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评价文章《腾讯没有梦想》,腾讯是否真的在丧失产品能力变成投资公司?

宋祖椽


看了马化腾的朋友圈回复,你就知道,腾讯确实没有梦想。

马化腾的理想是“做出最好的产品而不是赚多少钱”,那么,当人民网批评王者荣耀导致股价大跌以后,为何要亲自前往公关?

“这点我相信公司很多同事也是这样想的”,就更加暴露出腾讯缺乏共同梦想和价值观。作为创始人和CEO,只能用“相信”“很多”这样的模棱两可的词汇,可见,马化腾自己也不确信腾讯是否在贯彻他自己的理想。

作为企业,想着赚钱是天经地义的,这本来一点也不值得羞耻,赚得多是正义,不赚钱才是失败,但腾讯为何要讳言这些呢?

腾讯确实有过人之处,也正好站在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口上,但长期模仿跟随导致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大公司病很严重,但还躺在功劳簿上,现在想的最多的依然是如何遏制对手,而不是发展自我,这确实很危险。

很多人也越来越认识到,虽然腾讯在被投公司的持股比例一般较低,甚至很多都低于10%,且宣布不太干涉对方经营,但因为腾讯扼住了上游的流量和数据咽喉,始终位于产业链上游,并具有绝对的主动权,所以其在所投企业中的话语权却一点也不低。变现效率高又在能力半径之内的,就自己上手做赚取全部的利润;在腾讯公司体内变现效率低,不好上手的,则交给其他主体,腾讯只收“流量税”。

腾讯拥有互联网上最强的流量优势,投资的主要目的就是流量变现,所以主要是投资一些行业领先者,做锦上添花的事情,这样获得回报稳定性更高,所以,被腾讯投资的企业看起来至少都没有死。但是,腾讯这种投资的后遗症也不少,这些看似“独立”的企业,实际上都已经丧失了独立发展的能力,成为了腾讯社交流量喂饱的温室花朵,在行业中的地位也都面临巨大挑战。

腾讯一直在这样的道路上前进,就如同没有导航设备,没有钻进了荆棘丛生的原始森林,迷路的概率很高。更要命的是,腾讯自己确实没有努力做好自己的核心科技研发作为前进的“导航”,已经迷路。

腾讯的产品很优秀,但是,腾讯的梦想确实没有。缺乏梦想就不敢去探险,跟在别人后边却容易被人导入歧途,战略迷失的代价是腾讯已经见顶,就如同5年前的百度一样。


马继华


现在很多城市都有大城市病,而腾讯也有严重的“大公司病”。

腾讯不仅是一家公司,更是一个集社交、影音、游戏等等为一体的生态系统。这些生态链本应为一个共同的公司文化和价值服务,但由于腾讯的“大公司病”,文化和价值都要让位于资本。

当腾讯起步时,为了获取资本拉拢投资,腾讯人和腾讯公司的文化是全心做产品。而当腾讯聚集了大量资本以后,腾讯人和腾讯公司的文化是守住并扩张资本。所以,3Q大战、腾讯和阿里的较量都是必然的结果。


这是每一家公司的通病,创业型公司为了获取投资,会一心做好产品。当时的目的很纯粹,为了自己的创业梦想。但一旦成熟之后,就会背离初衷,守住资本并扩张地盘就成了首要任务。

所以,马化腾当年把腾讯作价几万想卖出未果,后来慢慢有点起色的时候,腾讯是有梦想的,梦想是沟通和连接所有人的生活。但腾讯变得庞大,拥有不可计数的资本时,也就已经失去了梦想。

因为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公司,社会资本和个人价值,永远不可兼得。当钱太多时,就成了麻烦和负担,因为光是守住钱就已经够累了。


坚果旅行


我作为腾讯一名普通员工,也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首先,文章全盘不谈腾讯目前的体系,实在是让我难以认同他的观点。

目前腾讯最为核心的,是他的社交,也就是流量入口,以此为中心,腾讯扩展延伸了很多领悟,也取得不错的成就。

比如说游戏,这是腾讯最赚钱的,也是很多人黑的最厉害的点。大部分人都觉得腾讯游戏毒害未成年人,百害无一利。腾讯做游戏的目的是赚钱,但是目前为止,玩游戏充钱最多的群体,绝对不是未成年人。退一万步讲,腾讯不做游戏了,那么这些未成年人,网瘾就戒了吗?

就说游戏方面,pc端腾讯开始主打wegame,它的梦想就是做一个类似steam 的平台,来分发游戏。移动端,刺激战场已经在外国打开市场,这都是腾讯在游戏方面的不断突破。

还有视频,音乐,文学方面。

阅文已经独立上市,在版权IP上面可以说是一枝独秀,将来在内容创作上,可以拍电视剧,拍电影,做成游戏,等等。未来价值,没办法估量。

视频方面,还在和优酷爱奇艺厮杀,长久来看,还无法摆脱和爱奇艺的竞争。

音乐方面,版权垄断。而且马上独立上市,未来发展也会很不错。

还有小游戏的崛起,已经在考虑植入广告,和开发者一起变现。

还有很多方面腾讯都在涉及。

上面的这些业务,哪一个是没有梦想的?

任何一个发展起来,都是不可估量的。

只有脚踏实地做好这些,才是聪明之举。

而不是像文章说的那样,要怎么怎么创新,要发展那些方面。这些都太虚了。


deceasev


对于本文认可是一片很有深度的文章,因此我看了两遍,虽然在芸芸众多的互联网草根之一中,一路走来,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些已经实现财务自由,或者通过各种途径实现财务自由有钱了,他们会去干什么?

腾讯市值超过了Facebook,那是在中国,在中国米聊发展不起来,更走不国际化,微信发展起来了,却也没有国际化,腾讯超过Facebook,如果把腾讯发在硅谷能超过吗?当然现实是没有如果。

我一直觉得腾讯是在追求钱,赚钱,东西可以做到一半不坚持,因为不赚钱,但是对于腾讯来说能赔得起这个钱,坚持多么重要,每一个新项目都是一帮热血在投入,可以想象被终结时候的痛苦,却无能为力,那当再次捡起来的时候已经不是原来那帮人那个心态。

做互联网这么多年,从开始也追求新零售,到宁愿回来从小的开始,只想做轻零售一样,有些适合大企业去做,有些适合草根去做,

如果没有腾讯,会有更多的创业者吗?这些创业者做好了也要做大,未来会不会和腾讯一样?

头条做的好,自从有了头条就没有刷过朋友圈,头条未来可以国际化,或者走向世界,坚持创新吗?

每一个企业,每一段路,该放手就放手,坚持自己,追求更高目标,追求更高价值?

受人尊敬不是干败了多少人,而是做了多少让人觉得有意义的事情!!!钱不是唯一目的。


北漠成风


龙岩打工仔小李的梦想


小李是一个来自龙岩的IT行业打工仔,这几年他在广州app开发公司软捷科技工作,虽然这个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行业,但是他始终坚信,他所在的公司软捷科技所从事的app开发/物联网开发外包服务是最为有意义的,因为软捷始终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


软捷是个有梦想的公司,引用软捷决策层的话说,我们是在为中小企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换代提供助力!不过,或许很多客户不仅仅是想升级换代,而是梦想着成为独角兽企业。对于小李来说,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看到一个个客户的app成功上线。作为一个乐观主义者,小李经常想,或许有那么一天在软捷开发app的客户中也能出现像美团,今日头条一样的独角兽!



腾讯没有梦想,被来自福建龙岩的人打败?


最近有一篇文章很火,那就是潘乱写的“腾讯没有梦想”。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在于龙岩人张一鸣创办的今日头条无论是在信息流还是短视频领域都打败了腾讯。以至于让作者潘乱开始质疑腾讯是否丧失产品能力和创业精神,变成一家投资公司?


其实不仅仅是腾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在新的领域被打败,我们要看到PC时代的另外两座大山,百度和阿里巴巴也面临着这样的困境。比如,另外一个龙岩人王兴创办的美团外卖就打败了百度外卖。而在团购领域,美团也直接威胁着阿里系的聚划算和支付宝口碑。


说到龙岩这个地方,小李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这是小李的家乡。龙岩位于福建的西部,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没能看出哪里存在顶级产品经理的成长沃土。相比福建的其它地区,龙岩经济是倒数的。因为经济落后,工作机会匮乏,年轻人都往外跑。以至于这里先后走出美团王兴、雪球方三文,今日头条张一鸣和91手机助手开发者熊俊,但是没有人想着像马云一样回家乡创业。



为什么穷乡僻壤出来的人能够挑战BAT?因为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记得当年马云问了贾跃亭一个问题:你说BAT垄断了整个互联网创业资源,现在我们换一下,如果你是BAT的一家,你会怎么做?


贾跃亭当时不假思索的回应道:“如何能够突破上一代时代企业的封锁,或者是大山,其实只需要一件事情,判断下一个时代到底是什么,而不是在它们的延长线上去做创新,更不是依赖BAT强大的资源。依赖BAT的入口,很多小企业都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如果能从另外一个维度思考问题,能够站在更高的维度,能够站在下一个时代的维度去制定你的战略,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走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其实有可能你就会引领下一个时代。”


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甚至最近被谈论非常多的区块链技术,正在深刻改变我们这个世界。如果你不去理解这种改变,你可能就会沦落为上一个时代的人。 这个时代扔掉你的时候,都不会跟你说一声再见。阿里收购大润发,创始人黄明端辞任时发文表示:“我战胜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


新的时代来临,旧的产品,全部都是要清盘重写的


传统的教科书式“经济学”,太文明,太老实,流于空想。我们真实的世界运行,“财富学”绝不是这样构成的。传统的经济学,虚构了一个叫做“复利”的东西,社会好像是线性发展的。你今天经营一个纺织厂,毛线,棉锭,就按每年+15%的速度增长。经过三十几年,复利乘法,规模是现在的100倍。你成了大企业家富人。


现实世界是怎样的呢?你勤勤恳恳,埋头研发塑料铅桶。复利增加产量。突然有一天,塑料桶卖不动了。房价飞涨,一套房子比整个工厂还贵。你坚守实业。破产,倒闭,扫马路。


我们整个社会的真相,是存在“产业升级”的。简直象打AOE,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一个新的时代来临,旧的产品,全部都要归零。要清盘重写的。三十年辛苦劳动,五年一把收割。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该如何避免被收割的命运


软捷的许多客户,一上来就问开发一个app多少钱,有的说,开发一个简单的app多少钱?有的说开发一个类似美团外卖/滴滴打车/摩拜单车/映客直播/天天抓娃娃的app需要多少钱?当我们的产品经理给他们报价后,就没有下文了。


开发一个app贵吗?

事实上,开发一个app也就奢侈品店买个包包的价格!赌王儿子何猷君做了一个夜店的App,据他自己说:“价钱一定平过妈咪的手袋”(翻译成普通话可以理解为还没她妈妈一个包包钱多)。然后就这个价格,却让很多中小企业老板却步了。


不舍得投入移动互联网?

或许你的竞争对手亏钱也要开发app。

有些企业在亏钱,但它们才是未来,请先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它:

小米2017年亏损439亿元,却能估值2000亿;

如今京东已成为一家市值高达650亿美元的公司。而当当网退市的时候市值才5亿美元,不到京东的1%。

虽然,到现在俞渝仍然相信:千亿京东,利润不如百亿当当。但是谁在乎?


不要认为现在进场太迟了, 物联网正处于火山喷发的临界点


这几年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概念很热,但是并未真正发展起来,根本原因就是缺失5G,物联网真正的爆发季将会随着5G的落地而到来。


未来将是万物互联的时代:自动上报家中燃气数据、远程开关气阀、精准透明计费;停车位下的地埋式地磁记录车辆出入状态、自动调节远程定时控制路灯……这些很快将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8年,软捷科技正在发力物联网开发,接了许多智能硬件+APP的单。作为龙岩人的小李,在这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幸搭上软捷科技这艘船。在这个充满机会和挑战的时代,或许真的有一天,软捷的客户中出了一个独角兽企业,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软捷手机软件开发


游戏界的逗逼,解说界的菜鸡,我是一个不会开车的老撕鸡。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分享一组我刚刚看到的数据:

第三方数据公司Newzoo今日公布了其调查统计的“2017年全球最赚钱的25家游戏公司”榜单。腾讯问鼎2017年全球最赚钱游戏公司,以181亿美元高居榜首,是第2名的索尼和第3名的苹果之和。此外,微软第4、动视暴雪第5、网易第6、任天堂第9。

在《腾讯没有梦想》一文中,作者称“这家快20岁的公司正在变得功利和短视,他的强项不再是产品业务,而是投资财技。”

对这个观点,撕鸡不敢苟同。

我都不太想提腾讯旗下的一众社交软件,毕竟人家大家大业的,单拎出来也太欺负人了。

作为腾讯的开山之石,微信和QQ为其打下了国内社交领域的半壁江山,再夸张一点,甚至可以说是打下了熟人社交的全部江山。

作为一个正(搞)经(笑)的游戏解说,抛下社交这一点,老撕鸡还看到了一块难以撼动的领(肥)域(肉),那就是腾讯的游戏产业。

下图是腾讯游戏官网列出的部分产品,其中不乏《地下城与勇士》《天涯明月刀》《英雄联盟》《QQ炫舞》《FIFA》《逆战》《使命召唤》《穿越火线》等耳熟能详的端游页游,还有《王者荣耀》等大势手游。

腾讯利用自身社交平台的优势,做了很多依附于微信/QQ的游戏,比如《英雄联盟》用QQ号码登陆,《王者荣耀》《刺激战场》等手游都有微信区和QQ区。一方面游戏可以增加软件的用户量,增加用户粘性,比如有人想开小号打游戏就必须注册新的号码。另一方面社交软件也可以促进游戏的传播,拿《王者荣耀》和《刺激战场》来说,很多小伙伴都会分享战绩到朋友圈,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为游戏打了广告。

而且,游戏的利润是超乎大家想象的(前阵子我答了一个题,大致的讲了下现在的手游是多么的赚钱,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翻看)。

个人认为,腾讯不必去计较《腾讯没有梦想》作者笔下的“梦想”,心有大志是好事,但任何事都绝不可能面面俱到,一口吃成个大胖子看起来巴适,内在却会埋下祸根。人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他便成功了。这句话放到公司理念上同样适用。

至此,我联想到一本有关于政治的书。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作者详尽的阐述了古罗马等昔日大国落败的原因,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心太大。

野心太大于是扩张版图,扩张版图后又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撑新辟的疆土,如此反复,昌盛一时的古罗马也遭不住,王朝终于跌入谷底,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把“古罗马”替换成“腾讯”或者任意一家互联网公司,结局都是同样的。

相较于不断的开发新产品,投资已经成功的产品显然更加的保守安全。作为一个商人,马化腾肯定是要把利益最大化。

比如收购《英雄联盟》的制作公司拳头,购买《绝地求生》的版权做手游,这些举动都是建立在后者有一定的用户基础的。

梦想听起来固然激动人心,然而事实却是市场上有着无数款游戏,能火的却少之又少,能成为《王者荣耀》那样的现象级游戏更是难于上青天。

腾讯不是没有梦想的,它也曾试试过微店,现在也在扶持微视,他倒是想和淘宝抖音抗衡,但是还是那句话,“小红靠捧,大红靠命,强捧遭天谴。”

QQ有野心,开发了越来越多的功能,却因为复杂和广告被大量受众抛弃,悬崖勒马后有了TIM和简化版。

微信有野心,想要分一杯电商的羹,朋友圈一度被微商刷屏,结果用户索性都不用朋友圈了..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看了《腾讯没有梦想》一文后后,马化腾回应称,有批评蛮好,投资的原因是从腾讯核心优势出发,从QQ开始我们就意识到社交产品的核心优势是流量。“从写第一行代码开始,我的理想都是如何做出最好的产品,而不是赚多少钱,这点我相信公司很多同事都是这样想的”。

的确,正如马化腾所说,流量是一切的核心,坐拥流量的腾讯必然不会为五斗米折腰。但前路漫漫,阴晴未定,造化如何就要看腾讯自己了。

毕竟互联网时代,一切皆有可能,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希望腾讯爸爸能不忘初心,带给用户更多的便利和快乐。

最后,如图所示,谁说腾讯没有梦想我就跟谁急!

好啦,以上就是老撕鸡的一切看法,大家有什么看法都可以留言哦,我都会看的~


老撕鸡


《从生命周期、创新、投资组合角度看待“腾讯的梦想”》


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好几天想把这篇文章写完,但是这个问题确实有点难度,纠结很长时间,因为小编提出的这个问题,不仅仅是腾讯的问题,也涉及到所有公司性问题,例如涉及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同样也涉及企业创新问题,还涉及到投资问题。所以要把系统的谈完,确实不易,为此我也就囫囵吞枣,尝试着串联起这三个问题,不到地方还敬请多多指正。

企业生命周期会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吗?

企业它犹如我们的身体,也会经历出生到死亡过程,只是这样的过程对于有些企业来说时间较长,而有些企业时间比较短,这个里面有多重原因,例如有些企业它的“免疫力较强”,在遇到各种环境中,总是能够快速找到治病的方法,虽然过程痛苦但是活过来的企业免疫力更加强势。这个里面,我们从企业发展史中可以看出有以下几点决定企业的生命周期,例如: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家精神、企业产品与顾客耦合度塑造、坚持和风险规避等;当然做到上述不容易,但是“客户是上帝”这句话如果能够真正体会,我想对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延长有着实际的作用。

谈到腾讯,我们不否认腾讯从塑造到今天的成熟,它也在企业生命周期中艰难的成长,因为他所塑造的产品已经趋向于成熟,再加上消费者消费速度的增强,要使得企业紧跟步伐,确实给企业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性,所以在一定时期腾讯的产品开始多元化(例如利用主要产品拓展其他业务),这是企业破除瓶颈的重要手段,看上去这个有点脱离主要业务,但实则是为了企业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某种程度上这是企业战略使然。

创新,源头与窘境并存

创新,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创造到创意;在通过创新把创意商业化,保持高强度的创造力,是对任何一个公司的挑战。有人议论腾讯本身的创新力不够,而我持有保留意见,我更认为腾讯的创新力保持的不错,他通过收购、整合、本土化等一系列手段为企业的发展找到一条合适的路,这对于企业的本身来说并无问题。当我们现在大家纠结的是“腾讯问题”,把这个焦点夸大化,当然我们不否认现在腾讯的战略选择有时候过于激进,但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机会稍纵即逝,即使腾讯不这么做,别的企业同样选择他们同样的一条路,我不是为腾讯说话,只是阐述一种观点。

未来很多的企业都会陷入所谓的创新的窘境中,这个不是问题并不是企业本身造成的,它涉及到经济、政治、环境、法律、社会等多种因素融合,所以如何让创新的源头源源不断,这本就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它又涉及到人们的思想、教育等。所以,当企业缺乏当初创业初期的那种创新动力的时候,这个时候的企业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企业领导者企业家精神将会非常重要。

投资不是错,错在大了以后没有了社会责任

互联网企业最大的特征是什么,我认为就是把自身的价值“最大化”。你不得不信,腾讯现在的市值将近5000亿美金,苹果的市值超过万亿美金,像这样的独角兽企业在我们国家可不止一家,这是什么概念,看看某地某省的GDP吧。这些市值也同时反映股民对这个企业的信任,同时也是股民对这个企业的压力,如何保持快速增长、持续的增长,是对包括腾讯在内的所有企业压力。释放压力唯一的办法,投资属于一个渠道。通过投资收购,使自己保持创新源;通过投资,使自己业务得到新的增长点;通过投资,进一步使自己市值提高,我唯一担心的就是,这个里面有多少泡沫,当有一点泡沫破灭又会产生多大伤害。所以我认为互联网企业投资本身就是一个特征,如果它不会投资,我反而认为不正常。

最后,我想说的一点,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我不反对上述的种种,但是坚决反对一个没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企业家的作用,但是同时离不开社会支持,企业本身就是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如果一味地发展,忘记了你参与企业的责任,我想你最终的下场会被社会抛弃。对于腾讯来说,我认为它在发展游戏产业的时候,如何消除游戏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它应该势必在行!

欢迎关注创视角,创视角认真耕耘每一篇文章。

创视角


玩腾讯的游戏,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用腾讯的应用,总能回溯到它的前身:某些公司失败的产品。除了QQ和微信,腾讯似乎再也拿不出其他成功的作品了。但它却总能打开局面,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里混的风生水起。或模仿、或代理、或收购、或投资入股,总之把所有看的到,摸得着的东西全都收入囊中,用QQ和微信这两个拥有庞大用户和流量的怪物,将它们牢牢绑在腾讯的战车上。腾讯真的没有梦想了!

失去梦想,是从自从马化腾与周鸿祎的3Q大战结束之后开始的。在这场战争中,腾讯赢了官司,却输了名声。尽管马化腾一再表示他的理想是:“做最好的产品,而不是赚多少钱”。事实却是,大战过后,腾讯放下了它强势扩张獠牙,转而以开放包容的方式进行投资,与其他企业合作。

一改强势的控股、收购的战略,以入股却不控股,让投资的企业有自主决策权,反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京东发展起来了,58同城壮大了,搜狗上市了,拼多多成了电商行业的第三强。反观阿里,现在还在不断的控股、收购,得到的却是产品的消亡或者转向对立面。

然而,梦想这个东西,又有多少人能够说的清楚。作为一个很小很小很小的小小小编,我并不敢揣测腾讯是否真的失去了梦想。我一直觉得用着腾讯的产品玩着腾讯的游戏感觉都挺不错的。不能否认的是,腾讯产品的用户体验确实要比其他的同类产品要好得多。

所以,我觉得腾讯并没有失去梦想,马化腾只是在用自己认为的最好的方式来实现“做最好的产品”的梦想而已。不是腾讯没有梦想,是大家都希望腾讯没有梦想。想骂腾讯的人太多了,想听腾讯坏话的人更多,于是类似《腾讯没有了梦想》这样的文章就多了。
有时候,我真的很佩服马化腾,感觉有90%的网民都在骂他和腾讯,王者荣耀、英雄联盟祸害小学生、QQ音乐抄袭酷狗音乐、穿越火线抄袭反恐精英......说得腾讯几乎一无是处,他仍可以做到坦然面对,宠辱不惊。说实活,互联网行业,我只敢骂骂马云和马化腾,也只服腾讯和阿里。

科技民生


潘乱老师的这篇《腾讯没有梦想》在朋友圈火了。


据知情人士称,潘乱为了写这篇文章,与大量业内人士打听消息,前后操作几个星期,“从北京写到巴厘岛写到上海,大量考据,从四万多字删到一万多,又一次次推翻框架重塑主线。”看标题就知道,这篇文章的核心和结论在于“腾讯没有梦想”。

作者开宗明义:“腾讯正在丧失产品能力和创业精神,变成一家投资公司。这家快20岁的公司正在变得功利和短视,他的强项不再是产品业务,而是投资财技。”

什么是梦想

梦想是一个略有些虚的词,它与使命、远景、战略息息相关。

腾讯的战略

腾讯有没有战略?当然有。

但相对来说,腾讯的战略,无论是在公司内部,还是外部,大家的感知都没有那么鲜明,但实事求是地说,腾讯的战略和企业文化,到目前为止,还算是比较奏效的。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在腾讯的2017年第四财季中,网络广告收入仅有123.61亿元,只占总营收的18.6%。从腾讯的营收就可以看出,QQ会员和各种钻服务,加上网络游戏,占腾讯总营收的8成以上。大部分收入来自网络游戏。这也说明了腾讯服务方向的改变,从最初的社交软件QQ到现在的手游王者荣耀,荒野行动,时代在变,受众在变,腾讯也在变。


2012年创立的今日头条,的确展现了强大的产品创新能力,从最早的“内涵段子”,到今日头条APP,再到抖音、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今日头条展现出了强大的战略前瞻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腾讯这些年也在不断寻求创新,寻求新的进步。


有没有梦想,这是一个伪命题,天天喊着我们的未来是星辰大海才叫有梦想吗?我认为,一家公司的梦想应该就是做好本能工作,毕竟事在人为,路在脚下。



出品:懂财帝。

关注微信公众号懂财帝(ID:znfinance),奔向财富自由之路。


懂财帝


我觉得通过这篇文章刷屏事件,我感觉腾讯及马化腾的胸襟真的伟大!!


为何这么讲,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一个有着几万人的公司,对于这样的一篇骂公司的文章没有采取任何行为去干预,上至最大的老板,下至最基层的员工,都看到了这篇文章,并且让这篇文章在互联网圈刷屏,腾讯的RP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去删文等。


回想起前段时间,那个药酒事件,还有那个奶企事件,仅仅只是说了一下,就可以跨省抓人,何等的威武壮观,但腾讯没有,哪怕微信朋友圈、QQ空间,甚至微信/QQ对话框都没有进行屏蔽,大家可以任意发。在腾讯的地盘骂腾讯,还没有事,同时马化腾及公关团队都是正面回应,真的是难能可贵。

虽然这只是一个典型事件,做为一个自媒体人,我经常接触到不同的文章,有批评这个的,有批评那个的,但在这个圈子里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批评腾讯的,批评马化腾的,只要不是诽谤,不是歪曲事实,基本腾讯的RP不会删文,不会找你麻烦,你可以大胆的说,大胆的骂都不要紧。

但这样的事件在很多其他公司身上却不行,容不得你说半句坏话,一提不同的观点就是公关删文,甚至威胁举报等等。

虽然对于腾讯,可能很多人颇有微词,但我觉得腾讯以及马化腾和主管团队在这方面的胸襟还是非常伟大的,虚心接受批评和别人的建议,你觉得呢?

另一方面,我也觉得有如此胸襟的企业和管理者了,你再说腾讯没有梦想,是不是有点太偏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