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四大战神,刑天断首,共工撞不周山,蚩尤铜头铁额,还有个巨人族

四大战神,刑天断首,共工撞不周山,蚩尤铜头铁额,还有个巨人族

黄帝虽然最终完成了九州的统一,但这个过程是相当漫长和艰难的,自从阪泉之战与炎帝交火之后,炎黄两大部落之间的战争从此正式拉开了帷幕。炎帝作为首领一战而降,可是他手下的小弟们却前赴后继,从未放弃,与强大的轩辕氏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殊死搏斗,由此诞生了上古四大战神。他们分别是蚩尤、共工、刑天和夸父

兵主蚩尤,砥柱中流

上古历史上最有名的战争就是涿鹿之战,令人意外的是,这场世纪大战并非发生在两大首领之间,而是炎帝的下属蚩尤与黄帝的较量。世人惯于以成败论英雄,自古成王败寇,蚩尤虽然最终失败了,可是根据史书中的记载,他虽败犹荣

四大战神,刑天断首,共工撞不周山,蚩尤铜头铁额,还有个巨人族

首先,黄帝曾九败于蚩尤,可以说手底下的兵早就被这个战神给打怕了,最终是借助应龙、天女旱魃和九天玄女的势力才转败为胜。不管从战力还是战术来讲,蚩尤的雄风绝对在黄帝之上。《风后八阵兵法图》有载,炎帝战败后,蚩尤勇敢地做了接盘侠,并且主动进攻中原,黄帝九战九败,不得不中途休整,退守云宕宫(今河南密县刘寨乡有云岩宫),在此练兵讲武,意图东山再起。

其次,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个个铜头铁脑,实力惊人。《太平御览》引用《龙鱼河图》中的记述,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人面兽身,铜头铁额,食用沙子和石子。《述异记》中的说法更加夸张:“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如剑戟,头有角,食铁石。”

四大战神,刑天断首,共工撞不周山,蚩尤铜头铁额,还有个巨人族

自从炎帝战败后,一直是蚩尤奋起抵抗,如果没有女娲娘娘(派遣风后)、九天玄女和天女魃、应龙的帮衬,黄帝根本不是蚩尤的对手,战死之后,黄帝因为敬佩他而封其为“兵主”。他不但得到了兄弟们的拥护,还获得了对手的尊敬。所以说他是炎帝部族的中流砥柱,一点都不为过。

巨人族夸父

我们印象中的夸父是个追着太阳跑的二傻子,其实不然,真实的夸父是巨人族的首领,他曾与蚩尤一起参与了炎黄大战,最终又一起被应龙所杀。如果夸父和蚩尤是好兄弟,就真正实现了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可以同年同月同日死。

四大战神,刑天断首,共工撞不周山,蚩尤铜头铁额,还有个巨人族

《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叫成都载天。有人耳朵上挂着两条黄蛇,手中还拿着两条,他就是巨人族的首领夸父。这里手中捉蛇可不是在玩杂耍,而是象征他们的部落以蛇为图腾。后面说到夸父自不量力与日竞走都是套路,这是胜利者书写的历史,其实说的是夸父族追随炎帝对抗黄帝的故事。

又《山海经·大荒东经》:“大荒东北一角中,有山名叫凶犁土丘。这里就是应龙斩杀蚩尤和夸父的地方。应龙本来是南方的天神,下界参与战争之后就无法再返回天界。因为他是水神,如果哪里干旱,模仿他的样子祝祷就可以求得降雨。”

战神刑天,至死不休

我们说一个人的意志坚定,常常用“至死不渝”来形容,其实世上还有比这更加悲壮的英雄,他誓死抵抗,至死不休。那就是上古战神刑天。《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刑天与黄帝争神,也就是争个雌雄,一比高下。当时自己的老大炎帝已经投降,好基友蚩尤和夸父已经战死,但他依然没有退缩。黄帝最终将他斩首,刑天以乳为目,以肚脐为口继续挥舞着手中的武器,犹言再战!

四大战神,刑天断首,共工撞不周山,蚩尤铜头铁额,还有个巨人族

《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於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从此之后刑天一战成名,虽死犹荣,成为千百年来当之无愧的战神。

水神共工,最顽强的抵抗者

共工最震惊世人的壮举就是“怒触不周山

”,发生在他与黄帝的孙子颛顼争帝的时候。其实这已经是英雄暮年,早在涿鹿之战时,共工就作为炎帝部落的主将之一参与战斗。他兴风作浪,雷雨交加,致使黄帝军团遭遇多次惨痛的失败

四大战神,刑天断首,共工撞不周山,蚩尤铜头铁额,还有个巨人族

后来天女旱魃下降,九天玄女携带指南车参战,一个止住了风雨,一个将迷失的士兵带出了包围圈,黄帝集团才幸免于难。应龙适时出击,杀死了蚩尤和夸父。

只留下共工带着残部颠沛流离,游离于四方。但他从未放弃抵抗

他同时也是九个部落的首领,《国语·鲁语上》中记载:“共工氏之伯九有”。又有一说,共工后来化为传说中的相柳,一个九头怪兽,九首食于九山,终于被大禹所杀。纵观共工的一生,从黄帝时代他就参与对抗活动,一直到颛顼,到尧帝,到大禹前后数百年,可以称得上华夏史上最顽强的抵抗者。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上海:中华书局,1957.

[2]袁珂,校注.山海经全译[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6.

[3]袁珂.中国神话史[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5.

[4]左丘明.国语[M].春秋.

[5]祖冲之.述异记[M]南朝.

[6]李昉,李穆,徐铉等.太平御览[M]北宋.

[7]佚名.龙鱼河图[M]汉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