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现代高考作文与古代“高考”作文大PK,哪个更难?

现代高考作文与古代“高考”作文大PK,哪个更难?

2018年全国高考今天正式拉开帷幕。

随着首门语文科目考试的结束,

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目陆续公布,

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你觉得哪个最难写呢?

现代高考作文与古代“高考”作文大PK,哪个更难?

全国卷Ⅰ

(省份:河北、山西、安徽、福建、 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

作文题目:

写给未来2035年的那个他,以时间为检索 罗列从2000年到2018年的大事,再展望未来作为这一代人写给2035年的他漂流瓶。 就是以漂流瓶的形式写给未来2035年的下一代。

全国卷Ⅱ

(省份:重庆、辽宁、吉林、黑龙江、海南、陕西、甘肃、青海、内蒙古、宁夏、新疆)

作文题目: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收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全国卷Ⅲ

(省份: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

作文题目: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好我们这个时代的长征路。围绕以上材料作文。2018年高考作文。

北京卷

作文题目:

【北京高考大作文 二选一:新时代青年、绿水青山图】今年北京卷的高考大作文仍然是二选一,要求考生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1、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考生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请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2、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请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天津卷

作文题目:

【2018年高考语文(天津卷)作文出炉:器】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60分)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上海卷

作文题目: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

浙江卷

作文题目: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灿烂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江苏卷

作文题目:

2018年高考,江苏卷语文作文题大致为:花自语,鸟有语,生活处处有语言。生命也可以用语言来解读,雕塑、基因……都可以用语言来传递。语言丰富生活,语言诠释生命,语言传承文明。请根据所给材料作文,自己拟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现代高考作文与古代“高考”作文大PK,哪个更难?

作文题目一经公布

就成了微博上各位段子手吐槽的天堂

但今年全国卷1高考作文题目

由于太正经

被大家吐槽是“公务员考试”试卷

这样的题目难倒了一大批段子手

现代高考作文与古代“高考”作文大PK,哪个更难?
现代高考作文与古代“高考”作文大PK,哪个更难?

隔着屏幕都听到大家心碎的声音了,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人考试的题目,

安慰一下受伤的心灵吧!

现代高考作文与古代“高考”作文大PK,哪个更难?

唐 代

命题写诗

就从科举诞生之初说,先看看唐朝的考题。

其实唐朝科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但比较受欢迎的就是进士和明经了。明经就是“熟读并背诵课文”,一般属于比较能放下尊严的才去考的,进士就比较难了,一般不愿意承认自己智商80以下的人,都会去拼一拼。所以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三十岁考上明经的就是老男人了,五十岁考上进士的还是个小鲜肉。

唐代完整的考题已经不多见了,但可以从一些留存的材料大致推测出来。——唐代,最重要的就是给个题目,然后写诗。

现代高考作文与古代“高考”作文大PK,哪个更难?

比如我们大概知道,在开元年间,有一次考试题目是“终南望余雪”。因为《唐诗纪事》有个叫祖咏的人,写了一首“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所以我们知道那年的考试题了。

这是不是一首好诗?然而规定当时规定是写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考官还问他,同学你这还没写完!

祖咏说“意尽”。就像那种网传的零分作文一样,历史记住了他,考官没搭理他。虽然祖咏后来还是考上了,但他一辈子不得志,最后过上了劈柴喂马的诗(pin)意(kun)的生活,所以,考场上还是别太任性,败人品。

还有一个题目我们能推测出来,玄宗天宝十年(751年),出过一个考题“湘灵鼓瑟”,而且要求韵脚是“青”。因为有一个叫钱起的诗人,写过一首《省试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尤其是最后一句,好得惊为天人。所以《旧唐书》里非要说他这句是来自于“鬼谣”,不知道在哪撞鬼了,听到这么一句,就用到考试卷里了,就不相信是他自己想的。我觉得钱起应该去起诉,这不赤裸裸地造谣么?

唐代进士除了写诗,还要考时务策,大概有点像申论,就是针对一些大政方针,看看大家有什么主意。

《全唐文》里有开元年间宰相张说出的《试洛州进士策问四道》中,第一道题是:“有征无战,道存制御之机;恶杀好生,化含亭育之理。顷塞垣夕版,战士晨炊,犹复城邑河源,北门未启;樵苏海畔,东郊不开。方议驱长毂而登陇,建高旗而指塞,天声一振,相吊俱焚。夫春雪偎阳,寒蓬易卷,今欲先驱诱谕,暂顿兵刑,书箭而下蕃臣,吹笳而还虏骑。眷言筹画,兹理何从?”

说真的,题目都看不太懂,大概就是怎么停战止戈,走和平发展道路。如果大家穿越回去,而且参加考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记得填上去。

现代高考作文与古代“高考”作文大PK,哪个更难?

宋 代

政论作文

宋代的题型也差不多,有四项:诗赋,经义,论,策。大概可以推断出考试内容,诗赋就是写诗作赋,经义就是解释一下经书,然后写一篇议论文,再写两个策,对国家大政方针提几点看法。

但诗赋相对不重要了,一再降低分值。尤其是王安石变法期间,写什么诗,干脆通通取消,写作文才是人间正道。

宋代的科举资料较多,能看出来他们比较关心时政,所以大家出题都是各有心机,随着考官的政治态度,出一些题,让考生跟着我一起造势吹风。

现代高考作文与古代“高考”作文大PK,哪个更难?

比如欧阳修出过一道考题是这样的:“汉宣中兴,丙、魏为相,后之人言为相之贤者必稽焉,宜其有兴树之业显于世也。及观其纪传,亦无他功德,相独有《明堂月令》一章,吉之事大概而已。不识丙、魏之所以得贤于后世者,可得见乎?”

大概就是汉宣帝的时候,丙吉和魏相两人为宰相,其实他们也没干啥啊,为什么说他们是名相呢,大家来谈谈。

欧阳修当考官时已是晚年,早年曾卷入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晚年有点折腾不动,想当一个不跳广场舞的安静老大爷,希望国家大事不要天天惊心动魄的。出题可些微透露他的心路历程。

苏轼也出过一个题目:“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何也?”题目直指当时的宰相王安石。王安石变法独断专行,苏轼看不惯很久了,借着出考题的机会,大家跟我一起反思,王安石这么干,行不行啊?

现代高考作文与古代“高考”作文大PK,哪个更难?

明 代

八 股 文

宋代的考题大致如此。元朝科举时断时停,比较糊弄。

从明朝开始,大名鼎鼎的八股文正式登场,就因为它,科举挨了不少骂。

八股,就是文章要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不能瞎写,必须按套路来,严格控制行文与表述。

当然,八股只是行文的格式,内容表面上看起来还是挺丰富的。乡试、会试要考三场,明朝王士贞这样记载:

第一场,试《五经》义,各试本经一道。不拘旧格,惟务经旨通畅,限五百字以上。

第二场,试礼乐论,限三百字以上。诏诰表笺。

第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一道。惟务直述,不尚文藻,限一千字以上。

到了殿试,就考一题“时务策一道,惟务直述,限一千字以上”。

其实主要还是第一场比较重要,也是八股文表现的主要舞台。“诏诰表笺”都是应用文体了,时务策就是申论,唐宋人也这么考。

现代高考作文与古代“高考”作文大PK,哪个更难?

那么八股的题目是啥呢?其实就是经书一句话,看得懂就写,看不懂就回去复读吧。

以唐伯虎一篇范文来看,题目是“禹恶旨酒”,就是大禹不喜欢美酒,题目出自《孟子》。

当然接下来你不能论大禹其实喜欢的是可乐,你要驰骋你的想象力,搜肠刮肚,写一篇非常完满的文章。

比如唐伯虎就先写啊,“大贤举先圣之心法,明道统之相承也”,大帽子先一戴,这就是圣人道统,这是破题,反正不能一上来就写酒好不好喝。

然后要开始论了,反正杂七杂八说一圈,终于说到“禹则致严于危微之辩,而闲之也切,旨酒则恶之,善言则好之,盖遏祸于将然,而广忠益以自辅也”,不爱酒,是因为爱“善言”啊,听大家说好话。最后还要论圣人的良苦用心传了千秋万代,“夫思之则其神合,行之勇则其化流,禹汤文武之传,又在周公矣。即是而知,数圣人所生之时虽不同,而心则一也。心一故道同,三代之治所以盛与”,这叫结语。

八股为什么招人烦,就是不好好说话,拉拉杂杂,与当时的口语几乎毫无关联,都是模仿千年前经书的语气,也谈不上多么高明的思想性,都是大道理。

顺便说一句,唐伯虎这篇文章是当时乡试第一名,反正也就是不痛不痒的典型套路文。

现代高考作文与古代“高考”作文大PK,哪个更难?

清 末

最后一场科举考了什么

当然,明清科举,八股文最重要,但也不意味着不考别的内容,而且还是紧跟时代的,题目涵盖范围相当之广,内容相当之丰富。

现代高考作文与古代“高考”作文大PK,哪个更难?

以科举结束前一年,1904年的甲辰恩科会试考卷,可以看出个大概。

第一场,考史论。题目有——

“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等。

能看出,每一题都是针对当时的时势来的,第一题是问地方藩镇怎么处理。第二题问变法怎么办。第三题问怎么和洋人联合。

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这下难度猛增,比如有——

“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把近百年欧洲的做法都得说一遍,大家看看今天有几个人做得好;

“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比较日本和埃及,埃及都拿出来说了,今天咱们的历史课本上埃及都够偏门了,为当时的举子心疼一秒;

“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这个题也是够前卫了,大家骂美国吧。

第三场,经典八股题来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这些题一出,大家还说啥,开始胡诌吧。

现代高考作文与古代“高考”作文大PK,哪个更难?

到1905年,科举正式废除。其实大家的固有观念觉得科举嘛,考题肯定不着调。还是我高考作文题好,小清新与大视野齐飞,开放性共严肃性一色。

现代高考作文与古代“高考”作文大PK,哪个更难?

看完了古代“高考”和现代高考的作文题目,

你认为哪个更难呢?

留言告诉我们~

现代高考作文与古代“高考”作文大PK,哪个更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