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 为什么03版《钢之炼金术师》杜撰的剧情,销量却可以超越原作?

人,是种不会表达的动物,痛苦的事情不想让其他人一起背负,所以时常选择不说。

为什么03版《钢之炼金术师》杜撰的剧情,销量却可以超越原作?

金庸小说式的剧情安排

用更专业的话讲就是流浪汉小说,在金庸的长篇中最为常见,哪怕像《天龙八部》、《笑傲江湖》这样结构复杂严密的大作,表面形式上也是这种流浪汉小说。

虽然表现出来是第三人称视角的,但实际上是第一人称的进行方式,再加上寻找贤者之石这样一个类似葵花宝典式的宝藏主题。

只要将片中的军队、地方力量、赫蒙克鲁斯、伊修巴尔等多元力量置换成武林门派,前面至少2/3的剧情就可以当成是部水准不错的武侠小说来看了。

但为什么是2/3呢,剩下的1/3呢?不要小看这1/3,虽然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讲,作者完成作品后就挂了。

但一部作品能够被读者拔高多少,和文本还是有很大关系的。

金庸小说即使再牵涉儒释道的内容,究其本源,总归还是入世的,关注的主题再深重宏大,也无非江湖、家国或者反武侠(比如《鹿鼎记》)。

而「钢炼」一开始的立意就已经定得很高了。

举个小例子,两者的主人公开始都会有重大挫折,杨过断臂,张无忌中玄冥神掌,令狐冲体内的N股真气等。

而钢炼中两兄弟失去母亲后因为进行禁忌的人体炼成,一个失去了肉体,一个失去了一条胳膊一条腿。

但不同的是,金庸中的人物磨难更多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模式,主要的考虑是情节上和人物塑造上的。

而钢炼这两个主人公的磨难本身就是一种思考,带有一种原罪的意味,作者尽管对两人抬爱有加,但在这里却丝毫没有任何情面,即便是最后的结局。

也难称圆满,两人的旅程,与其说找寻,倒不如讲是在赫蒙克鲁斯的骚扰中一次又一次地被迫去认识自己的原罪,这点,金庸做不到。

为什么03版《钢之炼金术师》杜撰的剧情,销量却可以超越原作?

两个世界的严重不平衡

刚看片的时候,根据1910年左右的时间背景,我一直在猜测这是什么地方的事情。

日本人喜欢玩蒸汽朋克,但又喜欢将那些奇怪的蒸汽机械放在一个有点遥远的年代,如果在日本的话就是明治或者大正。

如果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类似的19世纪和20世纪的交界期,炼金术本身带有很浓的古典色彩,但每个术士又口口声声称自己为科学家,这就很有意思了。

可以看作类似那部机器人嘉年华中蒸汽动力的大机器人一样的古怪物件。

从人物的著装、名字的取法来看,有很浓的德奥味道(欧洲的贵族控又是日本人一大情结,从银英传可以看出)。

我一直感觉那个国家像是奥匈帝国,位置、民族、战斗力都像——虽然片中还很无聊地出现了坦克而且还不是最早的那款小威利式。

如此一来,这片子已经严重违背了时代背景原则,改动得不要太大——我一直是这样想的,但直到最后几集才发现。

原来片中所叙述的并不是我们生活感受经历的这个世界,而是和我们这个世界平行的世界。

用光之赫恩海姆的话说,除了没有炼金术,那个世界和我们的世界没有任何区别。而我们这个世界中人的死亡,为那个世界的炼金术提供着内在的动力。

这一段才算把我给震撼了一下,就像看第6感最后才发现布鲁斯威利斯是个鬼魂一样。

最后片中从另一个世界来到我们这个世界的爱德华虽然也提到了好长一串日尔曼系的理论物理学家。

但与其说是便于理解,不如讲是为最后突然加深难度的情节更贴点金而已。

不过如果你一开始就当成是两个世界,那就好办了,所有的不理解,只要有两个世界的存在,就都解释得通顺。

作者这样考虑,不知道是开始就想好的,还是到最后发现有点难以自圆其说而想出的遁词。

为什么03版《钢之炼金术师》杜撰的剧情,销量却可以超越原作?

现实的伪命题

如果删除最后几集,几乎可以将其视作一部政治片来看,而这种诸多力量暗流涌动为争夺权力而暗战的影片模式虽然用得很广。

但因为编剧思维的精巧而屡试不爽,我曾经看的时候也是这样想的,或者想深一步,带有某种政治隐喻。

比如对军国主义的嘲讽,对种族灭绝和镇压民族独立的批判,对政治黑幕的揭露(第五研究所,看的时候我想起731了),以及个人政治野心的思考。

可是,看了最后几集,你发现,那些看起来冠冕堂皇似乎可以说得很深的地方,一下子就灭了。

甚至让片子有了某种歌特式的爱情悲剧的味道。

一对400年的情人,为了维护自己的永生,不断以他人的生命炼成贤者之石,将自己的灵魂存放到一个个不同的肉体中去。

而终于男人在一次遭遇到真爱后厌倦了,而女人仍然为了永生不惜一切代价要炼成贤者之石,男人的俩儿子阻止了她……

简单来说,最宏观的剧情就是这样,听起来像什么?惊情四百年?

当得知这个重大事实后,我没有一种恍然大悟的快感,只有种强忍着不去扁作者的愤怒,为了这么个破事安排这样宏大的架子,作者简直有点新本格的味道了。

为什么03版《钢之炼金术师》杜撰的剧情,销量却可以超越原作?

等价交换原则和赫蒙克鲁斯

等价交换是片中一直强调的炼金术乃至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根本规律,但实际上最后这个终极规律也是不成立的。

因为人世不是简单的品质守恒能量守恒原则能决定的,即便是机器,永动机也因为能量的磨损而被法兰西学院给永久否定了。

可是,片中的人却执着于此坚持于此,不让人觉得愚蠢,只让人觉得悲哀,等价交换本来就应该是原则,但「应该的」和「实际上」却往往是矛盾的。

就和做物理实验时总要强调的理想状态一样。用无数人的生命炼成的贤者之石可以推翻等价交换原则,片中曾经如是说。

但实际上呢,只是将本来不公平的天平推向更不平衡的地方。

就和禁忌的人体炼成一样,即便你一样元素不少,连那最重要的21克都还在,你仍然炼就不了一个活生生的人,虽然力量由另一个世界提供,这公平么?

需要大量其他人的生命才能换回一个人或几个人的生命,这公平么?

还有就是被称为人造人的赫蒙克鲁斯,他们是人体炼成的失败品,但他们就理所应当被消灭么?

这里多提几句人造人,人造人拉斯特的魅力绝对可以和《银翼杀手》中的人造人领袖相媲美。

当被问起:你死不了,还有超能力,为什么还要变成这肮脏的罪恶的人?她只说了一句:那你为什么要给你的弟弟恢复身体?你追求这些做什么?对方哑然。

人造人在片中一直是反面的形象,他们冷酷,他们残忍,但他们来自于人的罪恶,他们所做的,只是想让自己变成那「肮脏的罪恶的人」。

爱德华一次又一次冲动地对着这些非人吼叫,不能给我任何一个有说服力的答案,只是从另一个可悲方面嘲笑着等价交换的原则。

次主题的丰富

如果不把上面说的伪命题视为伪的话,完全可以将其当作影片的次主题。

当影片还在最初几集的时候,尤其是独立性很强流浪性很强的几个章节的时候,几乎每一集都可以得到一个小的主题。

利奥尔镇的迷信崇拜,显示乌合之众的群体非理性;玛律哈德术士不断用假玩偶复活自己的爱人,则关注爱在本体和表层的话题。

塔卡将自己的女儿做成合成兽,反应了绝对理性面前人类理性的丧失……

影片选择的那个年代,刚好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被大肆扩大化和社会化的年代,人类对自己的信心无以复加。

直到残酷的世界大战将人类,特别是欧洲人猛击一拳,灰色的城市,物资丰富(看看温丽在圣特拉尔的眼神)。

但始终笼罩在一种颓废中,而明丽的乡村,却早就被兄弟俩的大火烧去了最后的家园。

如果说什么是影片次主题的总结,那么可以说是在现代化的路途中,人类该如何处理科学、理性与人本身的关系。

为什么03版《钢之炼金术师》杜撰的剧情,销量却可以超越原作?

钢之炼金术师或许在话题上并没有像海贼、火影那样被大众知晓,但是其不论是在剧情、架构、世界观上,可是一点都不输两部巨作。

其中探讨生死、种族、人生等等概念,是一部热血又发人省思的漫画。

在一连串绝望与黑暗中,主角的天真并没有因此被击倒,相反的,他用自己的善良的特质,冲淡了这样的现实而黑暗的大环境。

在黑暗中保持自我,寻找光明。

也告诉我们:不论世界怎么看你,你都可以保持微笑

最后的收尾也相当的棒,没有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

是一部绝对不容错过的好作品。

为什么03版《钢之炼金术师》杜撰的剧情,销量却可以超越原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