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生死36小时,谁是凶手?

推荐电影

微米是认真的

大家都看过《蝴蝶效应》吧。

生死36小时,谁是凶手?

《蝴蝶效应》

当然我指的是电影《蝴蝶效应》,不过其实没差,在电影里也是一个意思。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

生死36小时,谁是凶手?

打个比方,今天你骂了一句脏话,就可能导致一个月后可能你姐姐的男朋友的小姑子吃饭吃到了一根头发……大概就这么个意思。

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的电影,也是一部不错的类似题材的电影。

《撞车》

生死36小时,谁是凶手?

《撞车》。

这个翻译相当的直白,可能是因为不算什么国内大火电影,所以翻译的多少能看出来不太走心,是彻底的直译。

生死36小时,谁是凶手?

虽然我一早就听说过这部电影,但是后来我去看电影还是因为有一天随意翻看电影页面时,

偶然发现两代罗德(就是漫威电影世界的“战争机器”,当然了,第一代罗德只演了一部就跑路了,严格来说没资格算战争机器)居然都在这部电影里,虽然后来看完发现没有对手戏,不过好在电影本身值得一看。

生死36小时,谁是凶手?

影片的一开头就将所谓的

“蝴蝶效应”的结果直接放了出来:一个黑人男青年被枪杀并抛尸路边,赶到现场的同样是黑人的男警官看着地区的青年,露出了复杂奇怪,一时难以分辨的神色。

生死36小时,谁是凶手?

镜头切换,时间回到一天前。

一个黑人电视导演和他的妻子,莫名其妙地因为莫须有的违章驾驶受到了白人警察的侮辱;地区检察官和他的妻子

被抢吉普车后只能把怨气发泄到无辜的修锁匠身上;而老实巴交的波斯商店店主,却差点谋杀了有着刺青的墨西哥修锁匠;黑人警察在承受着上司的威胁,并且多年来一直在寻找自己失踪的弟弟……

生死36小时,谁是凶手?

这一切看似无关的琐事,却在36小时内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绞缠在一起,

在这个以暴力,性,金钱闻名的多民族、多文化聚集的美国大城市——洛杉矶街头一幕幕上演。

最后,看似没有关联的这些人在36小时内互相交错着,影响着彼此的情绪,直至影响他们的行为,一环扣一环的结果就是最后悲剧诞生的导火索。

生死36小时,谁是凶手?

最开始,你只能看到出了一起每天都会有的小事故车祸,然后,你只能看到一个黑人男青年死在路边,但是最后,你发现这一切的起源,都在36小时前埋下了第一颗种子。

生死36小时,谁是凶手?

豆X上目前该片的分数是8.6分,据我所知这个分数算是非常高的了,甚至超过一部分大众认知下的经典电影。

正常来说这种电影不太可能有人特意刷分,那么这个近20万用户打出来的分数应该说还是比较真实可靠的。而且这部电影已经是豆X上的TOP250,可以说这个评价是相当高的了。

生死36小时,谁是凶手?

我给电影打的分数在7.8分左右,在我的标准里也已经算是质量很上乘的了。

我觉得这7.8分里,有起码7分是打给编剧的。

毫无疑问,《撞车》的优秀,有一大部分功劳要归功于编剧。写这剧本的人,必然是一个逻辑强大,思维敏捷,又善于观察人的聪明人。

生死36小时,谁是凶手?

想要把这么多毫不相干的陌生人框到一个限定36小时的故事里让他们彼此关联又合情合理,绝对不是容易的事情。

因为这么短短一部电影里面的支线有很多条,所以我不能每条都拿出来说,只能说我自己比较喜欢的其中一条支线,也是我认为在反映人的心理之复杂这一点上做的最好的一个支线。

生死36小时,谁是凶手?

大家都知道美国人天天嘴上喊着种族平等其实很多时候就是在放屁,

黑人受到歧视的事例比比皆是。《撞车》一片最后那个黑人青年被枪杀的源头虽然说起来是片中的所有人互相作用的连锁反应的结果,但是真要说起来的话,最主要的支线,还是从白人警官侮辱一对丈夫是黑人妻子是白人的夫妻开始的。(谁能告诉我是不是我看错了,我怎么看这个妻子怎么不像白人啊,但是片中确实有一处提到她是白人……)

生死36小时,谁是凶手?

两个白人警察(一个新手菜鸟一个老油条)出去追查上司被两个黑人青年劫车(唔,这又是另一条支线了)的事情,老油条突然紧紧跟上前面一辆车,不顾旁边菜鸟说不是这辆,特征完全对不上的提醒,追上车之后让夫妻下车并对二人进行了一番侮辱,尤其还当着丈夫的面猥亵了妻子,而丈夫前半辈子都是在这种司空见惯的白人对黑人的歧视侮辱下生活的,他知道再恨也要忍耐,所以只能沉默。

生死36小时,谁是凶手?

这就是妻子,我还是看不出来她是白人……

但是妻子却一针见血毫不留情面的指出,你丫这个老油条无非就是看不惯白种女人给黑种男人吹箫!当然了最后换来的是更大的羞辱和抚摸。而回到家后夫妻二人针对这个时间爆发了剧烈的争吵,丈夫认为妻子没有办法体会黑人受歧视的宿命,妻子认为丈夫在自己遭遇上下其手时在一旁沉默不言窝囊透顶。而另一边,新手菜鸟警察也对老油条这种行为感到厌恶,他对这对夫妻感到抱歉,并申请换了搭档。

生死36小时,谁是凶手?

可是随着剧情进展,结果出人意料:种族歧视严重的老油条警察最后不顾死活救了后来遇到车祸陷进车里的那位妻子,而充满正义感的菜鸟警察,正是最后杀害了那位黑人青年的凶手。

生死36小时,谁是凶手?

我给大家剧透了凶手是谁,是因为我认为这不是一部纯粹的推理悬疑片,最重要的点也不是凶手是谁,而是36小时内众人命运相互交错的过程,所以说出凶手是谁也不会影响到观影。

生死36小时,谁是凶手?

当然了,从老油条侮辱夫妻小菜鸟义愤填膺,到老油条救妻子小菜鸟意外杀人这中间发生了n个连锁反应互相碰撞,才会造成这样的结果,比如那个黑人老公遇到了这两个警察最开始全力追捕的两个抢车贼又遇到了小菜鸟,两人间的交锋直接导致了后来小菜鸟的不理智啊(当然了,其中一个抢车贼就是后来的被害人,但是此时,这个小菜鸟一定不知道他正在追捕的人,一天后会死在自己手上)比如老油条中途还和别人大吵大闹啊,

但是单看这一条支线,我觉得写得相当完整丰满。

生死36小时,谁是凶手?

戏剧冲突有了,人物前后完全颠覆有了,人性的复杂也描写出来了。

做出侮辱女性种族歧视行为的人最后却能舍生为人,

而且不是什么受到感召后改变自我的老套路,而是本身一切都很自然,一个人本来就不太可能只有全然的善恶,后面那个菜鸟警察也同理。

生死36小时,谁是凶手?

而且这部片子还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除了恐怖片以外,这种带着讲人性的片子里一般话多的蹦跶的反而死不了,老老实实的小弟领盒饭的可能性更大。比如下图右一全程作死最后迷途知返了,然而左一的小弟最后无辜躺枪了……

生死36小时,谁是凶手?

实际上这部电影不到两个小时,但是支线实在比较多,所以很多的细节需要大家去细心体会。当然缺点也是有的,比如有那么几个人物,我认为故事存在必要性不大,去掉也未必有什么影响,还有几个人物,我认为没有用在刀刃上,没有用更巧妙的方式使用他们的特性。但是作为一部剧情片,我仍然觉得,它已经质量相当高了。

生死36小时,谁是凶手?

《撞车》是一部适合逻辑控和剧情片控的观众观看的质量上乘的电影,也是蝴蝶效应的另一种反映方式。当然,如果看完电影觉得不错,也可以去再看一遍《蝴蝶效应》,这种题材的片子里拍的很好的,还是没有那么常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