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如何有效“應對”化療導致——血小板減少

化療除對白細胞產生影響外,也會導致血小板減少。

這是因為抗腫瘤化療藥物對骨髓產生抑制作用,尤其是對巨核細胞產生抑制作用,導致外周血中血小板計數低於正常範圍(<100×10^9/L)。

血小板減少可導致出血性疾病的發生,常表現為皮下瘀點、瘀斑、靜脈穿刺點瘀斑、鼻孔、牙齦出血、黑便等症狀,部分患者可能會因此而終止化療,進而影響臨床療效和患者生存。

如何有效“應對”化療導致——血小板減少

化療所致血小板減少症的診斷標準包括:

  • 外周血血小板<100×10^9/L;
  • 發病前應有確切的應用某種能引起血小板減少的化療藥物,且停藥後血小板減少症狀逐漸減輕或血小板恢復正常;
  • 排除了其他可導致血小板減少症的原因,如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放射病、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和脾功能亢進等;
  • 排除使用了同樣能夠引起血小板減少的非化療藥物,如磺胺類藥物等;
  • 患者伴或不伴出血傾向,如皮膚上有瘀點、紫癜或原因不明的鼻出血等表現,甚至出現更加嚴重的內臟出血跡象;
  • 重新使用該化療藥後血小板減少症再次出現。

化療所致血小板減少的治療包括輸注血小板、給予促血小板生長因子等(治療流程圖如下)。(圖中的CIT(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腫瘤化療所致血小板減少症,rhTPO: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

如何有效“應對”化療導致——血小板減少

1,輸注血小板

對於成人白血病和多數實體瘤患者,當血小板≤10×10^9/L時,需預防輸注血小板。特別是有出血危險的腫瘤,如白血病、惡性黑色素瘤、膀胱癌、婦科腫瘤和結直腸腫瘤等,當患者的血小板≤20×10^9/L時,應考慮輸注血小板。在進行腦部手術時,要求血小板≥100×10^9/L;在其他侵入性操作或是創傷手術時,要求血小板在50×10^9/L~100×10^9/L之間。實體瘤患者血小板在10×10^9/L~50×10^9/L時,根據臨床出血情況,可考慮輸注血小板。

特別強調的是,預防性輸注不可濫用,防止產生同種免疫反應導致輸注無效。

2,促血小板生長因子

目前,只有rhTPO和rhIL-11被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批准用於治療腫瘤相關的血小板減少症。

01.rhTPO:可減輕肺癌、惡性淋巴瘤、乳腺癌和卵巢癌等實體腫瘤患者接受化療後血小板下降的程度和縮短血小板減少的持續時間。

用藥方法:惡性腫瘤化療時,預計藥物劑量可能引起血小板減少及誘發出血需要升高血小板時,可於給藥結束後6~24 h皮下注射,劑量為300單位/公斤/天,每日一次,連續用藥14天。

用藥注意事項

使用過程中應定期檢查血常規,一般應隔日一次,密切注意外周血小板變化,血小板達到所需指標時,應及時停藥。

02. rhlL-11:可以降低化療引起的血小板減少症嚴重程度,縮短血小板減少症的病程,減少血小板的輸注。rhIL-11治療實體瘤化療所致血小板減少症,對於不符合血小板輸注指徵的血小板減少患者,實體瘤患者應在血小板25×10^9/L~75 ×10^9/L時應用rhlL-11。

用藥方法:推薦劑量為25~50微克/公斤,皮下注射一日一次,至少連用7到10天,用到化療抑制作用消失或達到共識停藥標準,在下一個週期化療開始前兩天及化療中不能用藥。

用藥注意事項

腎功能受損患者需減量使用,因rhlL-11主要通過腎臟排洩,嚴重腎功能受損,肌酐清除率小於30毫升/min者需減少劑量至25微克/公斤。老年患者,尤其有心臟病史者慎用,會增加中老年患者心房顫動的發生率。

對於既往有體液瀦留,充血性心功能衰竭,房性心律不齊,或冠狀動脈疾病史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應慎重使用rhlL-11。蒽環類藥物可以引起脫髮,骨髓抑制和心臟毒性等毒副反應,因此,對於蒽環類藥物引起的骨髓抑制應慎用rhlL-11。

化療所致血小板減少的預防

如何有效“應對”化療導致——血小板減少

化療所致血小板減少的二級預防用藥是指對於出血風險高的患者,為預防下一個化療週期再發生嚴重的血小板減少,可預防性應用血小板生長因子,以保證化療的順利進行。

(1) 患者有出血高風險因素:化療結束後6~24 h內開始使用rhTPO和(或)rhIL-11;

(2) 患者無出血高風險因素:血小板<75×109/l時開始使用rhtpo和(或)rhll-11。

二級預防的注意事項

對於上一個週期血小板最低值<50×109/L、已知血小板最低值出現時間者,可在血小板最低值出現的前10~14 d注射rhTPO,300 U/kg,每日或隔日1次,連續7~10 天。

rhTPO最佳用藥時機需要進一步探討和嘗試。對於採用GC或GP方案上一個週期血小板最低值<50×109/L者,可以在本週期化療第2、4、6、9天使用rhTPO,300單位/公斤.天。

當然,除了醫療手段的預防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應注意:儘量不參加有可能受傷、瘀傷或出血的活動,在平時的生活中要注意不要磕碰,確保不受傷,保證自身的安全;日常活動時,動作儘量輕柔,如刷牙等;

避免劇烈運動,避免肢體與硬物碰撞,預防跌倒;注意飲食調理,營養均衡,可嘗試花生紅衣、五紅湯等減輕症狀。

另外,化療期間要嚴密監控自己的血象,在指標不正常的情況下及時處理,以免影響後續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