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你还会选择现在的学校和专业吗?

yunyaling1987


不会。

作为一个坚定的生物劝退党,我对生物这个大坑可以说是充满了看法。

也许你觉得是不是我的个人因素?

请看官方发布的就业数据,生物是个什么情况

红牌中的王牌——生物

本科最没用的10大专业先来看看最近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把哪些本科专业列为红牌专业?
2015年本科红牌专业:生物工程、美术学、生物科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心理学、法学、音乐表演。
2014年本科红牌专业:生物科学与工程、法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动画、美术学、艺术设计、体育教育。
2013年本科红牌专业: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语、美术学。
2012年本科红牌专业: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
2011年本科红牌专业: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

2010年本科红牌专业: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

在红牌专业榜上,生物一直没例外过,更是把生物的三大专业都囊括了: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科学。

在大局势之前,没有人是幸运的,生物专业就是如此。

你就是再厉害,你一个本科比得过一个硕士?一个硕士比得过一个博士?在生物人才太多的情况下,这种降维打击处处存在。

本科生和你竞争的是硕士,硕士生和你竞争的是博士。博士呢?大量的海归和青椒,让你更是竞争乏力。

万金油的没用专业

看起来现在好像什么都可以和生物挂上钩,然而,你仔细看看,这个万金油专业是如何悲催。

你做环境?有专门的环境专业。

做生态?有专门的生态专业。

做医学?有医学大专业

做药学?有制药和药物化学专业。

做农业?有农学专业。

做林业?有专门的林业。

做园艺?有专门的园艺专业。


哪怕你去做销售,各大高职学校每年培养无数销售人才。

所以,看起来是万金油,其实三个字:不对口。

叶公好龙的生物

有不少人问我,想报考生物专业,我问他想干啥?他想象的画面是狮子老虎大熊猫,或者克隆之类的。

然而事实上,这是纯粹外行的理解。

我说,我也不多说,给你看一篇生物学的论文,你就知道做生物的在做什么了。

最出名的生物学家施一公,很有名的学生刘也行,曾经获得过不少社会的奖项,他的毕业论文是这样子的

如果你能够看着这篇内容津津有味,那么蒜你很,你可以读生物了。

否则的话,想想自己喜欢的生物和实际到底有多大的区别。


李雷博士


我是读计算机应用技术,刚毕业的时候在一家只有3个你的打字复印店当学徒,工资是800块/月,因为刚出社会技术不好、阅历不丰富,差点就被老板开除,随着时间的增长,我技术也提高了,阅历也稍微比刚出来的时候懂一点了,每天做着打字、复印的工作,一做就是3年,后来我辞职了。

跳槽到一家10几个人的图文广告公司,我在这里除了做图文,还学到了设计方面的技术,工资也是随着技术提高不断增加,这个行业需加通宵,做了一年我又辞职了。

再后来我以为办公室工作轻松,跳槽到了学校做了办公室,感觉不是那么轻松哈!因为我太较真了,后来我感觉这座城市太小了,我独自一人来到了浙江,这是我最牛的一年,一个女孩子独自杀到几千公里的浙江,我在面试一家企业的时候,HR主管说了一句话“你踏出校门的时候第一份工作已经决定了你以后的方向”你的工作经历别人一年就可以拿下的,你足足用了3年,我现在想想其实可能当时也有很多种留下的原因。也许是习惯了、频繁跳槽不好等等原因。

因为当时的一句话,挺后悔当初的选择的专业和第一份工作,但是,有时想如果不是选择的这个专业,或许哪一天想做的工作失败了,还可以回头从事这类的工作,这也许就不后悔了。


金华身边事


人生没有重来,很多事情既然选择了,那就要勇敢的走下去。但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肯定是不会选择曾经读过的学校与专业

我是09年参加的高考,距今已有九年之久,那年的高考,考的并不是很理想,所以考完之后,我和妹妹(我们俩是双胞胎,读同一个年级)就把书全都撕了卖了,总之是不打算再复读了,成绩出来后,也不想去学校填志愿(有一种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感觉),于是乎一股脑全部抛给正在读大学的姐姐,我们的高考志愿全都是姐姐帮我们填的,反正她填什么,我们就读什么,于是乎我就傻乎乎的学医了,一入医门深似海,现在的我也已经不在医院上班,但做着与医学相关的工作。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那我宁愿当初再去复读一下,争取考个好学校,学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如中文系或者编导系,因为我比较喜欢写作,但作为理科生,不知道能否选择这样的专业,看来是文理分科的时候就出差错了),毕业后就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当时如果学习上吃点苦,也不至于现在生活上吃苦了

既然是如果,那就只能是假设,现在做起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并不晚。


长沙小芒果


当然这件事情对于我来说的话,即使再一次选择的机会,我还是会一如既往的选择计算机专业,下面来说一说理由:

  • 我为什么选择计算机专业?

我可能是比较早就比较坚决执着的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可以说在中学时代我就已经决定了我大学要学习计算机专业,并且是真正喜欢这个专业的。

最开始接触计算机是大概在小学的时候,那时候在学校的机房,最开始接触的电脑是搭载Windows98系统,后来就是Windows2000和WindowsXP,从最开始接触五笔打字,慢慢的喜欢上计算机,当年扫雷、红心大战都是比较经典的游戏。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书店里看到关于乔布斯和比尔盖茨的创业故事,瞬间很神奇,随着慢慢的了解多了,什么拉里佩奇、扎克伯格的故事深入人心,原来了解到计算机原来是用来写程序的,于是那时候就去买了当年很出名的网页三剑客的书籍,C语言编程的书籍等等,慢慢发现越来越有趣,就喜欢上了计算机。即使在中学时代大家都忙着高考,忙着刷题,也被很多同学冷眼的时候我还是没有放弃过。

那时候就决定自己上大学以后一定要学计算机,于是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好不忧郁的选择了软件工程专业。

  • 即使重新让我选择,我依然会坚定不移的选择计算机专业

进入大学以后,也许是自己从小数理化就比较好,所以逻辑思维比较好,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个专业。课下也自己花时间学习了很多算法、数据结构、等方面的知识,现在回忆起,那时候一个人自己去专研算法,学习Unix/Linux的知识,学习Emacs和Vim知识,现在回头看看,也许用得少了,但是自己的知识终究是充实了。

现在还记得,因为研究了YouTube、网易云音乐、以及今日头条,自己开始去研究人工智能,去学习深度学习方面的知识,那是一种成就感。

所以即使到了现在,让我重新选择,我还是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计算机专业。


EmacserVimer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肯定不会选择曾经的学校,但是专业我还是会选择相同的。因为学校是考试考砸了没有办法的选择,而专业却实实在在是我自己的选择,而且专业在工作中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帮助,到现在为止也是一样。

选择理科是我的错,高考失利也是我的错,但是选择工商管理专业,我是明智的。

回到20年前的高中时代(抱歉,暴露年龄了),作为一个理科生,理化生真的不是我强项,而语数外这三门我基本上是没有发愁过,语文老师懒得上早自习,我可以给同学们讲上一段,外语轻松考个140也没啥难度,讲到这里你应该也知道了,选文理有多么的重要,作为一个人文情怀满满,对文字有着天然敏锐触觉又能熟练使用中文和英语的人来说,其实选文科更适合我,呵呵,但是我那时候啥也不懂,于是就听了七大姑八大姨的意见,选了个理科。

不出意外的是,理化生让我完全丧失了学习动力,每天看着这三门的课本我就开始头疼,能学的好才怪,于是自然而然高考也没考出啥像样的成绩,总之距离自己向往的复旦大学是遥不可及,大学不能不上,也就就分数选大学了,还选了一个机械超强的工科学校去学了工商管理专业。

话说回来,选择这个专业我是一点也不后悔的,虽说不到20的年龄,对于管理是一头雾水,压根儿摸不到头脑,但我还是提前找到这个专业所学的课程名字,认认真真的看了看,加上身边的长辈做管理工作的还不少,顺道就“采访”了一下他们。找到了学习工商管理的关键词——情商(那个年代这个词儿还没那么火,原谅我套用一下)。

记得从很小的时候,大概是3-4岁的时候吧,身边的长辈给我的标签就是“有眼力界儿”、“会办事儿”,这可能就是情商的初级体现吧哈哈(允许我自嗨一下),小学阶段做了六年的班干部和学校少先队干部,跟老师相处我从来都不打怵,小学四年级已经能代替老师去做家访,跟同学的家长谈事儿了(绝无半点吹嘘成分),跟别人相处的时候,别人的一个眼神儿,一个小动作,我大概能揣摩出对方的想法和意图,这算得上的情商的第二级体现吧?

小学毕业的时候,我最喜欢看的书是《人性的弱点》,不是照本宣科的读,而是关联身边的人和事,一边对照一边看,顺手还套用书里面的观点去处理人际关系。到了中学阶段,课业渐渐繁重,反而没那么多时间去看课外书和进行人际交往了。但是自己一路走来的往事种种,给了我能够学好这个专业的信心。

大学毕业后,不出意外就去企业就职基础管理工作了,民营企业任务重,但是特别锻炼人,老板开了两家公司,我就给两家公司同时工作,一家的总经理助理加另一家的批发经理,前一个岗位需要我做公司管理规划,于是从薪酬到行政再到业务优化统统都有涉猎(虽然涉入不深),后一个岗位需要我跑遍全省的地级市去跟代理商磨嘴皮子,于是练就了足够厚的脸皮哈哈。

说实话,工作没有给我带来压力,反而让我觉得有所得,努力可以换来老板的认同和经济报酬,自己感觉干的特别起劲。(记得2017年到一家企业去调研,电销的小姑娘叫苦连天说每天自己要打100个电话,好累!我没说话,脑海里呈现出自己每天打300个电话,话都说不出来,依然开开心心加班的时刻)

数年后涉猎了教育行业,走在全国千所大学的校园里面,跟教授、学生们做交流,没有让我感觉自己的专业白学了,反而用管理学的思维去解决教育问题成了我独特的标签,跟别人交流的过程中,很多人会夸赞我“善于用精炼的语言把问题说清楚”,我想这不仅仅是因为我对于语言有着独特的天赋,更关键的是我善于把问题背后的逻辑梳理清楚,并且能够对症下药,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这正是工商管理的价值所在。

看看工商管理都要学些什么?管理学、会计学、心理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战略管理,杂而不深是他的特点,同样,如果你善于关联和发散,喜欢追求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有趣的隐含逻辑,那么就请跟我一样,选择工商管理吧。


你可以不关注我,但你要关注孩子或者自己的高考!

你可以不给我点赞,但我要为你努力学习高考知识点赞!


缪老师妙笔生花


我想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就不会再选择我现在的学校和专业了。而且高中文理分科的时候,我也会硬着头皮去学理科。因为我一直是相当一个程序员的。但是,后来因为我高中的理科成绩不是很好,我就选择了文科,最后考学校选专业的时候,也没能选到计算机。

我之前上大学的时候,是在一个普通一本学校。当时我的成绩其实是可以上更好的学校的,但是为了出省,选了一所一定能上的学校和专业。说起来现在挺后悔的。

不过,后悔又有什么用呢?有时间去伤春悲秋的后悔,不如拿这些时间来完成自己想做但没做的事情。就比如现在的我,一边做着自己不是很喜欢的工作,一边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所以我想和现在正准备高考,也即将面临选学校选专业的同学们说,专业和学校,先选学校。因为很多人只会看你的学校的高低,而不是看你专业的高低,选了学校以后还可以想办法转专业。还要一定要想好,以后自己到底想要做些什么。


玉林身边事


如果可以重来,我绝对绝对不会选择当时的学校和专业。

可是,成绩不好啊,才刚过二本线,服从调剂,就被调到了物理专业。当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真的想死的心都有啊!后来读大学以后,连我们老师都说我们专业主要靠调剂,我不想说什么了。。。。



高中真的成绩不好啊,在一个普通班里,当时物理成绩真是烂得可以,甚至创下过20多分的历史记录。于是我很讨厌物理,一点都不想学它,数学也不好,看见这两个我就恐惧。

当年考试就是理综拖了我后腿,理综里面又是物理。当时考完以后我就说,姐以后再也不想碰物理了结果最后苦逼地进了物理专业。这脸打得真疼。

其实学物理也就算了,因为你真正去学了,也没那么难。关键是我不想当老师啊,一点都不喜欢当老师,尤其那个时候年轻气盛,真的是对老师这个职业没有一点好感。

但是我们专业出来基本就是深造和当老师2条路的多,怎么跳都没跳出这个圈子,最后还是乖乖当了老师,虽然不是正规军。

当时真的是对物理厌恶至极,我的强项是文科啊!要是能重来,我肯定会选文科了。哪怕是在高三时,我也要抓住最后的尾巴换文科。当时在高三时有过动摇想换文科,但是对自己信心不足,没有勇气,怕2年没学跟不上,最后没换,一万个后悔。

不是我吹,即使高一分科后2年没学,以我自己的能力及当时的自律程度,我也不一定比别人差啊。后来朋友和同学都说你要是学文科,哪怕不是那种名牌大学 ,妥妥的一本没跑啊。

唉,说多了都是泪,世上没有后悔药 也没有时空穿梭机。

ps:虽然我学校不咋滴,但是我学校的夫城市环境很不错啊,秦皇岛呢,过了四年夏天不用空调的日子,舒服。

而且,我碰到的老师们非常好,除了被我吐槽过的班主任。物理专业的老师都比较严谨吧,所以我也无形中受到了他们的影响。


喵二少的中学课堂


看了大部分人的回答,都说不会选择现在的学校和专业。

但我倒是会义无反顾的,重新选择原来的学校和专业。

我是16年毕业的,毕业于湖南的吉首大学,小学教育专业。

吉首大学,今年被升为一本,但对我工作生活也好,都没有影响。

而我选择原来的专业和学校的最大原因在于:

大学里面的经历,是最重要的。

要是当初没有选择,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就不会有机会参加学校和普林斯顿大学,合作的英语夏令营项目。

也就不会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那就是英语。

也没有机会,和那一群美国大学生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这些经历对于我而言,都是无价之宝。

其次,我的学校让我意识到了原来自学的能力这么重要。

大学嘛,大不了就是自己学。

那些抱怨专业抱怨学校的,你确定自己到了其他专业其他学校就能毫无怨言了吗?

很多人都会被蒙蔽在自己臆想的狭小的空间里。

你觉得其他学校好,其他专业好?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在那个地方摔过跤,吃过苦头而已吧?

我本来是小学教育专业,慢慢在过程中发现确实不太适合当老师,但我并没有因此就荒废学业啊,连续拿了三年的评优。

因为我知道:不喜欢不是自己不努力交出好成绩的借口。

所以我在确保自己本专业学好的前提下,抓住了空闲时间专攻英语。

不仅是四六级,更是英语口语实力的提升。

我一步一步自学,所以,才能在毕业的时候有资本和信心在英语领域投放简历。

现在已经工作两年,我丝毫也不后悔当初的决定。

我连自学英语都能做到,还怕什么呢?

大学,真正重要的不是外界,而是你的思维,你的行动。

我是Mindy, 95后英语达人,每天分享英语学习资讯,更多精彩,不要错过


Mindy与桥上彩虹


我现在从事的是游戏行业,我念的大学、专业跟我现在做的没什么关系。

我挺喜欢这个行业的,刚毕业的时候去做了其他,现在回头看浪费了一点青春。

所以,如果可以重新选择,那我会选择念我喜欢的专业。

当年选择的话,更多地是因为家里人帮我选的。那个时候的我比较贪玩,对大学没有什么概念,也不知道自己要过什么样的人生。

家里虽然宠你归宠你,其实人生这个事情,终究是自己的,千万不要让别人去给你安排。难道父母双亡后你要跟着陪葬吗?

关于大学志愿这个事,我提供一点微薄的建议,兴趣非常重要,它是生产积极性的源泉。

对于现在报考学校的年轻人,我有2个建议。

1、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在填志愿前,多接触各方各面的东西,音乐也好,编程也好,文学也好,总之找到你最喜欢的方向,就去报那个专业。

2、 如果是家庭条件不怎么好的同学,也不知道自己喜欢干嘛的同学,也没关系。那学什么都可以,只要好好学,总会有用。但一定要上大学,贷款都得去上,不要想着高中毕业出去打工,将来都是大数据时代,大学是让你翻身的唯一机会。我有个同事,也是农村出来的,家里视野债,提供不了什么建议。当时老师说动画好,他就上大学学动画了。现在靠自己努力供了房子,也挺好的。


肥脸村姑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肯定不会读现在的学校和专业啊。。。

哈哈,说的我可以考的很好,随便选似的。

其实当年高考我考的不好,知道自己英语不好,有点自暴自弃。

导致最后英语才几十分。那时候觉得学英语太难啦。但是经历了这么多年社会的摸爬滚打之后,我觉得英语真的也就这么回事情。

前几年进了一家外企,开始学用英语写邮件,开始读英语版本的工作手册和操作流程。那时候当我很吃力地读完之后,我就在想,比起现在的幸苦,当年英语似乎真的不是那么难,为什么会这么容易放弃呢?

其实虽然我都三十多了,但是有时候也会想,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觉得高考也好,之前的学习也好,真的不算什么啊。。。

扯远了。回到题目,选择学校和专业的问题。

不用如果重新选择了这个附加条件了,我现在因自己刚开始给自己打工,有一次路过一个广场,上面写着影视学院招生广告,当时我就没挪开步子。在哪里看了大概有五分钟吧。回过头我就跟我老婆说,如果等我可以不用每天忙忙碌碌而还能赚到一些钱的话,我想去读影视学院导演系。我老婆以为我神经病吧。但我知道我真的是认真的。我跟我老婆说,我哪怕不要学位证,只要给我旁听,该付得学费我照付也行~

所以我现在的努力都是为了我下次能够去上课啊~~~在此共勉一下

另外我挺喜欢分析电影剧情,每次和我老婆看电影都会猜测剧透。

现在还喜欢拍抖音,哈哈哈,带着一家人拍抖音,好欢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