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联手腾讯进军高铁业务,吉利的转型布局有多大?

从2010年开始,吉利“买买买”的步伐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从沃尔沃到宝腾,从路斯特到戴姆勒,多次的跨国收购不仅带来了巨大的利润,而且使吉利逐渐迈向国际化企业。不过以往吉利似乎都是集中向汽车方向发力,但这一次,吉利的目标变成了高铁业务。

联手腾讯进军高铁业务,吉利的转型布局有多大?

6月7日,浙江杭州—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简称“吉利”)宣布携手腾讯成功中标动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动车网络”)49%股权转让项目,未来将与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中铁总公司”)及其相关公司,共同经营增值服务。

动车网络成立于2017年12月20日,是中铁总公司确定的下属企业中唯一经营动车组Wi-Fi的企业。本次股权转让是中铁总公司积极响应铁路混改的战略要求和“互联网+铁路”的指导思想,首次通过产权交易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发展动车网络,利用互联网产品理念优化和完善服务产品和流程,充分融合铁路网、互联网和地、空、水交通网,让每一位旅客都能享受一站式智慧便捷出行。

联手腾讯进军高铁业务,吉利的转型布局有多大?

吉利与腾讯组成联合体携手参与了此次股权转让的竞标,并凭借在业务创新、资源互补、央企混改等方面的领先经验,从多家竞标方中脱颖而出。吉利和腾讯将通过双方自身的优势协同,将从为旅客提供Wi-Fi接入工具上升为打造整个铁路增值服务云平台,借助铁总、各地铁路局的支持,依托吉利和腾讯广泛的生态伙伴共同提供优质的互联网增值及铁路特色服务。今后,不论是出行前票务交通,还是出行中的休闲购物、出行后的旅游餐饮等服务,旅客都可获得一站式补给。

中铁总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认为,此次通过股权转让确定与吉利、腾讯携手建设经营动车组Wi-Fi系统,对于推动高铁网和互联网“双网”融合发展,拓展国铁企业资产市场化经营新领域,提升铁路运输服务品质,进一步丰富和满足旅客旅途生活新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联手腾讯进军高铁业务,吉利的转型布局有多大?

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表示,作为不断推进前沿技术发展的汽车科技公司,参与“互联网+高铁”项目的运营,是吉利控股支持铁路部门混改的一次实践性探索,也是吉利控股布局未来出行、转型发展的重要一步。

就此消息,汽车有文化联系到了吉利公关部的相关人士,该人士表示,吉利作为不断推进前沿技术发展的汽车科技公司,在交通出行、智能科技和用户体验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与腾讯携手,吉利控股期待在中铁总公司、中国铁路投资公司等铁路部门深化改革的带领下,在巩固硬件制造优势的前提下,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向用户提供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智能移动空间,满足乘客个性化的、多元化的出行需求。

联手腾讯进军高铁业务,吉利的转型布局有多大?

吉利控股目前在网约车、共享汽车、无人驾驶等互联网汽车服务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本次将在智能出行和线上解决方案等领域进行探索,例如与曹操专车产生协同。至于其他更为具体的内容,由于还在公示期,暂时无法透露。

汽车企业进军高铁动车的增值业务看起来有些突兀,但对吉利来说,应该早在布局之中,即使没有这次的股权转让项目,吉利恐怕也会寻找机会从其他渠道入手。

在今年3月15日的博越上市会上,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总裁、CEO安聪慧就表示过,吉利已经由一家传统汽车制造商在向以人工智能、车联网、新能源为主的创新型科技公司转型。而本次与腾讯携手,无疑是向创新型科技公司转化的良机。

目前高铁动车组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2017年,累计旅客发送量17亿人次。随着高铁基础设施和车辆设备的发展,用户对于高铁上稳定、高效、全面的移动网络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而吉利的加入,不仅会助力实现高铁网络“让服务联网,让出行智慧”的使命,也能扩大自身影响力,同时,也会使吉利在创新科技方面的研发进一步加强,超越其他汽车企业。

联手腾讯进军高铁业务,吉利的转型布局有多大?

同样是在3月15日的发布会上,吉利的吉客智能生态系统(GKUI,以下简称吉客)吸引了众多媒体的目光,吉利汽车研究院副院长沈子瑜明确表示:“吉利就是要把吉客做成在车内承担类似于成为‘安卓’的角色。”那么,吉利有没有可能把吉客系统应用在未来的高铁服务中,虽然现在没有确切的答案,但可能性并不是没有。

首先对吉利来说,这是一个已经比较成熟的系统,在高铁上改造可能更为容易;第二,吉利已经通过吉客系统完成了人车互联,如果在高铁上应用,就会达到人、车、高铁互联的效果,对于高铁乘客的停车服务,甚至曹操专车的接送服务都将更为容易。到那时,吉客就真的成为“安卓”了。

联手腾讯进军高铁业务,吉利的转型布局有多大?

那么,吉利参与了高铁的运营服务,未来会不会再应用到民航中呢?尽管公关部的人士表示,现在还没有这个计划。但随着民航解禁手机的开始,飞机上乘客对Wi-Fi服务需求也会日益增强,这对参与了高铁服务的吉利来说,也是一个机会,同时由于会在高铁项目中积累经验,在未来民航项目的竞争中,肯定会是一块有利的砝码。

纵观吉利这几年的进程,很多总是出人意料,又都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不能不说“眼光”很重要。汽车行业利润并不算高,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即使是向吉利这样在中国市场已经做得非常好的企业也是如此,因此,在发展汽车的同时,进军其他行业的增值服务,再协同汽车业构建生态圈,吉利的眼光可谓长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