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端午節民俗地圖」浙江遂昌:20.18米!長粽寄長情

央視網消息:端午節,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節日。可以說,端午節的文化元素,已經融化在了中國人的血液裡,從北到南,從西到東,我國民間處處都有著獨特的端午節文化習俗,而且越來越煥發出了新時代的味道。

接下來幾天,我們也將和您一起,從食、藝、藥三個方面,去了解一些在當代生活中,仍然生生不息的端午節民俗。當然,說到端午節的美食,粽子是當之無愧的“王者”,甜鹹之爭,也是年年“烽火不斷”。

前兩天,浙江遂昌的王村口鎮,就包出了一個長20米18的粽子,怎麼包的?怎麼煮的?又是怎麼吃的呢?一起來看。

央視記者 賈林:20米18的長粽寓意著2018,這樣的一根長粽需要多少人參與呢?村裡超過40人的參與,超過12個小時的努力,大家團結一致,一起來完成這樣一根長粽。

「端午節民俗地圖」浙江遂昌:20.18米!長粽寄長情

央廣記者 李佳:製作這樣一根粽子需要40斤臘肉、200斤糯米以及6000張這樣的箬葉,在遂昌很多鄉鎮,家家戶戶包長粽已經成為一種傳統。

王村口鎮橋西村村民 華秋長:傳統就是長情粽,大家情誼長,粽子越包越長,大家情誼越來越長。以前孝敬老人,女兒嫁出去了,端午節回門孝敬老人,包幾個長粽回來看看。

「端午節民俗地圖」浙江遂昌:20.18米!長粽寄長情

央視記者 賈林:這麼長的粽子怎麼煮熟大家肯定很關心,這就不得不佩服勞動人民的智慧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粽葉底下覆蓋的是一個不鏽鋼管,現在這個粽子就在裡面。而在不鏽鋼管的一頭是個鍋爐,一頭進氣,一頭出氣,而經過12個小時以上的蒸,才能把這個大長粽給蒸熟。

「端午節民俗地圖」浙江遂昌:20.18米!長粽寄長情

王村口鎮橋西村村民:龍粽出鍋啦!好!一二三!

央視記者 賈林:比預計的時間要長,經過20個小時鍋爐蒸汽的蒸,現在第一批龍粽終於出爐了。而最先出爐的龍粽按照習俗應該由村裡的小朋友送給老人們。

「端午節民俗地圖」浙江遂昌:20.18米!長粽寄長情

王村口鎮橋西村村民:我感覺心裡美滋滋的,很感謝小朋友們幫我們送粽子吃。

遊客:在這麼個節慶當中把長粽弄起來,好山水、好文明、好民風、好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