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孩子什麼時候該打,什麼時候不該打,做父母的心中要有數

文|文兒

雖然社會在發展,人民的素質在提高,但是在一些地方仍然還存在暴力教育,無論孩子做了什麼事情,只要不符合父母的意願,就會出手打罵孩子,其實這是一種非常失敗的教育方式,打罵孩子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所以一定要分清楚情況,以免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孩子什麼時候該打,什麼時候不該打,做父母的心中要有數

當然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放任不管肯定是不行的,所以父母一定要分情況教育孩子,有些情況再生氣也不能打孩子,有些情況就需要給孩子一些教訓,讓孩子長長記性,有助於孩子健康的成長。

這些情況下不能打

1、父母沒有提前講述清楚

孩子犯錯誤了,需要父母好好的教育,但是如果父母沒有提前告訴孩子這樣做是錯誤的,沒有提前給孩子講清楚,那麼這個時候父母就不能打孩子,要給孩子一次改過的機會,而且一定要趁此機會給孩子講明白。

2、沒有做好榜樣工作

我們知道一個人的家庭環境對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作為孩子的人生領路人,父母的言行和價值觀深深的影響著孩子,所以當孩子做了錯事,或者有錯誤的行為的時候,父母應該好好的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身上也存在這樣的行為,一定要及時的改正,為孩子做好榜樣。

孩子什麼時候該打,什麼時候不該打,做父母的心中要有數

3、情緒非常暴躁的時候

當孩子做錯事情父母非常的生氣,這個時候最好別動手打孩子,因為這個時候你只能是發洩自己的情緒,並不能對孩子起到引導和教育的效果,而且人在生氣的時候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下手肯定很重,而且還容易讓孩子學到父母暴躁的一面,對孩子不好。

4、年齡不到三歲的孩子

孩子還不滿三歲最好不要打,因為不滿三歲的孩子太脆弱,並且孩子比較小什麼事情都不是很懂,這個時候你懲罰孩子,容易讓孩子產生心理陰影,不利於孩子健康的成長。

這些情況可以打

1、喜歡觸摸一些危險的東西

孩子都有很強的好奇心,喜歡觸摸一些陌生奇怪的東西,但是當孩子喜歡觸摸危險品,比如:插座,玩火,拿刀等這些危險品的時候,父母一定不要心軟,要好好的教育孩子。

孩子什麼時候該打,什麼時候不該打,做父母的心中要有數

2、擁有極端錯誤的行為習慣

孩子從小的行為習慣影響孩子一生的生活,所以當父母發現孩子有些錯誤的或者極端的,可能會走向犯罪道路的行為習慣的時候,父母一定要狠狠的教訓孩子。

3、明知故犯,重複犯錯

有些道理已經給孩子講明白了,而且孩子自己也承認錯誤了,知道自己做錯了,但是下一次還是會明知故犯,這樣的話就必須給個教訓。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你動過手嗎?

----------------------

怎麼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如何提高孩子的成績?孩子和自己的關係不親近怎麼辦?孩子愛打人是因為什麼?孩子脾氣特別大是怎麼了?孩子總愛看電視玩手機該如何引導?

如果你有這些疑惑:

請關注頭條號:【小屁孩兒】。只為成為孩子更喜歡的媽媽!

世界上沒有哪所學校的教育能比的上媽媽的閱讀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