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二候鸣鸠拂其羽:天地间的愁种子

二候鸣鸠拂其羽:天地间的愁种子

谷雨二候,鸣鸠拂其羽。

每当看到鸠这个字,总不自觉地联想起“饮鸩(zhèn)止渴”这个词。但仔细分辨一下,即可明白,鸠鸟与鸩鸟,是两种不同的鸟儿。

节气里的鸠鸟,是布谷鸟,是杜鹃,是子规,也是望帝。

而鸩鸟则是一种传说中的毒鸟,若喝了用它的羽毛浸过的酒,便能将人毒死。

实实在在是两种不同的意境。

谷雨二候,布谷鸟开始穿梭在田间森林,振翅鸣飞,似在催促农事将急,需要尽快耕种了。于是每年的农忙时节,便总能看到布谷鸟的身影。

当杜鹃开始啼叫时,杨花也开始掉落。

李白诗云“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飘飞的季节一来,便是春将逝去的征兆。

所以,总免不了几分伤感与遗憾。

暮春时节便又成了诗人尽撒文采的时候。

二候鸣鸠拂其羽:天地间的愁种子

李商隐有一首《锦瑟》,其中便有“望帝春心托杜鹃”一句。

因是朦胧诗意,小时总不能明白此句为表何意。

望帝是谁?为何要心托杜鹃?

虽有许多未明之处,却也晓得此句应是春天里的意境。

后来翻阅典籍才明白其中缘故,竟与残春之景色一样令人唏嘘。

相传远古时代的蜀国,有一位皇帝名叫杜宇,号称望帝。

望帝亲政爱民,尤其关心百姓的生活,

他悉心教导百姓种植庄稼,叮嘱人们要遵循农时,以丰粮仓。

是一代贤明君主,他热爱百姓,因此百姓对他也十分拥护。

杜宇退位后,传位于鳖灵,而自己便化为了杜鹃鸟,日夜守护着自己的国家。

后蜀国将都城迁至成都。

一直以来蜀国都被治理的很好。

直到秦国日渐强大后,常常想要吞并蜀国。

奈何蜀道难于上青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当时蜀国内有五位壮士,力大无比。

秦王便心生一计,托人告诉蜀王他有五只石牛可以拉金子。

蜀王想要将这五只石牛搬回蜀国

于是便令五位壮士将蜀道打通,以便运送金牛,这条通蜀的道路被称为“金牛道”。

秦王得知攻蜀之路已打通,心喜不已。

待时机成熟时,便派军攻打了蜀国。

这时那望帝魂灵变化成的杜鹃鸟,眼见故国灭亡,内心十分痛苦,

每当桃花盛开之际,便一声声地叫喊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蜀国人民一听到这个声音,就知道他们的国君又在思念自己的故国了。

二候鸣鸠拂其羽:天地间的愁种子

而每当杜鹃啼叫时,又正是杜鹃花盛开的时候。

因此人们常常认为杜鹃花是杜鹃鸟儿日夜啼血化为的花朵。

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文天祥曾作别诗:“从今却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它的叫声极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因此宋代范仲淹也有诗云:

“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

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每至暮春,杜鹃悲鸣不止,兴是应了惆怅之景,

诗人词客爱将它喻为“天地间的愁种子”。

于是杜鹃便成了诗词里,最常见的惆怅客。

又闻子规啼夜月,看来春天真的要逝去了。

二候鸣鸠拂其羽:天地间的愁种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