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内保温日光温室建造标准及流程

内保温日光温室建造标准及流程

内保温日光温室建造标准及流程

内保温日光温室具有以下特点:透光性能良好,光照利用率高;增温快,保温性能良好;易于操作和通风排湿,便于管理;结构牢固,防风抗雨雪性能良好,使用寿命长;易于建设,且相对投资较少。

一、日光温室主要技术标准:

1、选址:

日光温室建造宜选择在地质条件好、地下水位适中、排灌方便、前方和东西两侧没有高山以及高大建筑物遮挡。避开洪、涝、泥石流和多冰雹风口、有污染等地段。配套给排水、道路、电力等设施的规划建设。

2、温室间距:

日光温室间距在呼包地区一般为前方建筑物高度的3倍之间,间距太小冬季容易遮阳,造成光照不足,间距过大土地利用率下降。

3、温室方位:

实践证明,日光温室应建成坐北朝南方向,并偏西(阴)3-5度为好。这样的方向,接受阳光时间长,光能利用率高。若因地形地势等原因,达不到以上要求,也应尽力调整。在使用锣盘定位时注意各地磁偏角不同,用实际角度减去磁偏角再偏西3-5度。

4、温室墙体结构:

温室墙体是温室的最主要构件,它不但能支撑封闭温室,起到保温作用,而且它还具有白天蓄积热量,夜晚释放热量,稳定温室夜间温度的作用。墙体结构一般我们采用厚墙体结构方式,方式1、采用砖夹土结构,用两堵24cm砖混墙中间夹1米宽的土。方式2、机建墙体结构,一般为下宽5-6米,上宽2-2.5米之间的贴土碾压而成,三面墙体,一面向阳。温室内地面采用下挖式地面,一般下挖0.5-1米之间,大大提高保温效果。

5、日光温室高度、跨度及采光角:

温室的高度与南北跨度,应根据当地的纬度来定。因为高度与跨度决定着温室采光面的角度,采光面的角度又左右着阳光入射角的大小。要保证阳光有较大的入射率,其入射角应小于40度。因为太阳光的投射率与光线入射角关系密切。其入射角在0-40度范围内,随入射角的增大,光线的入射率下降,但是变化不明显,当入射角大于40度以后,随入射角的增大,其透光率明显甚至于急剧下降。温室采光面的角度=900-太阳高度角-阳光入射角(40°)。太阳高度角一天之中,中午最大,早晨出太阳时为零,一般上午10点,下午2点时太阳高度角比正午可少6--7度。因此,温室采光面的角度,应适当增加5--6度为好。太阳高度角,由其所在地的纬度决定,不同地区因其所处纬度不同,其太阳高度角不同。

为提高效率和降低建造成本,日光温室跨度一般为8-10米之间最为合理。跨度太小相对造价及利用率太低。跨度太大相对高度过高,设备运行及覆盖材料存在风险隐患,施工难度增加。

在内蒙古呼包二市地区考虑到根据当地的冬季光照角度和温室建造成本等因素,一般采光面的角度定为27°-30°之间,采光角小于26°时温室冬季采光下降,升温较慢。采光角大于30°,更有利于光线的进入,温度提升更快,但相对造价过高。

6、温室长度:

节能日光温室,其东西长60-80米比较适宜,若长度短于60米,则温室体积偏小,保温性能降低,遇到严寒天气,室内易发生冷害或冻害,并且相对造价较高。若长度超过80米则管理不方便,部分设备运行存在问题。

7、日光温室骨架:

日光温室骨架类型较多,有竹杆骨架、混凝土骨架、圆钢骨架、扁钢骨架、几字钢骨架等。通过多年实践使用和总结,目前采用热镀锌上、下圆钢采用专用连接件连接而成的骨架和热镀锌3*8扁钢一次性折弯产生的骨架从成本、强度、使用寿命及美观性最为合理。内保温日光温室内架间距为2-2.4米,外架间距为1-1.2米。内、外架在前梁上的距离为30-35cm,在后墙上的距离为60-80cm。内架高度与后墙上度一致。外架起后坡,后坡仰角为45度左右,后坡高度1.5米左右。

8、日光温室覆盖材料:

要采用透光、无滴、防尘、保温性能良好,且具有抗拉力强、长寿的多功能复合膜。比较好的有聚乙烯长寿无滴膜、三层共挤复合膜、聚乙烯无滴转光膜、乙烯-醋酸乙烯三层共挤无滴保温防老化膜、聚氯乙烯无滴膜等。

9、内保温温室对保温材料的要求:

内置保温被要求防水、密闭、轻质、保温性能高的保温材料制造,目前使用较好的内置保温被为两层牛津布夹发泡PE复合而成的保温被,未来内置保温被还有待于研发和创新。

10、温室的通风口设置技术:

温室的通风口应该设置2条,1条在温室的顶部,1条在温室的前部1.2—1.5米高处,通风口处,配备防虫网。这样设置通风口(顶风口和前风口),便于管理。通风时,室外冷空气由1.2—1.5米高处进入室内,因被室内前部上升的热空气迅速加热,避免了冷空气直吹作物的现象发生,而且前风口与顶风口会形成空气对流,促进室内空气循环,利于热空气由顶风口迅速排除,既均匀了室内各部位的温度,又有效地降低了室内温度,并能避免害虫和鸟类从通风口进入室内。目前,不少温室只设顶风口,不设前风口,多数通风口不设防虫网,这样做,会在管理上带来诸多不便,一是通风时,害虫和鸟类容易从风口侵入,危害作物;二是一旦室内出现高温,只靠顶风口通风,降温困难,只好扒开底膜,开底口通风。这样做,室外冷空气,直吹室内作物,往往会造成室内前部的温度骤然猛降,引起作物叶片失水干枯,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11、日光温室常规配套的设备:

苗床系统、强制降温系统、补光系统、加温系统、灌溉系统、环流风机、CO2补气系统、外遮阳系统等。

二、内保温日光温室施工流程:

内保温日光温室建造标准及流程

日光温室施工流程基本遵循由下到上,由里到外的原则,具体步

骤:定位  设定标高

  放线   做隐避标记   开槽   

地基建设  埋设预埋  厚墙体建设   骨架安装   内保温系统安装   外骨架安装   覆盖、放风系统安装。

1、基础建设技术标准:

(1)基础底部1米高、0.5米宽毛石砂浆砌筑砂浆标号M10;

(2)后墙基础上部为24cm*30cm整体圈梁,侧墙为50cm或62cm*30cm整体 圈梁,前梁为40cm*30cm整体圈梁。

(3)圈梁柱筋为12#螺纹钢,数量6根,绑套采用6号圆钢,套间距20cm,筑筋连接处焊接同时加加密套。

(4)混凝土标准达到C25标准。

2、具体步骤及管理要求:

(1) 场地初步平整后开始放线,使用经纬仪确保角度精准无误,放线关键控制点必须引暗桩做为标记。

(2)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开槽,基础底部边开槽边超平,同时两面预留40cm工作面。

(3) 砌筑石头基础时要求平面向下,沙浆饱满,石头与石头之间缝隙小于5cm,用拉接石拉接。

(4) 石基表面超平后复线支模,筑钢筋,筑筋为8根14号螺纹钢,绑套采用6号圆钢,套间距20cm,筑筋连接处焊接同时加密套。

(5) 修复、超平模具,复线、超平挂线准备放预埋件,埋件与筑筋焊接。

(6) 浇筑混凝土,及时使用震动棒震实。

(7) 基础保养,采用塑料膜覆盖保水或每天中午在梁上浇水保养。

(8) 保养一周后取钢模,10天后进入下道工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