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检漏”的技侦“匠人”

——记全区模范人民警察、陆川县公安局刑事技术室副主任覃剑锋

□广西法治日报记者 宋勇

覃剑锋是陆川县公安局刑事技术室副主任,是公安部评定的全国63名优秀痕迹检验比对专家之一。玉林市公安局和陆川县政府为他特设“覃剑锋工作室”。

去年6月1日,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世勇考察“覃剑锋工作室”时,对覃剑锋的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覃剑锋从警20年来,在刑事技术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以“匠人”的精神诠释忠诚。他通过技术检验比对,协助破案92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00余名。他先后被评为“玉林警星”“全区优秀人民警察”,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今年4月28日,他荣获“全区模范人民警察”荣誉称号。

爱岗敬业,在平凡中诠释忠诚

“做痕迹检验比对工作是不分周末和节假日的,要抢时间为破案服务!”5月13日,星期天,记者在陆川县公安局刑事技术室见到覃剑锋时,他正在进行痕迹检验比对,寻找一起盗窃案的破案线索。

工作中,每当遇到急、难、险、重的任务,覃剑锋总是想在前、干在前,处处做表率。他紧跟时代步伐,锲而不舍地学习各项公安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他写工作札记达5万余字,被列为全县基层党组织的学习标杆,成为玉林市公安战线的一面旗帜。

“我选择了公安事业,就选择了奉献与牺牲;选择了刑侦工作,就选择了光荣与梦想;选择了技术检验比对岗位,就选择了责任与担当!”覃剑锋的工作札记这样写道。

“覃剑锋非常勤奋,别人一天工作8小时,他却干12小时以上。”陆川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冯国说,在不足12平方米的简陋办公室里,覃剑锋经常夜以继日地分析案情、翻阅资料、查验信息。

覃剑锋虚心学习、潜心钻研、勇于实践,他曾数次自费到自治区公安厅、广西警察学院和湛江警官学校等地学习。

精益求精,创造“检漏”比对法

随着技术的提高,覃剑锋摸索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套比对工作法——“检漏”比对法,即通过海量比对、突击比对、人工比对等,在海量信息中“检漏”,为案件侦破寻找蛛丝马迹。

“检漏”比对法在实战中发挥很大作用:

——2013年5月2日,覃剑锋连续奋战36个小时,利用“检漏”比对法发现云南省安宁市某小区物品被盗案的证据,为该案的侦破提供技术支持,得到外省同行称赞。

——2015年3月,覃剑锋为侦破黄某在陆川县清湖镇开发区撬门入室盗窃现金10万元案提供确凿证据,使案件顺利告破。

——2016年3月5日,覃剑锋协助北流市公安局深挖比对案件线索,破获发生在北流市、陆川县等地入室盗窃案18起。

——2017年10月,覃剑锋比对发现黄某东入室盗窃100多万元系列案件线索,为获取犯罪嫌疑人口供、成功破案发挥关键作用。

几年来,覃剑锋采用“检漏”比对法,为我区其他地市比对案件160多起,其中桂林市63起、钦州市33起、北海市22起、其他地市46起。

2017年,在全国公安机关“三打击一整治”技术集中比对破案会战中,覃剑锋的技术信息合格率达96.5%,比对案件230起,其中外省9起、区内外市164起、玉林市66起。

覃剑锋优异的工作业绩,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玉林市公安局和陆川县政府为他特设了“覃剑锋工作室”。

“覃剑锋的工匠精神和优秀品质,值得全市公安民警学习。”玉林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李庄浩为“覃剑锋工作室”揭牌时说道。

一丝不苟,奉献中彰显本色

“技术检验不能走捷径,不能投机取巧,要细心、细致和坐得稳、耐得住!”覃剑锋说。

“他常常忘记吃饭,忘记下班。”陆川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陈浩富说,为了寻找案件线索,覃剑锋往往一坐就是一整天。

2013年6月26日,陆川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抓获涉嫌盗窃的黄某,黄某只交代了盗窃摩托车的案件就被送往看守所羁押。覃剑锋浏览警综平台发现,黄某的案件线索没有经过技术比对,于是,他反复查询比对,发现黄某在另一起重大盗窃案件现场留下作案线索。覃剑锋沿着这条线索,锁定证据,使黄某入室盗窃10万余元现金案得以告破。

3年来,覃剑锋比对案件551起,占玉林市比对案件的66.7%。“如果全市10多名技术员有一半达到覃剑锋的贡献率,那么,全市刑侦技术就达到全国一流水平。”玉林市公安局副局长谢军说。

“技术比对工作很枯燥,但我喜欢。”覃剑锋说,每当找到案件线索,他就不觉得累,就会有成就感。由于长期伏案作业,覃剑锋患上多种疾病,但他强忍病痛,不分昼夜地攻克难关、查找案件线索。

二十年如一日,覃剑锋默默奉献,在痕迹检验比对岗位上不断耕耘,成为玉林市刑侦战线的中坚力量,推动着玉林市公安警务改革创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