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你没见过的大熊猫

说起大熊猫,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个中国的国宝级“人物”

叱咤风云了800万年

被称为古老的“活化石”

以圆滚滚,胖乎乎的身材

吸引了国内外华人及外国友人的关注与喜爱。

你没见过的大熊猫

△ 《大熊猫——欲试》| 周孟棋作品

拍大熊猫的人很多,遍布国内外,但是能把大熊猫拍到极致的却极少。3月中旬,法国巴黎国际图书展览会开幕,一本名为《我爱熊猫》(J’aime Le Panda)的图文画册受到读者的热烈追捧。

你没见过的大熊猫

该书于今年2月在法国出版发行,3月13日就被法国国家图书馆收入馆藏。无独有偶,不久之前,在日本出版的两本关于熊猫的书籍——《熊猫宝贝》与《可爱的熊猫》也相当畅销。书中的主角是四川大熊猫“滚滚儿”,一张张呆萌无比的熊猫照片妥妥地圈了不少粉。

你没见过的大熊猫

△ 《百态归一》| 周孟棋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本图文画册中的照片全都出自成都本土摄影师周孟棋。作为成都人,周孟棋用长达20余年时间,持续关注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以无比的耐心、爱心和真心,捕捉到许多读者难得一见的大熊猫。

你没见过的大熊猫

周孟棋(右)

画面中的大熊猫神态极其丰富,憨态、机警、乖萌,“功夫熊猫”也十足有趣,攀登、洒野、打斗、杂耍,这些熊猫,亦动亦静,亦美亦纯,且游动着自然神使得灵性,与环境结合堪称完美。

他不仅是简单的镜头记录熊猫

而是将熊猫这一块“活化石”及其生存环境

以艺术的形式再现并传播

他镜头下的大熊猫,不止是萌。

你没见过的大熊猫

你没见过的大熊猫

△ 《悄悄话》|周孟棋作品

大多数情况下大家看到的大熊猫都是憨憨的,不是在吃就是在睡,其实他们很活泼且鬼点子多,总是喜欢一起嬉戏打闹,甚至偶尔还会三两只凑在一起说悄悄话,不知在“密谋”些什么。

你没见过的大熊猫

△ 《太极图》| 周孟棋作品

厚厚的、黑白相间的绒毛团着圆滚滚的身子,标志性的黑白两色是它特有的符号,尤如一幅太极图。

你没见过的大熊猫

△ 《乖萌》| 周孟棋作品

小家伙静静地趴在熊猫妈妈的怀里,只露出圆鼓鼓的小豆眼,模样乖萌憨态可掬,黑白色为它增加了乖巧娴静的气质,将它的简洁圆润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

你没见过的大熊猫

△ 《母子恋》| 周孟棋

大熊猫性情温和很少主动攻击人或其他动物,而一旦做了妈妈,宝宝就是她不可侵犯的宝物。图中熊猫妈妈紧紧抱着小宝宝就是这种现象的反映。大熊猫宝宝也只有在母亲的怀中,才能如此安眠。

你没见过的大熊猫

△ 《好奇》| 周孟棋作品

好奇是每个动物的天性,熊猫也不例外。它攀在树枝上,静静地趴着,看上去安静乖巧,实则双眼里充满着灵动与好奇,好像下一秒钟就会翻身下树去探个究竟。

你没见过的大熊猫

△ 《专注》| 周孟棋作品

爪子撑着下巴,眼睛盯着前方的小草,看上去宛如熊猫界的“沉思者”。

你没见过的大熊猫

△ 《调皮》| 周孟棋作品

大熊猫休息并不一定是要睡觉,也许只是安静地躺着、坐着、趴着,当然还有像这只一样嘴里衔着竹叶玩耍的,他们跟人类小孩一样也有自己的玩具和玩伴,偶尔也会走走神、发发呆。

他从最初仅仅是喜爱大熊猫的拍摄初衷

到现在把拍摄大熊猫,保护大熊猫

将大熊猫这个闪耀的“中国符号”

展示给全世界当成自己终生的追求

你没见过的大熊猫

你没见过的大熊猫

△ 胖达(panda),么么哒 | 周孟棋作品

欣赏完周老师的作品

说熊猫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估计没有人会反驳

但是却不一定知道熊猫

还有一些常人不了解的冷知识!

你没见过的大熊猫

你没见过的大熊猫

大熊猫有超强战斗力

《生态学》杂志上有一篇论文列出了151种食肉目动物的咬合力,大熊猫的犬齿咬力居然排在第五,仅次于狮子、棕熊、老虎和北极熊。

还觉得大熊猫圆滚滚又萌萌哒?让它咬上一口可能会要命的!那么强悍的生物居然靠卖萌为生!大疑惑!

你没见过的大熊猫

你没见过的大熊猫

大熊猫可以健步如飞

虽然目前还没有人专门去测过大熊猫究竟可以跑多快,但大熊猫跑直线的速度极快!圈养情况下,饲养员必须靠跑弯道避开幼仔“攻击”!野外遇到危险奔跑的速度更快!特别是穿越树林或是灌木丛,据说只要它嘴能过的地方它就能过!

你没见过的大熊猫

你没见过的大熊猫

大熊猫不只吃竹子

大熊猫竟然是杂食动物!在科学分类中,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纲、食肉动物目,大熊猫的祖先是名副其实的肉食动物,有尖锐发达的犬齿、较短的肠道和肉食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大熊猫在进化过程中仍旧保留了祖先的这些特点。

你没见过的大熊猫

只是由于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他们为了生存,食性和习性必须适应环境。渐渐地,它们退隐山林,适应了低消化率的竹类,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士生活。于是,现代的大熊猫就变成了吃素的“肉食动物”。

你没见过的大熊猫

大熊猫越大越不爱干净?

看起来黄黄的大熊猫不一定就是“脏”。有些大熊猫的体色的发黄,有可能是它的种群就偏黄。至于很多有提出为什么不给大熊猫洗澡,任由它们滚成“泥熊”,这也是有原因的。

你没见过的大熊猫

首先,泥土可以吸收油脂,阻止寄生虫侵入;其次,还可以通过毛发、皮肤提供微量元素,可以说,大熊猫脏点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你没见过的大熊猫

熊猫之所以叫熊猫,其实完全是一次误会

大熊猫其实还有许多其它名字。比如说,现在在中国台湾地区,当地人称大熊猫为猫熊。

你没见过的大熊猫

这是为什么呢?1869年,法国神甫戴维在西康穆坪(现四川宝兴)发现了大熊猫。他发现尽管这个物种与熊有区别,但总体形态尚未脱离熊的状态,在系统演化上仍归于熊属,所以最终他给这个新物种的生物学名定名为Urusmelanoleucus(拉丁文,意为黑白相间的熊)。

在英语中,人们称呼大熊猫为Cat Bear,即猫熊。不过巧的是,1944年猫熊首次在重庆的中国西部科学博物馆展出时,由于当地群众不同的阅读习惯,猫熊被读成了熊猫。自此以后,“猫熊”入乡随俗成了“熊猫”,这种称呼也就慢慢延续了下去。

想抱回家自己养的举手~

你没见过的大熊猫

你没见过的大熊猫

综合:西行驿站、经典汇、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会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