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红楼梦》里有三个善人,她们真的善良吗?

润杨阆苑


这要看每个人对善良的定义是什么了!王夫人李纨袭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和目标,在不触犯自己利益,不阻碍自己的目标的情况下,三人都算是善良的!

比如王夫人,刘姥姥于她跟陌生人无异,但她却吩咐凤姐儿“上门来是心意,也别亏了她”,有了她的话,凤姐儿才给了二十两;第二次进贾府,直接给出了一百两“回去做些小生意,别再求亲靠友的”!

此时贾府昌盛,给刘姥姥的接银不过九牛一毛,王夫人是看不在眼里的!假如在贾府败落,银子捉襟见肘时,王夫人还能如此接济吗?明显是不会的!贾代儒为贾瑞借人参,也是一样的道理!

但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却几乎是赶尽杀绝不留活路!比如金钏,“跟了太太十来年了”,养了十来年的小狗小猫,也不忍心随意抛弃吧!

顶着狐狸精的名号被撵出去的丫头,会有什么后果?首先因为奴籍未消,肯定离不得贾府,只能在家里等着!等来的工作也就是下三等奴才,扫厕所什么的,哪怕到主子院里做个洒扫的丫鬟,也是不能够的了!等年纪到了,就是配个下三等的小厮,如春燕的娘一样衣食无着!这点事整个贾府,也就是金钏的生活圈子肯定也就传遍了,走到哪里都被人指指点点!她若没有做过顶尖的大丫鬟,也倒罢了,从副小姐的地方跌进猪圈里,心里落差可想而知了!

再看她跟宝玉的调笑,的确有错!但错有多大呢?宝玉跟鸳鸯调笑,跟彩霞纠缠,诸如此类,王夫人不可能听不到,她只不过跟贾母一样,没有强加约束罢了!金钏的调笑恰恰撞在了元春赐婚不成,贾母借张道士之口否决之后!这才惹得王夫人大怒吧!对金钏的惩罚过重了,这点儿王夫人应该是心知肚明的,但因为涉及到了宝玉,她宁可错杀!所以当金钏投井后,王夫人心里既难过又不安,在静悄悄的屋里,“暗自垂泪”!又给衣裳又给银子,好好发葬了!

接着处置丫鬟便轻车熟路了!到晴雯那里,听几句闲言,看看模样,便恶狠狠的发作了,死后还让烧掉尸身,这对信佛的王夫人来说,着实是不管不顾了!

最具代表的,便是迎春了吧,出嫁归宁,向王夫人哭诉!王夫人陪着落泪,跟着伤心!眼泪是做不得假的,心里难过,才能掉下来,这是善良!但却不肯为迎春出一点儿头做一点儿主,而且阻止迎春向贾母求救,同时禁止宝玉帮忙!贾府不比开始昌盛是有的,但言语敲打中山狼几句,这还是可以的,也许不管用!但做不做是一回事,管不管用是另一回事!明显!迎春的遭遇王夫人同情不假,但也仅仅是同情!任何实质的帮忙,都不会给!所以迎春才彻底灰了心!“下次不知还住的住不得了”!

李纨也是一样,她在奴才中传出的名声是“有恩无罚”,但对稻香村的自己的奴才,肯定是恩威并施的,否则稻香村也不能被管理的滴水不漏!手里的银钱一向是只进不出,借着开诗社之名,先从凤姐儿那要来二十两,又从众小姐那里每人集资一两!那么在贾府落败,再无银钱来源的情况下,拒绝救助巧姐,也就可以想象了吧!

袭人也是一样,不妨碍自己利益的情况下,眼见的困难都是能帮就帮!

这三位,我觉得就是碌碌红尘中的普通人吧,心肠有着普通人的柔软,却也有着普通人的极度自私!如此而已!


悠然庐


第二位数平儿。别看平儿年轻,但极为贤德。也可列入贾府德高望重的善人。平儿是王熙凤的陪房丫头,贾琏的小妾,列金陵十二钗副册,可排在前三名的行列。她聪明、美丽不逊熙凤,但贤德、厚道、善良熙凤根夲没法与她比。在阖府上下,无论主子还是下人,对她都有着极好的口碑。作者在书中也为她费了大量笔墨。如:为贾琏瞒过一绺头发、处理太太屋里被盗茯苓霜的事件、暗中邦助尤二姐、摆平了大观园小厨房,秦显家与柳嫂争权夺利的纠纷、对坠儿偷手镯事的处理等。在每件棘手事件的处理上,都彰显了她的聪明、才智,但又是那样的妥贴、善意和人性化。这里就不再一 一展开了。

第三个善人当数刘姥姥。主要是姥姥能知恩图报。在贾府落难时出手相助,在"火坑"里(妓院)救出巧姐。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是大善之举。

尤氏可作候补,如果选肆人的话,可把她列在刘姥姥之后。

王夫人整天吃斋念佛,但排不上善人列。她的善是装出来的,内心阴暗、险恶。金钏、晴雯,直接死在她手里;黛玉、司棋、入画、芳官、四儿等,毁在她的手里。她是个口蜜腹剑的大毒人!其他年长的如薛姨妈、邢夫人等均不能入列;宝玉、宝钗、黛玉、迎、探、惜等年令太轻,修养不够,都不能称"善人"。


福荣


题主问:王夫人,李纨和袭人都有善人的美誉,她们是否善良?

我以为,善良是人与生俱来的美德,更是人灵魂深处内蕴的情感。在生命中,只要不是高级动物,不是魔鬼托生,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善根,都有非常美好的愿望。但现实就是现实,它如染缸一样,在漂洗着每一个洁白的灵魂,使人的灵魂被染上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的人在被染的过程中,非常在意自己生命的原色,于是她就否定不好的色彩,而为自己的灵魂镀一层金,使自己的灵魂得以更加完满。如王夫人,就是这样。但岂不知,在镀金的过程中,她的心灵已然被染上风霜,有了风霜自然就是伪善,所以王夫人作为红楼之中主要的人物,也无法逃脱趋利避害的伪善命运。

而李执是一个特别的女人,她的贤淑聪慧与美貌并轨,但她的要求完美,便在漂洗自己的灵魂过程中,让自己灵魂的颜色染上了紫色。紫色虽然高贵,但却有着一层膜包裹着,轻易不能碰触,所以李执青春丧偶,心如死灰,与世无争,以纯朴的善良,在寡言少语中,以难以捉摸的飘忽之感,书写着自己的生命。

而袭人作为填房丫头,她的地位、容貌等,自是无法和前面两位相较,但她身处下层,自是懂得自己的善良的灵魂,在现实的这个大染缸中如何能漂的美丽,于是她选择了灰色和红色,使自己的一会陷入情绪之中,一会又陷入热情之中。她的善良虽然不无真诚,但在现实的大染缸中,那份真诚又有谁买账呢?

但好在善良就是善良,无论怎样伪装,也在许多时候,无法改变它洁白纯净的原色。于是,红楼之中的女人,便在映绿嫣红之中,各逞风姿,演绎出红楼一梦中女子的乾坤岁月。



用户62081517873


我觉得读者都是带着上帝视角的,实际上,别说题主列举的“王夫人、袭人、李纨”,任何一个人都不能拿着放大镜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每个人都只能先爱自己。



王夫人、李纨和袭人是红楼中以善良著称的人,但是她们各有各的污点,比如王夫人的“逆鳞”是宝玉,只要想到有可能对宝玉不好,她马上就会变了一副面孔。比如,她在睡午觉时听到宝玉疑似和金钏调情就毫不犹豫把她撵出去,比如晴雯病的三四天水米不曾粘牙,她说撵就撵,对外只说晴雯生了“女儿痨”,轻轻松松可以当她不存在,至于她们出去了是死是活,就不在王夫人操心的范围内了。

袭人为了固宠,把自己当王夫人的“耳神心意”,宝玉房中闲聊的话若有不得体的,她也会小本本记下来告诉王夫人,所以,宝玉后期喜欢的那些丫头,比如晴雯、芳官等,都是这样走的。

李纨的污点在于她的判词,在前八十回和续书里,没有写到李纨具体的污点,但是她的判词中却点明了她在贾府出事后明哲保身、作壁上观的行为,哪怕是刘姥姥、哪怕是宝玉房中的小红,在贾府落难时都曾真心相救,但是她没有。

在我们之前的问答中就曾提到过,人们只能对最亲近的人和完全陌生的人释放自己的善意,这是人之常情。而且,这三个人,她们的“污点”都是在不得已的时候做出的,比如王夫人,中年生育宝玉,且是唯一的儿子,如果宝玉行差踏错,她又该怎么办呢?比如袭人,如果她不主动上位,她就只能年满离开贾府,从富贵乡一夜回到刚脱离温饱的家。比如李纨,贾府已经垮了,她一个“寡妇失业”,如果不赶快划清界限,她的儿子贾兰如何仕途平顺?

她们只是普通人。


大先生的故纸堆


红楼梦中描写了众多性格迥异的人物,展现了诗礼传家的封建大家族形形色色的人物众生像,有快人快语、干脆爽利的凤姐、探春、晴雯,也有持重端庄、内敛沉稳的王夫人、李纨、袭人。

李纨是王夫人大儿子贾珠的遗孀,袭人是王夫人二儿子宝玉的准姨娘,这三个人算起来是一家子婆媳关系,性格又如出一辙的稳重和善,当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一、王夫人:吃斋念佛又杀伐果断

作为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之妹、荣国府的当家二太太,王夫人是典型的大家闺秀,她吃斋念佛、谨言慎行,对老公贾政以礼相待,对婆婆贾母孝敬有加,这样一个看似温良恭俭让的贵妇人,因为连伤二命饱受非议,被人说成伪善之人。

算起来都是午睡惹的祸,王夫人睡梦中听到金钏儿和宝玉开玩笑,勃然大怒,翻身起来怒扇了金训儿一巴掌,骂道:“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立刻要撵了出去,任金钏儿苦苦哀求也无济于事。

这是王夫人的第一次暴发,一向慈眉善目的老好人秒变凶神恶煞的卫道士,连脏话都骂出来了,和平时那个温文尔雅的贵妇人判若两人。

金训儿气不过投了井,王夫人傻了眼,对于一个念佛的人,伤人性命是天大的罪过,她淌眼抹泪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和自责,赏了金钏娘五十两银子,把金钏儿的月例银子给了她妹玉钏儿,才心安一些。

如果说金训儿之事还情有可原的话,那抄检大观园则彻底暴露了她冷血凶狠的一面,对生病在床,三天水米未沾牙的晴雯,命人直接架起来,不顾死活的当场撵走,直接造成了晴雯夭亡,其原因不过是怕狐媚了宝玉去,在她的心中,那些服侍宝玉的女孩子命如草芥,她们的死活根本不值一提。

为了宝玉,王夫人连发昏招,连伤二命,两个无辜的如花女孩因为她而命丧黄泉,从这一点看,王夫人再怎么吃斋念佛也是枉然,说她“伪善”,也不算冤枉了她。


二、李纨:安份守己且淡然冷漠

荣国府的大奶奶李纨,父亲是国子监祭酒,和她的婆婆王夫人一样系出名门,嫁入贾府后也着实风光了一阵,贾珠“十二岁进学”,是个上进好学的好孩子,他们夫妻和美,生了儿子贾兰,李纨的人生一片光明,可惜好景不长,贾珠早丧,青年失偶的李纨坠入了未亡人的尴尬境地。

贾母说李纨是“寡妇失业的",给了双份的月银,可从此下岗失业的李纨就再也没了青年人的鲜活情感,只能和年幼的儿子相依为命,安份守己,不苟言笑,和谁都是淡淡的,和她的婆婆王夫人几乎没有情感交集,陌路人也比她们强些。

贾母给她的任务是“陪待小姑针黹诵读”,和姐妹们在一起也是照章办事,和谁也没见关系多好。由原来理应当家的大奶奶成了照应姑娘们的陪玩陪读,李纨心里到底是有些失落的。

凤姐去世,巧姐被舅舅王仁贩卖,有人说李纨冷眼旁观,未出手相救,这也是推想之言,书中并未明言,由此说李纨伪善未免轻率。毕竟,对于李纨这样一位"如槁木死灰,一概无见无闻"的可怜人而言,自保自救尚且不易,更何况去助人救人?最多也只能算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漠然旁观而己。


三、花袭人:人前贤良却背后伤人

出身底层、一心攀高的袭人是个争议比较大的人物,有人说她温良贤淑,人缘好,会来事;有人说她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害人于无形,端的是厉害。

具有正统儒家思想的贾政就对“袭人”的名字颇为反感,虽然是宝玉所起,虽然语出“花气袭人知昼暖”,但其中隐含的攻击性还是不言而喻。

被称为"锯了嘴的葫芦"的袭人,表面是呆呆傻傻笨笨的,容貌不算出众,服侍主子尽心竭力,可就是这样一位人人称赞的花袭人,在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时侯,便露出了人性中“恶”的一面。

明明是她自己先和宝玉初试云雨,却贼喊捉贼,在领导王夫人面前说什么,"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像……二爷一生的声名品行岂不完了。"之类的话,三言两语,就挑拔得没主心骨的王夫人视她为知己,直呼“我的儿”,要把宝玉交给她,由此埋下了后来抄检大观园的隐患。

这一招不费吹灰之力抬高自己打压异已,铲除了竞争对手晴雯、芳官等人,让自己登上了准姨娘的位置。人往高处走本来没错,可也不能不顾别人死活,踩着朝夕与共的姐妹往上爬,这也太不地道了。

表面上袭人可一点没表露出来,和她们相处融洽,一副通情达理的大姐姐模样,不时还在爆脾气的晴雯面前还装可怜、博同情,背后却来这么一出阴损狠招,直接把她的这些姐妹送上了绝路,袭人的“伪善”可见一斑。

曹公在袭人名字前冠一“贤”字,应是正话反说,不无嘲讽的意味吧。


少读红楼


好人一号林黛玉。

当宝钗仗着家里有些余钱,向各家送戒指、送衣服、送螃蟹,编织各种关系,“小惠识大全”博取贾府上下的好感和美誉,实现贾府早日上位媳妇时,当袭人这样的丫鬟都在忙着撮合金玉良缘、频频探视和算计黛玉的时候,黛玉每次都是如痴若憨,手捧诗书,执念于内心的那份高贵与纯真,写下《葬花吟》、《秋窗风雨夕》、《五美吟》、《桃花行》等一首又一首不朽名作,顺便还带出苦命但敏学的香菱,让她也能写出“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的雅句。在贾府,黛玉是集真、善、美于一体的化身,曹雪芹给她的住处命名为潇湘馆,房前植篁篁数竹,即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之“梅兰竹菊”喻之。黛玉幼年失怙、寄人篱下,还能保持那份高贵而不失其本色,贾府中的好人第一名,我推黛玉。

好人二号贾宝玉。

尽管一首《临江仙》固化了贾宝玉“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纨绔子弟的形象。但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作者,和惯于“假作真时真亦假”写作手法的《红楼梦》来说,我们是不能简单阅读的。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富贵闲人,而是从自身家族中涅槃而出的一个具有初步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的先知先觉者,即使是对于奴婢,他都是一个“烫伤了自己还问别人是否伤着”的善良的人,他是封建贵族阶级的贰臣逆子,反对封建婚姻制度,反对科举,反对八股文,反对吃人封建礼教,因此他是一个具有赤子之心的斗士,我把《红楼梦》的第二号好人称号送给宝玉。

好人三号刘姥姥。

刘姥姥是深得过贾府好处的。贾府还是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的时候,“富人一席饭、穷人万年粮”,刘姥姥带着板儿来打过秋风、匀一点银钱出去完全正常,我们不主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式的浪费,富人完全应该“拔一根毫毛”来周济穷人,何况刘姥姥也算是八辈子之外的一门亲戚。刘姥姥的可贵之处在于她能知恩图报。在贾府落难之时,她没有墙倒众人推、树倒弥狲散,当王仁等爱银钱轻骨肉狠舅奸兄图谋将巧儿贩卖到烟花巷的时候,是刘姥姥协同平儿携手一起,实施“拐卖大营救”,上演了一曲“留余庆”的千古佳话。啊,对了,说到好人,《红楼梦》的好人榜里是不能忘记平儿的,这个在王熙凤手下委曲求全、有名无实的陪房兼丫鬟,也是善良的好人。


松楠庄主


《红楼梦》里有三个善人,她们真的善良吗?

  红楼梦里主要写的是贾府的故事,贾府上上下下几百口人,难免有好有歹,王夫人,李纨和袭人三个人,都有善人的名头,她们是否善良?

  我觉得吧,她们有善良的一面,也有恶毒的一面。

  先看看王夫人。

  她的善良。王夫人常年吃斋念佛,是个怜贫惜老的贵族太太。贵族太太该有的特点,她都有,她良善的名声传出了贾府,远在京郊的村妇刘姥姥,都知道她的名声,所以才大着胆子到贾府来碰碰运气,打打秋风。王夫人让王熙凤看着办,算是给了刘姥姥的脸面,刘姥姥第二次再进贾府,更是给了一百两银子让她做点小本生意,虽然说的别再投亲靠友的话很难听,但也确是忠言。另外,她对庶出女儿探春,也还算照顾,对嚣张的小妾赵姨娘,也没下死手,总的来说,还算是善良。

  她的狠毒。金钏是跟了她十几年的丫头,可是就因为和宝玉说了几句不咸不淡的话,她一巴掌打向金钏,更是撵出了府,金钏前途无亮,选择跳井——虽是自杀,王夫人也难逃干系。晴雯是宝玉挺喜欢的一个丫头,可是因为长得有点像林黛玉,就被戴上了狐媚子的帽子,逼着离开了怡红院,委屈死了——虽是病死,王夫人事后汇报给贾母,还是要加上女儿痨的罪名,其心可诛。芳官四儿等人,虽有自已作死的举动,但毕竟也没做出什么伤风败俗的事情,同样被撵出去了,至于是出家为尼还是悲惨死去,不清楚,左右不过就是这么个可怜的结局吧。

  再看看李纨。

  李纨是贾珠的未亡人。她在管理家务上,素来是厚道多恩无罚的,所以人称“大菩萨”。理家期间,她对前来闹腾的赵姨娘多加安慰,希望协调探春和赵姨娘之间的矛盾,可惜能力有限,对凤姐压制的平儿,她也多次打抱不平,公开场合利用自己道德标兵的优势,责骂王熙凤,对病弱的林黛玉,也是爱护的时候多……

  她的狠厉。贾府待她不薄,虽然上至贾母,下至姑娘们,没有多少人能真正解决她的情感需求,但是物质上从未亏待过她,可是贾府败落后,她和贾兰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没有给予必要的帮助,在某些时候,甚至不如一个外人刘姥姥,让人寒心。

  看看花袭人。

  袭人是出了名的善人,在怡红院甚至是在贾府,都有温柔和顺的贤袭人之名。作为大丫头,她很少仗势欺人,拿针扎小丫头,是晴雯干的事,势压老婆子,是秋纹干的事,打压造反的老婆子,是麝月干的,在这方面,她基本上没什么大问题。她对可怜的史湘云,多有关照,她对村妇刘姥姥,也是多方照拂,早期(注意哈,是早期)她对孤女林黛玉,也是照顾有加……

  但是,她的心机,她的阴毒也是有的。宝玉挨打后,她去汇报工作。她作为一个贴身丫头,有必要告诉王夫人宝玉身边出现的各种事情,这是她的工作,有不得已,但是告归告,一视同仁,实话实说就好,不必延伸,至于如何判断,怎么处理,那是王夫人的事。可是袭人左一句我也没什么别的说,结果说了一大堆,右一句太太别多心,这不过是我的小见识,结果一下小见识,说了几方面,最终得到王夫人的认同,得到了“我的儿”的最高评价。从此,林黛玉上了黑名单,长得有点像她的晴雯也被提前送到了靶子上,那些和宝玉调笑过的,统统都危险了。宝玉表白,不想这个呆子没发现妹妹已经变成了姐姐,大热头下的,说的那些情意绵绵的话,和当初她们和他说的悄悄话,最终都到了王夫人耳里,悲剧生成,宝黛步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很难说袭人这么做是故意的,也没有明证晴雯是她告状害死的,但是就连呆子宝玉都觉得是她告的密,袭人自然脱不了干系,别人也不全是瞎子,都不傻。

  这三个人,都有善良的一面,做过的好事,不少,但是恶毒的事情,也做了不少——不管是不是故意,伤亡已成,多说无益。《红楼梦》之所以伟大,就在于是人就会有缺点,也会有优点,没有一个是完美的,她们自然也不例外,都是一个个善良与狠厉并存的人物,或许,才是人性。(宛如清扬)


宛如清扬


什么叫善什么叫恶?很难说的清。像王夫人李纨花袭人,你能因为一两件事就确定她是好人坏人,她是否善良还是作恶吗?

红楼梦为什么好,因为真实。好人与坏人都没那么明显,因为都是真实的人。我愿意相信她们都是善良的人,因为没有人主观人去谋财害命。即便是她们做的事情伤害了一些人,那只能说明作的事情,从我们的角度来说不够恰当。

很多人对王夫人嗤之以鼻,认为她谋害了金钏,晴雯。如果放在今天,公司员工违反了规定被辞退了,自己自杀了。非要说领导是凶手。

因为金钏死了,很多人都怨恨王夫人无情,狠毒。如果金钏没有死,还有多少人会骂王夫人呢?只因为宝玉生气摔了一碗茶,茜雪被贾母撵出去了,却没有人怨恨贾母。当然很多人会说茜雪不是贾母撵出去的,文本上没写。实际上呢,确实是贾母撵出去的,理由是没有伺候好贾宝玉。贾宝玉要撵的是他的乳娘,而最后被撵出去的确实茜雪。茜雪也很冤,自己背黑锅。对于这件事没有人会怨贾母,所以看红楼梦,很多人是一开始就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的,像金钏被撵,完完全全是咎由自取,她并不冤枉。但是现在人习惯同情弱者,像王夫人自己对金钏之死也垂泪,可是对于晴雯之死,王夫人却毫无怜悯之心。可能在王夫人心里,金钏之死跟自己还有些关系,加上伺候自己这么多年是有些感情的。至于晴雯,王夫人认为自己只是把她撵了出去,至于她自己的死活,王夫人又凭什么要负责任呢。故而谁是善,谁又是恶呢。


青埂峰下的鬼话


部分读者认为王夫人非但不善良,而且很坏。将金钏、晴雯、黛玉三个青春美少女之死都归罪于王夫人的狠毒。

金钏、晴雯之死王夫人有一定责任,但是王夫人的确是并无置人死地的主观动机。

把黛玉的死归罪于王夫人个人,就有些过份了!“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在两百多年前就是封建婚姻制度,而“私情”本身就是有违社会道德底线的。

王夫人是个可怜的母亲,长子贾珠青春夭亡、长女元春入了不得见人的深宫、身边唯一的儿子宝玉不争气。并且因为贾政王夫人夫妻对贾母的愚孝,唯一嫡子贾宝玉基本上是由贾母一手操控的,有个比自己猴精一万倍的婆婆,王夫人这个媳妇实在也是做得相当郁闷的。

除非王夫人对贾宝玉的前途已经放弃了希望,看着儿子宝玉成天粘着“从来不说混帐话”的黛玉哭哭笑笑,一会儿摔玉剪穗子、一会儿给逗得发痴病了,当妈的能不着急吗?

要知道“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制度本身就赋予了父母亲全权决策子女婚姻的权力,贾政王夫人因为愚孝贾母才会对老祖宗的感受很在乎、很尊重,对宝黛之间人尽皆知的“兄妹情深”很包容。

清虚观打醮张道士说媒,贾母回应“宝玉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如果不是因为尊重贾母老祖宗的意思对宝玉的亲事“缓议”,如果也像贾赦决策贾迎春的婚事一样的话,有贾政王夫人夫妻和贾元春的统一默契,端午节元妃赐下独宝玉宝钗相同的节礼时就把“金玉良缘”敲定下来了,哪里会有之后的那么多“夜长梦多”呀!

四月二十七芒种节气过后的第一天、元妃赐端午节礼时,宝黛之间只不过才刚刚有了三月初“共读西厢”相互试探的初定情和四月二十五芒种节气前一天上因为晴雯不开门所引起的误会与和解。到五月初六下午、因黛玉不放心湘云“金麒麟”之事,才有了宝玉的诉肺腑。五月初六傍晚、宝玉挨打后,才遣了晴雯送旧帕子、黛玉题帕才作了宝黛间唯一的定情信物。

如果在五月初一清虚观打平安醮之前,贾政王夫人夫妻就在与贾元春的共同默契之下果断确立了“金玉良缘”,宝黛“私情”就可以说被㧪杀在摇篮中了。别忘了!四月二十七元妃赐下端午节礼当天,宝钗羞笼红麝串让宝玉联想到“金玉良缘”当场就呆掉了。

五月初二、宝玉在潇湘馆中摔玉、黛玉剪了玉上的穗子。第二天贾母见“两个玉儿”仍未和好,在薛蟠的生日宴上急的抱怨哭诉:“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造了的孽障,偏生偶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了。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你们两个冤家闹上天上,我眼不见心不烦,为就罢了。偏他娘的又不咽这口气!”。

宝玉黛玉“两个玉儿”的喜乐悲伤都牵动着老祖宗贾母的心,可以说正是贾政王夫人的愚孝和“老冤家”贾母执拗让“两个小冤家”走上了宝黛“私情”的不归之路。然而此后的贾母却并没有为成全“两个玉儿”的苦情再做更多的事情,相反却四天后的五月初七宝玉挨打后赞美宝钗“我们家四个女孩儿都不如宝丫头”,求宝钗让莺儿来给宝玉打络子、立刻金线络了“通灵宝玉”。到了年底贾母就独宠宝琴问八字,元宵节家宴“掰谎”警告宝黛不能有“私情”,至初春对“紫鹃试玉”装糊涂、对薛姨妈放风愿意为“宝黛姻缘”保媒毫无回应。

“黛玉之死”的第一责任人,当然应该是“老冤家”贾母,惹完了事儿马上见风转舵向薛家示好赞美宝钗,先看上“金麒麟”湘云、又钟情于薛小妹,再“掰谎”申明贾府里绝无“私情”,最后完全无视“紫鹃试玉”、薛姨妈保媒。贾母揽事儿、管事儿,强力大查赌貌似铁血行动惩罚上夜的婆子们,却招致抄检大观园中婆子们集体投诉贾母最看好的、被提拔最快的大丫头晴雯。宝黛“两个小冤家”的希望和忧伤都无不因贾母“老冤家”的好恶而起起落落、无比煎熬焦心。

贾府贾母就如老祖宗的那一包上好的人参,因为年代太陈“虽未成灰,然己成了糟朽烂木,也无力量的了。”

黛玉所投奔的贾府,所唯一依赖的贾母“也无力量的了”。王夫人保护不了儿子贾宝玉周全,贾母也保护不了“两个玉儿”的“私情”周全。并且贾母早在入住大观园才两个半月的那个端午节后,五月初七就态度大改赞美宝钗,对“宝黛私情”贾母早已经放弃了。

“黛玉之死”到底怪谁呢?

袭人善良,有许多观众读者是不相信的。因为晴雯被撵走之后,就连宝玉本人也怀疑过袭人。

袭人与晴雯的和解,因为两版电视剧里都没有这个情节,许多观众读者都不知道。

入住大观园第三年、芒种节气前后宝玉生日,第六十二回袭人与晴雯手拉手、一边走一边亲热的卿天相互调侃夸赞对方。

请读者们自己去仔细阅读理解,第六十二回袭人和晴雯的这段对话吧!在看到这次袭晴和解之后,怀疑袭人告发晴雯就失去了心理依据了。如果一个人根本没有动机,她又怎么可能去告发呢?

袭人在宝玉心中的位置,部分读者坚持认为宝玉“做二个和尚”都是为黛玉,并没有也为袭人的意思。

第七十八回、宝玉看到宝钗搬出大观园十分惆怅,“因转念一想:不如还是和袭人厮混,再与黛玉相伴。只这两三个人,只怕还是同死同归的。”

认真仔细读原著,对解读很重要。袭人在宝玉心目中的位置,宝玉一段内心独白再清楚不过了。


李纨很善良,从没做过任何坏事、伤害过任何人。

但是据说她在贾府家败之后,拒绝了出资救巧姐。这事儿不能确定,即使如此也是李纨长期独居守寡而养成的不安全感吧?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本就是青春守寡的李纨在长期霜居生活中养成的性格惯性吧。

由此说李纨不善良,未免太刻薄了。

如果你见到一个落水的人,你并没有救生员的能力就贸然行动,只会给之后的施救行动带来更大的麻烦。当乘坐飞机遇到危险氧气面罩脱落时,规定成人必须先自己戴好氧气面罩,再给身边的孩子戴好。如果你自己不先戴好,很快就窒息过去了,谁来拯救你的孩子呢?

当然你会说李纨可能过度的自我保护了,可是我们大家谁不是呢?

相比起荣国府的另一位当家媳妇王熙凤的嘴甜、心狠、手辣,指使来旺杀张华灭口。李纨真的比凤姐要善良一万倍。

圣人说: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说李纨自信心不够,无法做到兼济天下倒是可以的。


别人不知道怎么样,反正我对李纨是同情的,在末世的贾府里能做好自己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不能要求李纨成为圣人。

奇怪王熙凤“不怕阴司报应”主使杀人,黛玉一早就明白凤姐是个“打花胡哨”的,连下人都知道她“明里一把火,暗里一把刀。”,也还有那么多人并不觉得她怎样的坏呀!


阿丹151014015


有人说,《红楼梦》里有三个善人:王夫人、李纨和袭人。王夫人勤于礼佛,佛珠常不离手;李纨是“大菩萨奶奶”,只安守本分过日子;袭人更是像宝玉所说,“是头一个出了名的至善至贤的人”。可是她们是真的善良吗?

以王夫人为例。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因家境贫寒,度日艰难,不得已才来求助,并且是直奔王夫人而来。王夫人却并未直接接待她,而是由王熙凤代为招待。传话时也只说“原不是一家子;当年他们的祖和太老爷在一处做官,因连了宗的。这几年不大走动。当时他们来了,却也从没空过的。”几句话毫无感情,丝毫看不出礼佛之人惜老怜贫之心。

一直侍奉王夫人的丫头金钏儿和宝玉说了几句玩笑话,王夫人照脸就打,骂道“下作小娼妇儿!”言语何其狠毒,丝毫不见主仆情分,定要把金钏儿赶出去,哪怕金钏儿苦苦哀求,也不见她半点心软。金钏儿含羞投井,王夫人知道了却也只对宝钗轻描淡写道,“原是前日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两下子,撵了下去。我只说气他几天,还叫他上来,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金钏儿已死,王夫人还要为自己开脱,保全自己的名声颜面,尽显虚伪。

王夫人怕丫头教坏了宝玉,去彻查怡红院。见蕙香聪明外露,便骂“没廉耻的货”;对芳官直言,“唱戏的女孩子,自然更是狐狸精!”对病重的晴雯更是毫无怜悯,命人直接从炕上拉下来,赶出去。虽然是爱子心切,怕宝玉被带坏,但她对丫头的态度也显露无疑。

几个事件,把王夫人的伪善形象揭露无余,她看似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对姊妹也一团和气,但对丫头,对社会底层的贫苦人,却是毫无善良可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