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 十字路口五秒钟红灯都等不了的人即刻得到满足了吗

十字路口五秒钟红灯都等不了的人即刻得到满足了吗,不懂得延迟满足的人不会懂得珍惜?

恰逢放学的时间路过一间重点学校附近的一个三岔口,红灯停的时候刚开始大批人马等在路口,可是慢慢地随着信号灯上倒计时开始,就有人忍耐不住要过马路,有洋洋得意的青年人,有拽着孩子面带侥幸的老人,还有随大流的各色人等,这时喜语扫了一眼时间不足十秒钟,这伙人走到马路中间的时候只剩下五秒钟……其实正常情况下,过这个路口也就大概三十秒左右的样子,我不知道抢出来的这五秒钟可以干什么重要又紧急的事情。之前有一个广为流传的笑话说,一分钟的等待差别是蹲在厕所里面还是等在厕所外面。问题是一分钟等于六十秒,相当于十二个五秒,而且十字路口不是厕所,上厕所的需要和过马路的需求也不是一个概念,更何况无视红绿灯穿越马路既违法交通规则,又有可能给自己带来交通事故的伤害,所以真的无法理解这些人在这五秒钟里抢什么,侥幸什么,只是我猜测这些迫切需要得到即刻满足的人延迟满足的能力一定会比较差。

十字路口五秒钟红灯都等不了的人即刻得到满足了吗

延迟满足是指一种为获得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选项,以及在等待中的自我控制能力。

延迟满足的理论起源于著名的棉花糖实验:1968年,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间幼儿园找来了一批三到六岁的小朋友,让他们每个人单独待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有小朋友们喜欢的棉花糖,曲奇,饼干等。小朋友们被告知他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并可以得到多一颗棉花糖的奖励,他们还可以按响桌上的铃,一旦听到铃声研究人员会立即回来。实验大概持续了十五分钟左右,在这段时间里,孩子们的表现各不相同,大部分的孩子不到三分钟就立即吃掉了棉花糖,还有的孩子等待纠结了一段时间后按铃吃掉了棉花糖,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坚持到研究人员回来得到了奖励。前后参加实验的孩子有六百多名。

在实验之后米歇尔小组从1981年开始针对这些孩子进行了调研问卷,结果发现直接吃掉棉花糖和马上按铃的孩子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都更容易出现行为上的问题,成绩也要低一些。他们通常难以面对压力,注意力不集中而且难以维持与他人的友谊。而那些坚持十五分钟获得奖励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上要高出很多,这些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自控能力更强,能够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自己控制调节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坚持不懈的实现目标。

米歇尔的研究小组在1992年的时候发布报告中指出,5岁是一条重要的分界线:4岁以下的孩子往往不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而5岁以上则出现了早期的萌芽。大多数孩子8-13岁的时候都可以发展出一定的延迟满足能力。由此可见延迟满足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十字路口五秒钟红灯都等不了的人即刻得到满足了吗

现代社会一家一个孩儿,四个老人两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需要的全家人全力以赴,从来不听不的孩子时刻生活在即刻满足的环境中,长大自然也无法发展出延迟满足的能力。喜语有个朋友,家里小朋友每次到吃饭的时候都像是一场大战,又哭又闹又挑食,在大人的围追堵截下也吃不了几口,就想吃肯德基麦当劳这种油炸食品,为了让孩子吃得满足,基本上战争的结果就是以到肯德基麦当劳收尾,结果长此以往孩子长成了小胖墩,脾气也很暴躁,想要东西通过哭闹解决,想想也知道这样的孩子又怎么可能会拥有延迟满足的能力。当然这不能完全算作孩子的问题,大人的问题也很严重。可是每当劝说朋友要对孩子予以适当约束不能听之任之的时候,朋友的回答居然是“再穷不能嘴上省,再苦不能苦孩子”,这逻辑让人无语。这让我想到我那个每天早上做早餐的同学,她家的孩子乐观懂礼又健康茁壮。吃得饱吃得好和吃得营养均衡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不能培养的延迟满足能力往往是在大人的错误价值观引导下的妥协中慢慢消失的。

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发展延迟满足能力的过程中父母的作用至关重要,父母对孩子情感的及时回应和满足是自控力发展的关键。《爸爸去哪儿》中作为世界冠军的儿子邹明轩最开始的时候是要求爸爸每场一定要赢的,在爸爸输了后小胖轩开始哭闹,但邹市明并没有因为胖轩的哭闹而妥协,也没有视而不见放任自流,而是将胖轩搂在怀里安慰劝解,接受了安慰鼓励的胖轩在之后的节目中变化显而易见,不再要求自己和爸爸必须赢,而是投入其中享受其中,在草原上胖轩和比他大很多的小朋友摔跤,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来,连大人们都忍不住要放弃可他仍然坚持着,结束之后胖轩没有哭闹,反倒笑呵呵地说对手太厉害了把自己摔蒙了。从胖轩的路转粉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胖轩成为了爸爸三中喜语最喜欢的萌娃。可见在父母的情感回应鼓励下孩子是可以安静下来,稳定情绪,享受当下的过程,慢慢培养出延迟满足的能力的,而且这种延迟满足的能力比即可满足的幸福感要高出许多。

十字路口五秒钟红灯都等不了的人即刻得到满足了吗

但是培养延迟满足的能力不代表可以把家长当做延迟满足的主体。1976年米歇尔的研究小组发表报告指出:当孩子觉得“自己在控制着延迟的过程”(即他自己随时可以停止延迟),那么他主动延迟的时间会更长;相反,如果孩子发现“外人在控制延迟”(他是被动的),那么他的延迟时间会大幅缩短。科学研究表明被动感会干扰自控能力。2017年8月乐嘉带领4岁女儿穿越沙漠的新闻引起了极大的反响,4岁的小女孩跟大人一样4天走完76公里,平均每天将近20公里,这显然是明显的被动满足,延迟满足的主体是这位所谓挫折教育的父亲,对于一个人格特征还不完整的4岁的孩子这种远远超出个人承受范围磨炼意志的做法简直令人发指,发展心理学中说对于四岁的孩子我们应该通过其兴趣爱好的培养性成初步的价值观养成最初的性格,这一阶段对于孩子情绪发展和适应性影响至关重要,我们不反对吃苦教育,当遇到苦难时我们需要教育孩子去面对,去克服,但是这个苦应该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作为成年人,作为父母的我们主动去创造的。或许这种教育可以在当下某种程度上磨炼孩子的意志,但是对健康的损害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培养的孩子是身心健康的而不是身残志坚的……

决定孩子一生的是健全的人格,是对幸福感的正确追求和体验,培养延迟满足能力,让孩子在等待中学会克制,学会期待,学会珍惜,这样获得的幸福感才是发自内心的,才是我们真正期待的。


我是悦心喜语:

一个“工作有心,兴趣有爱,生活有喜悦”的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