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农村俗语“燕子不进愁门之家”,真的是这样吗?

农夫也疯狂


这个俗语说得对!



我们这儿也这么说,还真是这样。我家现在有两个平房,早住那个房子时,燕子就和我家一起住在那里,筑巢繁殖。有六窝之多呢。


现在我家建了新房子,搬进了新家。燕子也跟着搬来了。

原来的房子闲置着,可是燕子们就是不住了,全搬家了!

还有更奇特的现象,就是经商的门市房。很多家挨着,燕子扎堆住一家去。

这家的运气还真是出奇的好!

距我家不远处的尚志集市,王宏伟五金超市,就是燕子筑巢好多。

那天我去他家买用品,主人不胜燕子其烦,正在挥舞扫帚驱赶燕子。

我给他讲了住燕子的好处,他放下了扫帚,笑了。


大美农村绿水


这是人们的美好期许。但事实不是这样的。

记得小时候,在我们村的一个五保户的房檐下就有一个燕子窝。我们都知道五保户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所以,五保户出门是从不锁门的。于是,我们几个小伙伴经常趁五保户不在家的时候,经常溜进去,搬把梯子瞅瞅燕子窝。有一次,居然在燕子窝里发现了几只小燕雏呢!



可能是由于我们经常骚扰燕子。燕子最终放弃了它们的“家”!让我们几个小伙伴落寞了好久。

通过我的经历可以说明,“燕子不进愁门之家”这句话是不准确的。一个五保户,一贫如洗,说他不愁是谎言。据说,这个五保户是“愁”了一辈子的人呢!年轻的时候,“愁”媳妇;年长的时候,“愁”生活!反正是“愁”了一辈子的人。但,他家不也是有燕子窝吗?所以,题主提出的问题只能说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并不是真实情况。

我个人认为,燕子应该喜欢在清静、背风、向阳的地方筑巢。像我所说的这个五保户,他家就是这样的环境。——家里就他一个人(清静);房屋朝向东南方向、且屋檐较低(向阳、背风)。这应该是燕子筑巢的根本选择。你认为呢?


老胡说三农


在农村,每年的春暖花开,都会有成群的燕子,从南方飞来,在家里面筑巢孵雏。小时候调皮,我们会去掏鸟窝,拿弹弓打燕子,麻雀。奶奶看见了常对我们几个小孩子说,燕子是益鸟,捉虫子吃,不能打的,在谁家垒窝,他家就有福气,是好事。还说“燕子不进愁家门”,来我们家,表示我家会吉祥如意,好运连连。听了奶奶的话,我们几个再也没有去打过燕子,每年的春天,都希望燕子来我家里筑巢。那年不来,就会问奶奶,为啥燕子还不来,奶奶笑着说,别急,燕子还在路上飞呢!快了。


看见燕子飞来了,小时候的我们常常唱着欢乐的儿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表达着我们对燕子的相思和对生活美好的祝愿。

燕子真的不进愁家门吗?还真不一定。我从小就听过这句话,为了验证这句话的准确性,我和小伙伴,去了村里好几家,发现燕子确实在和睦幸福的家庭筑巢多,但是在我们认为不好的家庭也有筑巢的。

老人们都说燕子是有灵性的,谁家愁,就不会去他家里的。我认为燕子筑巢是为了繁育后代,需要安静,宽敞,通风,明亮的环境。如果家里天天唉声叹气,肯定有吵架,发脾气,摔东西之类的行为,看什么都不顺眼,会影响到燕子的生活,所以燕子就不来。


其实,我觉着这句话是为了警示后人,“愁”是代表不好,家庭不和睦的意思,古人通过燕子不进愁家门来告诉我们 :家,是我们生活的地方,最珍贵的是我们的亲情,夫妻双方要同心同德,家人和和睦睦的在一起生活,不要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动干戈,只有家人相亲相爱,才能家和万事兴!


乡间一抹阳光


在我老家是经常看到燕子在屋檐上做窝的,关于燕子不进愁门之家,也曾有耳闻。不只过没有在意吧了,燕子又称家燕,老家人把燕子当成自己家的一员,每年春天如果燕子没有飞回来,或晚回来几天,总归是少了一些东西。

其实,燕子是怕不懂事的小孩子的,怕小孩子捅燕窝的。经常吵闹的人家就见不到燕子做窝的,脏乱差的也不喜欢。

燕子做窝在老家是让人骄傲的,谁家有燕窝,说出去是很有面子的事,老家人寓为人丁兴旺的象征。


国学守望者


燕子搭窝是一件很常见并且寓意很好的一件事,在农村,如果谁家屋檐下,有燕子搭的窝,大家都会说,该有好事到来了,同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当某户人家发愁的事较多,或者说有“霉运”时,燕子是不会去他家搭窝的,当然,这只是以前农村的说法,也并不是说只要燕子不去搭窝的家庭,就不会有好事。

关于燕子在自家屋檐下搭窝,不知道有多少朋友遇到过,我曾经问过一些身边的朋友,对此事也是有不同的看法, 有朋友认为,这种现象是很好的,每天早上天刚亮,就能听到燕子的叫声,特别是刚孵化出来的小燕子,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自己躺在床上,听着这个叫声,比较优美,让人有种赖床的冲动。

不过,也有一些朋友有另外的看法,同样的叫声,他们会认为是一种“噪音”,夏天的时候,天5点多就亮了,然后燕子开始叫,本来能睡到7点左右的,这叫声直接把自己闹醒了,很烦躁,不仅如此,在燕子窝下面,经常会有它的粪便,需要每天清理,比较烦人,有种把燕子窝打掉的冲动。

关于这两种情况,我们不能去说对与错,因为所占立场不同,不过我个人觉得,大部分朋友对于家里有燕子窝,还是比较欢喜的,不管是真是假,都会涂个吉利,毕竟燕子是种好的象征,流传了这么多年,不管是否会财运旺盛、喜事连连,还是平平安安,家和万事兴,总之,从保护动物的角度来说,我们也要对它爱护。

另外延伸说一下,家庭的和睦、家庭的财运等,需要我们努力奋斗,一家人共同来维持的,有人说,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所以,让我们每天笑对生活,好运气自然的就会到来,愁苦之事也会慢慢远离,而燕子只是其中的一个插曲罢了。

关于“燕子不进愁门之家”这句话,小帮手就解释这么多,如果你有不同的观点,可以在下面评论中留言,毕竟每个地方的风俗不太一样,大家一起来讨论。

最后问一个问题,你愿意燕子到你家搭窝吗?

【我是农民的小帮手,了解更多农村生活相关内容,可关注查看哦~】


农民的小帮手


我来自农村,喜欢研究农村老话、俗语和谚语,针对“燕子不进愁门之家”的意思,与大家分享如下:



“燕子不进愁门之家”的字面理解

这句俗语的字面理解,只要把握住一个字就行,那就是“愁”字。这里的“愁”并不是我们常说的愁苦,发愁,理解成燕子不进入愁苦的人家,也不对。“愁”字在这句俗语之中的意思是环境差,吵吵嚷嚷,气氛极为不和睦的意思,而整句话的理解就是,燕子不进入环境脏乱,吵吵嚷嚷,家庭成员之家间极为不和睦的人家筑巢。

那么,这句俗语放到现在是否合理呢?



“燕子不进愁门之家”合乎现实

我来自农村的,每年春天的时候,燕子就会回来,每天早上醒来,听到的第一声就是燕子叽叽咋咋的叫声,现在仿佛还能够听到。所以,我对燕子习性以及筑巢,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燕子不进愁门之家”这句农村的俗语并非是空穴来风,的确符合事实。每年春天飞回来的燕子要筑巢,而选择的地点,往往是刚建起来的洋楼的屋檐上。由于刚建的房子,格外新颖,显得干净。所以,燕子都喜欢在上面做窝。

燕子在新建起来的房子做窝之后,会待上一段时间,如果发现这户人家每天都是吵吵嚷嚷,一点都不安静,燕子会选择搬家。即使是有了雏鸟也会坚持搬家。

由此可见,燕子对于筑巢选择的地方,还是有蛮高要求的,与农村俗语“燕子不进愁门之家”的意思正好相符。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如果有不周到或者不正确的地方,欢迎评论指出。


终归农村


农村俗语“燕子不进愁门之家”,真的是这样吗?

俗语在农村被广泛的流传,渗透在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俗语来自对生活中一些有规律的人和事的总结,到了今天,很多有规律的人和事有了科学的依据,就拿人们口中的“吉祥鸟”燕子来说,俗语云“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即将要来到”就非常有科学依据。

当然了,千百年来,俗语的流传也存在一些迷信的说法,如“燕子不进愁门之家

”,大家都很认同,但实际上没有什么科学依据,这就是俗语,今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有“燕子不进愁门之家”的说法。

燕子可以说是人类最亲近的朋友,世代农村都有祖训,燕子是不可以打的,燕子窝更不可以掏,从小就被大人教导“捅了燕子窝,头上长癞子”,燕子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是大家所熟知的益鸟,人们世代有保护燕子的习惯。

燕子的习性本是喜静,燕子窝的选址常以能遮风挡雨,安静之所为主,这在以前,穷人家的房子家徒四壁,是真的连个搭窝的地方都没有,富有的人家里富丽堂皇,家大人少,即满足了遮风挡雨,又十分的安静,很容易招来燕子,久而久之,人们就觉得,燕子来的都是富有的人家,慢慢的就有了“ 燕子来家做个窝,喜事多又多”“燕子不进愁门之家”等俗语流传下来了。

燕子来筑巢,只能从心理上给大家一个积极的暗示,并不能就此带来好运,但燕子吃害虫的食量惊人,养育一窝燕子4-5只,平均一小时喂小燕子18次,每天将近喂200次,加上自己吃的,一天就能吃600只,一年中短短5个月时间,就能吃上百万的虫子,而这大部分还是害虫,难怪人们从心里喜爱燕子了。


农人解说


农村俗语“燕子不进愁门之家”,真的是这样吗?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讲的是原本只在贵族家待的燕子飞到一般的家庭中,足以证明,燕子在古代拥有多高的地位。在民间也有“燕子吉祥鸟,入宅家运高”的说法,意思是燕子能够在谁家筑巢,那么这家的运气就会好很多。除此之外,燕子还具有预测天气的功能,“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相信我们很多人从小都听过。“燕子不进愁门之家”讲的也是燕子具有一种天生的预测功能,能判断这家人的运势。


燕子被人们认为是益鸟,因为它可以去捕捉昆虫,所以它在农村的认可程度就远大于麻雀之类。在农村很多人家都会看到燕子飞来飞去,甚至有人把家里的窗户打开,就是为了吸引燕子,大有“种上梧桐树,静待金凤凰”的意思。说来也是很奇怪,大多数燕子只在家庭比较和睦的院落附近做窝,似乎这样的家庭对燕子具有天生的吸引力。在乡村当中,和燕子同住一个屋檐下的情况,应该不在少数。

人与动物能够相处的如此融洽,并且让人接受程度这么高的大概只有燕子了。燕子被赋予某种文化符号,这种文化符号影响着人们对燕子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燕子不进愁家之门”,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影响,又是人们对某种生活神话的表现。这样做也挺好的,更好的在人与动物之间搭建起了桥梁,让整个社会更和谐的发展。


老农民说事


有一天,小燕子剩燕妈妈外出,玩耍不小心从上面掉了下来腿部受伤了,主人见状立即给小燕子包伤口,后找来梯子把小燕子放回原处,小燕子就这样一天天长大了,飞回大自然。

第二年春天小燕子又来到这户人家,并带来两粒种子放在主人桌上,主人感到很好稀奇,于是把种子种到地里,每天精心管理,于是两粒种\\子长出又大又圆的瓜来。待瓜成熟后。把瓜断开里面全是金灿灿的黄金。主人好心有好报。



燕子是益鸟,是有灵性的,燕子到那家落脚,证明那家人员好。燕子不进愁家门,燕子喜欢安靜,不喜欢吵闹,影响它的生活,影响它的谈情说爱,影响它的生儿育女。燕子春天从南方飞来,生儿育女后又飞回去。


燕子到家,给家增添多种乐趣,爱护鸟类,给燕子有一个安身之处。网图。


有缘人153832681


农村俗语“燕子不进愁门之家”,真的是这样吗?

燕子是一种益鸟,在农村长大的小伙伴都知道,不能伤害燕子,也不能破坏燕子的窝,不然会遭到报应的。当然了,这是大人吓唬小孩的话。不过,在农村里确实有着“燕子不进愁门之家”这样的说法。

在过去,农民都普遍认为燕子是一种很有灵性的鸟,是一种吉祥鸟。遇到燕子到家里来筑巢了,大家都不会驱赶,反而会很高兴。因为古人们认为燕子到自己家里筑巢,会为家里带来好运气。而且燕子只会选择去那些家庭和睦、团结的人家屋檐下安家。也是有用这个原因,所以有燕子在自己屋檐下筑巢了,农民都不会驱赶,甚至还会有种自豪感和喜悦感。

不过,燕子选择去那户人家屋檐下筑巢,和家庭是否和睦并无太多的关系。它们选择筑巢的地点,除了要考虑筑巢之处是否安全以外,还有一点那就是离泥巴、水源处是不是近。燕子很聪明的,会选择有泥巴处附近的房子安家。

所以,农夫认为这句户并无什么科学依据,只是古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寄托。同时古人这样说,也是在激励大家要和睦、团结,家和万事兴。如果家庭不和睦,那燕子都不会去你家筑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