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看待中国无痛分娩推广难?有哪些阻碍?

hczsh6050


无痛分娩是一项旨在让正常分娩的孕妇,在分娩过程中疼痛减轻甚至消失的技术。这是一项简单、安全、成熟的技术。这项技术在欧美被普遍应用。而在我国至今仍然无法被广泛推广。

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1、由于无痛分娩需要麻醉师全称跟踪,产科病房需要麻醉师24小时入驻,而在很多大型医院,麻醉师的人数本就缺乏甚至严重缺乏,导致院方不愿、也不能在推广无痛分娩。

2、近3年来,由于我国2孩政策的放开,导致很多医院妇产科床位十分紧缺,临床工作中甚至曾经有产妇分娩后,只能在走廊临时加床的现象。从而导致产科医务人员出现严重紧缺,在这种情况下,产科医生根本无暇顾及推广新技术。

3、对无痛分娩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大部分产妇根本就不知道分娩还能无痛进行。

二、医生的原因

1、由于产科医务人员的相对缺乏,而无痛分娩技术又使得产程有所延长,导致产科医生本身也不愿推广无痛分娩。

2、虽然无痛分娩的技术已经非常安全、成熟,但是无痛分娩仍然有相对的禁忌症,并且也可以出现低血压、头痛等相应的问题,这在临床上仍需要在分娩过程中和分娩后严密观察。对于人手不足甚至长期过劳工作的医护人员来说本身是个挑战。

三、孕妇及家属的不认可

1、很多准妈妈们由于害怕无痛分娩技术中使用的麻药对宝宝造成伤害,因此拒接接受无痛技术。

2、孕妇家属中很多人根深蒂固的认为,生孩子就应该疼痛。

3、无痛分娩技术在临床应用中,会导致医疗费用相应的增加,从而引起孕妇及家属的抗拒。

上述内容希望对准妈妈们有帮助。希望朋友们能获得更多的女性健康知识,让每一个女人都能科学、健康、快乐的保护好自己。欢迎临床同仁们前来共同探讨。欢迎所有持有相同或者不同意见的朋友前来吐槽。期待妇产科女医生biyiming的头条号能带给您帮助,欢迎关注。


妇产科医生毕一鸣


我是麻醉医生,在我的问答和头条号里一直在推荐无痛分娩的生产方式。但是我发现这个问题的阅读量非常低,这个对广大育龄女性有巨大帮助的问答完全吸引不了注意力。无痛分娩在我国推广的的确存在很多难度。下面我结合我院在无痛分娩方面的例子来分析这个问题。

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做了一个“无痛分娩中国行”的公益项目,这个项目旨在全国的三甲医院和妇幼专科医院推广无痛分娩技术。然而时间过了大概10年,无痛分娩技术在我国大多医院都能开展,但是我国的无痛分娩率还是徘徊在10%左右,远远低于欧美国家的近80%。

阻碍无痛分娩技术推广的原因不外乎三个方面
一 .落后的分娩观念,

首先广大育龄女性的长辈都是自然分娩,在他们眼里生孩子本来就该有痛,我们都是这样挨过来的。到了下一代怎么就会怕痛受不了。其次,大多数人都认为麻醉都孕妇和孩子有巨大的影响。特别担心因为无痛分娩影响孩子的智力和生长发育。同时麻醉穿刺会有严重并发症,特别是腰痛。再次,以为无痛分娩费用很高,如果无痛分娩没有效果,做剖宫产要再次挨一次麻醉穿刺。




  • 解答:自然分娩的方式从人类开始就延续到了现在,绝对是最原始的分娩方式。我们需要更加科学享受的分娩方式。明确的说无痛分娩方式可以带给胎儿跟更多的好处。产程缩短,胎儿缺氧的概率下降。更加松弛的产道,胎儿受到的挤压和损伤更下。分娩镇痛的药物的浓度大概是剖宫产的1/5,如果无痛分娩有害,那还能做剖宫产麻醉吗?我们医院无痛分娩麻醉费用1000元左右。如果要改剖宫产,只要在无痛分娩留置的硬膜外导管推注麻醉药就可以,迅速,简单,经济。增加的费用大概500元左右。所以不存在再次麻醉穿刺的可能(除非分娩镇痛操作失败或者导管脱出)




二.麻醉医生繁忙的工作,拿我们医院来说,我科有一个专门的班——晚班(24小时上班制)应付全院的紧急气管插管抢救,中心静脉穿刺,无痛分娩,各类辅复杂椎穿刺等等,还有晚班的急诊手术,很多时候还要白天应付急诊手术。所以这个班很忙。如果这个班开展一例无痛分娩会占据他很多时间,如果同时开展几例无痛分娩,他的工作时间就全被占据了。更何况无痛分娩要去分娩室开展工作,有很多不方便。所以麻醉科没有很多人员安排处理无痛分娩。这是很多综合性医院麻醉科的苦恼,想开展又分不出人手来管理这块工作。



三.产科的顾虑,毕竟广大的产科医生工作压力特别大,产妇和胎儿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让她们紧张。加上大多医院在无痛分娩上的经验都不是特别多,所以无痛分娩增加了他们的工作压力。加上很多医院生孩子的平均费用有控制,所以在无痛分娩上就不积极。再次很多很多医院对无痛分娩对宫缩的影响有顾虑,实际操作中出现分娩乏力时会关闭无痛分娩的镇痛泵。部分降低了无痛分娩的效果。

我们医院的无痛分娩也开展不好,但是我们麻醉科同事的老婆全部采用了无痛分娩,效果非常好。本院很多职工也采用了无痛分娩方式。主要原因还是广大群众对无痛分娩的不了解造成的。还是希望媒体多宣传无痛分娩的好处。


麻醉医生小康


首先无痛分娩,它本身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投入,比如说需要更多的麻醉科医生,还有妇产科医生,但是我们可以看见在目前的国内大部分正规医院,很多麻醉科医生跟妇产科医生都是超负荷工作的,也就是说本身医院的麻醉科医生和妇产科医生的数量是不足以支撑每一个病人都进行无痛分娩,或者说更多的病人进行无痛分娩的,因此我国无痛分娩的推广本身就存在一个人员不足,难以推广的问题。

另外一方面,那么大部分的公众都对无痛分娩并不是很了解,这个也不能够怪普罗大众,因为本身这一项技术推广就比较少,那么医务人员对这方面的了解都非常少,甚至存在偏见和不理解,更不要说我们的普罗大众了,那么普罗大众对这方面的了解少的话,自然而然对这方面的要求也就没那么多,所以这方面的技术就没怎么推广。

还有就是,也不如是每一个产妇都需要无痛分娩,因为有些二胎或者是一些痛阈比较高的产妇,本身就不需要无痛分娩。

总而言之,无痛分娩确实是一项值得推广,值得我们进一步来学习的技术,但是现阶段综合种种原因,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是需要我们进行深思的。



白衣奶爸


无痛分娩是使用各种方法减轻产妇分娩时候的疼痛,在医学上称为“分娩镇痛”,无痛分娩极大的减轻了产妇分娩时候的痛苦,这项技术在国外应用已经很普遍了,美国分娩镇痛率超过85%,英国大于90%,但在我国,分娩镇痛不到10%,越往基层使用率越低,三级医院约有16%(个别专科医院达到30%-40%),二级医院低至1%。

为什么我国无痛分娩普及率这么低?推广这项技术存在哪些问题?

分娩镇痛方法包括非药物镇痛和药物镇痛两大类,非药物镇痛效果较差,所以,我们通常说的无痛分娩一般都是指的药物镇痛,而药物镇痛里椎管内分娩镇痛是迄今为止所有分娩镇痛方法中镇痛效果最确切的方法。

椎管内分娩镇痛这行技术必须由麻醉医生负责,麻醉医生选择产妇的腰椎间隙进行穿刺、置管、注药,然后接上止痛泵,持续给产妇注入低剂量的局麻药或阿片类药物。

椎管内分娩镇痛以后,可能会延长第二产程,医务人员除了要持续观察产妇在整个产程的情况以外,还要全程监控使用无痛分娩以后给产妇带来的影响,这极大的增加了麻醉医生、产科医生、护士工作量。

人们都以为中国最缺的是儿科医生,其实,中国最缺的是麻醉医生,目前,全国的麻醉医生只有8.5万人,如果按照欧美国家每万人配备2.4人的标准,中国的麻醉医生缺口达到30-50万人。

麻醉医生不仅要承担全医院每天的手术,还有夜班、教学、ICU,以及每天手术室外各个科室,例如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加上疼痛门诊、各个病房的抢救等等,每天繁重的日常工作让麻醉医生疲于奔命,各家医院的麻醉医生都处在超负荷工作状态,确实无力提供更多的无痛分娩服务,近年来,由于繁重的工作任务,麻醉医生猝死率已经在全国医生猝死率排名第一,如果真的要大幅度提高无痛分娩普及率,难道想把麻醉医生都累死啊!

麻醉医生短缺是造成无痛分娩普及率不高的最重要原因。

一些地区的传统观念认为,生孩子就是会“痛”,尤其在农村,很多人认为这是常态,不采取任何措施也正常;还有些人错误的认为无痛分娩所使用的麻醉药物可能影响产妇和胎儿的健康,加上无痛分娩并没有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出于经济上的考虑,部分人群也可能拒绝采取无痛分娩技术,以上这些由于患者一方的原因,影响了无痛分娩的使用。

当然,有少部分产妇不适合使用椎管内分娩镇痛,如,椎间盘突出、椎管穿刺部位感染、出凝血时间异常,以及有心肺功能障碍的产妇,不适合采用无痛分娩技术。

无痛分娩技术是一种人性化服务,也是一项十分成熟的技术,应该得到推广,但由于客观存在的各种因素,要想大幅提高无痛分娩的普及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你或您的亲属使用过无痛分娩技术吗?您对无痛分娩有什么看法,请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如果本文对您有帮助,别忘记点个赞哦。

推广医学科普,剖析医患关系,讲述医患故事,请大家点击右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麻醉超人钢铁侠。


麻醉超人钢铁侠


女性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的确是没有经历过人难以想象的。在很多发达国家,无痛分娩已经得到广泛的实行。但是在我国,虽然这些年来无痛分娩率有提高(有个项目叫“无痛分娩中国行”,一直在努力),但是仍然明显低于发达国家。

无痛分娩是指产妇进入产程后,进行硬膜外麻醉,减轻甚至消除因为宫缩引起的疼痛敢,从而帮助产妇顺利度过产程。进行无痛分娩后,产妇需要卧床观察,而且可能延长产程。


其实现如今,我国的经济科技综合实力,已经非常强大,为什么无痛分娩实行率还是这么低?小超人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以下几点。

第一:在很多妇幼保健院,无痛分娩反而能得到较大的支持,但是在有的综合三甲医院,产科想开展无痛分娩却开展不起来,因为想要开展无痛分娩,必须要得到麻醉科的支持,但是综合医院的麻醉科是为许多科学服务的,本身非常忙碌,要抽调多的人手来进行无痛分娩,恐怕人员配置捉襟见肘。


第二:即使取得了麻醉科的支持,开展了无痛分娩。但是产科医生和助产士主观上并不希望病人打无痛分娩,因为无痛分娩会延长产程,也就延长了需要观察的时间,其实增加了产科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第三:很多产妇并不了解无痛分娩,认为麻醉可能会对小孩有损伤,或者担心造成腰痛等,主观上拒绝无痛分娩,默认分娩时疼痛是女性本该承受的,等痛到无法承受时,直接拒绝顺产,转而剖宫产。

第四:不要忽略了“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这个事实,其实仍然有很多产妇仍然处在贫困线下,而且往往是越贫困的家庭,越倾向于多生孩子。很多产妇甚至连一次产检都没有做过,直接来医院生孩子。对于这些家庭来说,无痛分娩的费用(一千多块)是超过他们承受能力的。

不过也并非所有产妇都需要无痛分娩。对于痛阈较高或者二胎产程进展非常快的孕妈来说,并不需要打无痛分娩。

但是希望我们医院能够做到的是,当产妇因为疼痛而拒绝顺产时,我们有办法减轻疼痛,增加产妇顺产的机会,提高孕母和宝宝的安全性。

妇产科小超人,奋斗在临床一线的小医生,为女性健康而努力学习和奋斗,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欢迎共同探讨,期待您关注小超人的头条号或者微信公众号(chaorenaini666)。

谢谢一同陪伴成长的粉丝们,希望给大家更多有趣故事和科普。


妇产科小超人


首先是麻醉医生不够。想要无痛分娩,肯定得有麻醉医生来实施麻醉。在我国,很多大型医院的麻醉医生常年处于紧缺的状态,在没有开展无痛分娩的时候,就已经忙得团团转了,再加上无痛分娩,麻醉医生的缺口就更大了。

而且无痛分娩的开展,需要24小时都有麻醉医生待命。因为产妇分娩发动的时间可能是白天也可能是在晚上,而麻醉医生不够就造成很多时候晚上没有办法进行无痛分娩。

除了麻醉医生,医生和护士的工作量也会变得更大。因为在麻醉过程中实时观察,填写记录单,所以有时候医生护士也不够。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阻力就是病人和家属的不理解。有的时候产妇因为疼痛要求打无痛,这个时候就有可能会有亲属站出来劝阻:

“听说无痛分娩对小孩子不好,你再忍忍吧,谁生孩子不疼呢?”

“万一影响到小孩子智力怎么办,麻醉会不会把小孩子麻傻?哎呀你还是忍忍吧!”

本来产妇还是比较希望进行无痛分娩的,结果婆婆说几句,妈妈说几句,老公再来说几句,即使是医生解释这个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想来想去还是半信半疑,最后只好不用了。

有的地区,的确没有开展无痛分娩的条件。不仅医生缺乏,基本的硬件都没有,所以很多贫困地区的产妇,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无痛分娩。

我自己在生孩子的时候接受了无痛分娩,真心感觉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它把女性从痛的死去活来的宫缩中解放了出来,大大减轻了女性的痛苦。

真心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可以享受到无痛分娩,这并不仅仅是代表一个社会的医疗水平,也代表了这个社会对于女性的人文关怀。


妇产科女司机飒姐


无痛分娩为什么推广难?国内无痛分娩率不到10%。是技术有难度?并不是,这是很成熟的一项技术。

无痛分娩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就在欧美国家开始普遍开展,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得到了反复验证。目前美国、加拿大、英国的顺产产妇中分娩镇痛比例达到90%以上。进行无痛分娩的前提是要保证母儿的安全,有经验的麻醉师会为产妇注入剂量极小的局麻药,且浓度非常低,相当于剖宫产麻醉药物的1/10。硬膜外置入的电子镇痛泵还可以由产妇根据疼痛程度自我控制给药,麻醉师已设定好限量,不用担心用药过量,可以使用至分娩结束,在生产之前可以带着镇痛泵自由活动。分娩镇痛使用的药物剂量低、浓度小,进入母体血液、通过胎盘的几率微乎其微,目前没有任何临床证据表明对胎儿有短期或长期的影响。麻醉医师、助产士、产科医师会密切观察产妇情况,全程守护。

既然无痛分娩技术成熟,那为什么不能在国内推广?

如果从产程开始就上无痛,那么需要麻醉医生全程监护。可自然分娩的时间因人而异:经产妇卸货堪比老司机,但初产妇就难说了,折腾一宿大有人在。三甲医院的麻醉医生本来就有缺口,国内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基数庞大,如果都要求无痛,麻醉医生的数量就是最大的短板!


生殖科的手札君


看到前不久产妇因为无法忍受产痛,不顾自己和宝宝的两条生命一跃而下的报道,真的是非常痛心。春玲医生一方面要呼吁:大力开展无痛分娩,一方面也要呼吁:重视孕产妇产时产后抑郁症的发生,随时随刻,就在你身边!可以看出,无痛分娩在中国确实还没有达到普及,平均不到10%,在北京上海一些大医院,无痛分娩最高可达70%,而在一些中等城市大约在10-30%, 在西北或偏远城市还不到3%。

什么是无痛分娩呢?

无痛分娩多用硬膜外阻滞镇痛,是通过麻醉医生在分娩的妈妈的腰部硬膜外腔放置药管,这药管中麻醉药的浓度大约相当于剖宫产的1/5,浓度较低,很安全。可以在确定临产启动,宫口开大以后来打的,产程中可以根据疼痛的程度自己来调节药量,可以从剧烈的难以忍受的产痛,达到可以忍受的疼痛范围,在医生护士的严格监控下,是安全的。

无痛分娩难于开展的原因何在呢?

1. 医院和医生的观念和政策支持欠缺:很多医院都没有开展无痛分娩,因为这需要院长的重视,麻醉团队的组建,麻醉医师24小时又专人配备,产科医生和助产士的宣教,严格的产时观察。其中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公立医院开展不如私立医院普遍,还有就是收费体系的限制。即使有些医院开展了,也不能做到每个人都有可能享有,如,周末、夜间由于麻师不够。或者医护的宣教不足。

2. 大众陈旧的观念:生孩子要忍受疼痛,仿佛天经地义。在做无痛分娩宣教签字的时候,很多家属横加阻拦,担心大人风险,孩子风险。其实这些风险,相对无痛分娩的益处来讲完全是可以抵消的。

3. 麻醉医师的认知和缺乏:很多医院的麻醉医生应对平时大量的手术和夜班都已经吃不消,经常会报道猝死在工作岗位最多的是年轻的麻师。因为他们经常的白班夜班轮轴转。如果再添加无痛分娩的时时刻刻需要麻师来到产房,更会增多他们的负荷。而且接受过无痛分娩培训的麻师也是有限的。所以要想推广无痛,无痛分娩麻师的培训也势在必行。

无痛分娩的好处有哪些呢?

1.更加人性化的医疗服务,面对分娩,让患者具有选择权,无痛是患者的权利!

2.因为不痛,降低了产程中的剖宫产率,同时也降低了顺产中的侧切比例。


春玲医生


可能普遍觉得以前人没有无痛照样也都生孩子了,所以无痛不无痛也无所谓了。个人觉得以下观点:一是麻醉医生有限,医院不能利益最大话,所以医院不推广;二是对无痛不了解,对疗效不敢保障,不知道无痛会减轻多少痛苦,有没有其他后遗症,不敢轻易尝试;三是无痛还要额外增加一笔费用,很多家庭可能觉得没那个必要。


布布是块小年糕


我个人是非常赞同无痛分娩大力推广的,简直是广大女性的福音,我两次生宝宝都是无痛分娩的,并没有很多人以为的会落下腰疼什么这些毛病,反而因为轻松的分娩过程,才有了要二胎的勇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