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誰將是區塊鏈的獨角獸,誰將成為區塊鏈中未來的BAT?

幣解憂


不請自來,關注區塊鏈有段時間了,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看法。從2008年中本聰提出區塊鏈到今年剛好10年的時間,區塊鏈真正的進入大眾的視野,是以比特幣的形式,當有人利用比特幣賺的盆滿缽滿的時候,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數字貨幣,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去了解比特幣背後的故事——區塊鏈。但是以比特幣,以太坊,萊特幣等為住的數字貨幣給大眾植入了一種概念——區塊鏈只有以數字貨幣的形式才能形成價值,而只要是利用區塊鏈技術形成了數字代幣都會有瘋漲的前景。於是乎,很多人利用區塊鏈的概念開始炒作,拿著一個所謂白皮書的東西,把自己手裡子虛烏有的東西吹的天花亂墜,信誓旦旦的吹捧自己的項目一旦落地會形成多大的價值。而很多人因為只是跟風投資,根本不瞭解區塊鏈是什麼,更別說對這些所謂的項目的深入理解和思考。然後開始盲目的投資,這中風投行為跟買彩票差不多,萬一中了呢。

資本市場對區塊鏈概念的蠢蠢欲動形成了區塊鏈市場的火爆現象,很多人拿著一份所謂白皮書就輕鬆完成了私下ICO,市場上也就出現了大量的空投糖果和代幣,當然一部分項目從立項到執行都是很完整的,前景也是很好的,但是大部分都是藉助熱點炒概念,最終也是一堆空氣,這就像2000年初互聯網大潮來臨一樣,只有等到潮水退去才知道誰是真正的弄潮兒,誰是在渾水摸魚,而誰又是在裸泳。

目前國家已經發布了區塊鏈指導白皮書,鼓勵區塊鏈創新,但是並不是說鼓勵子虛烏有的私發代幣,私募資本,真正形成區塊鏈的價值應用才是核心,前不久華為宣佈進軍區塊鏈市場,但是不會觸碰代幣,而三大巨頭BAT只有百度初試了萊特狗項目,也沒有觸碰代幣,而騰訊和阿里也在佈局區塊鏈應用,但是都沒有公眾代幣項目,所以未來區塊鏈的應用還是以去中心化的應用為核心,形成大眾認可的信用背書。

至於誰能成為未來的獨角獸,我個人看法是未來區塊鏈的應用不會像互聯網一樣,形成絕對的獨角獸和少不分人控制市場的局面,區塊鏈是一種底層技術,它是開放的,在底層技術上發展的優質應用才是關鍵,這項技術雖然也要資本參與,但是資本已經不會是絕對的主導,真正的對應用的理解和應用的開發才是關鍵。所以我個人認為區塊鏈未來的發展會是市場的整合,而不會形成類似於互聯網的BAT局面。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歡迎有不同看法的朋友下方評論去分享自己的觀點。


晴天科技匯


2017年橫空出世的區塊鏈概念,其實早在上世紀就已萌芽,在比特幣的光環照耀下,區塊鏈技術逐漸進入大眾視線。去中心化作為區塊鏈的技術核心,決定了未來的區塊鏈行業不再是一家獨大,而是得技術者得天下。

不過百度、阿里、騰訊作為互聯網企業的三大巨頭,早在區塊鏈概念廣泛傳播之前就已經開始了相關佈局,主攻金融、遊戲領域。

2015

針對閒置資源大客戶的挖礦客戶端百度金庫上線,用戶通過百度金礦獲取的金幣 可以直接兌換為現金,也可以兌換高價值的禮品卡

2016

投資區塊鏈支付公司Circle

2017

推出商業級區塊鏈計算平臺

2018

發佈新一代區塊鏈網絡操作系統“超級鏈”

上線首款區塊鏈原生應用——“度宇宙”

阿里:

2015

螞蟻金服成立區塊鏈小組

2016

螞蟻金服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支付寶愛心捐贈平臺

2017

螞蟻金服將區塊鏈溯源場景落地,用於食品、商品溯源

2018

天貓使用區塊鏈技術追蹤商品的物流信息

阿里簽署雄安新區戰略合作協議,全力打造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住房系統

螞蟻金服上線區塊鏈電子錢包跨境匯款服務

騰訊:

2016

成立微眾銀行,構建“ABCD”(分別指人工智能AI、區塊鏈Blockchain、雲計算Cloud Computing、大數據Big Data)的金融科技基礎服務

微眾銀行開發聯盟鏈雲服務

2017

區塊鏈開放平臺TrustSQL開放外部內測申請,以聯盟鏈的形式為行業提供高可用性的底層解決方案

加入加拿大區塊鏈研究所

與銀行合作推出金融服務平臺“星貝雲鏈”

2018

推出區塊鏈遊戲“一起來捉妖”

申請多個區塊鏈遊戲商標


今年五月,馬雲曾斷言區塊鏈將會顛覆整個世界,而區塊鏈和互聯網的結合將會重構金融體系。除了三巨頭之外,迅雷、暴風、京東、360、天涯等互聯網公司也早已開始佈局區塊鏈項目,未來的區塊鏈行業有可能打破互聯網的三足鼎立局面,形成多節點協作的高效體系,當然,越早開始佈局的企業就越有機會奪得話語權。


B圈區塊鏈


BAT都已經入局區塊鏈,哪裡還有未來新的BAT?

阿里

阿里旗下的螞蟻區塊鏈已經將區塊鏈技術用於防偽溯源以及慈善。

螞蟻金服與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以下簡稱“中華救助”)合作,在支付寶愛心捐贈平臺上線區塊鏈公益籌款項目“聽障兒童重獲新聲”,讓每一筆善款可被全程追蹤,未來區塊鏈公益場景還將升級,把更多公益組織、審計機構納入進來,便於審計,方便公眾和社會監督。

阿里巴巴繼續宣佈與普華永道、新西蘭郵政、恆天然、在新西蘭簽署全球跨境食品溯源的互信框架合作協議,多方共同宣佈將應用“區塊鏈”等創新技術,在中新兩國之間繼續推動透明可追溯的跨境食品供應鏈,為中國百姓購買新西蘭進口鮮奶、生鮮提供強大保障。

騰訊

騰訊旗下的可信區塊鏈(TrustSQL)旨在打造一個區塊鏈開發平臺。

2016年9月底,微眾銀行與上海華瑞銀行宣佈共同開發了國內首個基於聯盟型區塊鏈技術的銀行間聯合貸款清算平臺並上線試運行。

2017年12月19日,在廣東有貝、騰訊、華夏銀行的戰略合作發佈會上,以騰訊區塊鏈技術為底層打造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星貝雲鏈”發佈。星貝雲鏈是國內首家與銀行戰略合作共建的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平臺,也是國內首個基於大健康產業構建的供應鏈金融平臺。

百度旗下的百度區塊鏈開放平臺也是要打造區塊鏈開發平臺。

2017年5月16日,百度金融與佰仟租賃、華能信託等在內的合作方聯合發行國內首單區塊鏈技術支持的ABS項目,這個ABS已經得到上交所批覆,發行總規模4億元

其實BAT早就已經紛紛入局區塊鏈,但是由於都是走技術路線和自己已有業務進行融合,沒有選擇發幣,所以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但是實際上巨頭怎麼可能放過一個顯而易見的風口。

和其的新興區塊鏈企業不同,BAT都是選擇將區塊鏈技術融入到自己的業務中來,提升自己已有業務的水平。這樣更容易將區塊鏈技術落地。而其他的區塊鏈項目還在落地的場景。要談超越BAT真的為時尚早。


區塊鏈每日解讀


未來的BAT一定不會是現在的BAT,這句話是不是有點毛病?但真不是因為組織架構不一樣,傳統的是公司股份制架構,而未來的BAT是去中心分佈式協作架構。它們的區別是股份制要為股東贏利,所以所做的事一定是公司獲利而用戶不可能從中分享項目所有權收益,如打車軟件公司的股份不可能分享給用戶。

而未來的去中心分佈式協作架構沒有公司股份性質,因為區塊鏈是分佈式去中心化的帳本技術,註定不允許單一強中心的存在。如果說我一定做箇中心化的區塊鏈帳本項目行不行?不行,這麼做的結果本來必然是個中心化數據庫,區塊鏈的共識、信任機制會蕩然無存!

結論現在的BAT公司不可能放棄自己的中心化贏利模式,必然與商業化區塊鏈項目你死我活的關係。

區塊鏈的出現是二十一世紀最偉大的創新,喬布斯創造了蘋果智能手機很偉大,但與全人類的偉大比起來是不值一提的。而區塊鏈就是全人類的智慧精華,未來天網的主架構底層,分佈式弱信用的組織結構底層能產生絕對可信數據,未來的區塊鏈不是單一的鏈,而是鏈網,每個鏈重點功能不同,是貨幣、人工智能、身份證id認證、智能電網、自動架駛、貨幣兌換、物連網等等互連網所不能提供的可信數據在區塊鏈上都能做到,所以區塊鏈是互連網3.0的根本。

要說源自於中國的區塊鏈團隊項目還真有幾個能但大任,第一個是NEO項目專注於區塊鏈智能經濟的開發,已實現可編程的智能合約、身份ID認證等功能,是比特幣、以太坊之後的第三強的開發者社區,項目有希望在2020年實現全球性能第一的區塊鏈,第二個是ONT本體項目,專注於鏈網的開發,支持不同鏈接入鏈網體系代幣交換,多id身份鏈的交叉互認證,獲得華爾街多機構投資,是最有可能先實現現實社會支持配合使用的區塊鏈項目。第三個是ELA亦來雲項目,它的前身是中國第一個自主操作系統,獲得富士康二億投資後因沒有中國華為丶中興、聯想等生態支持而冷藏的多平臺操作系統,後來在區塊鏈領域找到了項目發展方向,項目如果完全實現將成為中國價值最大的軟件項目,目前與上汽合作提供可信自動駕駛系統以及開發工具包。


改改愛說大實話


誰能用區塊鏈解決現實的問題誰才有可能成為未來的獨角獸。但是目前的區塊鏈產品大部分都是打著區塊鏈的名頭,另行非法集資的活動。或者就是披著區塊鏈的皮,在那娛樂大家而已,一點實際意義都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