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正史上的東晉末年將領,劉牢之之甥何無忌是怎樣的一個人?

聊聊文化歷史故事


何無忌是東晉北府軍名將劉牢之的外甥,也是劉裕的左膀右臂。

劉牢之死後,桓玄血洗北府軍高層。當時劉裕正在圍剿盧循的海盜軍,雖遠離政壇,亦不免不寒而慄。此時,何無忌秘密來見劉裕,勸他在山陰(浙江紹興)起兵,討伐桓玄。一向老成持重的劉裕認為時機尚不成熟,沒有答應,但暗地裡與何無忌籌劃起義事項。

桓玄逼晉帝禪讓後,篡位奪權,登基稱帝。劉裕悄悄帶上何無忌等幾個心腹,秘密返回北府軍的老巢京口。在劉裕起兵一事上,何無忌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為了兵不血刃奪取京口,何無忌假扮為傳旨的使者,身穿傳詔服,大搖大擺入城。坐鎮京口的徐州刺史桓修聽說使者前來,不敢怠慢,前來迎詔。何無忌見桓修毫無防備,冷不防抽刀便砍,桓修還沒反應過來,項上人頭已不翼而飛。

何無忌的另一個重要貢獻,是給劉裕推薦一位傑出的統帥,此人正是他的好友劉毅。何無忌先試探劉毅說:“桓氏強盛,可以圖謀嗎?”劉毅答道:“強與弱是相對的,若是違背道義,即便表面強大,也會變得弱小。要討伐桓氏,關鍵是看有沒有合適的人領導。”何無忌答道:“天下草澤之中,並非沒有英雄人物。”誰才是當今天下之英雄呢?劉毅脫口而出:“能稱為英雄的人只有劉裕一人。”就這樣,劉毅入夥了。

桓玄敗退荊州後,劉裕組建西征兵團,以劉毅、何無忌率領大軍西征。公元404年農曆五月,劉毅、何無忌的西征軍與桓玄的楚軍在崢嶸洲遭遇。桓玄有數萬人馬,而西征軍人數不足一萬人,在兵力上居於劣勢。然而,何無忌等頂住桓玄的進攻,在戰場上以少勝多,大破桓玄軍。桓玄逃回江陵後,已如驚弓之鳥,棄城而逃,在逃跑途中被殺。桓玄死後,西征兵團繼續挺進,並於公元405年初攻克江陵,桓氏集團的殘餘桓謙、桓振等落荒而逃。不久後,桓振兵敗被殺,各地餘黨紛紛被殲滅。桓謙等逃往後秦,曾經強大一時的桓氏家族,就此土崩瓦解。

在剿滅桓氏、再造晉室的戰爭中,何無忌是立了大功。他是最早倡議反桓玄的人,又是全程參與者,故而功勳較他人為高。然而,這位北府軍將領最後居然陰溝裡翻船,在與盧循海盜軍的作戰中,意外戰死。

東晉末年的孫恩起義,給朝廷予致命一擊。劉裕正是在與孫恩的戰爭中脫穎而出。孫恩死後,其妹夫盧循收羅殘眾,繼續扛起海盜旗幟,打家劫舍。桓玄當政時,派劉裕繼續圍剿盧循,盧循被打得狼狽不堪,一路逃到南海。桓玄稱帝后,劉裕興師討逆,無暇南顧,海盜軍因而東山再起。盧循攻陷番禺(廣州),自稱平南將軍。剛剛經歷內戰的東晉朝廷無力平亂,劉裕採取招安策略,授盧循為“廣州刺史 ”。

不過,海盜終究是海盜。公元410年,盧循趁劉裕北伐南燕之際,復起兵叛亂,分兵進攻長沙、南康、廬陵、豫章諸郡。叛軍氣焰囂張,軍容強大,所過之處,無不望風而降。時任江州刺史何無忌率領艦隊從尋陽出發,迎擊叛軍。當時何無忌的部將們都勸他不要冒進,他根本不聽勸告。雙方在豫章附近的江面上展開激戰,要知道盧循之部眾皆海盜出身,習於水戰,況且戰船都是新建的鉅艦,比晉軍的船隻要優良許多,佔盡優勢。在這場大水戰中,晉軍大敗,督戰的何無忌兵敗被叛軍所殺。他死得十分英勇,來看看史書的記錄:“無忌所乘小艦被飄東岸,賊乘風以大艦逼之,眾遂奔敗,無忌尚厲聲曰:‘取我蘇武節來!’節至,乃躬執以督戰。賊眾雲集,登艦者數十人。無忌辭色無撓,遂握節死之。”

何無忌乃是晉軍之重要將領,他是北府軍名將劉牢之的外甥,他的死,震動朝野。後來朝廷追贈他為侍中、司空,諡曰忠肅。


君山話史


說到何無忌,想必沒有幾個人聽過,因為他在歷史上並不算有名的人物,但他有個出名的舅舅,名字叫劉牢之,這可是在東晉大名鼎鼎的人,因為他佔據了一個重要的地方-京口,這是東晉抵抗南犯的重要屏障,能鎮守京口,可想身份的特殊。那麼,何無忌是個怎麼樣的人?


民間都流行一句話,說的是外甥一般都長的像舅舅,何無忌印證了這句話,他酷似其舅,不過他的作風跟他舅舅不一樣,他舅舅品行不端,有點牆頭草的感覺,而何無忌是個忠貞堅定的人,桓玄謀反時,劉牢之奉命討伐桓玄,可是他怕司馬元顯不容他,便倒向了桓玄,當時何無忌跟劉裕都極力勸阻他,叫他守晉臣之節,可他就是不聽,還害死了司馬元顯。何無忌看到桓玄得勢後,有篡位之心,便勸劉裕興舉義兵討伐,桓玄正式篡位後,何無忌與劉裕合力打敗了桓玄,還迎回了晉安帝,可以說是功勳卓著。

不過何無忌做事意氣用事,不懂得察言觀色,一不高興臉色就會變,而且做事不考慮後果。盧循趁劉裕北伐南燕時,發動叛亂,進攻江州,鄧潛跟殷闡都勸他不要貿然出兵,應該守城抵抗,但是何無忌不聽建議,覺得自己有能力打敗敵軍,便出兵討伐,可不幸碰到了不利天氣,導致他潰敗戰死。

何無忌一生最突出的就是聯合劉裕討伐桓玄,要是沒有他們倆,可能東晉就亡國了。但何無忌做事過於魯莽,不懂得采納他人意見,造成了自己悲劇性的下場


歷史百家爭鳴


何無忌,東晉末年江左名將,劉牢之的外甥。按理說這舅舅跟侄子應該比較親才是,結果何無忌與劉裕卻是頗有交情,可能是劉裕受過不少何無忌的幫助,而何無忌也受過劉裕不少幫助。不然在劉牢之起兵反桓玄時,何無忌也不會聽從劉裕的建議,不支持他的舅舅劉牢之。

東晉自建國以來的局勢就是你打我我打你,你爭權我奪權的那種局勢。劉牢之雖作為名將,卻實在是沒有什麼政治眼光,有些不得人心。不說劉牢之對待王恭的事,單說依附司馬元顯而後在討伐桓玄時,因怕事成後不為司馬元顯所容,結果投降了桓玄,而後因為桓玄的任命,被視為在奪他的兵權,又圖謀起兵討伐桓玄。如此反覆,使得其手下幕僚人心渙散,兵敗自殺。

當時何無忌也曾問過劉裕的去向,劉裕說你舅舅劉牢之肯定會失敗,而你可隨我返回京口。若是桓玄守晉臣之節,我就與你輔助他;若是桓玄有不臣之心,我就與你共謀消滅他。而何無忌聽從了劉裕之言,與他同返京口。

雖然只是一句話,但不難看出劉牢之此時已經人心向背,以及東晉末年的混亂局勢。而從中亦可以看出劉裕不俗的眼光與何無忌的關係,由守晉臣之節幾個字可以看出,何無忌在一定程度上尊崇的是東晉宗室。

為什麼說何無忌忠於東晉宗室?除了從司馬元顯一家被桓玄殺害後痛哭外,還可以從他戰死之時的情況看出。當時五斗米道的盧循與徐道覆再次起義,直逼建康,而由於性格上的一些原因,輕率進軍而被圍困,兵敗而持節戰死。

不要小看這個持節,這是忠於君事的意思。蘇武持節而不屈於匈奴,這便是何無忌忠於東晉王室的一種體現,而死後被追封諡號為忠肅。

其實何無忌有趣的是他的性格,性格往往也是一個人的重要體現。史書中居然會將他的性格描述一番,這便是有趣之處。歷史上說何無忌忠貞堅定,但在性格上卻有些意氣用事,每當有人做事不合其心意時,情緒就會顯現在其說話和神態上。急性子,好面子,有張飛式的急脾氣,具有星座型性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