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五粮液卖不过茅台?

长裙竹荪


五粮液为什么卖不掉茅台,这需要从两个方面去看待。茅台和五粮液都是中国酒类高端品牌,同属于中国十大名酒,之前说的茅五剑指的就是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现在洋河的强势登场,市场上就是茅五洋,茅台、五粮液、洋河,所以茅台、五粮液一直属于高端白酒的领先品牌!



在2012年之前,五粮液才是市场上的领先者,2012年之后,茅台才超越五粮液。之后的差距越来越大。到现在茅台的市值是五粮液的3倍。原因有4点。


第一,不同的制造工艺。茅台属于酱香型,正是这一独特的香型,造就了茅台的唯一性。制作周期长,5年的基酒,茅台酒的原料采用的是茅台的高粱。水源采用的是赤水河的水。反之五粮液属于浓香型,生产周期短,可以说无线供应市场。

第二,品牌的价值。国酒茅台,酿造高端品味生活。形象深入人心,有更加深厚的美誉度,五粮液,中国的五粮液,世界的五粮液,太空洞,不能落在实处。

第三,内在的管理。茅台的管理和营销比五粮液技高一筹。茅台一直控制着系列的量,而五粮液却在短短的几年里衍生出上百个品牌。严重透支了品牌价值。

第四,不同消费的阶级。茅台主要的客户是政府客户,接待一般都用茅台。您看人民大会堂里的用酒一直都是茅台。而五粮液用的最多的地方是商务宴请。俗话说得好,民不与官斗。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对之处,请留言指正!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了解很多的酒水行业知识!


酒水小白菜


话说茅台酒与五粮液的中国白酒一哥之争,我们就不得不来了解一下中国白酒的一哥地位的变更。下面请听国家一级品酒师和酿酒师茅酒手艺人maojiuyr给你慢慢道来。

1:汾酒一哥时代

汾酒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无论是销售总额还是说利税都是中国白酒的一哥,那个时候能够拿最经典的青花瓷汾酒宴请客人不比今天的茅台酒掉档次。

汾酒的热销首先是价格的因素,汾酒属于大曲清香型白酒。他属于口感清冽,但是又不乏滋味那种酒。在那个大多数人都还在为小康生活目标奋斗的时代,汾酒是生活滋味的最好体现,想轻轻松松的过日子好得精打细算。

但是后来因为山西假酒案的余威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白酒很快进入了五粮液一哥时代。


2:五粮液一哥时代

从98年开始,中国白酒的消费升级非常明显,从以前乡土气息浓厚的汾酒开始进入了包装华丽、口感独特的全国浓香型白酒遍地开花的五粮液时代。


在这个时代,五粮液虽工艺沿自浓香型白酒鼻祖泸州老窖,但是五粮液在泸州老窖平板曲基础上形成了自成一派的包包曲。恰好这个不起眼鼓包形成了虽然五粮液属于浓香型白酒但是其后味带有酱香型白酒才应该有的很馥郁的苦甘。他不再是传统浓香型白酒的己酸乙酯香之余的爽净。

在这个以五粮液不自私的带着川酒在全国攻城略地的时候,那瓶王侯将相堂前宴的飞天茅台酒还在限制着茅台镇的酒厂不能在“显著位置”标明茅台镇三个字,因为茅台酒厂已经把“茅台”二字注册了商标。那个时候浓香型白酒几乎占据了全国百分之98的市场份额,在五粮液跨步迈入几百亿大关的时候,茅台酒厂却还在苟延残喘处于濒临破产的边缘。

可能说了你都不相信,那个时候茅台镇的酒厂基本上都是去四川拉浓香型白酒回来罐装,还在坚持传统酱香型白酒酿造的酒厂不超过10家。


3:“国酒茅台”时代

我记得好像是03从一篇关于“适量yinyonq茅台酒保肝护肝功效”的论文发表以后,开始了茅台酒纵横中国白酒市场的时代。


因为茅酒手艺人从记事开始就接触茅台酒的酿造,同时茅酒手艺人现在也是从事于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和品评工作,工作和业余时间与茅台酒从生产到品评接触也是非常多。所以对茅台酒的各方面略知一二,我暂且不说茅台酒好不好,值不值这么多钱。

一:优质的原材料

酿造茅台酒的红樱子糯高粱是茅台酒厂出资垫付给仁怀粮食局,仁怀粮食局又联合农户种植。种子有机肥都是茅台酒厂无偿提供的,同时茅台酒厂提供灭蚊设备和强大的技术辅导。


只有茅台镇周边的红樱子糯高粱的种皮单宁含量是最合适的,单宁经过反复多轮的蒸煮和氧化后他会赋予酒特殊的香味喝涩味,尤其是生产丁香酸等香气香味物质,他使酒更香之余还会使酒味更长更优雅。

二:严苛的工艺

茅台酒的酿造不只是简简单单的遵循12987工艺,同时从原料进厂到酒罐装出厂,最少需要5年的时间。

例如说在茅台镇的酿造过程中,可能很多人认为反正茅台酒厂的锅炉热量供应是足够的,所以把蒸汽的流量开大点,粮食可以更快的蒸熟整透,而且大家都可以早点下班。事实上确实如此,但是在酿造过程中也确实有人这样干了,其结果就是高粱蒸得太烂,酒糟入窖淀粉含量太大升酸幅度大。高粱的“骨力”不够。最后一二轮次产量太大,酒的酸涩味淡,香味香气都闷。而且三轮次开始酒糟都是堆积发酵不正常。反正堆子“烧不透”,来温慢。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具有丰富经验的酒师在下造沙的时候会把高粱留针尖差不多大小的位置不蒸透,然后在一二轮次,尤其是二轮次加大掉水时间,也就是小气缓火蒸粮时间加长。这样一二轮次酒产量小,而且酸涩味非常好。同时三四五轮次酒的优质率大大增加。

三:强大的熟练员工的储备

茅台酒厂最值钱的除了老酒,余下的就是这批熟练的生产一线工人。

茅台酒厂的规模为什么一直没有工业化的扩张,除了茅台镇土地因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熟练的一线工人不够,一般一个生产班组13个人,其中也就是一个新员工。以目前的茅台酒厂700多个班组,一年也就是只能招800人不到,同时一个熟练的经验丰富的酿酒工人,培养成本至少40万。


4:传承

茅台酒一直以来坚持师带徒弟,老工人带新工人。就和茅台酒厂的万年糟和母曲一样都是世世代代传承的。

正是因为茅台酒在酿酒原料的选择还是说酿造工艺的无可挑剔性,造就了茅台酒就和艺术品一样。入口甘洌、滋味丰富、酱香突出、优雅细腻、醇厚丰满后味苦甘悠长同时从开瓶到入口都持续的散发着果香和花香的纯粮食传统工艺白酒。所以我认为如艺术品一般的茅台酒1499都是很便宜的。当然现在的五粮液卖不过如艺术品般的茅台酒也是非常正常的。


茅酒手艺人

一个土生土长的茅台镇人

一个普通的酱香白酒酿酒工人

一个对酿酒工艺痴迷的年轻人

以酒会友

为懂酒的人寻找美酒

为美酒寻觅知音

茅酒手艺人maojiuyr(版权所有)


茅酒守艺人


茅台和五粮液作为酱香型白酒和浓香型白酒各自的典型代表,在各自领域可谓是各领风骚。其实论历史,五粮液曾经在各个层面超越茅台,这是不争的事实,即使在今天,在各自领域来说,浓香型白酒的市场占有率依然大于酱香型白酒,普通消费者人数也依然大于酱香型白酒。但是,发展至今天,茅台无论是从销售额,还是知名度上,茅台都远远高于五粮液,我想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



首先,从酿造工艺上来讲,茅台和五粮液的酿造工艺可谓是天差地别,具体在此不再赘述,但是了解的人都知道,酱香型白酒具有很多独特的工艺,酒体里面富含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而且最重要的一点,酱香型白酒也就是茅台的勾调是以酒勾酒,不添加任何外来物质,酒体中所含的物质全部来自纯天然的发酵,这和浓香型白酒也就是五粮液需添加一定香味物质进行勾调行程鲜明对比,在人们追求更高物质生活水平的今天,人们更愿意选择纯天然的食品,这是两者悬殊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而且我相信人们对于这种食品的追求会越来越高,这是历史必然。

其次,时势造就英雄,消费的转型升级造就茅台今日的辉煌。茅台在前些年,大家都知道茅台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哪些,当时的茅台可谓是“皇帝女儿不愁嫁”,茅台都是定向供应,茅台的销售人员只需在办公室坐着等人上门买酒就行啦!但是在国家相关政策措施出台之后,茅台酒的销售受到极大程度的打击,茅台痛定思痛,被逼转型升级,在当时的情形下,茅台老总都带头去跑市场了!可想而知,但是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茅台从公务用酒转型商务用酒升级成功,茅台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低谷之后反弹,一路高歌。


再次,五粮液从最先开始的主打品牌发展慢慢辉煌之后,五粮液开始了疯狂的市场铺垫,就是五粮液旗下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牌,都是打着五粮液的品牌,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很多人在五粮液的品牌效应之下大发横财,很多子品牌不再注重产品质量,只顾卖酒,不顾品牌文化,这样的结果是五粮液市场占有率是上去了,销售额也上去了,但是他的品牌却遭到了严重的打击,市场各种品牌质量参差不齐,价格高低不分,五粮液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丢失了很多属于自己的市场和粉丝。而茅台则相反,茅台一直坚持以飞天为主打品牌,发扬和发展茅台酒文化,坚持做产品,即使是在今天茅台如此庞大的销售额里面,飞天茅台依然是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这就保证了主打品牌的品质,也弘扬了茅台文化。


综上所述,诸如此类,林林总总,各种各样的原因造就了两者今天的发展差距。其实我认为,茅台和五粮液作为不同香型的典型代表,他们有着各自的消费群体和受众,两者的共同发展并不矛盾,只是在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原因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我作为茅台本地人,作为酱香型白酒从业者,我当然希望茅台能够蒸蒸日上,越来越强大,但同时我也希望五粮液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重振往日雄风,继续带领浓香型白酒走出一片新的辉煌。

我是醉凤溪,希望能帮到您,谢谢!


醉凤溪


以小橘子的角度来看,两者是酱香型和浓香型白酒的杰出代表,茅台是酱香型,独特的香味造就了茅台的唯一性,形象深入人心,有更加深厚的美誉度,五粮液是浓香型,可以说是无线供应市场。

茅台呢,一直是主打的高端产品,而且它的口味是受很多人喜欢的,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在以前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到时候,五粮液比茅台厉害多了,正因为产品赚钱太容易,所以出来许多不好的东西,比如贴牌的销售,酒精勾兑等等,这简直就是饮鸩止渴。

在工艺中,酱香酒工艺有些复杂,生产周期三到五年,浓香型的工艺简单,生产周期几个月,在口感上呢,五粮液香气高扬,口味浓烈,显示出浓香白酒的魅力,茅台的香味幽长,味道柔和,是现在人们更容易接受的高度白酒。

其实两种酒各有千秋,喝酒还是要看人,有些人喜欢五粮液,有些人喜欢喝茅台,而有些人只喜欢喝剑南春,而小橘子我当然还是喜欢喝家乡的酱香酒,毕竟喝惯了,要是朋友们有时间来茅台找我,小橘子请你们喝!


茅酒大仙


众所周知,茅台是白酒行业的龙头老大,无论是销量还是口碑,都一直都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那么,作为“千年老二”的五粮液,对比茅台,两个同样定位为高端酒品牌,五粮液为啥就干不过茅台呢?今天,我就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一、茅台的酿造工艺比五粮液更复杂、要求更高

五粮液属于浓香型白酒,茅台是酱香型白酒。大部分浓香型白酒酿造的循环过程,一次成酒时间大约为3个月左右,有的酒厂甚至时间更短。

与其他白酒相比,茅台酒酿造拥有当地环境、气候、原料外,又有独特的酿造工艺内涵。在整个的生产周期,遵循端午制曲、重阳下沙,酿造期间九次蒸煮、八次发酵、其次取酒,在经过分型贮放,勾兑贮放,五年再包装出产,从时间、金钱上成本后更高。

二、茅台的品牌战略更成功

五粮液采用的多品牌战略,起初旗下的子品牌有很多100多个,涵盖了高、中、低各个档次,虽然后期削减了很多品牌,变成了1+9+8的品牌战略模式。但是各个品牌之间的产品本身差异小,容易造成酒友们的混乱,降低酒友们对五粮液的好感。另外,五粮液的定位为中国的五粮液,世界的五粮液,这实在让人感到很虚。

另一方面,“国酒”茅台采用的单一品牌战略就相对成功了。茅台主推年份酒,与酒友们所理解的“酒是陈的香”观念一致。而且,贴茅台品牌的产品都只是挂茅台的名字出品,与茅台的主要产品存在明显差异。比如说习酒,我就从来没听说过有人会把习酒和飞天茅台搞混。慢慢的,茅台正在变成国人心目中的“国酒”。

三、茅台比五粮液更稀缺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暂且不说茅台的稀缺里是不是有人为炒作的成分。我们还是得承认茅台酒好是真的,而且想要买一瓶正品飞天茅台真的太难了。就拿上个月茅台的促销活动来说,成千上万的人排队争先恐后抢茅台的景象也是让人叹为观止。

人总是有挑战和征服的欲望,越是难买的东西越想买,在商务宴请、朋友聚会时,拿出几瓶飞天茅台来招待客人,就感觉自己倍有面儿。这样的产品实力是五粮液没有的。

以上就是我认为五粮液干不过茅台的原因。当然,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在2005年之前,五粮液也曾经碾压过茅台,所以,谁也说不准以后的发展趋势。

相对于浓香型白酒,更多人喜爱纯粮食酱香酒,喝起来更健康、放心。但是现在的以次充好的现象实在是太严重了,网上9.9一斤的坤沙酱香酒不敢喝,知名度高一点的品牌酒又要几百上千块,平时想喝一点性价比高、酒质不错的好酒的酒友也是无可奈何,不知道如何选择。

其实,要说到性价比高的好酒,也许散酒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它没有包装成本,品牌宣传的压力,剩下的只有酒质和口感,是很适合平时作为口粮酒的。酒质和口感,这也是我作为一个酿酒人,一直在追求的东西,希望可以发扬传统酿酒工艺,把正宗纯粮食酒带上各位酒友的餐桌,希望有机会结交更多酒友,听更好的故事,让更多酒友认可我的酒!

品好酒,知酒事,交酒友!


文东论酒


在中国有一种神奇的饮料,这种饮料似乎有着神奇的作用,只要出场就能够短时间内被一抢而空,而其售价远不止官方公布的1499元一瓶那么简单,在很多渠道都被炒到了2400元以上的天价,如果有陈年产品那么价格一定只会更高,而且几乎不存在任何的保质期的概念。相信说到这里,很多朋友都可以脱口而出了:贵州茅台。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起底研究一下贵州茅台如何从一瓶普通的白酒演变成为天价2400元一瓶的东方神水的?

一、从白酒到神水的茅台?

在中国西南纵横的云贵高原之上,流淌着一条神奇的河流,这就是被称为中国美酒之河的赤水河。在著名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曾经写过这样的一段话:在川贵交界的崇山峻岭中,一条红带子般的河水蜿蜒向北流去,那是赤水河。谁能想到,在这条500多公里长的河上,中国顶尖级的名酒,如茅台、郎酒、泸州老窖、董酒……60%集中于此,更有数不清的其他品牌的白酒麋集在河的两岸,因此,有人说它是中国的美酒河。

的确,赤水河是一条神奇的河,在他的周边美酒如云,在数不清的美酒品牌中最有名的佼佼者无疑就是茅台酒,茅台酒凭借着出乎意料的成功成为了老百姓心目中当之无愧的中国国酒,但是如果我们把历史往前追溯六十年的话就会发现,建国之初的茅台酒仅仅是中国众多名酒当中并不显眼的一个,的确在我军的四渡赤水当中,曾经攻占茅台镇,让茅台酒在革命战争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这样的茅台还远没到如今的地位。

在茅台的历史当中,也许值得称道的无疑就是当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奖牌与建国初期中国国宴的第一酒,然而根据媒体公开的数据显示,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茅台好像只得了第四等的银奖,不过根据《贵州日报》2005年的一篇报道,茅台获得的是第三等的金质奖章,其实无论哪一种茅台似乎和最顶尖的第一、第二等奖章还有距离。

建国之后,1949年中国白酒界还是以山西汾酒作为顶尖,其实原因很简单当时国家很穷,汾酒以高粱作为原料,远比茅台用大量的高粱、小麦做原料更省粮食,而在轻工业部于 1963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上,茅台酒仅仅名列全国第五,在五粮液、古井贡酒、泸州老窖、全兴大曲之后。

然而,就是从1963年之后,茅台酒却如日中天,一步步从排名第五的普通名酒走到了今天的位置,那么茅台到底做了什么成功的事情呢?

二、茅台的“东方神水”是怎么炼成的?

说到茅台酒的成神之路,并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曾经有过非常多的曲折,1963年对于名酒茅台来说可谓是一场滑铁卢,那么之后茅台到底做了什么呢?可口可乐前任全球营销副总裁哈维尔·拉米拉斯在其新书《情感驱动》当中曾经写下:品牌能够稳固地占据用户心智,是最为稳定的流量池,而建立品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影响人脑中的情感区域,唯有如此,才能通过理念使用户对产品建立情感,进而通过情感驱动行为。

一是不惜一切代价抓品质。1963年的那次评比可以说并没有什么偏见或者猫腻,当时茅台真出现了品质下滑的问题,为了能够多生产茅台,茅台在生产中放弃了仁怀地区的红缨子高粱,而是有什么高粱用什么高粱;为了提高出酒率更是将原先传统的坤沙工艺改成了出酒率更高的碎沙工艺,虽然出酒率提高了,但是酒的品质也下降了,再加上也不再陈酿,基本上当年就出酒厂,导致了茅台品质的下滑。1963年之后,在国家的重视之下,大量的技术人员被派到了贵州茅台镇去,不断地提升茅台酒的品质,采用优质的原料终于将茅台酒的品质“挽救”了回来。只是光有品质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品质只是保住茅台名酒地位的第一步,之后就不是品质那么简单的问题了。

二是抓住了军队的大声量。品质的问题解决了之后,茅台就不再是品质的问题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太多的名酒,汾酒、五粮液、剑南春、古井贡酒、郎酒等等都是在品质上不逊色于茅台的名酒,那么茅台如何能够脱颖而出呢?这就要说到茅台的掌门人季克良了,其在研究了可口可乐成功的案例之后发现,可口可乐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可口可乐通过给美军提供饮料,从而跟着美军走遍了世界,而中国的酒类饮料如果想要快速走遍全国,无疑军队是最好的突破口。于是茅台借助革命战争年代和军队的长久友谊,在2003年打出了军企共建这张牌,每年7到8月,高管们都要倾巢出动,带队前往军委直属单位、各军兵种、各省军区、武警部队开展“拥军慰问”活动。每年都有大量的官兵加入军队,又有大量的官兵退伍离开,就这样茅台的品牌价值认知就随着官兵们被带到了全国各地。

三是构建情感驱动的奢侈品体系。然而,2003年之后的茅台仅仅具备了遍布全国的声量,但是还不具备情感驱动的价值体系,那么茅台是怎么构建情感驱动的价值体系的呢?由于茅台每年的产量相对有限,而声量大了之后销量也自然提升,于是茅台开始具备了稀缺属性,这个时候茅台开始将自己的历史不断包装起来,利用可口可乐《情感驱动》的玩法,将我们之前说的巴拿马奖牌、国家宴会用酒等等作为了自己的武器,向消费者不断展示出来茅台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就是茅台是一种尊贵的饮品,再加上有不少名人为其作为背书,让茅台赋予了品牌饱满的含义,最终茅台逐渐从一种饮品变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茅台更针对自己的产品打造出了一系列的店铺、包装等等,让茅台逐渐成为了奢侈品。

四是不断构建稀缺的投资品属性。当茅台成为了奢侈品之后,另一个属性开始逐渐发挥作用,这就是稀缺品,由于茅台独特的坤沙工艺和陈酿技法,让茅台成为了产品不断贬值时代少数不会贬值的东西,茅台的酿酒池中一年最多也就是3.5万吨的产量,这个产量几乎没有办法进行超发,并且茅台也就是那3000多家经销商进行分销,再加上白酒几乎没有保质期,其独特的陈化属性,让陈年白酒越陈越香,于是过去每个年份的茅台都是喝掉一瓶就少一瓶,如此的稀缺性让茅台具备了金融保值增值的独特性质,茅台就这么的成为了投资品,很多人购买茅台都不是为了饮用而是为了收藏,为了保值增值,就这么的茅台成为了金融产品。

茅台从优质品到名牌产品,从名牌产品到奢侈品,再从奢侈品到金融产品的道路让茅台就这么从普通白酒变成了“东方神水”,更是一步步把自己推到了神台封神的地步,2006年之后,茅台的收入和市值超过五粮液,在此之后就是一骑绝尘,在高端市场特别是1400元以上价位段的市场,茅台酒占据约90%的份额,几乎实现了垄断,茅台的成功可见一斑。

从产品营销的角度来看,茅台的营销看似不经意却堪称完美,但是从普通人的角度来说,我们无论把茅台当成名牌产品还是奢侈品都不是问题,但是要记住茅台永远只是一个消费品而不是投资品,投资茅台的人要考虑炒作的风险,任何一个炒作出来的东西都有可能面临着泡沫破灭的风险,这一点需要谨记。


瀚海观察


反观当时的茅台却困难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很多员工都离职或者辞职了!当然后来习酒被茅台收购,也是因为浓香型毕竟是主流,茅台酱香型大多数人还是不太习惯。


现在的茅台的确是白酒行业的龙头老大,但是我们理性看待,茅台目前的状况我个人觉得是不正常的,12到13年飞天茅台从2600一瓶直接跌到800块,这就是最好的证明!茅台目前是一种现象级的或者叫做中国特色的表现!
个人觉得更多是一种炒作投机的表现!茅台本体也就是一种特殊的地域限制的酒而已,自身科技含量不高,容易被复制也是正常的!

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觉得量力而行,有钱可以买就买,不买也很理智,喝点物美价廉的普通酱香型白酒还是一样的是茅台味,没必要天天拿茅台说事,它毕竟不是生活必须品!



已逝情殇


我觉得茅台和五粮液的差距是全方位,两者就不是一道局,就好像苹果手机和小米手机能一样吗

关于历史

茅台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在世界上都很有名气,而五粮液至今也就不到100年的历史。约700年的差距,足以两代王朝灭亡,这中间不论是制作工艺、还是文化积淀,茅台遥遥领先。

关于产品

茅台酒制作工艺及其复杂,酿造3-5年才能出酒,尤其酱香型的口感极佳,在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而五粮液相对简单,7个月就可出酒。所以单从产品,就有很大差距。

关于营销

想必大家都听过“国酒茅台”,没听过“国酒五粮液”吧,接待国外来宾很多时候就是用的茅台,而广告一般只在央视打,这也大大提升了茅台的身价。而五粮液相比起来,就显得很渺小。在一个就是白酒不行科技行业,更新换代特别快,几年就可能崛起一个巨头,也可能倒下一个巨头,每天得不断创新,才能占据市场。而白酒,时间越久市场地位越稳,白酒的味道,文化,情怀会越值钱。


苗大冬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五粮液卖不过茅台。

稀缺性

首先五粮液营造的高端白酒稀缺性不如茅台。自古以外物以稀为贵,况且茅台酒那么好的东西,已经不仅仅是酒,又是快消品,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除开复杂的工艺独一无二的地理环境之外,茅台酒的产量有限,小陆我做酱香酒的就知道高端酒质产量很少,中低端的酱香酒居多,茅台系列酒出不了茅香的产量多品种也多,而茅台酒品种少产能也跟不上,只要稍微宣传投机客、收藏家、经销商、大消费纷纷涌入。

炒作行

在中国炒什么什么疯涨,炒什么什么热卖,生肖酒是茅台酒营销一战的经典案例,为什么只有茅台的生肖酒可以有高溢价,其他品品牌生肖酒的模仿者还是不温不火,不仅如此茅台生肖酒反而带动的普通茅台酒价格的攀升及销量的上涨。


小陆酱酒


茅台营销厉害,看看茅台是怎么炒的。

1.炒概念。例如国酒,xx金奖抬高身价,高大上

2.炒系列。早先年出的生肖酒量少,在市场抬起价后,再大量量产销售,后面的人看到机会,抢抢抢

3.炒年份。说什么酱香酒越陈越香,茅台老酒贵得离谱。为囤酒创造利润空间,刺激商家甚至个人囤酒。

4.炒质量。基酒至少陈三年,喝了不头痛。甚至还出现什么酱香酒护肝之类的搞笑言论。

对比上面几点,五粮液纯粹靠口碑,营销还不如洋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