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九州华夏从何而来的称谓

上周六去图书看书,结果丢了一次面子。只因为以前,自己很是觉得不在话下的历史知识出现了不会的情况:

一个小学生问我:九州华夏如何解释?结果就是尴尬的自己都不好意思说是大学毕业了。我的回答是:九州华夏就是代指中国的意思。小学生又笑问:哪中华如何解释?也是代指中国了!

回答后换来了几个小学生坏坏的笑,几个小学生家长都没笑,因为如果让他们回答的话,基本跟我的回答应该一样,半斤对八两!

给自己找了个理由:不会不丢人,再学习了。不会装会,不懂装懂才是真丢人!这是以前我们语文老师常说的。想起老师说的太对了,立刻就温习了一个小时的历史知识:

九州华夏从何而来的称谓

什么叫华 夏?

在周朝时,凡遵周礼、守礼义之诸侯,称为诸夏。古籍中将“华”和“夏”作为中原,“夷”与“裔”作为四方。华夏又称中华、中夏、中土、中国。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

如《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语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这里的“华”亦即“夏”。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在甲骨文中,华这个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约从春秋时代起,中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

什么叫九州?

黄河、汉水之间为豫州,是周王室的疆域。清河和西河之间为冀州,是晋国的疆城。黄河,济水之间为兖州,是卫国的疆域。东方为青州,是齐国的疆域。泗水以南为徐州,是鲁国的疆域。东南为扬州,是越国的疆域。南方为荆州,是楚国的疆域。西方为雍州,是秦国的疆域。北方为幽州,是燕国的疆域。

九州华夏从何而来的称谓

中华称谓的由来:

中者,即是指中原河洛地区(河,黄河;洛,洛水、洛阳)。因其在四方之中,以区别其他四方而称为中国 (古代“中国”与“中原”同义)。后随着历史演化,与各民族不断融合,因此凡属于中华文化范畴的皆属中国。

华者,初源于华胥氏(位于华山之西,今西安市蓝田华胥镇)。《列子·黄帝》有载,华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伏羲、女娲生子少典。《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故而,华胥正是炎黄之祖也。

九州华夏从何而来的称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