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寶寶有這些表現說明壓根沒吃飽,可惜很多家長都不懂!

寶寶出生後,”吃奶問題“成了新手父母們要迎接的第一大挑戰,喂少了怕營養跟不上,喂多了又怕孩子把胃撐大、消化不良,那麼究竟一天給寶寶喂多少奶才合適?多久喂一次比較好?寶寶總是頻繁吃奶正常嗎?怎麼判斷寶寶吃沒吃飽?

本週《健健康康成長記》,袋鼠麻麻繼續邀請到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茹喜芳,為大家講解:新生兒頻繁吃奶的真相!

寶寶有這些表現說明壓根沒吃飽,可惜很多家長都不懂!

新生兒吃奶量是多少?多久喂一次奶?

關於”多久給寶寶喂一次奶“這個問題,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按需餵養,意思就是對於“每天喂多少次”、“幾個小時一餵養”等沒有具體的要求,當寶寶或媽媽有以下表現時,就說明該給寶寶餵奶了:

1、寶寶有哭鬧、往媽媽懷裡扎等表現時;

2、如果家長用手觸摸寶寶的臉頰,孩子會轉向你觸碰的一側去尋找,這在臨床上叫做覓食反射,也可以判斷寶寶確實是餓了;

3、如果媽媽覺得乳房很脹,也可以給寶寶餵奶。

通常情況下,經過一段時間的餵養,不管是母乳餵養還是配方奶餵養的寶寶,都會逐漸形成一個規律,就是大概2~3個小時餵養一次。之後,隨著寶寶的長大,胃容量逐漸增加,餵養次數會逐漸減少。

新生寶寶每次吃奶量是多少才科學呢?

母乳餵養的寶寶,每次吃奶時間至少要在20分鐘以上,如果時間過短,寶寶則不能吃飽。

奶粉餵養寶寶,可以按照公式:150~180毫升*體重(公斤),來計算出全天的餵養量。

寶寶有這些表現說明壓根沒吃飽,可惜很多家長都不懂!

全天的餵養量分為8次左右,就是寶寶每次的大概餵養量。

新生兒為什麼頻繁要吃奶?

因為新生兒的胃容量是非常小的,剛出生寶寶的胃只有玻璃珠大小,出生3天左右,是乒乓球大小,出後5~7天,也才只有雞蛋那麼大,所以寶寶每次喝到的奶很少,很快就會餓,就想要頻繁吃奶,只有勤餵養才能保證寶寶的營養所需。

寶寶有這些表現說明壓根沒吃飽,可惜很多家長都不懂!

如果家長在正常餵養的情況下,寶寶仍然有頻繁哭鬧、想要吃奶,我們需要排除以下幾種原因:

第一,我們要反思下自己有沒有真正做到按需餵養,每次是不是讓寶寶做到了充分的吸吮?吸吮的時間會不會太短?是不是沒有兩側都餵養?

寶寶有這些表現說明壓根沒吃飽,可惜很多家長都不懂!

第二、媽媽分泌的母乳量不足,寶寶也會表現為頻繁吃奶。這種情況下,寶寶雖然在使勁吃奶,但是我們聽不到寶寶連續吞嚥的聲音,以至於寶寶吃了半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奶,吃得都累了,但是很短的時間內又想吃了。

對於這種情況,我們首先要保證的是讓寶寶勤吸吮,這樣能夠刺激媽媽的乳腺來分泌更多的乳汁。如果經過各種努力,母乳量還是很少,可給予寶寶少部分奶粉,進行混合餵養。

第三、配方奶餵養的寶寶,我們要關注的是有沒有根據寶寶的日齡,來增加他的餵養量。如果寶寶剛出生時每次喂5~10毫升,但是已經過去一個星期了,每天喂的還是5~10毫升,寶寶就會因為餵養量不足、總是餓,而要頻繁吃奶。

寶寶有這些表現說明壓根沒吃飽,可惜很多家長都不懂!

如何判斷寶寶是不是吃飽了?

每個寶寶的餵養量是不一樣的,我們可以根據寶寶排便、排尿、體重增長的情況,來判斷餵養量是不是充足的。

1、排便情況

在新生兒期,在胎便排乾淨以後,寶寶每天一般會排便3~5次左右。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會相對稀薄,次數要稍多一點,奶粉餵養的寶寶排便次數會相對少一點。但如果寶寶排便量特別少,則可能存在餵養量不足。

寶寶有這些表現說明壓根沒吃飽,可惜很多家長都不懂!

2、排尿情況

正常情況下,寶寶每天排尿量在6~8次左右。如果他的尿量很少,體重增長也不是很好,也要考慮是否存在餵養量不足的問題,要及時調整我們的餵養量。

3、體重增長情況

寶寶體重增長是不是良好,也是判斷餵養量是否充足的最好標準。

正常情況下,新生兒在出生後會有生理性的體重下降,在生後一週左右會恢復至出生時的體重。

寶寶有這些表現說明壓根沒吃飽,可惜很多家長都不懂!

在前三個月,每個月體重增長是600~1000克,平均到每週,體重增長應該是在150~250克左右。

寶寶有這些表現說明壓根沒吃飽,可惜很多家長都不懂!

如果寶寶體重增長達不到上述標準,可能是因為餵養不足所導致的。怎麼判斷呢?如果在餵養過程中,寶寶能一次性喝完衝調好的奶,而且喝完之後寶寶表現出還有想喝奶的慾望,有可能是餵養量不足的,在下一次餵奶的時候,我們要相對多衝調20~30毫升,這樣才能滿足寶寶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