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除了快走,这几件小事天天做,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上了一定年纪的老人,得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大大提高。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人,血管不健康,高血脂、高血压、血液粘稠,中风、心脏病、脑梗的发病率很高。而60岁以上的老人和肥胖人群自然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这类人群日常的预防和保健尤为重要!

澳大利亚和英国一项研究显示,对于几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而言,快走都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对60岁以上老人效果尤其显著,能把他们死于中风或心脏病发作的风险降低逾5成。

除了快走,这几件小事天天做,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澳大利亚和英国研究人员比较1994年至2008年11项人口调查结果,其中记录了5万人的步行速度,排除个人运动量、年龄、性别和身高体重指数等因素后,得出上述结论。他们发现,对于30岁以上人群,快走能够降低几乎任何疾病导致死亡的风险逾两成。对于60岁以上老人,相比平时走路较迟缓的同龄人,快走老人死于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风险低53%。

除了快走,这几件小事天天做,也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减低其风险

预防心血管疾病,还要从日常生活做起,做好这几个方面

一、保持良好心态,做到少发怒,少生气,心有朝霞,胸怀开阔。

除了快走,这几件小事天天做,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二、积极参加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参加健身运动,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以减缓肌肉萎缩,防止肥胖,增强心脏功能。

以心率为例,如按70次/分,如果经过运动锻炼可以减到60次/分,表面看也许与以前没什么差别,只减少了10次心跳;可是在一年间,就减少了550万次心跳。健身锻炼有益心脏健康,最有益的锻炼项目是大步行走。身体的局部锻炼(如哑铃、拉簧)则对心脏无甚益处。

除了快走,这几件小事天天做,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三、戒除不良嗜好与不良卫生习惯,保持健康规律生活与方式与习惯,有个人的文化兴趣爱好,积极乐观。

四、坚持低脂高纤维膳食,改变高脂肪饮食习惯。

多吃含膳食纤维多的食物。比如荞麦、燕麦。荞麦的营养那是相当的均衡,特有的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都是血液健康所必需的氨基酸,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习惯能够预防高血脂,减少血管垃圾形成,有利于血管健康。

除了快走,这几件小事天天做,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五、饮食多样化,保持体内酸碱平衡。

正常人的血液呈弱碱性,其pH值7.35~7.45,可保持血管柔软。如果饮食中酸性食物过多,碱性食物太少,会破坏体内酸碱平衡。日常多吃一些碱性食物,例如蔬菜水果、牛奶、蛋类等。

六、多喝绿茶,保护血管。例如蒿稀绿紫阳毛尖是血压、血糖的最佳调节剂,蒿稀绿紫阳毛尖可以降低人体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另外,蒿稀绿紫阳毛尖中还含有特效成分儿茶酚,具有防止血液氧化的作用,预防血压、血糖的升高,让血液循环更加顺畅。

蒿稀绿紫阳毛尖中含强效的抗氧化剂以及维生素C,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茶叶中的咖啡碱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可以帮助消化,增强分解脂肪的能力,降血压降血脂,保护血管的能力。茶叶直接烘干制成,其中的强抗氧化剂不会因为发酵而氧化。研究发现,常喝蒿稀绿紫阳毛尖可使LDL水平降低约2%。

除了快走,这几件小事天天做,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常喝蒿稀绿紫阳毛尖,能够清理肠道,给血管洗洗澡。它含有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经常喝可以软化血管,对心脑血管健康很有益。

蒿稀绿紫阳毛尖还可以搭配柠檬泡水喝,能够软化血管、生津开胃、防高血压和心肌梗塞。而且柠檬中的维生素C,可将人体吸收茶多酚的能力提升13倍哦。

专家建议,防范心血管疾病除了要避免“三高,同时也要养成规律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少熬夜、不暴饮暴食,采取低盐、低油、低糖和高纤的饮食方式。适当运动控制体重,也可以降低心血管病发几率,远离猝死的危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