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紧急通知:福建发生有毒赤潮!这类海产品厦门人千万别买!

紧急通知:福建发生有毒赤潮!这类海产品厦门人千万别买!

厦门人注意!

近期,福建石狮东埔海域发现有毒赤潮

大家千万别买这里的海产品!

小心中毒

石狮召开赤潮灾害防控紧急会议

紧急通知:福建发生有毒赤潮!这类海产品厦门人千万别买!

6月8日,石狮市召开赤潮灾害防控紧急会议,就6月7日在石狮市鸿山镇东埔渔港附近海域发现的有毒赤潮现象进行应急处理。石狮市政府副市长李斌出席会议。

石狮市已启动赤潮灾害二级应急

根据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发布的《福建省赤潮灾害信息》,本次在石狮市东埔渔港附近海域发现的有毒赤潮,面积约为1平方公里,赤潮水体呈暗红色条带状分布。石狮市已按预案要求启动赤潮灾害二级应急工作程序。

会议强调,应急领导小组各相关单位要严格落实预案应急措施,迅速行动,开展相关应急防控工作;相关部门及沿海各镇要宣传引导,做好警示,迅速开展防止鱼贝类食物中毒等与赤潮灾害相关的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教育;要加强联动,做好管控,加强对养殖户、养殖工人、游客及周边群众管控,发生赤潮海区的当地养殖户禁止采捕和上市水产品,严禁人员到赤潮海区采捕水产品,避免发生采捕误食受赤潮毒素污染的海贝的中毒事件。

此外,市渔业部门要及时跟踪赤潮信息,做好赤潮周边海域水产品贝毒检测,加强赤潮灾害防抗工作指导。

赤潮多发期,沿海水质毒性强

严禁任何人员下海游泳、入海采捕

切勿食用贝类等海鲜品

竹筏不得出海钓鱼,以免发生中毒事件

什么是赤潮?

紧急通知:福建发生有毒赤潮!这类海产品厦门人千万别买!

(网络图片)

赤潮,国际上把它称为“有害藻华”,它发生时常常在海洋或湖面上形成一大片红色景象,因此被许多人比喻成“红色幽灵”。其实,它是水中的一些细菌、原生动物和浮游植物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或高度聚集从而引起水体变色现象。

赤潮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紧急通知:福建发生有毒赤潮!这类海产品厦门人千万别买!

(网络图片)

1. 海域水体的富营养化

2. 海域中存在赤潮生物种源

3. 适宜的水温和盐度

4. 合适的海流作用和天气形势

赤潮对海洋的危害是什么?

赤潮对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的破坏主要有:

1. 破坏渔场的饵料基础,造成渔业减产。

2. 赤潮生物的异常发展繁殖,可引起鱼、虾、贝等经济生物瓣机械堵塞,造成这些生物窒息而死。

3. 若在育苗期发生赤潮,将对苗种繁殖产生严重危害。

4. 有些赤潮的体内或代谢产物中含有生物毒素,能直接毒死鱼、虾、贝类等生物。

5. 赤潮后期,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在细菌分解作用下,可造成环境严重缺氧或者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海洋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不要小瞧赤潮的危害

就在去年此时

福建部分海域也发生过赤潮

当时石狮、漳浦等福建一些地方

发生部分人群因误食有毒贝类海鲜

中毒送医!

去年泉州、漳州海域曾发生赤潮

据福建省赤潮灾害监视监测网报告,2017年6月6日,泉州石狮市梅林码头附近海域(位于预警海区Ⅶ区)发现赤潮,面积约2平方公里,赤潮水体呈暗红色,呈片状分布。赤潮生物第一优势种为链状亚历山大藻。

紧急通知:福建发生有毒赤潮!这类海产品厦门人千万别买!

到了2017年6月7日,泉州石狮市梅林码头附近海域(位于预警海区Ⅶ区)赤潮仍在持续,面积约3平方公里,赤潮水体呈暗红色,呈片状分布。

相关部门发布赤潮预警公告!根据沿海生态浮标的实时监测显示,闽江口、泉州大港湾附近海域叶绿素浓度有所上升,其它海域浮标水文、生物、化学等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紧急通知:福建发生有毒赤潮!这类海产品厦门人千万别买!

另外,去年除了石狮部分海域,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的调查监测还表明,漳州海域赤潮生物第一优势种链状裸甲藻最高细胞密度已达赤潮标准。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于2017年6月9日23时启动赤潮灾害二级应急响应,同时要求立即关闭赤潮发生海域的养殖生产区。

甚至,就在去年6月

平潭海域发现有毒海蛎!

↓↓↓

平潭海域去年检出有毒牡蛎

2017年6月17日,在平潭流水海域采集的牡蛎样品中检出麻痹性贝毒超标该毒素具有较高危害性,且烹煮不能消除。随后,平潭对此发布消息,对贝类产品严格管控!下架!

紧急通知:福建发生有毒赤潮!这类海产品厦门人千万别买!

网图

并且

去年由于福建部分海域赤潮

厦门、泉州、漳州发生多起中毒事件!

2017年6月6日

厦门同安区多人食用海蛎疑似中毒

紧急通知:福建发生有毒赤潮!这类海产品厦门人千万别买!

2017年6月初:

漳浦36人吃淡菜中毒!

2017年6月7日,漳州36人中毒,出现头晕、呕吐、四肢麻木等症状。其中一人病情较重!中毒者大多是食用了青蛤(淡菜、贻贝)。

紧急通知:福建发生有毒赤潮!这类海产品厦门人千万别买!

2017年6月12日:

惠安三渔民疑捡食淡菜入院

紧急通知:福建发生有毒赤潮!这类海产品厦门人千万别买!

6月12日凌晨两点多,惠安东桥镇的三名宁德籍渔民,疑似食用海产品淡菜(贻贝)后,出现呕吐、四肢麻痹等症状,

被紧急送往惠安县医院抢救。

紧急通知:福建发生有毒赤潮!这类海产品厦门人千万别买!

2017年6月7、8日

石狮8名人员误食贝类中毒

紧急通知:福建发生有毒赤潮!这类海产品厦门人千万别买!

实在忍不住想吃的

Yes君也提醒各位盆友们

1、在烹饪贝类时,要煮熟煮透,高温下会大大降低微生物污染所造成的食源性风险;

2、避免食用贝类周边内脏、生殖器及卵子等发黑的部位;

3、尽量减少食用频率,单次食用量不宜太多;

4、到信誉良好、有检测证书的商家购买,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

出现海鲜中毒症状怎么办?

麻痹性贝类毒素毒性极强,尚无特效的解毒方法。

麻痹性贝类毒素是我国海洋赤潮毒素中最常见的毒素之一,约占藻毒素引起中毒事件的87%,中毒作用机理主要是阻断细胞钠离子通道,造成神经系统传输障碍而产生麻痹作用。

贝类摄入此毒素对本身无害,因毒素在贝类体内呈结合状态。该毒素遇热稳定,易被胃肠道吸收,且难以被人的消化酶所破坏,所以人一旦食用,很快释放并呈现毒性作用,引起人体神经肌肉麻痹,轻者出现口唇麻木和刺痛感、四肢肌肉麻痹等症状,重者可导致呼吸肌麻痹而死亡。麻痹性贝类毒素对人体的中毒剂量为600~5000MU,致死量为3000~30000MU。

一旦食用海鲜后发生中毒,首先要马上拨打120,尽快到医院处理。因为中毒不比其他疾病,如麻痹性贝类毒素、河豚毒素等,目前尚无特效解毒方法,而且毒素可以致命。

大家最近还是忌口下

生命安全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