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才能早期发现肺癌?

燕子找家


图示:肺癌患者急剧飙升。同时中国烟草行业收入也同步大涨。


肺癌分期及常见症状

要早期发现肺癌,首先要知道肺癌的分期指标。注意看上图。

一期肺癌:癌细胞仅仅存在于肺,而且比较小。此时有可能出现咳嗽症状,仅仅是有可能,但即便有咳嗽症状,大多数人也不会想到肺癌的可能性,因为咳嗽真是一个太常见的症状了,要是每次咳嗽都想到肺癌,那还怎么活。除非咳嗽不停,被迫去医院检查。这样的幸运儿如果遇到正确的医生,那就能在一期就正确诊断出肺癌。如果没有遇到经验老道的医生,也可能开一点止咳药就完事了。


二期肺癌:此时肿瘤长得更大,并且癌细胞开始进入附近组织中,包括淋巴结,此期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IIA和IIB。此时可能会出现咳嗽带血丝,多数肺癌患者在此时才会去医院检查,并且大多数也能被正确诊断为肺癌,毕竟咳嗽带血,这事儿大家都懂,肯定不是小事。二期肺癌之所以还要分为两段,就因为这一点点差别,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已经相当明显了。


三期肺癌:癌细胞已经广泛扩散,比如胸腔对侧的淋巴结、胸壁、横膈膜、食道和心包膜上。此时会出现呼吸困难常常伴随胸痛。运气不好的患者此时才会有症状!这几乎就是没救了。


四期肺癌:失去治疗价值的阶段。此时癌细胞已经广泛扩散到全身,包括大脑。这种患者通常是严重贫困的患者,知道自己身体出了严重问题,但能活一天是活一天。


让我们总结一下肺癌的常见症状:

  • 呼吸道常见症状:咳嗽、咳血、喘鸣,或呼吸困难
  • 整体症状:杵状指、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不明原因虚弱、不明原因发热
  • 其它症状(这些症状主要是因癌肿压迫所致):胸痛、上腔静脉阻塞、吞咽困难等等


这里必要重点谈谈杵状指,这种症状和肺的疾病颇有渊源。杵状指常见于某些肺部疾病(肺癌、肺脓肿、肺纤维化和支气管扩张)。所以,发现自己手指异常,也要及时上医院诊断,并非所有杵状指都和疾病有关。


在中美两国肺癌都是癌中之王,原因无它,就是因为肺癌难以早期发现,同时恶性程度极高。


大多数极恶性肿瘤都缺乏早期症状,这正是这些癌症死亡率如此高的原因。

而肺癌正是其中一员,早期肺癌的生存率还是比较高的,但一旦到了中晚期就治疗难度就大幅度上涨,不妨让我们来看看中美肺癌治疗的生存率数据,好好体会一下,不要有任何侥幸之心。

毋庸讳言,中国的癌症治疗比美国差,原因在于药物有差异以及医保政策等等,但是在高度恶性的肺癌面前,这些差距基本就消失了,只要没有在早期发现肺癌,那么患者的五年相对生存率低得惊人。不管是在中国还是美国都基本一致。但是如果运气好,在肺癌早期就确诊了,那么治疗效果还是让人满意的。


如何尽可能早的发现肺癌呢?在无症状时就该进行相应检查!

目前检查肺癌的金标准是胸部影像学,它使用X射线进行检查,而X射线本身也对人体有伤害,这就造成了两难,你不能因为疑心病发作就去照一次片,那是在作死。目前临床上建议肺癌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CT筛查。注意,普通胸片(胸部X射线)对发现早期肺癌没有价值!


谁属于肺癌高危人群?

吸烟者,对于55岁以上的吸烟者,只要每年吸烟超过30包,那么就应该每年坚持做一次低剂量CT检查是否有肺癌迹象。对于55岁以上的曾经吸烟者,只要戒烟还没有满15年,那么也要坚持做筛查,直到戒烟满15年为止。


既然肺癌如此可怕,是不是患了肺癌就没救了?

当然不是,肺癌可怕主要还是中晚期可怕,如果在早期发现了,那治疗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而且肺癌还有许多分型,比如女性从未吸烟者,如果不幸患了肺癌,她们就有机会患一种细支气管肺泡癌,这种肺癌的长期存活率就好得多。下表给出当前,肺癌各期的五年存活率。在I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五年生存率大约有一半,不过小细胞肺癌比较悲惨,而这是吸烟者易患的一种肺癌,所以戒烟吧。



裸猿的故事


我都不敢领着熟人去放射科检查了,因为最近领着一个疑似感冒的病人去放射科,结果发现是肺癌晚期。——我很是震惊,也很别扭,之后再不愿意领人去检查了。

同学在放射科,后来我问同学为什么我领了一个感冒病人他直接给做了CT,同学说听病人诉说了病史,觉得不可能是感冒那么简单,因为病人也将近五十岁的年龄了,透视或者胸片漏诊或误诊率很高,所以直接做了CT。


总觉得肺癌距离我们是那么遥远,但是只要亲朋好友有一个得了肺癌就会让你刻骨铭心,就会让你感觉其实肺癌真的很常见,就感觉好像一个人很容易就得了肺癌一样。

肺癌的发病率位于癌症之首,而且发病率每年还在递增。早期肺癌有治愈的可能,中晚期肺癌治疗起来非常麻烦,预后较差。所以如何才能发现早期肺癌至关重要。像长期吸烟的,有家族史的,年龄超过40岁的男性等等这些高危人群更应该提起注意,应该定期体检做肺部CT。

早期肺癌一般没有临床表现,所以很难发现,一般都是在体检时被发现。有的人已经肺癌晚期了还以为只是感冒了,只按感冒治疗,所以说定期体检非常重要。40岁以上的人每年做一次肺部CT,这样就能及时发现早期肺癌了。


百姓体育


没有先兆。

其实,任何癌症发生,在最初阶段,都不会有任何症状。

所以说,没有先兆,但是会有家族聚集性,也就是说,你认为的遗传性。


我们在征服癌症之前,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它作恶之前发现它,消灭它。也就是及时体检。


比如肺癌,在前期可以没有任何表现。当出现咳嗽、血痰、呛咳时候往往都是晚期了。

也可以说,肺癌是我们防不胜防的第一杀手。我的母亲就是因此而亡,我至今都懊悔不已。。。

预防和发现它只能靠我们自己的健康意识了。

比如,年过40岁,一年一次的肺部CT,就能有效的预防,至少是发现它。

如果是早期发现,治愈率还是非常高的。


网传,所谓的早期信号时候,其实应经不是早期,是中晚期了。

一旦出现咳血、呛咳、消瘦、乏力、贫血等,一般不是早期。

所以,任何肿瘤,前期,较早期,早期,基本上没有症状。

有症状,都是不轻了。

40岁前要全面体检~~~~~~~

下图是著名内镜专家胡兵教授的现场图片。胃镜


胃肠病科普


你好,我是放射科主治医师宋医生,就你提的问题怎么能够早期发现肺癌,简单的给你解答一下,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早期肺癌,因为我是学医学影像专业的,在影像学上早期肺癌是指肿瘤局限于支气管腔内,或在肺叶或肺段支气管内浸润生长,未侵及周围肺实质,瘤体直径为50px或50px以下,并无转移者。因此早期肺癌并没有什么特殊临床症状,仅为一般呼吸系统疾病所共有的症状,如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低热、胸痛、气闷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所扫单单从临床症状上去诊断或怀疑有肺癌是不科学的。以下简单给你或其他网友介绍一下筛选早期肺癌的几种方法。

第一、痰细胞学检查:痰细胞学检查是一种廉价、无创性检查,是传统的肺癌早期诊断的手段,主要适用于中央型肺癌的诊断,对中央型鳞癌和小细胞肺癌检出率较高,而对周围性肺癌检出率较低。

第二、胸部CT 低剂量螺旋CT:如今越来越多的用于肺癌的早期筛查,低剂量螺旋CT不仅让检查者接受较低的辐射,而且能够清楚的查出肺部小结节,甚至1-2mm的小结节都能被发现。胸部CT的普及让我国早期肺癌的检出率明显上升。早在2012年3月,美国NCCN指南就以1类证据在高危人群中推荐应用低剂量CT作为肺癌早期筛查的主要手段。不过随着肺部小结节的检出增多,也给不少人带来一些困扰。

第三、肿瘤标志物检查:常规体检中会有肿瘤标志物检测,对于准备进行肺癌筛查的人可以做肺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比如CEA、Cyfra211、NSE、SCC、proGRP等等。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只能作为参考指标,作为胸部CT检查的补充。这几个肿瘤标志物并不是肺癌特有的,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肿瘤,轻度升高也不能确定就是肺癌所致,有可能是肺部炎症或者其他脏器的肿瘤

最后PET-CT 由于价格昂贵:在无症状高危人群中早期诊断肺癌的应用价值还有待进一步评估。一般用于高度怀疑肺癌的病人常规检查无法确定,而需要进行临床诊断和判断是否转移。

目前我国肺癌高危人群定义(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为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1)吸烟≥20包年(或400年支),或曾经吸烟≥20包年(或400年支),戒烟时间<15年;(2)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3)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4)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小结;因我国吸烟及被动吸烟人群比例较高、大气污染及肺癌发病年轻化的现状,建议针对高危人员建议每年一次针对性健康体检。但是就以上筛选肺癌方法,个人认为,低剂量高分辨CT平扫对早期肺癌检出率换是挺高的,一般小结节或微小结节基本都能在高分辨CT下显示。比如下病变

以上都是早期肺癌,在高分辨CT下暴露无疑,因此低剂量高分辨CT平扫是针对高危人群筛选肺癌重要手段。以上都是个人观点,部分来源于网络,欢迎指正。


放射科宋医生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名第一,每年都有70多万人新查出肺癌,有人说跟大气污染、农药超标等原因有关。大环境我们没有能力改变,但多了解一些肺癌的防治知识是有益的。

如何诊断肺癌?

肺癌的诊断不难,发现肺部有阴影,首先要做一个胸部螺旋CT。不管是中心型肺癌还是周围型,CT都能发现,典型病例可以通过CT诊断。

这是一位典型的周围型肺癌,CT显示为混合磨玻璃结节,有分叶、胸膜牵拉、近侧还有支气管截断征,符合浸润性肺腺癌的特点,最终经手术证实。

这是一位中心性肺癌,男性61岁,剪头所指是来源于气管的不规则肿瘤,引起气管截断和远侧阻塞性肺炎。这位病人没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还有手术机会。

如何才能早期发现肺癌?

肺癌早期可以没有症状,大约30%的肺癌是以转移症状首发,确诊时就属于晚期。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两点:

1.重视定期健康体检;

2.中老年人出现身体不适,及时检查别耽误!

像上图8位早期肺癌患者,都是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已经治愈(本组图片来自浙江大学附属舟山医院肺癌研究中心)。早期肺癌可以治愈!


这位病人来得太晚,失去了根治机会,双肺多发转移瘤,只能选择保守治疗延长生命了。



影像科豪大夫


很多人觉得,肺部患了疾病,我们一定会先咳嗽。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肺部的主要功能是呼吸,所以自然而然的,我们会把肺部的病变与一些呼吸道症状联系起来,但这并不是事实。事实上,只有一部分早期肺癌患者会出现咳嗽、咳血、胸痛的症状,所以仅以咳嗽来区分自己是否有可能患了肺癌,不仅不可行,而且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慌,毕竟能够引起咳嗽的原因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科学的看待这个问题,既不杯弓蛇影,也要能够读懂身体发来的求救信号,及时治疗。

肺癌,又叫原发性支气管癌,是我国也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5年生存率不足10%。这其中有一个原因是“确诊即晚期”,使很多患者失去了最佳的手术时机,从而导致死亡。所以对于肺癌来说,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之所以造成“确诊即晚期”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肺癌早期症状很隐秘,很容易被当做小毛病而忽略掉;另一方面,就是由于副癌综合征,会造成早期误诊。

什么是副癌综合征呢?目前推测可能的发病机制是由于肿瘤细胞的产物进入血液循环,引起了异常的自身免疫反应,导致非肿瘤直接侵袭、转移或者压迫的部位发生功能异常。通俗的来讲,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假如癌细胞生长在我的头上,可能并没有表现出头疼,反而是表现出了脚疼,这就很容易造成我们误以为是脚出了毛病,花费了很多时间去治疗脚,而耽误了治疗头的时机。很多恶性肿瘤都存在这种现象,其中以肺癌最多,大约10%的肺癌患者都伴有副癌综合征,而由副癌综合征造成肺癌的误诊率更是高达17.2%。

那么肺癌副癌综合征具体都有哪些表现呢?

第一,杵状指及骨关节肥大。杵状指就是指端增生、肥大,形似鼓槌,所以也叫槌状指。这是我们最容易观察到的明显症状之一,也是肺癌最常见的肺外表现,且常伴随有骨关节肥大或积水,骨关节症状的特点是常表现在大关节,且有对称性,容易被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

第二,库欣综合征。由于内分泌系统紊乱,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导致。具体表现包括继发性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高血压、骨质疏松、水肿等等,仅有少数肺癌患者会出现库欣综合征,如果出现库欣综合征的种种表现,要去医院做影像学检查。

第三,神经副癌综合征。这是肺癌比较常见的副癌综合征,发生率约为15%。主要包括小脑退行性病变、运动神经病变、感觉神经病变、肌无力综合征(应用新斯的明无法缓解)、运动和感觉障碍以及精神异常等,具体的表现有眩晕、共济失调、运动障碍、肢体麻木及疼痛、感觉减退或消失等。

第四,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皮炎的典型症状包括上眼睑出现淡紫色色斑和水肿,手指关节和指甲出现红斑和水肿。肌炎的典型症状包括抬头困难、呼吸困难或者吞咽困难等。

第五,抗利尿激素分泌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低钠血症及中枢神经系统紊乱,与水中毒症状相同,包括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导致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第六,高钙血症。发生率约为12.5%,表现有 嗜睡、厌食、恶心、呕吐和体重减轻、精神变化等。

第七,类癌综合症。主要表现在皮肤、胃肠道、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异常,包括面部、上肢躯干的潮红或水肿,胃肠蠕动增强,腹泻,心动过速,喘息,瘙痒和感觉异常等。 第八,低血糖。原因是肿瘤细胞分泌的物质刺激了胰岛素的释放。

综上,总结一下,副癌综合症的很多症状是先于肿瘤确诊的数月或者数年的,而且与原发肿瘤的症状没有任何联系,所以容易造成误诊,它的治愈只能通过彻底切除肿瘤,如果肿瘤复发,又会再次出现。


咚咯隆咚


肺部恶性肿瘤也就是肺癌是城市人口癌症发病率首位的癌症,其发病率仍有快速攀升的趋势,目前来说,晚期恶性肿瘤仍无根治的方法,但早期肺癌可以通过手术根治,所以早发现早治疗成为根治肺癌的唯一方法。如何才能早期发现肺癌呢,这里我们先要认识一下什么叫早期肺癌。

一般来说,早期肺癌是指能够通过手术根治的肺癌,这样的肺癌大部分直径在3cm一下,特别是1cm以下的早期肺癌,手术根治的机会在90%以上,且手术对身体的影响最小,通过保养和锻炼,肺功能可以部分的接近于手术前的水平。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发现1cm以下的肺癌呢?

这里我们要看一下,哪些检查能够有效的发现肺部的病灶,首先是胸片,胸片可以说是呼吸科医生的眼,在胸片机器没有发明的时代,医生看病主要靠听诊器听诊来看病,虽然对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气道疾病可以通过听诊大致判断出来,但肺部小结节则无法通过听诊听出,但在胸片发明后,这种困难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有经验的医生可以通过胸片诊断出1cm以上的肺部结节影,但对于1cm以下的结节,胸片则难以发现,这里我们需要胸部CT来帮忙。

胸部CT是通过射线对人体胸部扫描并收集每一束通过身体的射线的衰减数值进行计算机计算重建来了解人体内部结构变化的,肺部每一个病变的部位其形态,直径,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都能够在胸部CT上体现出来,大于1mm的结节就能够在胸部CT片上显影,因此发现早期肺癌的利器当属胸部CT检查。

那么我们就可以这么认为,要想准确的发现肺部早期癌肿,最好定期检查胸部CT,在没有症状的时候就去检查,这样才能预防和发现早期肺癌。


胡洋


我是小影大夫。目前肺癌越来越多,肺癌已经成为国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早期肺癌治愈率达80%,而中晚期肺癌的预后相对要差很多,所以肺癌的早期诊治非常重要。

如何才能诊断肺癌?

确诊肺癌一定要有病理的支持,一定要通过各种方式找到肺癌细胞的存在,才能最终确诊肺癌。

我们临床说所诊断的肺癌,一般是有症状就诊,做了胸部CT证实有肿块的存在,然后通过穿刺活检、支气管镜活检、细胞脱落学等检查,发现了癌细胞,才能确诊肺癌。


有朋友说,咳嗽去医院就诊,做了胸部CT检查,报告写着考虑肺癌可能。那能确诊肺癌了吗?还不能!所有影像检查都只供参考,只能提示肺癌。如果影像上考虑肺癌,那么只能说很大可能性是肺癌,有80%的可能性是肺癌,但是确诊肺癌,依然需要取得病理。

确定病理的方式,可以是直接手术切下来在显微镜下看有没有癌细胞,可以做穿刺活检,可以做支气管镜活检,还可以用痰液和胸水找癌细胞。反正能看到癌细胞,才能确诊肺癌。

如何早期发现肺癌?

肺癌早期没有症状,要想早期发现它,通过症状是不行的。只能做肺癌筛查,做低剂量胸部CT平扫。胸片也不能发现早期肺癌,有些小的肺癌,胸片看不到。

目前低剂量胸部CT平扫筛查肺癌越来越多,可以发现1mm的肺结节。如果有高危的肺结节,恶性的结节,建议积极处理。

如果低危结节,可以随诊复查。

建议40岁以上的人都可以去做一个低剂量胸部CT,特别是有吸烟史,有肺癌家族史的,更应该注意筛查早期肺癌。


小影大夫


肺癌如今成为我国第一大癌症,治疗难度大,所以如果肺癌是在早期发现真的值得庆幸,手术目前来说是治疗肺癌最好的方式了,中晚期肺癌由于转移更多是采用放化疗,以及靶向药物治疗,治愈率普遍不高,因此肺癌在早期有哪些信号提示呢?

1.胸部闷痛:有25%的肺癌患者在发病早期出现胸闷的症状,继而出现持续性胸部稳痛,随着病情加重,隐痛会慢慢转化为刺痛,务必留意

2.咳嗽:此症状为肺癌的重要症状,当然不是那么随意的咳嗽,多为阵发性干咳或者刺激性咳嗽,无痰或只有少量白色痰液

3.痰中带血,咯血:如果咳嗽出来的痰液中带有血丝,或者转为咯血,应考虑肺癌的可能性,特别是抽烟的人群,更加需要重视

4.不明原因的低热:出现持续性低热,一般不超过39度,但是又查不出原因

5.呼吸急促,喘鸣:一些患者出现类似气喘的喘鸣声,而且该症状是在吸气的时候出现,呼吸急促,有点难以入睡的那种感觉应该考虑肺癌的可能性。

任何的癌症都要有好的抗癌心态,肺癌也不例外:人体内的免疫细胞除了T细胞,B细胞,还有一种是NK杀手细胞,这种免疫细胞有个特点,就是患者心态越好产生的越多,心态越差就几乎不产生,NK细胞对于癌细胞的杀伤力很强,而T细胞目前容易被癌细胞诱骗,躲过T细胞的追杀,因此才有免疫疗法的诞生,而免疫疗法有可能造成患者免疫力过强而攻击患者自身组织细胞,依然有副作用,另外B细胞的短板在于存活时间比较短,一般只有几天,无法对癌细胞造成持续性的杀伤,所以保持好心态,让更多的NK细胞来承担这个责任也许是当下最好的一种方式。

因为这种方式没有副作用,而是身体自我免疫调整,因此调整好心态才是抗癌的第一步。


黎老师说健康


早期肺癌是指根据肿瘤≦3cm的一期肺癌,其中重点是≦1cm的术后5-10年生存率可达98%-100%的0期原位癌(AIS)和IA1期的微浸润癌(MIA),它们很微小但却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演变生长,单个癌细胞开始通过血管的进入,倍增发育到直径1cm、重量1g的原位癌、微浸润癌约需要5-10年的时间。此期间是早期微小的、不发病阶段,所以在组织学上将它与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一并归入浸润前病变(良性阶段)范畴。

1cm早期微小肺癌的临界值,如何提高肺癌的生存率,其实尤为关键的是肺原位癌(AIS)和IA1期的微浸润癌(MIA)的判断,将“肺癌的诊治关口”前移!目前尽管肺癌有最新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但都不如抓“早”、抓“小”!

无需任何繁琐、昂贵、费时的检查,因为小的代价就能取得更为性价比的效果:1.对于低剂量螺旋CT平扫体检首次发现小于4mm的肺结节,可以暂时不予处理,6-12月复查CT动态比较;2.发现5到9mm的肺结节,往往是最难鉴别的,需要进行增强CT扫描进行审慎甄别。“东方鹰眼”核心的理念就是“肿瘤微血管CT成像征”技术下特征性的“血管移动”+“血管联通”=高度怀疑0期肺癌,首先考虑进行胸腔镜微创手术,因术后的5年生存率接近100%。但也应根据CT值的量化数据更为辩证的精准判断,毕竟癌症和炎症可能会共存!

单靠人的“鹰眼”也没有绝对,那么还能依靠什么?

人工智能,大数据!肺小结节人工智能算法利用海量大数据对肺结节进行肺癌早筛,规避了人眼仅能对“毛刺征、血管征、实变征、空洞征”等等肿瘤征象的局限。“人工+AI智能”在肺结节诊断的重要前瞻意义。

关于“肺癌的症状”发现早期肺癌,个人认为只是一种理想化的“奢求”,因为早期肺癌原本是没有症状的。

关注“柳叶道仁心”头条号,真正胸部肿瘤科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