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广东人是最厉害的吃货,为啥最怕非洲大蜗牛呢?

小彭问why


首先说明这不是吃货不吃货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吃的问题!可见非洲大蜗牛无法食用,但为什么无法食用呢?

非洲大蜗牛,产于东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后传遍了整个热带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蜗牛,所以被称为非洲大蜗牛。非洲大蜗牛不是现在才出现在中国的。在90多年前就已经入侵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云南也发现了非洲大蜗牛。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意识到它们是一道名菜,从法国引进,开始出现人工饲养的非洲大蜗牛。

非洲大蜗牛,白天睡觉晚上行动,侵害对象包括农作物、林木、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饥饿时也吃纸张和同伴尸体,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而且,非洲大蜗牛的繁殖速度很快。

非洲大蜗牛有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尤其会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人类食用危害极大千万不要去吃。

在法国是一道名菜,而在非洲、欧洲、南亚很多国家也都有,最初它们进入中国,就是当成观赏和美食引进的。

野外的非洲大蜗牛要谨慎,它们在野外生活,环境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身上确实会有很多病菌,有很多寄生虫在里面,处理不好,人会患病。野生非洲大蜗牛如果要吃,必须烧熟,得高温消毒,煮熟了才能吃。

最后,“发兔”每天为你推送最有意思的科普知识,从日月星河到生活的点点滴滴~

关注发兔,带你看不一样的世界,回复关键词【冷知识】既可获得合集!

听说关注发兔,还有萌萌哒发兔表情可以使用呢~


发兔冷知识


吃是可以吃的。但是这货会携带一种恐怖的寄生虫:广东红虫。只要食用一个没熟透,并且被感染的蜗牛就会被感染,从这种寄生虫的命名就知道这东西在广东一带有多么的流行了。

感染这种寄生虫的后果也很严重,这种虫子能侵蚀人的大脑,把人的大脑像蛀虫吃木头一样吃得全是窟窿,引发幻觉、谄妄等脑部损伤症状。

为什么食用蜗牛最容易感染呢?因为蜗牛的烹饪很讲究火候,如果过火,会像胶皮一样难以咀嚼,所以很多饭店在火候一般时就会出锅,红虫在广东地区的流行就不奇怪了。


用户11571625180


吃野味还有吃那些稀奇古怪的食物是6~70年代广东人里面(一小部分),注意只是一小部分的人喜欢吃,一些是真的喜欢吃这些不寻常的食物,觉得别有风味,另外一种人是尝鲜性质,觉得这种东西一辈子没什么机会吃到,就试试,80后开始对饮食理性很多,食品安全意识,平时吃的食物与其他地区的人都差不多,只是饮食方式还是符合广东的特点,比如:清淡烹调为主,追求食物原来的鲜味,食材的新鲜度,还有各式符合四季节气的汤水等,所以别说这种蜗牛没人吃,稍微另类一点的食材,在广东也不是很多人会吃的。


帆103854946


吃野味还有吃那些稀奇古怪的食物是6~70年代广东人里面(一小部分),注意只是一小部分的人喜欢吃,一些是真的喜欢吃这些不寻常的食物,觉得别有风味,另外一种人是尝鲜性质,觉得这种东西一辈子没什么机会吃到,就试试,80后开始对饮食理性很多,食品安全意识,平时吃的食物与其他地区的人都差不多,只是饮食方式还是符合广东的特点,比如:清淡烹调为主,追求食物原来的鲜味,食材的新鲜度,还有各式符合四季节气的汤水等,所以别说这种蜗牛没人吃,稍微另类一点的食材,在广东也不是很多人会吃的。


手机用户58665841834


这玩意我们吃过,大概2001年,一次雨后在家附近草地边见到很多这种大蜗牛,于是萌发了吃的想法。于是就抓了大概三四十多只吧,四个小伙伴就把这些蜗牛先用清水洗一洗,然后用两斤粗盐腌。

这些蜗牛一碰到盐就开始缩水了,或者应该叫脱水吧,反正看完一场周星驰电影后,本来比大拇指还粗的蜗牛缩成比尾指还小一个。之后用牙签挑出来,把尾巴切掉只留头,这时的蜗牛已经变得硬硬的了。再放一些汤料下去煲汤这样煲大概两个多小时吧,出来的汤忘了什么味道,反正可以接受,然后蜗牛吃起来的感觉就像现在的鲜鲍鱼差不多,就是硬了点。全部捞出来切片,沾海天酱油和耗油挺好吃!其实跟大田螺差不多的,不过因为用盐腌过,脱过水,所以比较硬一些!


过云雨155838244


我们叫它做东风螺,一下雨草地,菜园子里很多,七十年代中,我们那里有家属得了癌症但还挺精神,这老大爷天天都捡它来煲汤,说汤白得像牛奶,他自己几乎就靠吃它维持的,见讲得如此神奇,那时物质还未很充裕,我和有些同事有时也会检一小桶,周日,回家加工后煲汤。

炮制方法,一,去壳。二,用灶头里的草木灰来腌,搅出一大团胶来,最后把螺肉(带碱有点黄青黛色〉检出再用盐抓到绝对无沾液为止。煮出的汤真的很白,味一般也不难喝,还有人说这叫玛瑙螺,外贸出口到國外做法國蜗牛大攴呢。后来,有报导说它吃量太大,(事实上也是如此,它一夜可吃光小菜园的菜。〉富集了很多地表的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听了怕得不偿失就不敢吃了。汤都煲很久的,有虫卵都死光了当时倒不是怕寄生虫不吃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