巨齒鯊極限100噸可能性有,但最合理還是在70~90噸之間,巨齒鯊我沒記錯19米是脊骨,21米是牙齒推算,23米是顎骨。最後問一句,梅鯨去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