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3 福建省的“中國特色小鎮”有這樣的特色

2016年10月14日,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嵩口鎮、廈門市同安區汀溪鎮、泉州市安溪縣湖頭鎮、南平市邵武市和平鎮和龍巖市上杭縣古田鎮被住房城鄉建設部評為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

嵩口鎮

嵩口鎮是永泰西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重要交通樞紐。嵩口鎮是永泰重要的農業、林業、李果生產大鎮,現有李果面積2萬公頃。嵩口是南宋著名愛國詞人張元幹、閭山派道教宗師張聖君的故鄉。嵩口古鎮,位於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西南部,以傲人的歷史文化和古代建築藝術而被世人所知,但其文化藝術也是值得研究的,中原南下移民遺風與閩越土著文明相揉合的文娛活動、民俗民風民情、飲食文化等都極具魅力。嵩口是虎尊拳的重要傳播地,因永泰是虎尊拳等十幾種南拳的發源地,1992年,被命名為“全國武術之鄉”。截至2010年,保存完好的明清時期古民居建築群有65座,建築面積210000平方米,其中核心保護區內的歷史建築面積189000平方米。2008年10月14日,嵩口鎮被正式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成為福建省第三、福州市唯一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

汀溪鎮

汀溪鎮致力打造廈門北部生態區綠色發展典範鎮。以汀溪鎮鎮政府西側沿西源溪規劃建設2-3平方公里的集溫泉療養、休閒度假、商務會議於一體的生態型小城鎮;以造水村為中心,依託已入駐開發的億美集團,開發建設一個15000畝的綠色生態農業旅遊基地;以蝴蝶谷、文水山莊為主,在荏畲、西源開闢一個溫泉療養戶外運動基地;結合汀溪水庫上游主河道防洪道,在按生態環保要求對五峰進行舊村改造的同時,依託明清古堡、閩南第一始祖五峰押千觀規劃建設具有閩南特色的民俗文化村;依託雲頂山和山地自然景觀,以及當年彭德清將軍率眾打游擊的舊戰場,開闢廈門第一高峰戶外運動場,形成一個生態旅遊鏈。

汀溪鎮

湖頭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是“中國烏龍茶(名茶)之鄉”安溪縣北部中心城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歷來是安溪的交通杻紐和商貿重地,素有“小泉州”之稱。湖頭鎮旅遊資源豐富,境內有“湖頭十景”之譽的秀美風光,以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賢良詞和李光地故居為代表保存較為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築群,歷史悠久的佛家勝地泰山岩等眾多的文物古蹟等等。

湖頭鎮的安溪經濟開發區湖頭工業園總體規劃面積19.8平方公里。園區分為重工業和輕工業兩個功能區,重工業區已有三安集團、安溪煤矸石發電有限公司、奇信鎳業有限公司、三元集發水泥、湖頭水泥、龍山水泥等企業入駐;輕工業區有宏泰鑫輕質牆材有限公司、廈門國道建材有限公司湖頭礦粉廠、翔安工程機械配件、安華裝飾材料等建材產業上下游企業入駐。其中,已完成資產重組的福建三安鋼鐵有限公司,是我省第二大鋼鐵生產基地。

和平鎮

和平鎮,建置始於唐,歷史文化悠久,是邵武歷史上第一古鎮。現為邵南的經濟、文化、商貿中心集鎮。茶葉生產久負盛名,羅前、坎下的大坪山茶場先後被評為省和國家級無公害茶葉示範基地。

和平歷史上人才輩出,曾出過兩名宰相、六名尚書、137名進士,故和平又有“中國進士之鄉”的美譽。

和平古鎮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澱,面積0.43平方公里,擁有300餘幢明清民居建築,是我國保留最好、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築群之一,被譽為“全國罕見的城堡式大村鎮”。古鎮區內文物古蹟星羅棋佈,在0.43平方千米的城堡內有黃峭創辦的閩北歷史上最早的“和平書院”,有李氏、黃氏、廖氏等五座“大夫第”,清朝乾隆年間設置的分縣舊址“縣衙門”,還有歧山公祠、丁氏公祠、舊市義倉、謝氏莊倉、司馬第、舊市三宮、恩魁等近200幢典型明清古建築,形成古民居建築群;此外,和平古鎮還是太極宗師、武林泰斗張三丰的出生地及童年成長地,在他的故里坎下村坑池,不僅有家廟、宗譜和直系子孫後人,還有愁思嶺南宋摩崖石刻、留仙峰明萬曆石刻、翠雲庵及煉丹處、武陽道觀、北勝寺、仙人井等張三丰遺蹟遺物。和平鎮正在建設和平太極文化小鎮。

古田鎮

古田鎮是著名的紅色聖地、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古田鎮是著名的“古田會議”會址所在地,又是梅花山AAAA級自然保護區所在地。毛澤東、朱德、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在古田這片紅土地上進行過偉大的革命實踐。1929年12月底,在這裡召開了被譽為“中國革命里程碑”的“古田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即著名的古田會議決議案;1930年1月,毛澤東在古田賴坊村協成店寫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光輝著作。古田鎮憑藉“古田會議“和梅花山自然保護區,以及境內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自然環境,著力開發旅遊產業,擁有革命文化旅遊資源,擁有大型的陳列館,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古田會議會址為核心的“紅色旅遊”已成為福建省八大旅遊品牌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