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那些上过所谓的师范3+2毕业的专科生,连高中都没上过,真的可以做好一个老师吗?

胖达易


答前语:其实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好老师,师德师风是关键,学科知识是其次。所以担心3+2师范毕业生能否成为好老师是多余的,真正能考上编制的学生肯定能胜任教学任务。

3+2师范专科的产生

正如题主所说,2000年后全国基本上结束了中等师范招生,好多中师学校转型为高中或者与大专院校联合办学,开设3+2大专班。招收的确实都是考不上重点高中的中差等生,到了今天读这种3+2师范学校的成绩就更差了,一般都是连普高都考不上的学生,这种师范学校只要求中考成绩300分,如果中考不足300分,还可先读一年,第二年再参加中考取得300分中考成绩,那就更简单了 。

3+2师范生学业成绩肯定不高。

前些年这种学校的毕业生应该说成绩还不算太低,现在3+2毕业生学业水平肯定低,原因是入口水平太低了,我的几个学生中考没有考上县内高中,就去这种学校就读,有的已经毕业了,有的正在读,也有两个人已经成为农村学校的教师了。

为什么成绩不好也能考上教师编制?

根本原因还是农村学校条件艰苦,如果非得全日制本专科生,根本招不够,只有降低到有大专文凭即可,也就是3+2师范生也有资格参加考编。其实十多年前只要有中专文凭都可以参加教师考编,这条件真的够低了。

3+2师范生只要努力同样能成为好老师

我有一同事是2008毕业的3+2师范生,现在教小学语文,还非常的出色,她工作很认真负责,工作中喜欢学习,同样干得漂亮。

当然也有些人确实自身学业水平低,后面又不学习根本无法胜任小学语数外主课,基本上以教非考试科目为主。

其实上不上高中不是决定能不能当好老师的条件,过去教师基本上都是中师生,只是那个年代中师生都是初中学校的优生才考得上师范。目前我们学校的中层以上领导基本上都是当年的中师生,可能大多数农村学校都是这种情况吧!所以当好老师要看自己的学业水平,自己的师德修养,看自己的学习态度。


邹老师数学课堂


连高中都没有读过的师范生,能不能做一个好老师?这个问题,我有发言权。


我有一个同事,他是九十年代的师范生毕业。那时,就是初中毕业后,考进三年制师范学校,三年后毕业,相当于中专学历,年龄只有18岁,就是现在高中生毕业的年龄。师范学校主要是培养小学教师。但是毕业后,因为当年学校师资奇缺,一大部分师范生会分配进初中上课。我的同事毕业后进了一所乡村初中,教语文,虽然年轻,但是能力强,一带班,每期成绩超过原来那些老教师好几个分段。第四年就提拔为教导主任。


第六年因为业绩突出,被镇上一所县属中学看中,直接从乡里调到镇上中学。这所中学是一所高完中,就是有初中学生,也有高中学生的学校。学校里的老师,基本是当年的专科毕业生,后来学校每年开始只进本科生了。我的同事在学校里面学历是最低的,但是教学业绩每期都在前三名。当时还有部分老师不服气,说连一个师范生都干不过,真丢人。但成绩摆在哪儿,你不得不服气。因为学历低,虽然成绩优秀,但评优晋级会收到影响,我同事就一边上课,一边读函授进修学历,三年函授专科,2年自考了汉语言本科学历。06年的时候开始上高中班级,成绩一样顶呱呱,连他的师范同学都不得不配服他。08年他被提拔为学校办公室主任,担课还是两个班。


2012年的时候,因为高中学校调整,我同事的学校不再办高中,学校的高中老师开始分流到其他高中学校。我同事被市里一所省级重点高中看中,这样我同事顺利进城,还进了一所名牌高中,担任班主任和两个班的语文课 ,成了我的同事。这几年的成绩照样出众,不会比那些大学全日制本科生差,而且很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英雄莫问出处。我同事是一个典型。

当然,当年的师范生,其实都是学校里的尖子学生才能考得起的,中考都是先录取中师生,然后再录取高中生。因为是全免费教育,国家还要为师范生发放每月生活费,所以成绩一般的学生根本考不起。那时候的师范生,学习能力强,在学校接受的是全能训练,毕业的时候,什么课程都可以教,专业是工作以后才确定的。

至于现在的3+2师范专科生,从学习能力上讲,肯定不是一个学校的优等生群体 ,学习智力和能力应该比不上当年的三年制师范生。因为成绩优异的学生,要去读高中考名牌大学,所以3+2师范生应该是成绩距离重点高中有差距的学生。

但是因为要学习、训练5年,他们只要自己勤奋肯学,多提升专业素养,基本功训练扎实,应该会做好一名老师的。

聪明的 ,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再下方留言讨论,谢谢。


江流天地之踏浪无痕


不要混肴视听,此中专非当年那个中专,扩招以前是初中的姣姣者去上中专的,现在是没考上高中没选择余地而去上的中专,不是是考不上高中的就不行,个人觉得学习方法有问题,教育最重要的是学习方法而不是死记硬背和灌注式教学方法,不学方法现在的小学都不好使了,更别说初中高中了,好的教师教出来的孩子当时不一定很优秀,但以后会越来越进步,最低也能跟上课,而不教方法大量灌注的学生以后很难有大的发展,个别也可以一直延续下去,但付出的努力要大的多,甚至得了忧郁症的也不是个例,

所以本人认为只有优秀的人材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优秀不一定学历有多高,但在同龄人中一定要是姣姣者,就算是像要求第一学历一样,别给我说当时不知道学,掌握了方法初中高中都不是你的菜。

我喂猪去了,随然当年咱也是学霸,现在还是喂猪的,在此给各位老师道个歉,学生给你们丢脸了。


农村养猪哥


只要有教育的热情和继续学习的动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好老师!

看看当年的中师生的成就

现在很多当年的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同志还活跃在教坛上,是他们撑起了我们乡村教育的一片天空,还有很多当年的师范生(中师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走进了城市,走上了大学的讲台,成为了大家教师(教授),还有很多中师生不甘寂寞选择从政造福一方百姓!而他们的初始学历仅仅是相当于高中毕业,所以学历不是关键,关键是一颗学习和进取的心!

不同的教育阶段需要不同的老师

小学初中需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老师,需要的课本知识不多,更需要的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这点五年制专科生在培养制度设计时就应该是充分考虑了的,所以他们应该能够胜任小学和初中的教育教学工作,只不过在格局上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高中教师对学科专业知识要求较高了,五年制专科的毕业生没有读过高中的确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只要功夫深没有什么能够难倒人的,我相信通过自学他们也能够做的很好!

学历不是关键,持续提升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教育教学是一个心与心的交流,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容易,教好难!

作为学生的领路人,我们老师任重道远,有句话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没学到,所以老师就是一个要终生学习的职业,要善于学习,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态度加强学习!不能躺着曾经的学历和功劳上面睡大觉,否则就只会被淘汰!


峰顶千尺刃


我可以回答你的问题:我就是你所说的3+2师范专科生,不过我们这里叫做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班。我是98年入学,属国家计划内招生,我们这一批一共200名学生都是计划内招生,简单说就是带着编制入学。申报志愿是第一批次,第二批次是重点高中,依次为普通高中和职校技校中专等。首先说我们这一批以及我们以前的毕业生们,素质非常好,因为所有的人都是所在地区的佼佼者,我们镇一共四所初中,同届毕业生大概800多人,只有两个师范名额,我和25中学的一个女孩最终考上了师范,当年重点高中在我们地区的最低录取分数线613,我考了633,满分650,另一个女孩多少分我不清楚,肯定也低不了。所以说以前的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班的毕业生,现在活跃在城市的各个小学,基本都是学校骨干,还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走上仕途。至于你所说没上过高中能教学好学吗?我觉得你顾虑过多,这一部分毕业生绝大多数都是教小学,部分分配回农村的有教初中,我不清楚教初中小学,有什么教不了的?知识?思维?素质?现在我身边的年轻人大多数都是研究生,并不是说小学需要研究生,而是就业压力大,即便你本科毕业也不好找工作,因此也变相推高了学历要求。其实,研究生也好、本科也好、专科也好,如果你用心教,虚心学,多钻研,即便成不了名师,至少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不成问题。


瑞峰4


这个问题,我特意问了一下家里的老哥。他是初中毕业,通过中考。在升学时,是选择读高中还是读师范时,选择了三年制的中等师范学校。是正规的中专师范毕业生。现在是已经有将近20年教龄的老师了。



我不敢说他是一个大家公认的好老师。但他确实是凭真材实料考上师范学校的,听他说,当年还真是“百里挑一”。将近两万名的初三毕业生里,只挑选前100名考生,送到师范学校里就读。自从有师范学校毕业生以来,很大程度上,为我们农村的基础教育带来很大的变化。最简单的来说,起码也教了上千名学生了。教出的学生各行各业都有,单是每年应付学生的同学聚会都应接不暇。



假如老师真的不受学生待见,会让学生记得在同学聚会时,作为特邀老师出现?只能说是老师对他们真的好,值得他们尊重,受他们爱戴,才会让学生不管是升学了还是出去谋生了,还那么记得曾经教过自己,教过知识,教过为人道理,教过理想觉悟,教过诗与远方的恩人。



这样说吧,上过高中跟没上过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只要通过3+2的考试,以及能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拿到学校的毕业证书者,还是有望成长为一名好老师的。

以上愚见,欢迎各位留言讨论。


天地和教育


给大家说一个真实的励志故事。

前些天几个大学校友小聚,席中有一位比我们低几年的学弟,他当年就是初中毕业考上我们学校的3+2的大专,那是80年代末,3+2对于初中毕业生是第一批录取的,然后才是普高。这位学弟读完五年大专以后,发现原来比他读书差的好多同学后来居然上了北大清华复旦,他才觉得当时是因为自己身处农村信息太闭塞了,以最好的成绩却读了这样的学历,于是,他一鼓作气考了硕士,后来又读了博士,然后留在大学当老师,现在南京大学的博士生导师。

我以为,一个人有没有资格当老师,除了他本身的学历之外,他的学习能力应该是同样重要的,可能某些方面还更重要。大家都知道现在的知识在不断地更新,学生和家长的文化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对老师的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老师如果光具备较高的学历,但是不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那他的综合能力是堪忧的。反过来说,有些人虽然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读过高中,但是他的学习能力强,又能刻苦,这样的人更适合岗位的需要,不管是哪个岗位,都需要这样的人才。


苏小妮


原来80年代,90年代的初中考中师的那些的`确是一批非常非常优秀的人才。但是现在的可不恭维!我曾今教过的好多孩子,都是中考的时候考100多分,200分左右的。这些孩子最后什么都没考上,然后就学了3+2的师专。没有一点儿夸张的说,就有一些教育局老干部很害怕的在酒桌上谈,他们放任了这批人来到老师队伍。他们的孙子也要跟这一批学生来学习。他们将是新的一批受害者。另外现在好多地区考上编制的老师,已经是这批人的佼佼者。但现在只考教育学,心理学。小学,初中,高中考的题是一样的。根本不考这个老师的专业知识。而每个学校、,又有很多代课老师,每次到学校教师业务考试,老师连专业的三四年级的题都不会做。曾经100分的卷子考20多分。这批人来教,现在教育只能走下坡路。


品慧雅行


这个不用怀疑,因为能否当好老师,排在第一位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是否能得到学生喜欢!尤其是在小学阶段。

这两天在浙大培训期间,正好听到这么一个案例:讲座的母亲是初中毕业,农村小学代课教师,但是却是全镇、全县讲课最好的数学老师,后来也在市最好的小学退休,而这位专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家里经常有学生在那里吃住。



一、业务能力不足后天来补!

无论你是大学生、研究生还是博士生,无论你是教小学、初中还是高中,你会发现学校学的那些内容基本上“没用”!好老师不是学校教出来的而是在学校教出来的。反正在我周围,并没有发现研究生毕业的学生教学成绩比本科生好多少,决定他们成绩的是后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

二、亲和力不够让学生痛苦!

西方有一句谚语:“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真正让学生能够记住,能够受益终生的往往不只是业务能力强的考试,试想如果你面对的是一个“高冷面瘫”的老师,即便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没有吸引你的“磁场”,这样的课怎么能给人带来快乐和希望?怎么能点燃别人的梦想?



三、最危险的是不喜欢教育的人当了老师!

我认为题主所说的学历也好,能力也好,都不是质疑他能否当老师的理由,最危险的是根本不喜欢教育的人当了老师,这样无论对他本人还是对学生都是痛苦的,也是出不了什么成绩的,这和学历关系不大。我们周围成功的考生,都是深爱着这份事业并从中找到幸福感、成就感的老师,他们身上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了,而那些天天牢骚满腹的老师,没有几个能教好学生。



所以,只要他热爱教育,喜欢孩子,认真去做,只要他获得了当老师的资格,就不要去怀疑他是否能当好老师。我是“赢在高三”,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当教师肯定不行,但听说当县长还能胜任。

这几年因我校女教师多,因生孩,特别二胎。每年都在招临聘教师,来面试,考试的也不少,结果每次临聘考试都是上期期末六年级的语,数试卷,有次来参加考试的近20人,14个语文,6个数学,结果只有1个语文考分及格66分。其余都没及格,数学最低竟然只有26分。这些人都有函授本科学历,教师资格证,有不少还在私立学校任课经历,成有些在校外办个补习班或参加过培训班,对学生进行辅导的经历。结果一下来,让人大跌眼镜。细了解,这些人基本都是初中毕业后读中职,然后函授得的大专,本科学历。所以基本功这么差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中职只有调皮捣蛋,行为习惯差,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才去中职学校,而且到校都是混毕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