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幼兒吃奶,大人應注意什麼食物不能吃?

用戶3663029975628


您好!哺乳期對於飲食基本上不需要忌口的,無論什麼食材,注意在適量範圍內攝入,遵循營養均衡為原則來安排哺乳媽媽的飲食即可。

我是經國際母乳會培訓的哺乳互助輔導,也是國際拉瑪澤的母乳指導。下面我來分享一下我的觀點。


一、哺乳期飲食不需要忌口

  1. 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這是流傳在醫學界的一句話。比如,治療某一種疾病所用的藥需要達到一定的劑量才會有效果;同理,哺乳期飲食,比如媽媽喜歡吃辣,在適量內是沒有問題的。媽媽總不致於吃辣吃到自己不舒服吧?對嗎?
  2. 並不是媽媽吃什麼寶寶就會吃到什麼。媽媽吃飯後通過自己的腸胃吸收營養進入血液,再由泌乳素和催產素分泌乳汁出來;然後,寶寶吸吮乳汁,進入寶寶的腸胃,再由寶寶的腸胃消化吸收,最後那些辣啊冷啊還存在嗎?即使存在也是微乎其微,有的只是母乳裡的水分和營養成分。

  3. 舉例說明。很多媽媽和催乳師會列清單說有哪些哪些食物會回奶,或者吃了寶寶會拉肚子。就拿韭菜來舉例吧,我自身的例子。都說韭菜會回奶,我產後前三天的飲食吃了不少韭菜,為什麼我月子裡的奶水仍然是多到要擠出來澆花呢?再比如,如果說西方人吃冷飲那是由於人家是外國人(這個理由本身也太沒說服力),那咱們國內的四川人重慶人呢?她們哺乳期時都完全忌辣嗎?
  4. 學習泌乳原理。學過乳房解剖課的都會知道,我們的乳房產奶不是靠吃什麼食物催出來的,也不是吃了什麼會影響泌乳的,除非抑制乳汁的藥物。

在以往的回答裡,我也詳細解答過為什麼哺乳期媽媽飲食沒有太多的忌口,有興趣的可以查看我的回答動態。

二、哺乳期真正需要“忌口”的

  1. 飲食過於油膩。特別是坐月子期間,飲食油膩是普遍現象。豬蹄湯、雞湯、骨頭湯、豬腳姜……怎麼補怎麼來。哺乳期飲食油膩,缺少蔬果類攝入,導致的後果往往是乳汁內的反式脂肪過多,媽媽容易堵奶寶寶容易便秘或腹瀉;

  2. 藥物類需要遵醫囑。有點發燒感冒等的症狀很常見,我們就醫時需要告知醫生,正處於哺乳期,讓醫生開哺乳期安全藥。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學習,瞭解常見藥物的哺乳安全等級;
  3. 中藥或中成藥類需謹慎選擇。個人不建議哺乳期使用這兩種類型的藥物。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希望您在哺乳期能吃上自己喜歡吃的,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心情愉悅更有助於產奶、有助於我們用更積極的心態來養育寶寶!


喂愛媽媽之家


哺乳期不能吃的東西

正處在哺乳期的媽媽,此時為了寶寶的健康及自身健康著想,切忌貪食。哺乳期不能吃的東西所包含品種較多,但在平常生活中不要嫌麻煩,飲食方面要多做一些考慮。

1、辛辣食品和咖啡因:應當避免洋蔥、大蒜及其他辛辣食品,因為這些食物被媽媽的消化系統吸收後,會改變奶的味道和酸度,能引起寶寶拉肚子或脹氣。

2、只含熱量的食品:儘量不要用油膩或甜的食物,如油炸薯片、糖及蛋糕來代替合理的飲食。因為這些食物通常含的熱量較高,但缺乏營養,只能提供短暫的能量,對奶水質量有很大影響。而且油炸食物難以消化,剛生完寶寶的媽媽消化力又較弱,吃了對媽媽恢復健康不利。

3、刺激性食物:媽媽在哺乳期吃的刺激性食物,會從乳汁中進入寶寶體內,影響寶寶健康。但可進食少量調味品,如胡椒、酸醋等。

4、巧克力:因為巧克力裡所含的可可鹼會滲入母乳並在寶寶體現內蓄積。可可鹼能傷害神經系統和心臟,並使肌肉鬆弛,排尿量增加,使寶寶消化不良,睡眠不穩。媽媽多吃巧克力會影響食慾,身體發胖。

5、醃製的魚、肉一類食物:一般成人每天食鹽量為4.5—9克,根據平時習慣,不要忌食鹽,也不要吃得太鹹。媽媽吃得過多鹽,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對腎不利,也會使血壓增設。

6、吃過量味精:食用味精對寶寶發育有嚴重影響,特別是對12周以下的寶寶,會造成寶寶智力減退,生長髮育遲緩等不良後果,媽媽在哺乳期最好不要吃味精,千萬不要貪鮮頓頓喜食味精。

7、藥品和酒精:藥品和酒精進入血液後,能通過乳汁進入寶寶體內。因此應注意藥品的禁忌症,避免喝酒。

8、不能吃的水果:(1)涼性水果:夏天裡的水果大部分都是涼性水果,比如香瓜、西瓜、甜瓜、梨、奇異果、芒果、柚子。如果哺乳媽媽過量食用西瓜等涼性水果,容易導致寶寶腹瀉。還有橙、柚、桔等水果富含維生素C,但這些水果具有刺激性,可能會導致寶寶嘔吐、腹瀉、皮疹、流涕等症狀。(2)冰鎮水果:特別是夏天,很多人喜歡先把水果放冰箱裡冰鎮了再拿出來,這對哺乳期媽媽是大忌,這類水果吃多了,不僅媽媽容易拉肚子,也容易導致寶寶拉肚子,最好的方法是從冰箱拿出來的水果,要在室溫下放半個小時再吃。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識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小林子啦啦啦


俗話說,病從口入,新媽媽的飲食直接關係著寶寶的健康,所以新媽媽忌口還是很有必要的。
1.


辛辣食物儘量不吃。放過辣椒的菜對成人來說誘惑力很大,吃完寶寶會上火,容易便秘。

2. 花椒、姜,洋蔥,醋等刺激性食物儘量不吃。會影響幼兒睡眠。
3.


母雞慎吃!

不建議在哺乳期常吃燉母雞,宜回奶。
4 .海鮮生冷不宜吃。魚、蝦、螃蟹營養價值很高,寶貝腸胃卻接受不了,一不小心還會過敏,起溼疹。
誠心❤️建議,新媽媽飲食還是已口味清淡為主,瓜果蔬菜,多餐少食,切勿暴飲暴食。以上是我的回答,不合適的地方歡迎留言指出。


小情緒54333


作為孩子的寶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白白胖胖、健健康康。那麼幼兒吃奶大人應注意什麼食物該吃,什麼食物不能吃。 我們知道寶媽的飲食健康直接影響著寶寶的健康,寶寶一旦生病就給全家帶來很多麻煩。所以寶媽們在哺乳期一不要吃辛辣剌激的食物,這樣容易導致寶寶上火。 二不要吃冷飲,冰箱冷凍冷藏後末加熱的食物,容易導致寶寶拉肚子。只要寶寶發育好,體質好,做到這兩條就行了。我也養了兩個孩子,在哺乳期我就做到這兩條,真的省事的很,兩個寶寶都很健康。如果寶寶出生體質差,多病,就要多聽醫生的指導了。 寶媽們,為了寶寶的健康,在哺乳期多補充些高脂肪、高營養、高蛋白質 類的食物,該忌口就忌口。等哺乳期一結束,我們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願寶媽們都能養出一個白白胖胖、健健康康、可愛的寶寶。


綠水青山3953


幼兒在吃奶時期,大人是不能隨意吃有些東西的,吃的不對的話,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導致孩子生病。

像生冷的,不易消化的,辛辣的,帶有刺激性的,油炸的易上火的食物都不能吃。

因為,小孩子還小,身體抵抗力弱,對外界的身體防預能力還很差,腸胃太過嬌嫩,都處在發育的最初階段,大人吃東西稍微不注意,就會引起小孩,上火,或拉肚子,肚子疼。


所以說,大人最好還是控制下自己,遇到不能吃的食物,最好還是不要吃的好,等到孩子斷奶以後再吃,也不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