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亚冠决赛不在中立场地打单场决胜呢?

得尔博思客


  其实,亚冠联赛的决赛究竟是单场决胜,还是两回合比赛,亚足联内部自己也常常举棋不定,曾经多次发生改变。

  

  在2013年之前,亚冠联赛还和欧冠联赛一样,是单回合决胜制。1967年亚冠联赛的前身亚俱杯诞生时,就是使用的和欧洲一样的单场决胜。当时闯进决赛的以色列特拉维夫工人队(当时以色列还在亚足联)和马来西亚的雪兰莪队在中立场地——泰国的曼谷进行了最后的决赛。1970年第三届亚俱杯是第一次在非中立场地举行,当时的德黑兰王冠(即现在的德黑兰独立)坐镇主场1-0战胜了特拉维夫工人。1987年,亚俱杯首次执行两回合比赛制,但可惜那届杯赛没能最后举行,因为沙特的利雅得新月队有多名主力入选了国家队,而国家队集训与决赛日期发生了冲突,日本的读卖新闻队不战而胜。此后,亚俱杯连续三届执行了两回合制比赛,包括中国的辽宁队在89/90赛季获得冠军的那次,也是两回合击败了横滨日产队才夺冠的。从90年代开始,亚俱杯又恢复了单回合决战,大多是安排在中立场地举行。直到2002年,亚足联对亚俱杯进行了改制,亚冠联赛诞生,决赛重新恢复了双回合制。到2009年,在日本赞助商提议下,亚冠又再度恢复了单场决胜,日本东京因为赞助商的关系连续举办了两届决赛,随后两届,日企虽然不再赞助,但亚足联还是没更改单场决胜的赛制,由闯入决赛的韩国球队在自己的主场打了单场决赛,这四届冠军都是韩国球队。这下西亚人坐不住了,于是在2012年底的亚足联竞赛委员会会议上,与会代表通过了亚冠再一次恢复两回合决赛的提案。2013年至今的亚冠联赛都一直是两回合了。当时西亚方面代表提出的理由是,两回合等于将决赛的商业价值放大两倍,且避免了大量球迷来往奔波,因为亚洲的地理面积实在是太大,再者在东西亚中间地带,很难找到符合亚足联要求的中立场地。

  


Asaikana


2017年的欧冠决赛在威尔士的卡迪夫千禧球场顺利举行,皇马如愿卫冕。而跟中国球迷更相近的亚冠联赛也已经进入到了四强战的争夺当中。但是和欧冠决赛放在中立场一场定胜负不同,亚冠决赛是采取主客场两回合的比赛。这其中的不同主要是因为欧冠比赛都是世界顶级球星,放到哪里都有人看,这样安排可以有推广作用。而亚冠联赛的影响力还是比较低,如果是非本国球队俱乐部之间打决赛,上座率会严重影响,推广效果也一般。

亚冠决赛并非一直都是两回合主客场,在2009、2010赛季,亚冠决赛就是在中立场地申办的。当时2009和2010两次的亚冠决赛在东京国立竞技场进行,但是那两年亚冠比赛并没有J联赛的球队入围最后的决赛,2009年韩国的浦项制铁2-1战胜伊蒂哈德夺冠,2010赛季,最终决赛的双方是韩国的城南一和和西亚佐布阿汉,最终城南一和3-1夺冠。

两届决赛均没有J联赛球队,因此那两场上座率低的可怜,亚足联的面子过不去,主办方的利益也没得到保障。所以,后来几乎就不会有城市去主动申办亚冠决赛了。

举个例子,要是广州恒大申办了亚冠决赛,但最终的决赛双方是阿尔阿赫利和浦和红钻,那天河体育场一定不会有多少观众。所以亚足联就直接把亚冠决赛也和之前的淘汰赛一样,定成了主客场两回合的比赛,这样参赛双方也没有太多怨言,上座率也得到了保障。所以说,主客场两回合打亚冠决赛,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足球部落


首先,众所周知的原因,欧洲大陆虽然国家不少,但是地方却不大,国与国之间相互接壤,交通也很便利。人口密度大,人们来往频繁,因此决赛放在任何中立场地,球迷之间看球也都不叫方便。而且欧冠决赛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足球赛事,顶级俱乐部和顶级球星之间的较量,放到哪里都会有大量的球迷与现场观看,根本不愁上座率和赛事推广这方面。

反过来到亚洲的就不行了,地广人稀,亚冠决赛如果要是没有本国俱乐部参加,那上座率势必一般,推广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其次,利益原因,亚足联各成员国之间利益纷争不断,派系林立。由于受地区文化的差距影响,彼此之间相互猜忌相互指责,尤其是东亚与西亚之间更为明显,谁吃亏都不干,所以为了保证公平性,干脆弄了个奇葩的亚冠东亚和西亚分区,两个分区的冠军最后在打决赛,而为了保证两个决赛队伍互相都平衡,只能弄一个双方公平的主客场制了!

第三,其实主要原因还是亚洲足球整体水平偏低,重视度不够,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亚洲虽然面积大国家多,但是像样的足球场也没有多少,经常进决赛的球队就那么几只,放到第三方场地的话,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绿荫重量级


自从2003年亚冠实行以来,决赛曾经尝试过2种。其中一个就是如同现在这样,采用主客场两回合;在2013年以前,决赛则是一回合制,但却是以抽签的方式,在2个参赛队之间,选择一支球队主场作战。

相比于目前奉行的赛制,另外一种无疑很不公平。一场决胜负的决赛,凭什么要在一方的主场进行,这将让客队极为被动,想要夺冠也是难上加难。至于在中立场进行亚冠决赛,迄今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尝试。

实际上,亚足联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想要学习欧冠比赛,提前定好决赛的场地,并且相关询问过中国方面。但中国方面却并不敢兴趣,此外也没有国家愿意接手,于是此事便不了了之,不再提在中立场进行。

这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毕竟亚冠在竞技水平和关注度方面,距离欧冠都相差甚远。倘若盲目学习欧冠,有着东施效颦之感。欧冠有着全世界最顶尖的球星,是全世界最受关注和最受瞩目的俱乐部赛事。不但有着大批的拥趸会参与远征,主办国也会有大量球迷观战,各种收入足以保证盈利。

但亚冠的影响力和竞技水平,确实很有限。一旦没有自己所在国的球队进入到决赛,那么关注度无疑将锐减。如果在中国举办的亚冠决赛,是韩国某队和沙特某队,那么你还会有兴趣观看吗?关注度和影响力必然有限,只能是赔本赚吆喝。这种情况下,无人愿意承办也就不足为奇。

【菱镜头】系头条问答签约作者


菱镜头


在中立场地一场定胜负的欧冠绝杀目前看是最吸引眼球的洲际俱乐部最高赛事,而亚冠决赛则是两回合,决赛也打两回合似乎显得比较业余,也使得比赛的激烈程度不如一场决胜负。但是,这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其实,亚冠比赛并非一直都是两回合主客场,在2009、2010赛季,亚冠决赛也是在中立场地申办的。2009和2010两次的亚冠决赛在东京国立竞技场进行,但是那两年亚冠比赛并没有J联赛的球队入围最后的决赛,2009年韩国的浦项制铁2-1战胜伊蒂哈德夺冠,2010赛季,最终决赛的双方是韩国的城南一和和西亚佐布阿汉,最终城南一和3-1夺冠。

两届决赛均没有J联赛球队,因此那两场上座率低的可怜,亚足联的面子过不去,主办方的利益也没得到保障。

所以,后来几乎就不会有城市去主动申办亚冠决赛了,试想一下,要是广州恒大申办了亚冠决赛,但最终的决赛双方是阿尔阿赫利和全北现代,那天河体育场会有多少观众了?

也有过一段时间,亚冠决赛也是一场定胜负,但是主场在两支球队一方主场进行,到底谁踢主场由抽签决定。这样一来,抽到主场的球队则占据了较大的优势,而没抽到的则感觉不公平,并且抽签也会有一些猫腻存在,尝试了一两次之后,这种抽签定主场的方式也在一片质疑声中取消。

于是,亚足联就直接把亚冠决赛也和之前的淘汰赛一样,定成了主客场两回合的比赛,这样,参赛双方也没有太多怨言,上座率也得到了保障。所以说,主客场两回合打亚冠决赛,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为何亚冠不能喝欧冠或者南美解放者杯那样,究其原因还是足球文化和球迷氛围不够,在中国以及亚洲,还是看热闹的球迷居多。广州球迷肯定不会花几百上千块钱到天河去看一场全北现代和阿尔阿赫利的比赛,首尔球迷也不愿意会花钱在家门口看一场上海上港和阿尔艾因的比赛吧。


足球篮球都是球


如果单纯从比赛本身的观赏性、刺激性而言,当然是单场决胜制更吸引人,比如全世界最负盛名的欧冠联赛。但是亚足联设定的两回合主客场制,也并非不愿参照世界足坛的主流,关上大门自说自话。相反,在笔者看来,这是亚足联针对亚洲足球特色做出的相对明智之举。

最重要的一点是,亚洲整体还没有欧洲、南美州那样的足球氛围。不可否认,在中超、J联赛、K联赛以及沙特、伊朗等国联赛中都有各自的豪门球队,这些球队一定有他们的死忠粉。但是,这种忠实球迷的规模只局限于本国,甚至它所属的那座城市。打个地方,恒大在国内联赛是无可争议的霸主,但是他的拥趸多数集中在广东,北方或许有一定恒大粉丝,但如果跳出国门,会有多少日本人、沙特人、伊朗人是恒大球迷?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亚冠决赛上演的是恒大与首尔FC的单场决胜制,公平起见,比赛地方放在沙特阿拉伯,而当地并没有多少球迷知道两支球队,更别说掏钱买票去看这场对决,场上只有零星散散的两支球队的死忠粉,那场面岂不是万分尴尬?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不是没有出现过。早在许多年前,亚足联曾效仿欧冠推出中立球场单场决胜制,两次都是韩国球队在决赛中碰面中东球队,比赛地点被放在日本,结果可想而知,上座率低到可怜,主办方收不抵支。亚足联无奈重回两回合主客场制,为了保证各主办方的利益,也为了保持足够的上座率、收视率,带来足够的经济效应。

导致这样无奈状况发生的最主要原因,还是亚洲俱乐部缺少足够的沉淀,也就是所谓的豪门底蕴。试想,皇马、巴萨、拜仁、曼联、尤文这些顶级豪门在欧冠决赛的碰面,无论放在哪一座城市上演,根本无需为上座率发愁,一样的疯狂在不同的城市上演。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豪门历经了百年的沉淀,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拥有庞大的拥趸,决赛举办地的粉丝,再加上远道而来支持主队的粉丝,形成强大的合力,将这种热闹非凡的气氛通过电视转播推向世界。


即便出现在像2003/2004年欧冠决赛摩纳哥VS波尔图这样的两支非豪门球队会师决赛的局面,欧足联也无需发愁,那届欧冠决赛同样是爆满。因为欧洲整体的足球气氛早已形成,除了追逐豪门外,他们同样愿意去享受足球本身的魅力,看哪一支黑马能一黑到底。这也是欧冠本身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决赛无论放在哪一座城市,无论交锋对手是谁,那一天一定是属于这座城市的节日,但是亚冠却远不及,人们很难做到欣赏足球本身,更多只愿意主队去摇旗呐喊。说难听点,看热闹型的球迷不比真正热爱球队的球迷少。

综上原因,亚足联的这一举措无疑是站在现实角度出发的。不过站在另一个角度去想,两回合主客场赛制也有它的好处,比如说提高赛事的悬念性。就好比今年的欧冠1/8决赛,如果没有巴萨首回合4-0惨败巴黎,又怎会出现次回合6-1惊天逆转,足以被载入足球史册的时刻?


热血足球R


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你还不了解欧亚足球联赛的本质区别。

世界足球的中心在欧洲这点毋庸置疑,欧洲的足球氛围没有哪里能比的了,五大联赛的一些豪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他们本身的球迷遍布全球各个角落,号召力非常强大。技战术、薪资、教练水平、商业运作、配套设施包括梯队建设培养等等全部是世界最高水平。就像曼联它是全球市值最高的足球俱乐部,虽然这两年战绩不怎么样,但是人家运营管理的好,积累的球迷无数,目前仍然没有哪家俱乐部可以超越它。

回过头来说说这个亚冠联赛的问题,亚洲足球本身发展较晚水平基础设施梯队建设足球文化等等都是非常落后,而且地域辽阔,西亚到东亚非常遥远。足球运动就是非常不适合亚洲人的运动,本身自己不强何来的爱呢?之前2009和2010赛季亚冠有过放中立场地举办过,无奈当时所举办场地的国家没有一支球队杀人到最后的决赛,这样就导致中立场地举行的亚冠决赛上座率严重不足。打个比方亚冠决赛场地在广州举办,对阵的两支队伍是武里南和川崎前锋。比赛质量不高是可以预见还有没有什么叫的上来的有名球星,你们想想会有多少人去观看那场比赛呢?所以亚足联与运营商俱乐部都非常不满意,因为门票广告商业运营各项收入均不如预期,所以后期决赛又改成双方主客场赛制。主客场赛制的好处是可以保证球场上座率广告收入以及各方面的影响力都得到有利的提升。


欧冠决赛是每年都会上演的一场足球盛宴,能打进欧冠决赛的球队也非富即贵。皇马、巴萨、拜仁、尤文这些百年豪门的号召力本身就非常强大,哪怕一场友谊赛也会是球场爆满。欧洲地域不大有着欧盟一体化的政治前提下球迷在国家之间来往就非常便利,有着基本统一的货币政策和相对优越的生活水平。在这些前提的保障下欧冠决赛不管放在哪里都会场场爆满。

就像篮球大家肯定会关注实力更强观赏性更高的NBA,不会有多少人会去关注CBA以及欧洲的篮球联赛。同样的道理放在足球上也是这样。


足彩秀


其实有一部分如题主所说的:亚冠作为整个亚洲最高级别足球赛事,在决赛中也采用了两回合制的比赛,确实会减少决赛的魅力和观赛体验。因为决赛就代表了决一胜负,高手过招都是一鼓作气的,一招见分晓。采用了两回合就犹如打架了,第一次打不赢但是我可以试探出你的招数和套路后,第二次我就可以一招致命了。

不同于欧洲冠军联赛和欧罗巴联赛的决赛,双回合制的亚冠决赛存在着一定的原因在。首先,相比于欧洲小国们,整个亚洲疆土辽阔东西横跨各大时区生活的习惯和作息规律都会不一样,造成了很多因素存在,所以也造成了亚冠小组赛都是分东亚和西亚区,这样就更难去统一决赛的时间,处理不好将会引起矛盾。

然后是足球其实在亚洲的关注度真的没那么高,你想想如果进入决赛的两支球队分别是韩国和沙特,然后采用决赛一回合定胜负,中立场设立在中国,观赛的球迷人数会多吗?亚足联也不敢去拉下这么没面子的活!

还有就是亚冠在发展中,影响力薄弱,关注度不如蓬勃发展的欧洲,没有几个国家的俱乐部愿意去承担赛事的场地,要不然到时连场地维护费都收不回来那就尴尬了。

所以说,亚冠决赛目前还是保持着两回合制,也是为了呵护着这个弱小联赛的成长,打铁还需自身硬,假以时日真的茁壮了,或许就是决赛单回合制的到来了。


花田球谈绿茵


不能以中立地没有主队而去贬低抛弃这种方式。那欧冠怎么解释?是不是欧冠永远是亚冠不能企及的高度?欧洲人永远高于亚洲人一头?当你很多方面都不如人家的时候,你只能一再降格作出低层次的选择。如果亚冠允许7外援,西亚有“巴萨”“多特”,东亚有“皇马”“拜仁”,中立地方还会吸引不了观众?如果你的假赌黑少得可怜,公允公正以及门线技术等等足球硬软件都不遗余力的开发讨论实施,如果不为各自利益心怀鬼胎而向欧足联多多学习,怎么会没有多少观众?说一千道一万,自身努力不够,不要去怪观众不关注!


Loading69


这是赛事级别以及赛事关注度,球迷氛围决定的,首先整个欧洲的面积相对较小,不管是哪两支球队进决赛,各队球迷都愿意赶赴第三方球场观赛,因为赛事级别和关注度的问题,也会吸引更多的中立球迷观赛,这样势必会增加举办地的旅游以及门票收入,而亚冠确恰恰相反,总结下来就是赛事级别低,受关注度低,竞技水平低,所以不适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