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农村过去的农耕工具,现在年轻人都不认识了,那有没有收藏价值?

农大知事


农村过去的农耕工具,现在年轻人都不认识了,那有没有收藏价值?



老娘舅是农村人,种了一辈子田,到老却到厂里打工了。不是说我不种田了,全村只有十几户人家在种水稻,田也没人种了。在农村,过去农民种田少不“犁耙耕耖”。首先是梨田翻耕,而后耙田耖田,把田整平了才可以插秧。牛在前面走,人后面赶,一天可犁田三四亩。那个累不用说,一天下来到收工脚都拖不动,最累的是耖田,最轻松的是耙田,人站在耙任牛满田拖。



现在不种田了,我把这些农具都收入在老房子里,农具很多,堆满了二间老房子。其中农具有“犁、耙、耖、打稻机、稻斗、箩筐、畚斗、畚箕”这些现在都用不着了,买也没有人要,当柴烧了还有点可惜。



至于农耕具的收藏价值,我去过浙江桐乡一个村,它是开发旅游的农家乐,那个村都把农耕收集在一起供人参观,像有些古老的结布机可能有的年轻人真的没有见过。不过,像农耕具在农村大多大普遍了,我认为没有多少收藏价值,像我们这里很多人家都当柴火烧了,谁还会把它收藏。如果农村真的全面实现一户一宅,老房子全拆除了,农耕具也没地方放了。

你认为农村农耕具有收藏价值吗?欢迎大家一起都来说一说。

[更多三农精采内容,敬请关注:头条号《月季正红》点赞、评论、转发、分享]


月季正红


我的老家就是农村的,对于农村的农具非常熟悉,正如您说的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现在农村的年轻人已经不认识这些农具了。但是作为伴我童年生活最重要的一种农具,我对它们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耕地的犁耙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主要的农耕工具之一,童年春耕季节我会跟随我的父亲去地里犁地,记忆中父亲背着犁,我母亲扛着耙,两头牛,父亲牵一头,母亲牵一头,牛儿脖子上的牛铃铛在春天的田野里发出叮咚叮咚的声音,耕地的犁在古代是用一种质地坚硬的木材制作的犁铧,演变到后来就成了现在的铁制的犁铧,这种犁铧是可以把土翻到一边的,深度也比过去的木制犁铧深好多,一犁挨着一犁的把一块地犁完,整块看上去就像海的波浪铺展开来,那个时候我会在松软的跟海绵一样的土地上翻滚嬉戏,满是土腥味儿的空气里掺和着花草的清香。先犁后耙是耕地的流程,一块地犁完之后接下来就要用耙将地块耙平整,这个时候是我最高兴的,因为我可以坐在耙上被牛儿拉着在地里跑,那感觉就像现在的孩子们在城市的公园里坐的过山车。犁耙是一对农耕界的兄弟,少了谁都干不成活儿,除了犁耙还有播种的木耧,木耧是用来播种麦子和谷子的农具,这三样农具都源于我们祖先的伟大的发明创造,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充当了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农民不再以耕种做为生存的唯一途径,这些伴随人类的农家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如今的农村我们随处可见它们的影子,也正是因为它们与人类紧密相随的发展背景,有人开始收藏它们,我觉得这未尝不是一种好事,因为在农村因为已经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房前屋后随处丢弃任由风吹日晒,更有甚的已经当成做饭的柴禾烧掉了。加强对这些农耕工具的收藏也是一种保护,我们暂且不论它们能给我们带来多少收藏的经济价值,起码可以将这种文化传承给我们的子孙,让他们知道人类的演变与进化也有这些农具的一份功劳。



主编中原


近些年农村的人确实都走出去了,而不在是围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转了!而农民不种地了,就变成了农民工了!不种地了不到地荒废了,就连种地的农耕工具也闲置了!


题主问很多的年轻人都不怎么认识农耕工具了,有没有收藏价值!农夫认为价值是肯定有的,但是短期只能看出去教育价值,长期的话才有升职空间!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多数的农耕工具是家家户户都有的,而也是最近几年才开始闲置的!要想让这些农耕工具升职,那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还有一点就是这样东西好多都太普遍了!老话说物以稀为贵!而普遍存在的东西自然就升值空间不大了!



不过,如果是一些很稀少的大物件,还是很有价值的!因为其本身就成本高,有些人家就买不起了!如此就满足了物以稀为贵的原则了!


所以,如果大家是爱好的话,还是可以收藏起来的,至少他们都是老一辈人劳动的见证者!而且这种还可以让后辈的年轻人学习了解过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要进博物馆啦,农夫也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因为我家也有很多农耕工具!
各位想要了解农村事的,可以关注农夫也疯狂!(配图是农夫家的部分农耕工具)


农夫也疯狂


农村过去都是用以下农耕工具







上面,都是农村农民必备工具,但这些工具,又面临现代机械厂的冲击,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过去宝贵的耕牛,已成盘中餐,菜牛了,木式风斗已被铁风斗代替,木梨已被现代机械化小型耕地机代替,臼辣椒面的对窝已被打浆机取缔,打谷用的绊簧,已被小型联合收割机挤掉了

农村的木便桶,已被新式卫生间,厕所挤走,挑水的桶,已被自来水管安装,弃之无用,装粮用的木柜,已成铁皮粮仓代替,防潮又不怕老鼠啃咬,安全又卫生,这些等等农用工具,九零后,零零后的年轻人,根本没有几个认识,叫得出名称来的

这些农用工具,有没有收藏价值,本人认为,没有多大收藏价值,有收藏价值的东西,都是一些珍贵的艺术品,雕刻品,经过几个朝代后,才有升值空间

但农耕工具,在农村,农民没有用了,就用来劈碎当柴烧,放在新房别墅里,觉得占空间又不好雅观,如果个人喜欢收藏,还是可以的,若干个朝代后,也成古董,也有历史演变意义


隐居仙境



基层农人


当然有收藏价值,过去的农耕工具。都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生产的工具。具有很大的文化价值。它们是生存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劳动人民为了生存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制造了很多的工具。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在人与自然的斗争中。创造和发展出来的。因此我们应该对这样的工具加以保护,将其进行保护。


百变金刚007


我农村出来的,对农村有很深但又回不去的感情——记忆中的蓝天白云,溪水清澈。

农村过去的农耕工具,肯定有收藏价值的,但是价值的展现需要时间,甚至需要机遇。

基于未来,农业的高速发展,社会进化加快。越来越多的手工作业、体力劳动、甚至部分生活技能都将退出历史舞台。很多曾经风靡几千年、几百年的各种工具、各种记忆都是珍贵的,跟博物馆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