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坐等下联!一小孩出了长达35字的上联,黄庭坚都自愧不如!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的诗人,但是就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诗人,早期打遍江州无敌手,却被一个小孩子“打”回了家乡!

黄庭坚从小天资聪颖,又寒窗苦读了十几年书,所以早已闻名乡里。他觉得在乡里已经无人匹敌了,所以准备出去走走,既游历了名山大川,也可以张张见识,当然还可以适当的显摆一把,于是他就来到了江南繁华的江州府。

坐等下联!一小孩出了长达35字的上联,黄庭坚都自愧不如!

当地的文人学士早就听过他的名声,现在又听说他要来,所以准备先试试水,看看黄庭坚是否对得起的名声,于是他们和黄庭坚一起游历了黄山谷。

当他们来到甘棠湖中的烟水亭时,看见了亭上有个人正在吸水烟,于是开始试水了。一个书生眺望远方,触景生情,说道:“烟水亭,吸水烟,烟从水起;还请先生赐教。”黄庭坚楞了一下,然后相视一笑,知道了他们的用意。这对联不难,只是借用了名胜古迹,黄庭坚也是博才多学,刚游览过“浪井”,于是脱口而出:“风浪井,搏浪风,风自浪兴”。

坐等下联!一小孩出了长达35字的上联,黄庭坚都自愧不如!

众人一听立即拍手称赞,纷纷叫好,而黄庭坚也得意起来。当走到思贤桥时,黄庭坚神气十足的对他们说:“思贤桥,桥上思贤,德高刺史名留世;还请诸位赐教。”这对联比上一个难多了,这“思贤桥”是当地百姓为了纪念白居易而建的,而且当时白居易的官位正是刺史。

此联一出,众人都呆住了,没想到黄庭坚还有这一手,反过来试我们的水,而且还没有人能对的上。正在众人面红耳赤久久不语时,黄庭坚又得意的说:“你们不必为难,我这里有现成的一联:琵琶亭,亭下琵琶,情多司马泪沾襟。”此联说的还是白居易,当年白居易正是在琵琶亭下写下了千古名篇《琵琶行》。

坐等下联!一小孩出了长达35字的上联,黄庭坚都自愧不如!

当黄庭坚看到众人对不上来时,不禁更加得意了,心想:都说江州人杰地灵,也不过如此嘛。于是更加放肆的说道:“你们还有什么对不上来的对联,都告诉我吧,趁还我在这里,帮你们一下。”此话一出,众人愤怒了,心想:一定要他好看!

当他们来到小乔梳妆楼下,一人说道:“不久前,本地有位才女,在新婚之夜给他丈夫出了一个对联,如果对不上就不让他进门,于是新郎在门外就郁郁而死了;上联:梳妆楼头,痴眼依依,痴情依依,有心取媚,君子君不恋。”黄庭坚听出了弦外之意,这分明就是在讽刺我嘛,可不能让他们小瞧。

坐等下联!一小孩出了长达35字的上联,黄庭坚都自愧不如!

他抬头看向延支山,当时正是落叶漫天飞舞之时,于是讥讽道:“延支山上,落木萧萧,落花萧萧,无缘省识,春风春难留。”众人一听,不禁暗自咂舌,这黄庭坚也太厉害了吧。这次他们彻底服了,狠狠的把黄庭坚夸赞了一番。

黄庭坚一听,觉得这江州已经没必要待下去了,所以准备去吴越苏杭一带,再去显显威风。他登上船头,欣赏湖山景色,不过突如其来的一声却改变了黄庭坚的想法,甚至可以说改变了他的一生。船上有一个扯着蓬索的小孩,问道:“你就是大名鼎鼎的才子黄庭坚?”

坐等下联!一小孩出了长达35字的上联,黄庭坚都自愧不如!

黄庭坚有些不悦地点了点头,小孩又说:“家父在世时,留下一上联,至今无人能对,还请先生赐教。”黄庭坚来了兴趣,示意他说出来。小孩:“驾一叶扁舟,荡两支浆,扯三四片蓬,坐五六个客,过七里滩,到八里湖,离开九江已有十里!”此联看上去很俗,辞藻也不优美,其实黄庭坚也这么认为,笑道:“这种俗俚之联,我本不屑一对,看你这么有诚意,我就帮你一下”。

可是等了半天黄庭坚也对不上来,这时他才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于是调转船头,放弃去苏杭的念头,准备回到了家乡,继续苦读!

以上均属个人观点,如有异同,欢迎留言讨论!关注我,每天给你不一样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