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脈診.四診訣》辯脈提綱,細細體會,由簡入繁,觸類旁通

李時珍的《頻湖脈學》,為了方便後人學習,特地總結出一套《脈診.四診訣》,是一部非常適合中醫脈診初學者的入門之作。四診訣,從經脈與脈氣講起,先學會什麼是經脈,什麼是脈氣,都什麼關係;然後是部位和診法、五臟平法,講脈在哪兒,對應哪兒,怎麼去把脈,都十分簡單凝練。本篇講辯脈提綱,脈理浩繁,但是有些基本的東西是共同的,一開始不搞複雜的,先學習提綱,然後再慢慢的觸類旁通,最後由簡入繁。不得不說,古人在教育上是花了大工夫的,可以說逐字推敲,這從教材上就可以看出來。現代的教育其實完全可以借鑑和繼承一些好的傳統,而不是搞得太浮躁了,都是搞些快餐教材。

《脈診.四診訣》辯脈提綱,細細體會,由簡入繁,觸類旁通

《脈診.四診訣》辯脈提綱,細細體會,由簡入繁,觸類旁通

《脈診.四診訣》辯脈提綱,細細體會,由簡入繁,觸類旁通

《脈診.四診訣》辯脈提綱,細細體會,由簡入繁,觸類旁通

脈象萬千,脈理浩繁,都可以總結,其實很簡單的道理,古人採用了對比法,一個正常人的脈象是什麼樣的,然後病人什麼樣,快了還是慢了,重了還是輕了,涼了還是熱了,是外因還是內因造成的,然後根據脈理和積累的大量實踐經驗來辨別脈象。這種診脈的方法,是古人在沒有現代科學儀器情況下,凝聚的醫學智慧結晶。現代很多人往往嗤之以鼻,卻不知道已經存在了幾千年的東西,不是那麼隨便就可以否定的。歷史上,中醫學的發展從來就不迴避問題,從來都不怕否定,相反,一以貫之的是創新和發展。正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關注【老李講中藥】,一起學習中醫藥知識,分享健康養生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