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地下30米的“上海制造”,五层楼高的超大隧道!

6月9日,由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承建的武汉三阳路长江隧道实现双线贯通,标志着

国内最大直径盾构法隧道、中国首条公铁合建隧道全线贯通。上海企业攻克了一件“世界级难题”,把地下工程领域的“上海制造”品牌,再次推向了新的高度。

上海制造的“世界级”艺术品

在武汉长江江畔30米深处,直径15.76米超大盾构“开泰号”从工作井中探出了头,标志着由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承建的国内最大直径盾构法隧道——武汉三阳路长江隧道全线贯通。

地下30米的“上海制造”,五层楼高的超大隧道!

在中国的隧道建设史上,上海曾经写下了辉煌历史!

1965年建设中国第一条越江隧道——打浦路隧道

21世纪初建成中国第一条14米级超大直径隧道——上海上中路隧道

竣工时全球最大直径盾构法隧道——上海长江隧道

在长江、黄浦江底,隧道股份上海隧道不断突破隧道施工领域的技术极限,成为了上海建筑制造业的一块“金字招牌”,也为上海城市交通、经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如今,在上海全力打响“四大品牌”,推动“上海制造”升级的进程中,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正把“上海制造”向国内更多的城市推广输出。刚刚贯通的武汉三阳路隧道,则是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在超大直径盾构法隧道领域的又一杰作!

中国隧道建设史上第一次!全球工程领域罕见!

“武汉三阳路隧道的特点在于,它是

中国第一条穿越复合地质土层的15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法隧道。”隧道股份上海隧道越江项管部总经理李鸿介绍,三阳路隧道需要穿越长江底石英含量高达70%的粉细砂层和富含黏土的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地层。“就像在黏性极大粘土里混进了钻石,并在这样的地层里挖一条5层楼高的超大隧道大直径+复合地层让施工的风险和难度呈几何级数上升,在中国隧道建设史上还是第一次,在全球工程领域也极为罕见。”

地下30米的“上海制造”,五层楼高的超大隧道!

据李鸿介绍,上海的地质特点属于软土地质,50多年的隧道建设历史,上海企业积累了丰富的软土地质领域的技术经验。但硬岩、复合地层的超大直径隧道,在上海乃至全国施工领域都是“技术空白”。

地下30米的“上海制造”,五层楼高的超大隧道!

“上海制造”要在市场上占据鳌头,必须具备难以替代的技术优势,要有“填补空白”的能力和拿得出手的超一流产品。在武汉三阳路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孙钧、钱七虎、陈湘生等院士及多位行业权威专家和同济大学等科研院校的“协同会诊”,一批创新的技术工法孕育而生。

  • 《复合地层下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应对盾构结泥技术》
  • 《复合地层下超大直径泥水盾构盾构结泥应对技术》
  • 《超大直径盾构在高水压下盾尾刷更换方法》
  • 《常压换刀操作规程》
  • 《盾构刀具管理软件开发》

在优质建成工程的同时,这些“真刀真枪”的施工宝典为今后中国乃至世界在该领域积累了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

随着武汉三阳路隧道的“难点攻克”,未来国内在复合地层下建设超大隧道将成为可能。

上海制造从“长三角”到“天涯海角”

从最初的软土隧道起,隧道股份上海隧道便以绝对占有率承建了上海市内的越江隧道。同时,由于长三角地区相对同质的土体情况,隧道股份上海隧道也参与了浙江、江苏等地多条公路隧道、轨道交通的建设,如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钱江通道、南京地铁机场线等。

走出长三角,接受更大的挑战

走出长三角,离开“软土舒适圈”,是隧道股份上海隧道目前正进行的挑战之一。而目前,由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完成建设的超大直径盾构法隧道在全球占50%、国内占80%以上,这张“上海制造”中最闪亮的名片,正在更大的世界舞台中闪耀发光。

“隧道股份上海隧道作为‘上海制造’的一部分,一方面我们要自主攻关核心技术,实现从无到有、人有我优,主攻行业中的技术难点和空白,代表国内最高水平、世界领先水平;另一方面更要到国内亟需这些技术的城市,为各地量身定制符合当地地质环境的隧道工程,解决当地最迫切的工程建设需求。”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总经理李波表示。

核心技术——大直径盾构法隧道技术

大直径盾构法隧道技术是各地发展越江交通、轨道交通的核心技术,也是地下工程领域“皇冠上的明珠”,它集土木工程、机械制造最尖端的技术于一身。目前,国内完全掌握了这一技术的企业为数寥寥,但各地城市发展带来的市场需求却较为庞大。此外,由于不同地区的地质情况差异较大,建设方必须针对不同地质、不同城市,量身定制不同的方案,这更增大了隧道在各地的推广难度。

地下30米的“上海制造”,五层楼高的超大隧道!

“千里眼”全国监控——“上海盾构管控中心”

“行业和市场的特殊性,对企业的技术、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要稳健地走好市场拓展中的每一步,通过更加合理、高效的管理体系,保证全国每一项工程的安全和品质。”李波介绍,目前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正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的管理手段,对全国的盾构工程进行管理——公司搭建的

“上海盾构管控中心”,正实时监控全国28项盾构推进工程的核心参数,确保盾构的稳定推进;而隧道股份独特的管理体系,更为大隧道建设上了“双重保险”——这些施工项目的盾构施工数据、参数表单等远程汇总于中心,筛选、分类后将分析结果实时反馈到所在项目,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

地下30米的“上海制造”,五层楼高的超大隧道!

据了解,目前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共有88个工程项目正在全国范围施工,项目北至乌鲁木齐,南至珠海昆明,还有郑州、成都等中原城市。已完成11省21市的全国布局,业务范围遍及宁波、杭州、温州、南京、无锡、珠海、昆明、武汉、成都、郑州、乌鲁木齐、新加坡、香港等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